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乎想象,故宫的数字文物库!

最近,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在万众瞩目下正式上线。

此外,全新改版上线的“全景故宫”已涵盖故宫所有开放区域。

说起故宫,我们能想到的它是帝王的居所,

在整个北京城都是灰色系的格调下的,唯独它是黄、红色的。

黄色的铺排的屋顶,红色的绵延与门窗,这就是皇宫。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

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先后居住过24个皇帝。

这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而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则是建立在这紫禁城的基础之上。

历经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帝王宫殿的大门终于向公众敞开。

当末代皇帝薄仪参观故宫也得买票的时候,就证明了大清和封建专制是真的亡了。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

从故宫博物院官网的数据来看,它目前共有藏品1,862,690件/套。

其中书法和绘画十万多件、铭刻五万多件、金属器三万多件、雕塑两万多件、陶瓷三十五万多件、织绣十三万多件,

另外玉石器、漆器、珐琅器、玻璃器、文具及雕刻工艺品等十四万件,

以及珍宝、配饰、武器、乐器、钟表仪器、生活用具等宫廷器物九万多件。

占了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02

其实以前对故宫的印象一直不是很深,只知道它是帝王的居所,一处声名远播的旅游景点。

而在2016年的时候,网上火了一部纪录片。

没错,就是那部《我在故宫修文物》。

它有别于传统拍摄故宫的纪录片,如《故宫100》、《故宫的至宝》等,侧重于对故宫展品与历史的考量。

而它为大众所呈现的是故宫工作人员修复文物的日常,用一种年轻的视角观看故宫。

这说起文物,自然得提考古发掘,同时肯定会有不少人会想到《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之类的盗墓类型的书。

在书中、电视剧中,我们能看到处于古墓中的文物是完整的,而现实是埋藏在古墓中的文物,多数都碎成了渣。

这不是夸张的说法,我们现在在各博物馆所看见的文物,都是经过文物修复师修复过的。

明明有很多知道明确地址的皇陵、古墓,但考古工作者们还是甚少去挖掘,

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轻易开墓的,一方面是保护古墓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是怕。

很多人都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才有价值。

但其实不然,文物是死的,有价值的是它的历史。

那我们要文物干什么?

要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

03

你看古人言,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

而这玉就是一块石头,它能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是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

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思想融到里头去。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

人和物互相影响,人借物抒情,而物则通过人才有了生命。

文物的修复,修的是湮没在尘埃里的那些人和事,而不仅仅是让这个物件存在于世。

能够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融入其中,让它继续保留和传播文化,

那么,这件文物才有意义和价值。

在2017播出的综艺《国家宝藏》中,我们更能看见文物的生命。

节目中,九大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立足于中华文化宝库资源,通过对一件件文物的梳理与总结,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

文物的前世,是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核;

文物的今生,是它所延续的精神内涵。

提起文化内涵的问题,不可避免的会想到文化入侵。

希特勒说过这么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

在现今中国,文化入侵可见一斑,什么韩剧、日漫、美影,通过各种方式入侵。

很多人对此不以为意,什么入不入侵的,我喜欢就好。

在这里就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吧。

1981年上映了一部,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夺宝奇兵》,

它不仅算得上是夺宝盗墓类电影鼻祖,而且各种奖项拿到手软。

影片讲述了考古学教授印第安纳·琼斯受美国军方所托,去埃及找寻“约柜”,并与纳粹德国的爪牙斗智斗力的故事。

这是一个简单俗套的故事,但它背后所传递的信息却是惊人。

04

首先,我们要知道“约柜”什么。

约柜是古代以色列民族的圣物,'约'是指上帝跟以色列人所订立的契约,而约柜就是放置了上帝与以色列人所立的契约的柜。

而这份契约,是指由先知摩西在西奈山上从上帝耶和华得来的两块十诫石板。

我们由此可知约柜是以色列人的圣物,那么为什么最后会被美国人以“保护”的名义得到,虽然现实中的约柜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打着文物保护的幌子,行盗窃文化之事,从中可见一斑。

而它所传递的信息是,我美国强大,“保护”其他民族的文物是正当行为。

但事实是这样吗?显然不是。

如果根据他的逻辑反推,在清末时中国国力薄弱,没有保护文物的能力,所以八国联军劫掠圆明园是正义行为吗?

显然也不是,那就是强盗行为。

美国的文化为何要如此传播?因为它没有历史底蕴。

从1776年通过《独立宣言》来看,美国满打满算也只有243年的历史,

而单单是故宫就有599年的历史,相当于两个半的美国了。

历史文化底蕴不足,导致它需要吸收加工别人家的文化,然后反向输出构架自身文化体系。

其中突出的就是电影产业,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带有中国元素的,再比如漫威系列电影借鉴了北欧神话。

并且在好莱坞的众多电影中,我们都可以看见无论什么事,美国都是正义的化身、自由的化身,而这就是他想要达到目的。

世界上有六大神话体系,比如古中国神话、北欧神话。

再比如没有形成系统的凯尔特神话,有的人可能对它很陌生,

但如果提起《哈利波特》、《魔戒》、亚瑟王等词,你肯定会恍然大悟。

这就是文化底蕴,它是文艺创作的一大源泉。

再说中国,它为何历经数千年它依旧屹立在东方?

因为它的文化底蕴,能让它做到兼容并包。

一个民族可以用刀剑打败另一个民族,但是要征服一个民族的灵魂,却绝不是暴力就能做到的。

THE END
1.故宫博物院“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展览日前,故宫博物院设计团队自主完成的“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雕版馆)展览设计方案,在全球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Red Dot Award)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并将在德国埃森、新加坡和中国厦门的红点设计博物馆展出,在红点设计官网和年鉴中刊登。 https://www.mct.gov.cn/whzx/zsdw/ggbwy/202412/t20241213_956927.html
2.文化中国行在国博读懂文化中国:为国护史藏史弘史的文博传奇国博在全国首次用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 X射线探伤等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对展品犀尊的材质、纹饰特征、制作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器表金银纹饰的形貌和布局进行了详细复原,为战国至西汉时期错金银铜器的纹饰与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如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920819826302389&wfr=spider&for=pc
3.故宫迷狂喜,今年文创界C位,非它莫属!国宝故宫博物院故宫日历这本故宫日历蛇年生肖版,就非常适合! 总共400多件珍贵文物,600余章文物图片,设计精美,堪比艺术级画册! 每天一个故宫博物馆的院藏文物及其详细介绍,右边为阳历、阴历和节气介绍。 在未来2025年的每一天,你都可以故宫祥瑞文物,向你报喜纳福。 一月,延续生肖日历传统,精选了31件与蛇相关的文物, 如,汉代玄武纹瓦当,https://m.163.com/dy/article/JJ5UIC140556ARNF.html
4.从故宫博物院——看博物馆数字化升级光子博物馆AR展柜是在传统博物馆展柜基础上做了数字化升级,在展品后方透明玻璃上显示画面,既不遮挡文物,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影像更全面的传达文物背后的故事。产品改造时间短、无温升、安全性高,博物馆可采购全新的光子博物馆AR展柜,也可以在原有展柜基础上进行升级。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E5OTY4MzM3NDCFuZ9lsYOgcw.html
5.数字博物馆而技术手段的不足、互动体验的缺乏,也阻碍数字博物馆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通过短视频,可以进一步了解展品的背景;使用导读,可以进一步明确展品由来;使用高清图片,可以更清晰看到更多细节。但如何增加互动和推广,就需要综合这些手段,结合当下人们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数字技术给人们提供更丰富的体验。来自北京的博物馆https://www.meipian.cn/2qh7molr
6.数字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有哪些应用数字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有许多创新的应用,它们可以丰富参观者的体验,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互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字技术应用: 1.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利用VR和AR技术,使参观者能够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与展品进行互动、观察和学习。 2. 交互式展示:利用触摸屏、手势识别等技术,允许参观者通过触碰和操作屏https://www.fractal-technology.com/fxbk/4765.html
7.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在不断引入最新展示技术的基础上,端门数字馆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不断丰富“数字展品”、举办“数字特展”。首个数字展览即端门数字馆的常设展,以“故宫是座博物馆”为主题,分为三部分,展厅中部为数字沙盘展示区,四面立体的互动式故宫全景,为您讲述“紫禁城到博物院”的前世今生;展厅东部为数字文物互动区“紫https://gugongzhanlan.dpm.org.cn/exhibitShare/7
8.中国博物馆数字化8篇(全文)共享“数字博物馆传达给用户的信息量大,声音!图片!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同时展现给用户, 拓展观众的想象空间”更容易形成用户的沉浸感和对展品相关文化的构思“将古文物外观以 数字相机拍摄后可以在网络上以多种方式展示出来,一些现场无法体验到的东西在数字化博 物馆中都可以欣赏.以乐器博物馆为例,在乐器实体博物馆只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jrkg9x8.html
9.全球各大博物馆线上博物馆来了因此为大家整理了国内国外博物馆的线上参观链接,我们可以在云端逛博物馆啦!其实很多博物馆都会有数字展厅、文物扫描、建模等,如果有未搜集到的欢迎大家在联系补充。 线上博物馆展览 1.故宫博物院(心目中的第一名妥妥的) ①数字多宝阁:https://www.dpm.org.cn/shuziduobaoge/html.html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0.html
10.数字博物馆建设方案.pptx定义数字博物馆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渠道,实现博物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的新型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数字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3D建模等技术,将实体藏品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展示,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观赏体验。互动性强数字博物馆提供了观众与展品互动的机会,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交互、虚拟操作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5917138.html
11.中国博物馆数字化发展历程及最新技术应用前景三维全景技术是一种桌面虚拟现实技术。2012年百度百科推出了企业的数字博物馆项目,截止2016年,已经上线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在内的200余家在线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通过三维全景技术、录音解说、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感官体验。 https://www.wowoshow.com/index.php/content/index/pid/20/cid/109.html
12.数字博物馆和主题文创的纵横生长这一期,和你来学术又通俗地聊一聊数字博物馆这个话题。 博物馆,在大众的刻板印象里,很多时候还是玻璃橱里的文物展品,写满故事的雕像,和现化画廊里的抽象派画作。 今日博物馆style,是胡同里奔跑的孩童吃着故宫雪糕,一身卡哇伊的哈日少女眼角刷着着敦煌眼影,新买的大屏彩电循环起《千里江山图》,日日电脑游戏ING的https://36kr.com/p/1724622962689
13.新春特辑2024到博物馆里过大年独家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北区二层 本次展览共分为“龙之为字”“龙之形貌”“龙之历书”“人中之龙”“典籍载龙”五个单元,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作为中华民族之象征的“龙”的方方面面,为甲辰龙年增添一抹书香。 ▼ 丹青望河山——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天津博物馆藏·三大师精品力作真迹+数字画境展 https://news.artron.net/20240209/n1129340.html
14.国家博物馆文物藏品数字影像版权化初探2011年5月27日,主题为“携手共进,创新发展”的2011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在北京科技活动中心举行。这次活动中,在名为“创意科技给力博物馆”的主题展览上,很多参会代表认为数字资源将成为未来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核心。活动期间,由方正阿帕比推出的艺术博物馆图片库应用平台,引发了众多博物馆领域专业人士的强烈兴趣和密切https://www.chnmuseum.cn/yj/xscg/xslw/201812/t20181224_36315.shtml
15.沉浸式博物馆丨数字化时代下博物馆发展趋势探析(图片:深圳博物馆重点展品“蛇颈龙”|来源:《策展研究》) 围绕XR眼镜也将逐渐生长出与之相应的基础设施、内容生态和各式各样的创新场景,不断为大众创造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体验。 三· 数字化IP授权 将激发数字文创市场的价值潜力 通过数字化权属确认和智能合约对版权规则约定,博物馆可以通过高效的IP授权方式http://www.av-china.com/news/2024/9/2024_1_108778.htm
16.第三十三期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英文: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 https://jjglc.zut.edu.cn/info/1096/1695.htm
17.数字故宫带来全新游览体验数字故宫带来全新游览体验 故宫博物院,旧称紫禁城,曾有多位皇帝居住于此。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中国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几乎每一位到北京的游客都会前去参观,仅2019年故宫的年客流量便已突破1900万人次。 近年来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及加强文物保护,故宫实施了参观限流等https://www.tencent.com/zh-cn/articles/2201358.html
18.北京故宫博物院游玩攻略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2.丰富的藏品:故宫博物院拥有186万余件文物藏品,包括古书画、古器物、宫廷文物、书籍档案等,涵盖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3.陶瓷馆: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展示了中国陶瓷约8000年的发展历程,展品丰富,包括“五大名窑”和明清两代御窑瓷器等。 4.数字化展示:故宫博物院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了“数字故宫”,通过网站、APP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229.html
19.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360全景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360全景摄影、3D、视频、声音、图片、设计等表现形式集中展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项目中,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传达与交融互动的展示形式。https://v1.chinatmic.com/chn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