揭秘大英博物馆何以走向世界:“性”是“小切口”?大英博物馆文化

除了展现宏观历史的特展外,大英博物馆也举办一些“小切口”的国际特展,比如2013年年底就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近代日本情色画展,展示了150件日本情色艺术品,堪称该博物馆历史上一次大胆的展览。

大凡了解麦格雷戈的人,没人会觉得他配不上这项荣誉,因为成为大英博物馆馆长十多年来,他带领这家世界上规模庞大、知名度极高的博物馆,一步步前行,适应越来越扁平化的世界。

在博物馆的管理和发展规划方面,麦格雷戈也遇到了问题,也是目前让所有博物馆挠头的问题。无论是在展品上还是经费上,近年来全球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面临转型的难题。

博物馆成为文明的一部分

虽然全世界每一家博物馆都在展示人类的历史,但大英博物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本身也已成为历史文明的一部分。这家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是全球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成立六年后正式对公众开放,因此2014年适逢大英博物馆开放255周年。

在这样拥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里,身为大英博物馆馆长的麦格雷戈自然是喜气洋洋。远的不说,仅在2013年这家博物馆就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有670万人次参观,不但比2012年高出20%,也打破2008年600万人次的纪录。据统计,该博物馆在2013年访客最多的一天是8月16日,那一天是星期五,有3。38万人次的访客。麦格雷戈称,“我很高兴去年有这么多人参观大英博物馆的世界藏品。”

麦格雷戈一语点出了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藏品。之所以会有如此多人涌进大英博物馆,是因为那里的藏品由跨越世界文化史的近千万件文物组成,从原始人类的石器到20世纪的版画,跨越了2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其中包括解开埃及文明钥匙的罗塞塔石碑、亚述王国的猎狮浮雕、中美洲阿兹泰克文明的绿松石双头蛇等,每一件藏品都代表人类历史上一个个辉煌灿烂的时期。

“二百多年前英国议会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时的宗旨之一,是让世界上所有好学和好奇的人来到这里,发现他们自己的历史,找回那些没有书面记载的历史佐证,让幸存下来的物品讲述故事。”麦格雷戈告诉记者。

作为全球最有声誉的博物馆,起初大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按照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解释,这种做法是基于启蒙思想,也就是说,尽管人类文化间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彼此交流,它们是可以互相了解的。大英博物馆一直自诩是这种人类跨文化研究的平台,目前每年来这里通过参观藏品接受“启蒙”的全球观众,数以百万计。

从大英博物馆进门后往左边走,本刊记者看到一座“功勋墙”,上面的砖上密密麻麻刻了不少为博物馆添砖加瓦的人的名字。其中既有汉斯·斯隆爵士这样的博物学家,也不乏火烧圆明园以及掠夺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父子等一大批在国外臭名昭著的名字。

大英博物馆目前有超过700万件藏品,麦格雷戈认为,“人们参观博物馆就应该像阅读‘格列佛游记’一样,通过不同的展品来经历一次不凡的世界旅行。”

在展品方面让麦格雷戈头疼的,是一些当年被掠夺国家接受了足够的“启蒙”后,让文物认祖归宗的要求。比如,希腊就一直要求英国归还曾经属于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并且在雅典卫城建造了新的博物馆,准备安置回家的文物。

早在2003年时,麦格雷戈就坚决对希腊的要求说“不”,称埃尔金大理石雕永远不会归还给希腊,也不会借给希腊展览,只希望希腊政府接受一个大理石雕复制品。

如今在这个问题上,麦格雷戈的态度有所松动,起码说起中国文物来,发生了变化。虽然他坚称博物馆需要全球各国的文物,但也表示大英博物馆愿与中国合作,追回圆明园文物,也愿意围绕有争议的文物问题与中国研究人员展开联合调查。这种逐渐开放的态度,正是大英博物馆适应世界发展的表现之一。

怎样应对经费短缺

对于麦格雷戈来说,面对文物的国外追诉,可以用法律来遮掩,将问题全推给英国政府。可有关英国政府削减经费的问题,他就不得不独自面对了。

麦格雷戈算得上是一位勤俭持家的高手。上任伊始,他接手的就是一个每年有500万英镑赤字的烂摊子。因此这位学院派的资深研究人员不得不使出一些“外交手腕”—虽然他本人不喜欢这样的说法—为博物馆的生存发展四处化缘拉赞助,让博物馆适应在全球经济危机下的艰难岁月。

博物馆在前几年还是过了一段好日子。当时鉴于商业化的侵袭,英国人越来越愿意出入于牛津街商业区或者哈罗兹百货商场这些物欲横流的地方。为了反低俗,英国政府拨出大笔资金给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让其进行文化教育建设。于是乎,大英博物馆开始门迎四海、泰特当代艺术馆雄踞泰晤士河南岸,大英图书馆新楼拔地而起。

对博物馆等机构而言,英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扮演着“发动机”和“财神爷”的角色,撒下大笔英镑。这不但帮助文化机构组织举办大量活动,而且也让这些机构的员工享受着与公务员类似的薪酬。在政府拨款的羽翼下,英国的文化机构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麦格雷戈也有应对办法,他曾经纠集了泰特艺术馆馆长塞尔塔、国家剧院院长海特纳尔等一帮英国文化界响当当的大人物,举着“要舍得给文化花钱!”等标语牌,像讨薪民工一样委屈地并排坐在大英博物馆的台阶上。他还诱惑政府,称“给博物馆等文化领域不是赔本买卖,每投入1英镑能创造出2英镑的产出”。

金融危机把博物馆“饭来张口”的日子变成了明日黄花,馆长们不得不斯文扫地向政府伸手要钱,同时也不得不另想办法。这些整天和故纸堆打交道的聪明大脑开始搞起了经营,目前商业经营性收入在英国各个博物馆收入中所占比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当然,英国博物馆并不会把房子租出去搞什么楼堂馆所,顶多是尽量挣点不带烟火味的“文化钱”。

大多数博物馆提供餐饮服务,为观众提供休息、饮用咖啡、茶等饮料和食品。

新出路:国际化与特展

博物馆走向世界,并不仅仅是摆着捐款箱的入口这一条路,网络也是捷径。2013年大英博物馆网站的使用流量增加了47%,达到1950万次访问。对此,麦格雷戈颇为自豪,他说:“在博物馆展览,在全国、国际上借出及巡回展览,在大屏幕上和在网上观看,显示这个确实充满活力的收藏是属于全球公民的,也为他们所用。”

总体而言,英国的各个博物馆很好地发挥了认知窗口的作用。除了大英博物馆外,英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五强中,其他四个席位也都被博物馆包揽。泰特现代美术馆、国家画廊、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均是游客青睐之地,这些博物馆的魅力和它们的馆藏一样,魅力经久不衰。

英国旅游局的统计显示,2013年海外游客来英国旅行的次数超过3000万人次,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行程都包括造访博物馆和画廊等英国文化机构。英格兰旅游局的执行总监桑蒂·道说,“我们拥有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这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其中,“庞贝古城”在6个月的展期中卖出了47.1万张票,成为大英博物馆历史上第三大最受欢迎的展览。最受欢迎展览的头两位分别是1972年吸引了160万参观人次的“图坦卡门”,以及2007年吸引了85万人次参观的“中国兵马俑”。

THE END
1.图武汉自驾游第3站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展大众ID.3论坛在大英图书馆世界,可以探索、文学、音乐、童话、科学。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1adf0b4af659bab8/109966896-4.html
2.2021上海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展(时间+地点+门票价格+展览详情上海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展地点:上海世博会博物馆 上海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展门票价格:39,49,59,79 在线订票:https://www.dahepiao.com/yanchupiaowu1/zhanlanxiuxian/20210615202406.html 欢迎关注公众号:大河票务网ID:dahepw,获取上海大英图书馆世界像素展最新门票订票及演出信息。 https://m.dahepiao.com/news/20210617202709.html
3.伦敦大英博物馆游玩攻略简介,伦敦大英博物馆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请问大英博物馆像素展和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大英博物馆80天环游世界是有关联的吗?推荐哪一个呢(1个回答) ?我要提问 用户点评(2682) 4.8/5分 全部(2682)好评(2578)消费后评价(598)差评(36) 智能排序时间排序 我们一直在爱的旅程 5分超棒 去伦敦必不可少的是深度参观大英博物馆,并且留足一整天的时间。大英https://you.ctrip.com/sight/london309/12586.html
4.谷歌开了一家博物馆,没有展品,却让孩子大呼过瘾少年商学院从2011年2月1日上线以来,谷歌艺术与文化与世界各大博物馆合作,利用谷歌街景技术拍摄博物馆内部实景,并且以超高像素拍摄馆内历史名画,建立起一个博物馆和艺术品的数码资料库。 (谷歌艺术与文化网站首页) 迄今为止,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博物馆都已经被收纳其中,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迅速了解世界各大博物http://parents.youthmba.com/archives/50320
5.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划书(精选8篇)6月13日至年底,由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和平津战役纪念馆联合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临时展厅举办《津沽御侮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展》。 (三)百名艺术家滨海新区文化遗存采风创作活动 组织全市百名文学、摄影、书法、美术、楹联等门类艺术家,参加本次“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艺术家参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bapkt.html
6.视频《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看展览的时候我们看什么?当我们去看展览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比器物本身传递出来的信息更有意思的,是那些需要人们通过想象去补充的部分。正如大英博物馆的前馆长、也是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展的发起者尼尔·麦格雷戈所说的,想象力也是观展的重要能力,它能让人们构建出跟这个文物有关的前世今生,形成自己心中的那个世界史。 https://news.sina.cn/2017-07-09/detail-ifyhvyie0750776.d.html
7.你见不到的国宝级绘画,都在这个展览里今年夏天,浙江大学历代绘画大系编辑团队收到大英博物馆的邮件,发来的是清代画家邹一桂的《松竹石泉图》。这幅图画在东晋画家顾恺之名作《女史箴图》卷尾。在电脑里,出版社编辑将《松竹石泉图》与《女史箴图》前卷拼合在一起。至此,《女史箴图》实现了首尾相连。 http://wwj.zj.gov.cn/art/2022/10/31/art_1641242_59020034.html
8.360°全景“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开幕,看文物阅读世界史佘盆梅海特内棺 ① 请开启系统屏幕旋转功能 ② 请将手机放入VR眼镜中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 - 佘盆梅海特内棺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