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欣赏陶俑瓷器青铜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NationalMuseumofChina),简称国博,为文化和旅游部直属事业单位,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负有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使命,也是国家文化客厅。

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建筑保留了原有老建筑西、北、南建筑立面,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展厅48个,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2012年11月0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0年10月3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21年底,据《2020年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博物馆排名全球第二。

1、鹰形陶鼎

新石器,仰韶文化,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1958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出土。鹰形陶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仰韶文化以精美彩陶而著称,鹰形陶鼎的问世表明此时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鹰形陶鼎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与其共出的物品还有十多件骨匕、数件石丰、石芹及一批生活器皿等。石圭、骨匕等物品通常作为礼器来使用。鹰鼎与它们放置于同一墓内,形式与众不同,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2、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

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出土。彩绘陶缸属于仰韶文化会棺葬具,因在河南伊川附近出土较多,故又被称为“伊川缸”。它主要作为成人葬具来使用。普通伊川缸大多造型简单,素朴无彩。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不但施彩,而且构图复杂,在题材选择与画面构思上都强调了图案自身的独立性。

一般认为此陶缸应该是氏族首领的葬具。白鹳应是首领本人所属氏族的图腾,鱼则是敌对氏族的图腾。石斧是权力的标志,是首领所用实物的写真。首领生前曾经率领白鹳氏族同鱼氏族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们将这些事迹寓于图画当中,记豪在首领本人的瓮棺上,通过图腾形象与御用武器的顶级组合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以纪念首领的英雄业绩。

3、船形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长24.8厘米,高15.6厘米。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此船形彩陶壶为盈水器,属于随身携带的水壶类物品。壶身形似萎角,顶部有杯状口,两个圆环形器耳分列于两侧肩部。在壶口下方、器耳之间的壶体侧面以黑彩绘制网格纹,网格的两侧还有鱼鳍状的三角形纹饰等。陶壶造型由仰韶文化常见的小口尖底瓶转化而来,基本是将纵向的瓶身横置并档加变形,将瓶口移到壶身的中央,再将本位于瓶身两侧的对称双耳移到壶身的肩部而成。陶壶两端如船形上扬,尤其是壶身装饰网纹,极似从河里收网捕鱼或者捕鱼结束将网搭在船边晾晒的情景,从造型设计到装饰纹样,都让人联想到渔船、渔网、捕鱼活动等水上生活场面。

4、裸体浮雕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高33.4厘米,口径9.2厘米。1974年,在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一带征集所得,是当地村民王英琪在柳湾附近山坡上放羊时发现。此件彩陶壶,为泥质红陶,小口鼓腹,口沿外翻。鼓腹两侧靠下部位,各有一只环耳。器身靠上位置,有一个堆塑的裸体全身人像,五官具备,并涂以黑彩。除了浮雕人像,还有黑彩图案。人像大腿两侧有蛙纹,人像相对一侧也是蛙纹。人像左右两侧则是圆圈纹和网纹。此件彩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上面堆塑的裸体人像,是彩陶器上首次发现这种浮雕人体全身像。

5、红山玉龙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高26厘米。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赛沁塔拉出士。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关于龙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至于龙首则有来自马首、牛首或猪首之说。这件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2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6、后母戊青铜方鼎

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后母戊”青铜方鼎(曾称“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后母戊”青铜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7、妇好鸮尊

商妇好青铜鸮(xiao)尊,是商代晚期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收藏于河南博物院。出土原器为一对两只,妇好鸮尊,器身铭文“妇好”,造型生动传神,整体作站立鸮形,两足与下垂尾部构成三个稳定支撑点,构思奇巧。头后为器口,盖面铸站立状的鸟,造型雄奇,花纹绚丽。

8、四羊方尊

商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千克,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商四羊青铜方尊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巧夺天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9、“子龙”青铜鼎

商子龙鼎通高103厘米,鼎宽37厘米,腹深43厘米,保存品相完整,造型雄伟,器身饱满,体型硕大,是已发现的所有商代青铜圆鼎中最大的一件,同时也是迄今所知带有“龙”字的最早青铜器。高出鼎身22厘米的双耳,为整个大鼎增添了威严的气势。器颈部和三足的兽面纹饰雄浑庄重,显示出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技术。

作为中国商代青铜器中的瑰宝,子龙鼎与最大的方鼎——司母戊鼎相映成辉,一圆一方,堪称青铜国宝中的绝世双璧。2013年8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10、三星堆青铜面具

1987年四川广汉南兴镇三星堆遗址出土,通高85.4厘米,宽78厘米。长方形脸,眉毛长刀型,双目呈柱状前伸,达9厘米长,两耳似戈,向两侧展开。鼻子挺而阔,嘴阔至耳根处,中间一层似舌,嘴角上翘呈微笑状。鼻梁上方还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既像通天的卷云纹,又像欲腾飞的夔龙。夔龙头端与兽面鼻梁衔接,夔龙身、尾高高竖起,与兽面具形成整体造型成为纵目大头面的夔龙,夔龙尾内卷,刀状羽翅。

11、利簋

利簋(Guǐ),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灭簋”、“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今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利簋为圆形两耳方座,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利簋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利簋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随周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

12、西周大盂鼎

大盂鼎(GreatYuTripod),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金属炊器,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今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一组,即李家村),一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礼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转至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鼎”是古代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是古代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大盂鼎高102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盂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13、“虢季子白”青铜盘

虢季子白盘(JiZibaiPlateoftheGuoState),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商周时期盛水器,是一件用以记功、记事,流传给子孙后代的祭祀礼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

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14、金缕玉柙

西汉时期,1973年出土于河北定县八角廊村。共用玉片1203片,金丝约2567克。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是著名的河北满城汉墓墓主刘胜的后代,死于公元前55年。

15、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西汉,高34.1厘米,长58.1厘米。1963年陕西省兴平县出士。此尊呈犀牛形,犀牛昂首伫立,身体肥硕,四腿短粗,皮厚而多皱,两角尖锐,双眼镶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来盛酒。尊背有椭圆形口,口上有盖。犀牛口右侧有一圆管状的“流”。通体饰细如游丝的错金银云纹,熠熠生辉,华美无比。堪称汉代青铜器中的精品。

16、青瓷羊形烛台

晋.东晋,长17厘米,高14.7厘米。1976年江苏镇江出土。青瓷羊呈昂首跪卧姿态,全身施晶莹的青色釉,在羊的头部和身上点缀着几处褐色的斑点。羊头顶部的圆孔用于插放蜡烛。

褐色点彩是两晋南朝时期出现的瓷器装饰技法,它是将褐彩涂绘在瓷器的胎体上,然后罩上青釉,再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点彩的面积不是很大,有的是在器物的口沿、肩和器盖盖面上加数点褐彩;有的是在器物的肩腹部用褐色点彩组成各种图案;还有的是在动物的重点部位点缀褐色斑点。这种不规则地加点褐色彩斑的装饰技法,打破了青釉单一的色调,使瓷的色彩显得更加活泼。褐色点彩是我国釉下彩瓷的初期形式,在瓷器装饰技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后来的釉下彩瓷发展奠定了基础。

17、马头鹿角形金步摇

南北朝北朝,高16.2厘米,重約70克,1981年内蒙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步摇的基座为马头形,马头上分出呈鹿角形的枝杈,每根枝杈梢头卷成小环,环上悬一片金叶。马头和鹿角形枝权上镶嵌珠饰。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头饰之一,它多用金玉等材料制作,呈树枝形状,制作考究的则在树枝上缀有花鸟离兽等装饰物。当佩戴者行走时,饰物随着步履的颤动而不停地摇曳,因此得名“步摇”。

18、诅盟场面青铜贮贝器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为西汉时期铜器,于1956年,出土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遗址M12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内。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通高51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出土时器内贮贝300余枚,上铸圆雕立体人物127人(残缺者未计入),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表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2013年8月19日,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19、击鼓说唱俑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为东汉明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头上戴帻,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被称为“汉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属国家一级文物。

20、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也称为唐代骑驼乐舞三彩俑,唐代陶器,于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在一峰铺着花毯的骆驼背上,塑有5位胡人乐俑,左右两侧各坐着两个,神情专注地演奏胡乐,表现的是流行于唐代开元(713年—741年)、天宝时期(742年—756年)的“胡部新声”即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骆驼和乐舞俑独立塑成,然后组装,复杂又严谨。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2013年8月19日,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21、哥窑鱼耳瓷炉

宋南宋,高8.8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9.2厘米。此炉为哥窑仿古器,口微侈,束颈,鱼形耳,鼓腹,圈足,通体米黄色,釉色柔和润泽,上布满开片,金丝铁线。传世哥窑瓷器为数不多,多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院及海外。造型有各式瓶、炉、洗、盘、碗和罐,三足鼎、鱼耳炉、乳钉五足炉、双耳乳足炉、觯式瓶、胆式瓶及折腰盘等是其中典型的南宋器物。

22、溪山雨意图卷

元(公元1269年—1355年),黄公望绘,横217.5厘米,纵30厘米。此画运用中国绘画传统的散点透视技法“三远法”中的“平远法”,描绘了笼罩在烟雨中的的江南山水,近景是沙坡草石和松林,远景主要是用披麻皴法画出的山景,间有茅舍杂树。

这幅画的创作者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一峰等,常熟(今江苏常熟)人,生于南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死于至正十五(1355年)前后。他曾经担任御史台的吏员,后受牵连入狱,出狱后出家为全真道士,浪迹江南,寄情山水之间。黄公望学问渊博,书法、诗词、散曲都很有造诣,其中最著名的还是画艺,尤其擅长山水。后人则将他和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季四大家”,在绘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对后世中国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3、孝端皇后凤冠

明朝万历年间,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1957年出土于北京明定陵地宫。重2320克。前部饰有九条金龙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该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15块,珍珠4414颗。该冠被列进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24、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

高31.3厘米、口径25.1厘米。这件瓷尊是景德镇御窑为圆明园海晏堂烧制的陈设品,敞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内敛,肩颈之间雕贴一对白色的展翅剪尾燕子作为耳。外壁施霁青色釉,以金彩绘蕉叶、缠枝花卉等纹饰,近足部饰粉彩仰莲纹及联珠纹。外底有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不幸的是,圆明园这一世界名园连同海晏堂于公元1860年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最终论为一片废墟。当年海晏堂内的实情实景后人已无从得见,这件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也因此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THE END
1.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说明文字应用探析.doc说明文字是物品展览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展览过程中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文结合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说明文字运用现状,分析了如何加强说明文字的运用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说明文字;运用分析 博物馆不仅是当地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且是文化的载体,承担了传递文化的责任,而其中的陈列文字说明则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3/114475461.shtm
2.博物馆展览图录的编辑与出版流程探析适应国际惯例,一般配套展览出版的图录,除包含相应的展览文物图片及文字说明外,也包含相应的研究性学术论文、历史年表、地图等资料(靳祎庆,2020)。这些资料是理论研究的证据支持,拓展了研究的维度,深度诠释了展览,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彰显了博物馆的学术品位。因此,坚实的学术研究方能成就高质量图录,方能最大限度地https://www.10vows.com/detail/7isVCzzzSWw
3.北京西黄寺博物馆“西黄寺博物馆”牌匾由现任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题写 进入寺庙后看到的天王殿全景,东西两侧为钟楼鼓楼。 旗杆顶部 寺内依中轴线南北而列有山门殿、天王殿、垂花门、大雄宝殿、南石牌坊、清净化城塔、北石牌坊、慧香阁藏经殿,周边为东西配殿,东西两侧各有碑亭。寺庙的三进院落,呈长方形,正殿为五间,绿琉璃筒瓦,歇https://www.meipian.cn/1wgkq47j
4.经验3招教你玩转「博物馆展馆内容策划文本文字」编写方法要想解决问题弄清事物的本质是关键。这里的事物本质就是找出文本文字编写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先来理解博物馆展览文本文字,通常的文本文字最起码包含三类,这三类主要是指展馆展览中的前言、单元以及组的说明文字;检索性或链接性的文字;解释清楚展品的文字。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Dg5NDE2NjGDuYmtr4a8cw.html
5.官方指南!烟台“十一”黄金周文旅活动,看这一篇就够了!科教文体烟台活动内容:市文化艺术中心吕剧院戏曲表演,市博物馆《回望》图片展,现场解说员讲解。烟台图书馆图书流动服务车,现场提供图书借阅、咨询和儿童绘本阅读等服务。 活动名称:“群星璀璨 欢度国庆”烟台市民间文艺团队庆“十一”广场文化展演 活动时间:即日起-10月7日 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1/10/01/014225157.shtml
6.论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说明文字的运用【摘要】: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而博物馆是用陈列语言来与人沟通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整体,而说明文字作为书面语言,有它独特的运用方法和作用。 说明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标题、标题说明和展品说明,标题画龙点睛,引领全体;标题说明引申拓展,承上启下;展品说明科学细致,传播知识,各类文字说明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52-1013316171.htm
7.博物馆概论3包括文字说明、照片、地图、图表、图解和图片等。图文版面是博物馆展览信息传达的主要展示媒介之一。 3.辅助艺术品 包括灯箱、模型、沙盘、场景、壁画、雕塑等。博物馆展示辅助艺术品与纯艺术创作不同,纯艺术创作更多是艺术家思想、精神和情感的抒发,而博物馆展示辅助艺术品更多的则是一种知识、信息的传播媒介,因此,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8.2024中国文字博物馆门票价格+优惠政策+近期展览+介绍在华夏文明的浩瀚星河中,文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串联起五千年的历史脉络。若要探寻汉字的源远流长,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无疑是最佳的朝圣地。这里,是文字的海洋,更是文明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穿梭于时间的长廊,感受文字的无穷魅力。 开放时间:08/27-10/07 09:00-20:00开放; 说明:2024年3月29日至10月7日宣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240904486118.html
9.博物馆叙事性陈列展览中说明文字的运用研究随着当代博物馆对陈列展览(以下概称“展览”)教育功能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注意到“叙事”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的优势,积极将“说故事”的策略运用到展览展示理念、展示内容及展示策略中,把叙事作为展览建构方式的叙事性展览也由此应运而生。说明文字作为展览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展览展示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为适应展览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1524419.nh.html
10.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花明楼镇,是全国刘少奇文物资料收藏研究中心和思想宣传阵地。自1982年重新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6000多万人次,20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馆参观。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人文社会科https://www.shaoqiguli.com/Survey/news/9810
11.学视角下文物说明牌汉英翻译的问题及策略*——以成都博物馆露易斯·拉韦利提出撰写博物馆文字说明时,最有利的方法是默认阅读对象为8-15岁的群体,效果更容易令大众接受[13]。另外,可读性也是展品说明牌应具备的特点之一。观众参观陈列展览,与看书读报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场地、时间、条件给观众以很大的限制,观众是在站立和移动中观看的。因此,对文字说明不可能反复琢磨。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219/18703032.shtml
12.博物馆展示设计12篇(全文)图片来源:自摄2010上海世博会 (六) 绘图陈列法 在新中国建立后不久, 我国博物馆的馆藏很少而且很多博物馆资金不足, 就出现了只有文字说明而没有展品陈列的情况。但由于我国博物馆处于发展时期再加上政治性需要,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展出, 所以对于美术工作者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既要布置展品又要设计大量的文字解说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0tzgchp.html
13.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走进碑林 探寻文字魅力………63 走进半坡博物馆 寻找汉字起源………67 第三板块 汉字故事活动 ………71 一人一口酥 ………72 “有趣的汉字之旅”活动视频文字脚本 ………73 仓颉造字 ………74 万字难写 ………75 夸父追日 ………http://www.xaeduyun.cn/s26ag/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679e42f6d017a09f1cff3042c
14.洪麦恩担任展览形式总设计师的两个展览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馆2022年11月7日,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展示艺术研究所洪麦恩担任展览形式总设计师的两个展览“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活动“杰出贡献奖”(共6个杰出贡献奖)。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活动共https://www.ad.tsinghua.edu.cn/info/1061/28840.htm
15.陈列文字说明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第三,不同于以阅读为目的的一般性文章和说明文字,陈列文字说明的主要功用是引导观众观看展品,进而帮助观众理解展品。陈列展览是一种视觉艺术,观众的注意力在展品上,而不是来博物馆阅读美文。鉴于此特点,撰写陈列文字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不必须尾俱全,不必把每段文字都写成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只要能准确、精炼地阐释内容、http://www.hylae.com/index.php?ac=article&at=read&did=1187
16.博物馆展览的结语,缘何让人怦然心动?2008年,美国博物馆联盟(AAM)设立了一个“展览说明牌写作卓越奖”。该奖项旨在认可与鼓励优秀的展览说明牌撰写者与编辑,从而为高质量的说明牌写作提供“标准与启迪”。 以2016年获得这一奖项的一个说明牌为例,从中可窥一斑:在加州科学院“生命的颜色”展览中,一只鼓起球囊的毒青蛙图片上,说明文字“颜色的音量”这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751377437241475073
17.回顾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展览事业——陈瑞德先生访谈中国国家博物馆陈瑞德:对于博物馆的“陈列”和“展览”,在我看来好像并没有质的区别。我们说博物馆陈列是在一定空间内、在一定的主题下,选用博物馆藏品并结合必要的辅助展品和文字,以艺术形式组合起的展品群体,能给观众以直观教育、知识传播、美的享受。博物馆陈列可作这样的表述,但用它来表述博物馆展览,似乎也可以。 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441_wap.shtml
18.博物馆工作随笔——我在陈列部不妨让我帮你回忆一下你看过的展览。你是否该记得博物馆展厅里那巨大的玻璃展柜,里面摆放着几千年前的文物,还有墙上众多的展板,描述着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或是重要文物。你是否还记得那迷宫般的参观路线,那些逼真的历史场景复原,那些模型、假人,众多说明标签。也许你看的展览很简单,只是图版和文字,简单的介绍https://m.douban.com/note/564245154/
19.20210530作者: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出版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 印刷单位:上海界龙艺术印刷有限公司 书籍分类:艺术与摄影 I S B N:978-7-5322-9152-6 定价:80元 评委点评: 此书采用大开本,金色锦丝封面,书名一色朱红,雍容华贵。图题中英两种文字对照,齐头排列,疏密有序,不失端庄。图片与文字的编排突出https://blog.csdn.net/qq_39027095/article/details/117401023
20.策展人在革命历史陈列中的角色担当—全流程宏观格局与精确分析文字是博物馆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形式,是博物馆传递数据信息的直接媒介。文字说明存在于陈列展览的各个重要环节,并在其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在展览中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文本作不同的描述重点,从而实现更好的展览效果。 大标题,又称展览名称,是对展览内容的高度概括,反映了展览的主题。在观众进入博物馆后,首先https://www.lzbljbscjng.com/html/2021/bbs_1105/273.html
21.撰写解说词类or文字说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某博物馆收集了一些党史图片,准备制作一块展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展板撰写主题和一份文字说明。(要求:主题明确,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6-02更新|179次组卷|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2609ct7503n195541.html
22.银事件?定州博物馆展览文字吓人一跳丨河北保定七天时间,先后打卡了鹤壁市邯郸市的“黄粱梦”景区、雄安新区以及保定市的定兴、涿州、满城、涞源和定州市的一些国家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收获满满。 今天起,陆续与大家分享我的旅途见闻,敬请关注。 在历史底蕴深厚的定州市,打卡了开元寺塔、定州署衙、贡院、文庙、雪浪石、晏阳初旧居以及定州博物馆等。匆匆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93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