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放大招,用文物讲中国通史!首展217件珍贵文物,探寻夏商周三代文明上海博物馆文物

最近去看展,发现原来博物馆才是最卷的地方,这个大展刚刚开幕,那个大展就紧随其后,看的是眼花缭乱~

首展就从夏、商、周开始讲起,来自河南20多家文博机构的重磅文物悉数登场。

「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一展览厅

||门票||免费,需要提前预约

这次展览都有啥?

这次展出了217组夏、商、周文物,妇好鸮尊、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等一级文物就有67件,占到了1/3。无论从规模、数量和展品等级上,堪称上博今年最重磅。

夏:奠定了中国早期国家形态的雏形;

商:甲骨文和金文的出现,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周:确立了中华礼乐文明的典范,使“礼制”成为嗣后历代王朝政治与文化的基石;

而首展选择河南,也是因为这里可是夏、商、周的核心区域:

新砦遗址:夏代早期大型城址;

二里头遗址:我国已知最早的宫城;

偃师商城遗址:商代第一座都城;

郑州商城遗址: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王朝都城;

安阳殷墟遗址:我国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东周王城遗址:周平王东迁洛阳扩建的的都城;

...

夏、商、周时期,被称为中国的轴心时代,在不断的碰撞、交流中,中华文明逐渐从多元走向一体。之后源远流长,并影响到今天。

最早的“中国”长什么样子?谜底就在这个展览中。

目前官方的消息是“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和“司母辛觥”展期只有1个月,所以尽早去看吧。

这个展览怎么看?

其实,不管一个展览有多少“明星宝贝”,我们去看的重点,不是记住“展牌”,也不只是拍照,而是明白通过眼前的文物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曾经在历史中是怎样的鲜活,那段历史给我们现在留下了哪些宝贵的东西。

1、看青铜重器

看它的独特造型。这件妇好鸮尊,器身口下内壁还有铭文“妇好”两个字。而鸮,是类猫头鹰的鸟类,在商代可是勇气的象征。

为了打扮它,人们在它的身体上装饰了雷纹、兽面纹、夔纹、蛇纹,绝对是我国最完美的鸟形酒器了。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这件镶嵌绿松石神兽,长着龙首、虎颈、虎身、虎尾、龟足,身上镶嵌着绿松石,头上有弯弯曲曲的利角,嘴巴还微微张开,吐着舌头,好像在卖萌。

不得不感慨,古人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

春秋晚期(公元前570年—前476年)

看它的艺术特征。这件王子午鼎和通常中原出土的鼎不同,腰身不是圆鼓鼓的,而是小细腰,器身上的纹饰非常繁褥,有鬼神之气和浪漫风格。

鼎的四周围绕着几只非常可爱的小兽,可以看出精妙的做工。

这个镶嵌金银团花纹带流鼎上的纹样图案对称分布,尤其是四瓣花纹非常罕见,给人非常强力的艺术感染力。

战国晚期(公元前275年—前222年)

这些看起来散发着神秘气息的器物,其实是古人吃饭的、喝酒的、洗手的、听音乐的…但更重要的,也是承载了上古政治、礼仪、文化、信仰的宗庙彝器。

2、看文字故事

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甲骨文,也可以看到金文。

牛骨和龟甲在商代,常被用来记录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大多和宗教祭祀、生老病死、战争天象等等有关。

可以说,它们是历史真正的记录者。

古时青铜被成为吉金,上面的铭文也就被称为“金文”。

商代时的金文比较短小精悍。这件司母辛方鼎,在它的口下长边一面的内壁上,有铭文“司母辛”三字。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046年)

到了周代就不同了,为我们了解那时的历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这件陈侯簋(gui)的内底,铸有17字铭文,我们根据文字信息,了解到这是陈侯为夫人嘉姬制作的宝簋。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前771年)

而这件陈侯簠(fu)同样有铭文,记录了它的故事,大意是说,在正月初吉丁亥日这天,陈侯为女儿制作了这件陪嫁,祈求长寿无疆,永远用之。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年-前671年)

在这间商鞅方升的外壁上,刻有75字铭文,分为商鞅和秦始皇两次所刻。内容大意是秦孝公十八年,商鞅颁布量器的标准容量。

战国晚期(公元前275年-前222年)

3、看礼制文化

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国的青铜器拥有着“明尊卑,别上下”的特点,代表着不同的地位和等级!也因此在它们身上,存留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密码。

这件其貌不扬的青铜鼎,出土于二里头夏都,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鼎。

青铜,是当时罕见的贵金属。要打造这样一件青铜鼎,在当时可不容易。它的出现,代表着王权礼制的萌生。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

商朝时敬鬼祀神,宗教活动空前发达,初步形成以“礼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

周人提倡“德治”,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础,从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构建了一整套完备的礼乐制度,成为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的核心。

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的祭祀用的九鼎八簋,显露他们僭越的心态。

新郑郑国祭祀遗址出土青铜器

春秋中期(公元前670年—前571年)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与宫廷礼仪用青铜酒器、乐器,仪仗用青铜武器,以及传统的玉礼器,是等级制度和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礼乐文明。

4、看玉器工艺

所谓“美石为玉”,绿松石是先秦时期人们喜爱的一种玉。

这件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在长圆形的青铜框架里,数百片绿松石被精心镶嵌成一张头窄身宽的兽面。

这件跽坐人形玉佩,体积还没有手掌大,由青玉制成。

它的这种跽坐姿势,是商代的标准坐姿模式。玉佩上的小人双手扶膝,额头宽阔,蒜头鼻,微微张嘴。

到了西周,人们制作玉饰的工艺更加成熟,构思也更巧妙,像这件玉凤,雕琢就非常精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凤鸟的喜爱和崇拜。这件玉鹿,昂首站立,鹿角耸立,夸张中带有一丝动感。

THE END
1.散落世界各地博物馆300余件汉代美器大赏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称前汉,与东汉(后汉)合称汉朝,是继中国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有14个皇帝,历经211年。汉代玉器,犹其是西汉早期玉器,完全继承了战国晚期的风格,以广州象山南越王陵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DUwNDU0Ng==&mid=2247753432&idx=5&sn=6367facc18dcc48738cdbea3e022cf59&chksm=eb4e436ecd61097bc265d83955b967635f6ca072db46b57f7a492c28651f503939167353a28d&scene=27
2.郑州博物馆郑州博物馆展区总面积3.6万平米,21个展厅规划有20个展览,包括3个基础展,14个专题展,3个临时展。基本陈列展分为“创世王都”天地之中”百年史话”三个部分按时间顺序展示了郑州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的历史发展。 特展分为文物展和文化展文物专题展览包括“苗乡一景——号藏品古代雕塑艺术展览”汉画像砖艺术展览——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122.html
3.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4展厅 此次展览鳞萃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的珍贵文物,涵盖青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漆器和绘画等多种形式。其中,红山玉龙古朴稚拙,是研究龙原始形态的重要物质资料;战国龙虎纹双耳盘,纹饰错落有致,辉煌浑厚;唐代双龙耳瓶设计巧妙,造型精美;清代海水云龙纹硬木屏风大气稳重,是清代宫廷家具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4.展讯苏州丝绸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留得住”“用得好魏馆长:苏州丝绸博物馆原创展览“经纶映辉——苏州丝绸文化技艺展”入选国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这是从全国文博界240个申报项目中遴选而出,也是苏州市唯一入选的主题展览。 苏州素有“丝绸之府,锦绣之地”的美誉,丝绸历史源远流长,丝绸织造技艺精湛,此展览结合https://m.cnacs.net.cn/89/197001/3060.html
5.展览预告红色百年——革命文物藏品图片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红色百年——革命文物专题图片展”将于2021年6月30日—2021年7月31日在萍乡博物馆临时展厅展出。该展览是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由中国文物报社策划推出,萍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办,萍乡博物馆承办。 http://m.pxmuseum.com/nd.jsp?id=3847&id=3847
6.博物馆用照片代替实物,没有“文物”岂能叫“博物”博物馆用照片代替实物,没有“文物”岂能叫“博物” 近日,一段由游客上传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游客称洛阳某博物馆存在以照片代替实物展览的情况。该游客表示,自己花费60元购票进入博物馆后,发现部分展品为玻璃框架内的文物图片,于是吐槽“被当傻子”。对此,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已将问题反馈给领导,目前正在https://www.cqcb.com/reping/2024-10-11/5674365.html
7.东西问贝思文:“活”起来的文物如何拉近匈中文化距离?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博物馆展览对观众了解他者文明有着怎样的意义? 贝思文:要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文化交流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促进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相互理解,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拥有更良好的关系。 而在文化交流中,博物馆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载体。博物馆不仅能展示历史文物、考古发现,促进参观者https://m.hf365.com/article/364378
8.北京30分钟车程有个超牛的博物馆,可惜经常被人错过紧跟天博的展览,你就能轻松学通明清书画史。 曾鲸是明末著名肖像画家,画上的人是清初著名山水画家王时敏,画里画外都是画坛奇才 其他文物精品 除了“多而全”的瓷器、玉器和书画,天津博物馆的玺印、邮票、文房用品同样品系完整,纵贯古今;近代文物和文献极其丰富,极具史料价值;青铜器虽然数量上无法与某些大省相比,但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89410.html
9.敦煌历史与丝绸之路文物陈列》固定性展览常设展览敦煌市博物馆倾力打造了文化内涵深厚、艺术水准高超、科技含量丰富的《华戎交会的都市——敦煌历史与丝绸之路文物陈列》固定性展览。 陈列主题:以敦煌学百年的研究成果与敦煌出土文物为基础,全面、深刻诠释敦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集中反映敦煌在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及敦煌与丝绸之路的紧密联系;重点http://www.dhbwg.org.cn/CSZL/143
10.国际博物馆日丨来看展吗?文化饕餮的不朽与未来展览汇集了“五都”所在地的300余件/套反映秦汉时期城市生产、生活的精品文物,其中珍贵文物152件,一级文物62件,另有32件最新的考古出土文物是首次向观众展出。 陕西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 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进行试开放。 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id=354705
11.通州区“四史”宣传教育活动之《券通今古》博物馆门票收藏展为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在518·国际博物馆日,由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通州区博物馆承办的《券通今古》博物馆门票收藏展正在进行线上展览,邀请观众走进云展厅,了解各个博物馆的简要发展,以及http://bj.wenming.cn/tzh/wmcj/202205/t20220519_6382550.shtml
12.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高清大图合集!藏品总分25种大类别,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套),堪称艺术的宝库。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07/13/58468259_7763370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