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古装——国博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观展

一重春雨落,天日渐暖和。虽然窗外阴云低沉、雾霾滚滚,室内国博的人群里却有三三两两身穿古代服饰的帅哥靓女来来往往。随着古风人流来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惊见久违的国博观展需要排队入场盛况。

华夏服饰之美源远流长,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之美誉。看着身着色彩丰富、纹式多样古装的人物,一边想着这下可以去探究汉服了,一边按导流引示踱步进入了展厅。

信息量巨大的服饰文化展

人生于世,相知有几,而衣履相亲,是每人每天必有的感知。常识中,我们的服饰有“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实用功能。没有想到,国博用文物、服装、金银配饰、书画作品等,给我们展示了,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

中国服饰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周易·系辞下》中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那时的先民已开始穿衣佩饰,服饰的观念已经出现。

商周时期,“礼制”开始系统化地用服饰来标志穿衣人的等级和地位。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影响了服饰。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上下身相互连的深衣,还引进了胡服骑射。

秦汉时期在传承商周服制的基础上,确立了一整套服饰制度,还形成了冠制,用“帽子”作为身份、品阶以至官职的象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经历了文化的融合,南朝的衣冠礼仪制度持续影响着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合理成分也被汉族服饰逐渐吸收。

隋代恢复了汉魏冠冕仪制。唐代经济发达、纺织技术进步、对外交往频繁,服饰有了新的特点:当时的长安等城市有大量外国人居住,带来了胡服,胡服的部分特点被唐人吸收,丰富了唐代服饰的款式、色彩和图案。

宋代“程朱理学”思想影响了生活方式与审美标准,服饰风格崇尚简朴、内敛。与此同时,和两宋并存的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在社会、经济、文化上都与中原汉民族之间产生了交融,汉服胡化和胡服汉化是民族交融在服饰上最明显的体现。元代服饰则更多地保留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色,并受到汉民族的影响而建立了冠服制度。

明初恢复汉唐传统,承袭唐宋的幞头、圆领袍衫、玉带,奠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貌,并制定了明确细致的服装仪制,以补子、纹样、佩绶、服色、牙牌等来区分官员品级。由于明代政府重视农业,推广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

清朝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废除汉族传统冕冠制度。统治者在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均具有明显的满民族文化特征,在服饰上表现尤为明显,还将汉民族服饰中所包含的礼制思想,以吉祥纹样、色彩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清代服饰文化。

信息量巨大的服饰文化展,不仅折射出服饰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分尊卑,别贵贱,辩亲疏”的文化功能,也勾勒出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生活画卷。展厅里不同时代的古代衣冠配饰复原人像,犹如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简史,展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

汉服初粗识

无意之时,我们已从旧石器时代走到了距今最近的清朝。只觉日月如流,稍纵即逝,光阴似电,一闪而过。在岁月的云烟里,回望曾经,真是千年如一日。服饰随着文化发展与人们审美情趣的不同,如当今时尚一样,变幻万千。

历史的长河里,汉服在清朝剃发易服等统治政策下,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几百年。但由于它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所以,它既具有柔静安逸、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汉民族性格,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看看我身边古装的年轻人,再瞧瞧展柜中的服饰,才恍然今天人们穿着的汉服,其雏形应是唐宋时期的服饰。这些汉服经过改良后,更适应如今的人们扮美炫酷。例如:女装基本都由裙、衫、帔构成。而外层也多罩着宋代女性喜欢的“背子”——长袖、长衣身,两腋开衩,有的长至膝部,有的拖到脚面。试想穿着这样一袭薄如蝉纱、飘飘曳地的“背子”,整个人也会显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起来。

再看看展厅里从汉朝到明朝的复原人像,种种汉服的形制种类皆历历在目。例如: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的“深衣”;上衣和下裳分开的“上衣下裳”、“襦裙”(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是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是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受“儒、道、墨、法”等纵横诸家的哲学思想影响,汉服里蕴涵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历来“以右为尊”的思想也体现在汉服上。历代汉服无论如何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交领右衽”不变。

“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当然,“交领右衽”也是辨识汉服是否穿戴正确的要点之一。

世间万物,都在以不同方式修行,汉民族的服饰也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进化演绎,看了这些美轮美奂的汉服,令人有些心痒痒地也想置办一套。在阳光静美的春天,天气晴暖的日子,着一身飘飘欲仙的汉服裙装去百花丛中徜徉,遐想着“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也会不知不觉的妩媚风流吧!

实用信息

最佳游览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门票:无(周一闭馆,采取线上限量预约,当日16时前可预约7日内参观。)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2.白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访问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网站全面及时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概况,藏品,展览,活动,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各项内容,提供参观导览,门票预约,留言问答等多类服务,努力为公众了解国家博物馆,参观国家博物馆和享受国家博物馆提供的各类文化休闲服务提供支持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13_270712.shtml
3.北京旅游景区预约指南:哪些景点仍需提前预约?自2024年6月20日起,北京的旅游景区已经全面取消了预约制度,但并非所有景点都不再需要提前预约。如果你计划前往北京,以下是一些仍需预约的热门景点,快来了解一下吧! 1. 故宫博物院 预约途径:通过“故宫博物院”线上小程序 预约时间:提前7日,20:00开放预约 https://www.1230t.com/blog/lvyougonglue/10665.html
4.在国博读懂文化中国:当百年国博遇到“文博热”澎湃号·湃客暑期,国家博物馆每天有近160万人预约2.6万张门票。国庆假期,国博预约最高峰日达121.6万人,7天平均每天约有95.4万人预约。即便是在淡季,每天也有近52万人预约2.6万张门票。“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成为国家博物馆开放运营的常态。 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参观后母戊鼎。摄影\周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58215
5.西安历史博物馆怎么预约免费票西安历史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的重要窗口,吸引着无数历史爱好者和游客。为了更好地管理参观人流,博物馆实行实名制网络预约、分时段参观的措施。以下是详细的预约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您轻松预约免费票。预约入口及方式 微信公众号预约 关注“陕西历史博物馆票务系统”官方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后,点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91317025383848&wfr=spider&for=pc
6.外国友人进中国新政开放门户迎接世界之星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中国来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为了更好地吸引国际人才,并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政府近期推出了新的政策,以进一步放宽对外国人的进入限制。 政策解读 首先,这些新政策旨在简化外国人的入境程序,使其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签证。具体而言,对于高https://www.4gl444ycm.cn/liu-xue-sheng-huo/456387.html
7.为什么国博和军博的票那么难预约?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等,实名制预约1-5日内的参观。未满 14 周岁(含)的未成年人,须由成年人代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24192941.html
8.请问外国人参观北京故宫如何买门票?故宫门票提前10天起网络预售售完为止,外国朋友可登录故宫博物院官网录入护照信息预订门票。在选定的参观日http://m.51chaoshang.com/wendas/b9b29ef0-8249-11eb-9eb3-0313abcc2c08
9.“秦汉文明”展亮相国博海昏侯墓展品再度“返京”海昏侯前后筹备有七年之久。秦始皇兵马俑、金缕玉衣;还有其他礼器、漆器、织物、书画等等,涵盖了近50年来最重要的考古成就。即使在国内也很难一次性见到这么多秦汉文物,而大部分都从未出过国门,外国人都趋之若鹜。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来自 New York Times)http://www.baguadi.com/articles/BPLJECD6.html
10.微博正文大夏天安检亲眼目睹外国人到最后一项入馆安检时,包里带着防晒喷雾,安检不说明一下是不是可以再出去存上,或许是英文没这么好?就是冷冰冰说扔了,机场都可以给安检时再存的选择 2018-2-19 90 荒地比利93849 会不会是春节期间特殊,,,去国博的时候都是预约了就一次队都没排 私享史:另外,不管是什么时期,如视频这https://m.weibo.cn/status/4208480656738461
11.Travel来圆明园明白这个便好了,也不是要你带着仇恨去仇视外国人,而是明白中国要强大,我们要自省,更深的要热爱和平。 圆明园很大,但是已经无建筑可看,还有遗迹尚存的只有西洋楼那边,大家可以直奔西洋楼,其他走马观花即可。 Hi_韩秋 我是在马蜂窝上订的票,含电子讲解?28 不用取票,下单后会收到信息,信息内有电子https://symxmyzxyjxjbz.github.io/
12.m.mybabygo.cn/detail/7332近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现代快报记者亲身感受了百年国博百年不遇的“文博热”。 今年截至11月28日,国博观众累计预约已达6309187人次,日均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超六成,彰显出其在年轻群体中强大的吸引力。 http://m.mybabygo.cn/detail/7332_18175
13.参观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27篇)完成规定任务之余,我们就可以找外国游客交谈,锻炼口语。万事开头难,我观察了很多外国游客,迟迟不敢上前。想了一会,我找上几个同学,人大力量大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果然不假。我们几个终于鼓足勇气与一位年青人交谈起来。我们你问一句我问一句,交谈很融洽。在他的同伴到来之后,我们的谈话不得不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3539041.html
14.国博回应凤冠冰箱贴难买原因国博预约有多难,以为开学了人少了,谁知道一个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冰箱贴又火了,7点不到开始排队,排队三小时不负众望。#孝端皇后凤冠 #国博 #国博文创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芋头带您逛北京4周前国博凤冠冰箱贴购买最新攻略! 国博凤冠冰箱贴购买最新攻略!#北京旅游攻略 #总要来一趟北京https://www.douyin.com/topic/7445039673350801446
15.m.gwnas.cn/detail/32410.html暑期,国家博物馆每天有近160万人预约2.6万张门票。国庆假期,国博预约最高峰日达121.6万人,7天平均每天约有95.4万人预约。即便是在淡季时,每天也有近52万人预约2.6万张门票。 2025年,国博还将推出这些“大手笔”展览 国博的火爆是有原因的,每年“大手笔”展览不断。在采访活动中,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5年,国博http://m.gwnas.cn/detail/32410.html
16.〈北京之行〉这三两天中,从望见世贸天阶CBD的高楼时的惊异,亲临国博馆国博院的宏大而震撼,进入故宫走进后海真正体会到皇宫的威严,到雍和宫里那些外国人拜佛的虔诚,以及各种大咖们路边志愿分享的全英版中国历史故事,再到参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门口预约牌已经推到十天之后,但人群还是想挤进清华园看一看,结果武装特警出动维护秩(emmmmhttps://www.jianshu.com/p/23743300fe6d/
17.外国人日逼软件这是一个好的平台,外国人日逼软件肯定是你的最爱http://news.hfhome.cn/vod/50xsJcBiPQdx8/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