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线上云体验成看展新模式,故宫博物院下足功夫……北晚新视觉

近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会议上指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将有序开放,并实施限流。这对于喜欢在文博机构参观游览的观众来说是极好的消息。在“没有展览的日子里”,观众往往通过线上展览“解渴”。

作者:袁新雨

这一举措出现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各大博物馆出于疫情防控考虑纷纷宣布闭馆。以往,春节期间是人们观展的黄金时段,各大博物馆也都会为此精心准备多个特展。而今年春节期间,为了丰富观众的居家生活,满足观展需求,许多博物馆纷纷开设了云展览。

线上展览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观众就可以通过各大文博机构的网站大致了解该馆正在举行的展览内容,回顾过往的精彩展览。作为辅助,观众往往对此要求并不高。但在没有线下参观的日子里,观众对于云观展体验的要求也会有所提高。线上展览该如何评价呢?这要从展览的线下版开始说起。

人们对一场展览评价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展览所在的博物馆或艺术馆交通是否便利。而一场展览所在场馆的氛围,也决定了观展者身处其中的体验效果。在西方,传统的艺术博物馆往往是更具风格的新古典主义或者新哥特式建筑,气场很强。也方便观众在观展时沉浸到展览中去。

展馆内部空间的使用属于策展的专业范畴,但是好的策展人策划的展览,往往可以让展览既有逻辑,又有趣味。既保证了空间的利用效率,也要保证合理性和展品的内在逻辑,还要对观展人的行动路线进行恰当的引导。可以这样说“一目了然”并无太大趣味,随着行进而“步步深入”才能增强观展的乐趣。

此外,展览场所中卫生间、衣帽间的设置,以及其他功能性空间,如咖啡厅、休息区等空间的性能,也影响着观众在场馆中的体验。

一座博物馆的购票是否方便,也会影响参观者的兴致。不过,疫情发生之前的国内展览多数都可以采取网上购票或者现场扫码购票的形式,十分便捷。

如果说所在场馆是一场展览的门面,那么展品就是展览的核心。各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博物馆中往往有常设展览进行展出。有的博物馆还会根据不同的主题,输出自己的镇馆之宝。笔者曾在参观河北省博物院时得知,其馆藏十大珍宝如错金博山炉、金缕玉衣等就经常在外地进行展览。此外,还有一些展览会以展出高精复制品的形式进行主题展览,这类展览更多具有叙事性,或是普及性。

展品和配套的说明文字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展品之间的脉络、线索,需要通过说明文字进行呈现,展品的独特之处、精美之处,同样需要说明文字的阐释。因为绝大多数的参观者不可能对每一件展品都十分熟悉,这就需要展览方对重点展品进行详细的说明。而说明文本呈现的大小、字体还有位置决定着参观者的阅读感受,从而间接影响参观者的综合观展体验。对于重点展品而言,说明文字不单要介绍展品,还应对展品所代表的时代之背景进行介绍,方算完整。

此外,展览现场的影音播放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座位也影响着展览的丰富程度。与此呼应的,是展览现场的多媒体交互设备,设备操作的便捷程度,与展览的关联程度以及趣味性也会影响观众对于展览的直观感受。在国内,这类设备对年龄稍小的观众更具有吸引力。但是这类设备如果利用合理,可以辅助展览。例如,在德国慕尼黑的古埃及博物馆内,就有类似于电子放大镜的多媒体交互设备,该设备可以按照既定轨道滑动,所到之处对应的就是古埃及文明《死亡之书》的片段,设备屏幕上可以进行同步显示,并显示英文翻译,辅助参观者理解。

从今年1月底开始,观众们暂别了线下展览,线上展览取而代之,它们的种类、精良程度也在以很快的速度丰富着。

第二类云展览类型是通过手机应用观看展览,其实与博物馆官方网站上的3D展厅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可以在智能手机端通过触摸屏幕直接进行操作,其便捷程度较高。

第四类云展览类型具有一定的即时性,是博物馆讲解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观众在线实时跟随讲解员进行参观。开展这类云展的文博机构很多,故宫、国博等国家级文博机构都有过类似的活动。

那么,以上这些类型的云展览、虚拟展览可否借鉴线下展览的维度进行评价呢?已有维度之外,是否存在其他的标准?实际上,因为绝大部分的线上展览都脱胎于线下展览,所以在评价维度上,二者存在很强的互通性。但是,鉴于线上展览的特征,在评价时可以对这些维度进行相应的修订或延伸。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尺度便是展品的迁移完成度,换言之,博物馆将多少线下产品移植到了网上,一个展柜中的数件展品,除了其中最重要的展品,其他展品是否移植。除了最重要的展柜,其他展柜是否移植,同样是评价一场云展览的重要标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大型展览有数百件展品,而这一展览移植到虚拟展厅的展品仅有几件或者十几件,那么网上的展览是否等同于线下的展览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说明文字。通常,展览现场的说明文字已经足够提纲挈领,若是一场展览中的这些说明文字都没有上载,没有移植,是否可以说,线上展览具有了与线下展览相同的效力呢?

线下展览现场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的影片,或许是最容易移植到线上展览的内容,而展览中的交互设备,或许也可以通过程序的上载,让线上观展的观众使用。

带着这样的“尺子”,笔者浏览了几家国家级博物馆,也体验了几家省级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特别是虚拟展厅、客户端和小程序三类。

国家博物馆既有对于展览的讲解视频,也有虚拟展厅。在大部分的虚拟展厅中,可以听到背景音乐,操作者可以实现360度的市交旋转。参观者可以点击其中的重点展品,听讲解音频、看说明文字。美中不足的是,并不是所有展品和文字都做了移植、上载。

笔者发现,国博的虚拟展厅可以观看许多已经结束的过往展览。虚拟展厅的形制、操作方式虽然大同小异,但仍然存在展品上载完成度、便利程度、精确程度的区别。有的展厅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有的展厅就只能前进。这应该与每一个虚拟展览的开发者不同有关。

另一家在北京的国家级文博机构,故宫博物院在线上展示上很下功夫。其官网上的虚拟展厅画面精美,也有质量较高的背景音乐,观展体验较好。故宫博物院的手机客户端“故宫展览”操作很便捷,体验较好,同样的展览,如“营造之道——紫禁城建造艺术展”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得比网站上更清楚,也更方便。值得一提的是,故宫的线上展览上载的展品较多。

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也可以通过网站浏览展览。但是其虚拟展厅的可看程度、清晰度及便捷程度都有待提高,例如曾经在2017年产生很大影响的“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珍宝”这一展览的虚拟展厅版就不太精良,出现了只能看现场,不能看展品的情况。而由于展厅本身较暗,所以虚拟展厅也较暗,不利于观看。但是,国家典籍博物馆有网页版的在线展览,介绍清晰、图片也很清楚,虽然没有沉浸式的体验感,但是作为参考、学习之用足矣。

疫情之前,首都博物馆的许多线下展览都颇受欢迎,但是线上的展厅却多少有些乏善可陈。虚拟展厅中,像“美好中华”“天路文华”等展览都可以登入,但是缺乏详细的介绍。网页版的展览中,只介绍了一些过往展览的大纲、展览简介以及几件重要展品的简介。

其他像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文博机构,笔者均有体验,浙江省博物馆的网站制作典雅精美,操作也比较灵便,像“越王时代”这类高水平展览的虚拟展厅也很精美,制作精良。参观过程中操作方便,展板上的文字清晰,重点文物还有语音介绍。但是,其他展览的虚拟展厅就没有这般精良。南京博物院的情况与此大抵类似,影响更大的展览在线上的传播制作更为精良,但是平均水平一般。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发现,文博机构的线上展览各有优劣,除了个别机构线上线下差异较大以外,总体水平大体相当,突出表现了一个问题:线下重点的展览线上同样精良,线下一般的展览,线上也平淡无奇。

其实文博机构不妨考虑“一鱼多吃”的策略,把线上展览的水平提高,自然就有各地的观众买单。或者说,加大对线上展览的投入也不只是为了疫情防控期间的“解渴”,更是为了日后,方便更多的观众远程“过瘾”。

THE END
1.故宫智慧景区建设,“智慧开放”项目成效自2018年起,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与专业地图团队合作,对开放区域内600多个建筑、展厅和服务设施进行精确定位,运用GPRS导航、LBS定位和360度全景技术,打造了“玩转故宫”小程序。到2021年12月,该小程序升级为“智慧开放”项目,进一步优化地图导航服务,并结合游客需求和开放安全等核心问题,扩展了在线购票、预约购展和在https://www.1230t.com/blog/a/10761.html
2.收藏300个博物馆线上展览,总有一款适合你澎湃号·政务网上博物馆展览汇总 第一批 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或点击图片识别二维码查看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341466
3.全景故宫故宫概览故宫博物院 外朝 内廷 故宫博物院 THE PALACE MUSEUM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 故宫博物院拥有绝无仅有的独特藏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如今,昔日皇宫https://pano.dpm.org.cn/
4.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近日,国家文物局提供了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网友复制并打开网站链接,即可观看。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5.3d故宫虚拟旅游(故宫博物院3d虚拟游览)标签:3d故宫虚拟旅游 本文地址:https://www.sdshangli.com/post/184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dudu818907@gmail.com,本站将立刻清除。https://www.sdshangli.com/post/18495.html
6.明清3D画廊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升旗仪式故宫博物馆毛1.故宫博物院实行实名制携带二代身份证购票,成人请携带好身份证件原件入馆,学生儿童如无身份证件请带户口簿原件入馆。2.故宫游览时间较长,本日午餐时间较晚,建议自备一些点心和零食充饥。3.故宫每日限流3万人,门票常年紧张,若您近期打算出游,请尽早下单,以免门票售罄无法参观。4.故宫赠送导览耳机和中轴观光车5.故宫http://www.0516tx.com/line/1230/
7.“网上故宫”24小时静候观众理论研究游览故宫不一定要到北京,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便捷地游览紫禁城。日前,故宫博物院与美国IBM联合推出“超越时空的紫禁城” 虚拟世界。高分辨率的3D建模技术赋予故宫以勃勃生机,使紫禁城的“大门”全天候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开放。 该虚拟世界以故宫博物院丰厚的数字化文博资源为基础,运用多种媒体展示和传播手段打https://news.artron.net/show_news.php?newid=60868
8.数字故宫带来全新游览体验数字故宫带来全新游览体验 故宫博物院,旧称紫禁城,曾有多位皇帝居住于此。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中国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几乎每一位到北京的游客都会前去参观,仅2019年故宫的年客流量便已突破1900万人次。 近年来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及加强文物保护,故宫实施了参观限流等https://www.tencent.com/zh-cn/articles/2201358.html
9.故宫博物院VR全景故宫博物院VR全景 拍摄制作:雷池文化传媒 134 3917 5455 创作者:VR看世界 故宫博物院VR全景 金水桥 太和门 太和殿广场1 太和殿广场2 太和殿门口 文华门 武英门 贞度门 昭德门 弘义阁 体仁阁 中和殿 中和殿西 中和殿东 保和殿 景运门 乾清门前 乾清门内 乾清门内2 乾清宫 乾清宫东广场 乾清宫西广场 交泰https://www.720yun.com/vr/bc021cO6uu6
10.全球各大博物馆线上博物馆来了④全景故宫: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2.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http://www.chnmuseum.cn/zl/(打开下滑至“网上展厅”) 3.上海博物馆 ①三维场景展览: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seum/frontend/infomation/infomation3d.action?infomation3dTypeCode=INFOMATION_3D_TYP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0.html
11.2023秋季自驾游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 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故宫有四座城门,南面为https://www.jianshu.com/p/3d21ac788f55
12.故宫整体3D模型故宫博物院网上信息发布系统故宫博物院网上信息发布系统故宫博物院网上信息发布系统故宫博物院网上信息发布系统故宫博物院网上信息发布系统 上传者:youkangstrong时间:2009-10-26 3D紫禁城模型 3dmodel 北京故宫紫禁城复原模型 但是不是很精 上传者:hxc754745时间:2013-01-21 https://www.iteye.com/resource/lyqhz-10483757
13.@高新人给宅家的你精心准备了全国100个博物馆云游入口为便于公众查询浏览,国家文物局对各地制作的网上博物馆展览进行了汇总,并将分批在网站公布相关链接。现将已整理的链接发布如下: 网上博物馆展览汇总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2/13/c3112055.html
14.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故宫博物院智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ocx2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故宫博物院智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摘要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出游意愿逐渐增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趋向个性化。同时,由于移动互 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传统旅游产品被注入了生机,旅游景区如何将移动互联网和旅游产品开发更好的结合,成了有 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019/8136101042005004.shtm
15.《故宫》观后感《故宫》观后感3 当我们游览故宫,在千百年前的文物建筑前驻足叹息时,也许从未想到,有这样一个职业群体——他们每天就在故宫博物院的黛瓦红墙里工作,与古典文物朝夕相处,甚至在这些文物身上“下刀子”。他们,就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豆瓣里拿下了9.4分的评价。这部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802070826_311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