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数字化技术(精选5篇)

博物馆已经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文物藏品的保管、研究、展览等也显得更加重要。在文物藏品的展览活动中,展览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以及服务质量。所以,应当加强对展览技术的重视程度,提高展览技术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充分利用该技术的趣味性和科学性,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展览活动中去,可以使群众了解更多的知识、获得更独特的体验。

一、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应用数字化技术优缺点分析

二、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必然性

博物馆开展展览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公众了解文物藏品的有关信息,进而在艺术、声音、色彩、视觉图像、空间环境等层面进行符合逻辑的、安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并实施综合性工程。展览对技g手段具有较高的要求,并要求展示设计呈现出人性化的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展览活动也正在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将文化以数字的形式展示给参观群众,博物馆展览活动必然向着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三、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的应用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展览活动中,可以表达出更加丰富、层次更深的展品信息,充分激发参观群众的兴趣,并能够和公众进行互动,让观众沉浸其中。可以将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活动中的应用分为虚拟、实体两种,在实体展览中的应用包括4K超高清、全息投影、增强现实、多点触控、巨幕投影等;在虚拟展览中的应用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幻影成像技术等。

(一)数字化技术在实体展览中的应用

1.增强现实技术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可以形成非常逼真的触觉、听觉、视觉等于一体的虚拟环境,用户可以通过一些设备和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互动,虚拟物体与真实环境产生叠加,并出现在同一个空间或者画面中,在参观者所处的真实环境中出现了虚拟场景,形成一个真实的新环境。比如美国的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利用互动屏幕,使得观众可以和虚拟环境进行互动,通过姿势、脸部识别,把展品和参观者结合起来,使参观者切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2.多点触控技术

通过这一技术系统,计算机用户可以利用多个触点或者手指来操控计算机,触控板、可触摸影幕设备(墙壁、桌面、显示器等)共同组成了多点触摸设备,利用软件识别可以识别同时识别发生触摸行为的点并进行处理。

多点触摸技术是基于光学原理的,包括了屏幕、红外光源、光学感应器等,屏幕周围设置了大量的红外发射管与接收管,它们和触屏表面呈现出行列的一一对应关系,一旦手指或者其它的触摸物体进入到红外光网中,就会阻挡该处红外线的接受和发射,摄像头就会捕捉到反射的光线,并将其送至计算机中,计算机会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产生输入。

3.巨幕投影技术

该技术系统是一种多通道显示系统,通常是由多个投影系统组合而成,与普通投影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宽阔的视野、显示尺寸更大、显示内容更多、分辨率更高等优势。可以通过边缘融合技术,对投影画面中重叠的内容和拼接中产生的投影光线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将光线重叠处多余的亮度消除,并能对投影机间产生的颜色差异进行有效的调节,以保证投影画面中不存在接缝现象,并维持色彩、亮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现代博物馆;数字化;展陈

一、数字化展陈设计概述

(一)数字化展陈

数字化展陈是现代博物馆研究、宣传、展陈的主要工作之一。现代博物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保管、研究、宣传三大任务为核心的工作模式,其中宣传工作的主要途径已经从传统的实物展馆展陈转向多元的数字化展陈。传统的博物馆收藏方式使受众在展览现场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物品、残片、图文资料等进行观赏。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文物展陈工作迈向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数字平台。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开始了数字化展陈,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研究工作,对文物数字化技术研究已较为全面。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文物数字化交互展陈领域。法国的卢浮宫、德国的慕尼黑博物馆在这一方面都有着深远的研究历程,他们大多都建设了网上博物馆,将文物数字化展陈、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入其中。单是英国在1999年之后,就投资建设了400所数字博物馆。

(二)展陈终端研发与实施

这一环节是直接与受众接触的,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类。线上的方式是围绕网络进行搭建,如网上博物馆、数字展陈等,而线下的数字展陈是以真实展厅的多媒体展台、投影等形式辅助展品展陈,还有就是对历史场景的数字复原,以帮助受众更生动地体验,与文物时代相对应的视听感受。“数字化’与“展陈’分别代表着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与沟通需求下的产物。展陈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信息传递与沟通的基本需求。展陈本身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它包含很多内容,如语言、图像、绘画、视频、音频等,它的使命就是使信息的传递更为陕捷、更为充分。当下,从风靡全球的3D电影到PC或者MAC的应用程序;从令人着迷的电子游戏、×360到丰富多彩的Web网购服务、微博,无不是数字化设计的作品。数字化正在无时无刻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二、数字化展陈历史沿革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将剩余产品摆在地上等待交换,或者祭祀神灵,这时的展陈具有商业和宗教两大主要功能。人们在这一阶段建立的神庙、祭坛、佛寺等就是萌芽阶段的展陈艺术的集中体现。而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便出现了剩余与分工,人们开始以物易物,类似集市的形式出现,这就是最早的展览会。

19世纪80年代之后,展陈技术进入科学与技术融合的阶段。室内外装修,大型展会,博物馆设计等,都是为了提高展陈的艺术审美质量,实用程度,信息传递效率等等。展览展陈整体设计的专业化、工业化和社会化无不标志着展览展陈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到了90年代后期,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更是密切。这时数字化展陈已初具形态,展览展陈方式以图像、文字、声音、三维实体模型为主。如果英国拉斯金和莫里斯首次提出艺术与工业结合是技术与艺术共同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那么德国包豪斯倡导和实践的艺术与科学的统一、功能主义设计就是其第二座里程碑,而当下盛行的数字化设计艺术就是其第三个里程碑。其代表机构有位于德国卡斯鲁尔(KARLSTUHE)的“ZKM”(CFN-TERFORARTANDMEDIA)、奥地利林兹(LINZ)的“AEC”(ARSELECTRONICACENTER)及日本东京的“ICC”(INTERCOMMUNICATIONcENTER)等,目的是为了促进当代艺术与科学的对话。ZKM成立于1990年,1997年10月正式开始运作。是世界上第一个唯一以“互动艺术”(INTERACTIVEART)为主题的博物馆。它的宗旨是创建一个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大实验室与媒体城,一个将掀起新视觉运动的“新包豪斯”。

小结

随着社会发展,受众审美需求日益提高,普遍希望更为便捷的获取信息,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针对需要表达的主题设计出合适的作品。设计本身除了使用价值之外,更多的融入了标新立异的设计理念与审美意识,设计产品本身具有实用价值的同时更加融入了美学价值,产品除了商品属性之外,逐渐具有了艺术品的特性。科学技术本身的普遍属性并不一定包含艺术性,更多的是需要设计师通过设计,使技术的变现形式具有艺术性,或者利用科学技术进行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反山》[M],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6年;,

[2]《良渚遗址考古报告之一――瑶山》[M],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2003年;

关键词:新媒体;应用;博物馆数字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博物馆是一个地方历史底蕴的象征和文明程度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也越来越信息化,由原来的传统模式逐渐转变为多元化的更加创新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模式,不断运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博物馆的功能,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向大家呈现藏品,展示技术更加高超,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进入了数字化建设成熟阶段,运用的技术也非常多样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也渐渐采用了这一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成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新媒体与博物馆数字化的概况

(一)新媒体的概况

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媒体技术的更新,它的概念在不停的变化和丰富,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报纸是新媒体,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广播是新媒体,七十年代阶段,电视是新媒体,而当今的新媒体则是互联网,手机等形式,这些是新媒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总的概念来定义就是新媒体是利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手段将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与互联网和通信网络连接起来,最终实现传播信息的目的的新技术。我国的新媒体主要有移动通信媒体与互联网媒体,这些新媒体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当下流行的各种网站,论坛,微博等形式,这些媒体形式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获得信息的途径。

(二)博物馆数字化的概况

二、新媒体应用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新媒体应用推动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新媒体技术是数字化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自然离不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新媒体的应用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新媒体包含的内容和信息非常丰富,应用到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可以为博物馆提供大量的信息,博物馆的藏品可以用多种形式例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提高了博物馆的信息检索功能。第二,多媒体的触屏系统技术被应用在博物馆中,可以使公众通过触屏导览技术搜索到需要的信息,使公众更加了解博物馆的内部设置和展览内容,从而可以更好地确定观赏计划,带来更好的感官享受。第三,新媒体的应用让博物馆打破了以往的传统模式,藏品保管和陈列展览更加多样化,采用新媒体技术给公众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拉近了公众与博物馆文物的距离,为博物馆的展览进行更好的宣传。

(二)新媒体的应用使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更加网络化

(三)新媒体应用使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更加具有移动性

(四)新媒体应用可以使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更加信息化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主要致力于信息化建设,新媒体的应用可以促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更加信息化。计算机是新媒体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计算机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博物馆的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将博物馆的信息系统化,把博物馆的各类信息公布到网络上,展示文物的信息以及博物馆的动态与展览活动信息,使博物馆的信息更加透明,方为更加广泛,渠道更加多样。具体来说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博物馆通过新媒体对博物馆的各类业务工作进行管理,将博物馆的业务信息,藏品信息,人力信息等整合到一起,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统一管理,方便快捷,全面公开。二是博物馆通过新媒体与公众建立联系,实现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为公众提供信息咨询平台,更好地促进博物馆的信息化,从而促进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新媒体应用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正在不断引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了综合全面的数据库和数字化网站,博物馆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庞大,公众可以更多的了解博物馆的各类信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发展的越来越快,更加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在博物馆今后的数字换建设工作中应该不断深化和创新新媒体的技术,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博物馆信息公开平台,更好地促进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和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远,巢臻.谈“数字媒体”应用在新阶段博物馆建设中的作用[J].文博,2011,02:93-96.

[2]刘宇驰.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合理应用[D].复旦大学,2012.

[3]熊奇伟.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对博物馆文物信息传播能力的优化与实现[D].武汉纺织大学,2011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技术;传统技术

一、博物馆展览中数字展览技术与传统展览技术的对比

(一)数字展览技术与传统展览技术相比,有利于增强展品的细节表现

采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展览活动,有助于观众获取更好的体验。其中,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中的三维物体展示技术,能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观众进行藏品展示,甚至可展示出展品内部中的不可见部分,观众的体验也更加完整。此外,现代数字化技术还支持局部放大功能,通过放大文物展品的局部部位,能将作品中的细微特征更清晰的展示在观众面前,这是传统展览技术所无法达到的。例如,首都博物馆就曾使用三维模型展示技术来展示夔金铜佛像,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可以自主的切换观看的角度,大幅度增强了展品细节的观看。

(二)数字展览技术与传统展览技术相比,有利于展示展品的原生环境

(三)数字展览技术与传统展览技术相比,有利于将展品以动态过程直观展现

(四)数字展览技术与传统展览技术相比,有利于提高展览的互动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广泛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接受信息的习惯,而传统博物馆所采取的展示手段已逐渐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因此,在博物馆展览中利用数字展览技术,能够充分激发观众的主动参与意识,将观众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积极参与的状态,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兴趣。例如,博物馆在展出藏品《唐人宫乐图》时,通过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观众可通过点击画面中宫女手中的乐器来产生相应的乐声。不仅让画作的内容更加生动,也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更提升了博物馆的展览效果。

二、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博物馆的展览方式过于单一,这也使得本身枯燥的展品显得更加没有吸引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博物馆展览也应积极创新,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增强博物馆展览的吸引力,让博物馆在数字化技术的引导下大放异彩。

[1]黄秋野.博物馆中的数字化展览及展示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08.

[2]黄秋野.数字技术对博物馆展览方式发展的影响[J].中国科技博览,2008(22):80-81.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

[

关键词]古生物博物馆;展览;数字化

古生物博物馆是集征集、典藏、保存、修护、教育、娱乐、陈列和研究自然人文遗产于一体的实物场所,通过对这些具有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物品进行分析整理,之后为大众提供欣赏和教育的社会公共机构。不仅仅是对外的展示窗口和研究基地,还对于古生物遗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古生物博物馆作为一个供人们教育和娱乐的场所,需要不断的去调整自己来迎合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再将古生物博物馆当做是生物遗迹的仓库,古生物博物馆必将被历史淘汰退出时展的舞台。目前古生物博物馆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注重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新旧资源的整合,才能使展品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也是新时期下对古生物博物馆提出的新要求。

1.古生物博物馆展览中数字化展览的概念

由于对古生物博物馆的数字化的认识理解不同,对于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定义也不相同。就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说法进行了总结归纳。

有人认为展品数字化就是通过数字技术将展品转化为数字信息,再通过计算机将这些数字信息加以整合,再展览给群众。还有些人认为数字画展览就是大信息存储量、快速度、便捷的数字展览方式。

通过对各方面的综合,笔者认为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实体的古生物博物馆展品数字化,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给观众,为观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2.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览的特点

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参观需求的提升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它打破了原有的展览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刺激观众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些互动式的展示不仅有助于提高展品的教育功能,还可以提高参观者的兴趣。

数字化展览在设计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设计理念、设计空间和展览方式三个方面。这一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以往传统古生物博物馆展览中静态为主的展览方式,而采用了以动态为主导的展览方式。传统的古生物博物馆展览中虽然也会用到灯光和声音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停留在表面,以静态表现为主。在数字三维空间里,这些可以配合相应的空间形成流动的声音光电信息,使展览更加生动丰富。在展示的物品上,开始打破空间和实践的限制,由“实体”展品逐渐向“数字”展品过度。传统的展览技术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无论是从信息量还是从展览空间都存在一些问题,利用数字化展览技术后,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不必受空间的制约,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更多的展览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数字化展览技术扩大了展览的教育功能。

3.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览技术的运用

3.1“扩增空间”技术的运用

“扩增空间”技术就是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将虚拟空间转嫁到现实中来,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创设一个半虚拟的空间环境,来加强人们参观实体展品时的感受。例如,可以在数字化古生物博物馆实体展出的基础上采用区域定位系统、立体眼镜等技术观看或者触摸展品。当有些展品要表达的信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时候,人们可以利用激光指示器扫描到展品上边,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一个虚拟的空间,人们通过相应的设备进入到虚拟空间中,可以更加直观生动的体验展品背后的故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扩展了展览的空间。

3.2“定位系统”的运用

利用定位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参观者的位置,及时的根据参观者的兴趣需要规划相应的参观路线。在这一技术手段下,可以将有用的信息汇总到数据库中,然后分为不同形式的展示信息,提高参观者的参观兴趣。通时还能够利用音频系统,提示参观者如何参观有关展品,询问是否增加展品信息补充,这使得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更具互动性和人性化。

3.3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运用到展览中的“虚拟现实”最早在国外的古生物博物馆展览中,被称为Fanta-ViewMagicVision。它主要是利用光学原理,再配以相应的音乐投射到背景空间中,给人制造一种视觉上的假象。这种技术主要与三维造景技术相结合使用,把虚拟图像与搭建的三维框架结合,通过固定的展示口供人们参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古生物古生物博物馆展览方面的展出也出现了众多新的数字化展览模式。这些新的技术可以给人带来传统展览无法带来的参观体验,给人以沉浸其中的感受,并且可以与这些展品进行随时的互动,开辟了古生物博物馆展览的新领域。

[1]李井沿.《浅析新时期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丝绸之路》,2011年第4期,总第197期.

[2]陈宇滔.《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中的应用》.《大众文艺》,2012年第23期。

[3]李东文.《论博物馆展览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众文艺》,2012年第18期。

[4]尹书倩.《现代科技在世博会展示空间中的应用》.《艺海》,2010年第11期。

THE END
1.打造“跨次元”的博物馆数字世界——AI与XR技术融合的创新之旅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的“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项目,联合了包括敦煌研究院、福建博物院以及国际伙伴如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等40余家机构,共同构建了一个包含数字藏品、数字展览、数字知识和云上策展的综合性平台。 这个项目不仅促进了博物馆间的交流合作,还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文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展示和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8869508/
2.数字博物馆全景高科VR全景官网网站首页 产品服务 解决方案 数字文博 SaaS服务 精品案例 关于我们 数字博物馆依托数字化核心技术,深耕需求,多维赋能助力搭建智慧博物馆建设体系,释放博物馆力量文博数字化优势 虚拟展示,助力文博艺术行业数字化转型VR虚拟数字博物馆线上+线下解决方案案例赏析http://quanjingpaishe.com/zhanjiang/about_46/
3.VR数字博物馆的优势及功能介绍元居科技虚拟现实(VR)数字博物馆是目前最为先进的博物馆展示方式之一。通过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VR数字博物馆能够让观众以更真实、更立体的方式体验博物馆展品,同时便于展馆展出大量珍贵文物。 一、VR数字博物馆有以下几个优势: 1. 技术先进:VR数字博物馆通过使用大规模仿真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https://www.mvpmeta.com/newdetail/1449.html
4.基于VR技术的红色数字博物馆的设计与实现竞赛作品本作品为原创VR数字博物馆,记载中国共产党成立之路历史,将重要时间节点分别制作为不同展馆,从党成立的中共一大,到长征路上的飞夺泸定桥,再到新中国成立,时值党成立100周年来临之际,彰显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献礼智慧党建,将VR技术与数字博物馆相结合,更好地普及知识,增强用户体验。 http://mit.caai.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42&id=37902
5.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VR全景 数字文博,VR全景 数字文博VR全景漫游 VR全景,数字文博 杭州旧址纪念馆VR全景 VR全景,360全景 革命烈士故居纪念馆VR全景 VR全景,360全景 数字文博-博物馆VR全景 党建展厅VR全景 VR全景 五河规划馆VR全景 数字博物馆,VR全景展厅 数字博物馆-青铜酒器 https://www.shendu360.net/case/hall/
6.三维虚拟世界/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整体解决方案 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文博系统,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激发了文化资源的生命活力,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荒野的遗产、深埋民间的艺术文化都活起来,各类展示馆、博物馆也逐渐摆脱了传统实体博物馆所必需的建筑、陈列、参观时间等束缚,突破了时间、空间、保存条件、保护技术等限制,在http://www.sxxyz.com/web/jianzhanliucheng/
7.博物馆VR数字化展示来自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命探索展示 VR展示 | 文物数字化 自然博物馆是人类探索世界的结晶,也是传播科学精神的场所,运用当下的技术力量更好的为博物馆藏品做好展示,为广大市民做好公共文化服务是博物馆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 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一座集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标本收藏、 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http://www.aidimedia.com/caseDetail/35.html
8.VR交互数字博物馆尽情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魅力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为了让博物馆文化宣传发挥更大经济效益和价值,基于VR虚拟现实制作的VR交互数字博物馆,将线下博物馆的全貌真实、立体地呈现在互联网上,您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开启这场云游之旅。 VR交互数字博物馆不仅具有360度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展品的功能,并且对每个重要展品还附赠了语音、文字https://vrnew3d.com/News/newscontent/id/4399.html
9.数字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有哪些应用数字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有许多创新的应用,它们可以丰富参观者的体验,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互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字技术应用: 1.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利用VR和AR技术,使参观者能够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与展品进行互动、观察和学习。 2. 交互式展示:利用触摸屏、手势识别等技术,允许参观者通过触碰和操作屏https://www.fractal-technology.com/fxbk/4765.html
10.中国曾候乙编钟VR数字博物馆本项目以中国曾候乙编钟为开发对象,以VR技术为实现手段,对中国曾候乙编钟进行数字开发,为用户营造一个中国曾候乙编钟VR数字博物馆,帮助用户了解曾候乙编钟的历史文化、欣赏曾候乙编钟的经典演奏曲目,甚至还可以实现现实中难以达到或体验的交互活动。如通过VR手柄对编钟进行敲打,实现虚拟弹奏;再如通过VR手柄可以对乐器http://m3dvr.3ddl.net/tmpl/product_detail.html?goods_id=308
11.博物馆体验及VR数字化转型意愿调查历史项目免费模板设备存在卫生隐患 画面不清晰 沉浸感不强 身体产生不适(如有眩晕感)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 其他 若博物馆推出VR体验技术 我愿意前往博物馆体验 ★ ★ ★ ★ ★ 我愿意向别人推荐该博物馆 ★ ★ ★ ★ ★ 对于博物馆VR数字化转型,您有什么建议? ___ 相关模板博物馆体验感受 https://www.wenjuan.com/m/slp/yQrqAb6/
12.市博物馆VR数字全景展厅上线没时间实地观展?展览没看够,想“二刷”?为了拉近与广大市民朋友及各地游客之间的距离,市博物馆于近日正式推出VR数字全景展厅,让参观者足不出户就能“云游”展览。 据介绍,市博物馆此次推出的数字全景展厅涵盖四个常设展览,综合利用高清全景、HDR融合、HTML5、多媒体互动及VR技术,最大限度还原真实展厅风貌。打破时空https://www.jynews.net/newsWeb/toDetail?desId=192798
13.保定博物馆《保定故事》数字VR导览保定博物馆《保定故事》分为三个展厅,位于博物馆二层,面积2290平方米,分为文明肇始、多元沃土、盛世风华、畿辅首善、革命摇篮、京畿新城六大板块,集中展示了保定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沿革和地位作用。https://720yun.com/vr/f6829ur6xys
14.丹丹看展之VR看展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数字展厅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贡院西街六号D座,是我国唯一收藏和利用邮政、邮票文物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2007年8月22日正式开馆。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数字展厅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贡院西街六号D座,是我国唯一收藏和利用邮政、邮票文物进行相关学术研究与https://item.btime.com/f6uc1ghfiom9jb96uhil2vjdaai?from=so
15.省地博推出VR博物馆!今天,动静直播这场嘉年华→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9:00,贵州主会场——跨界融合嘉年华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省地质博物馆举行,活动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在启动仪式上,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还会推出3个数字产品:以魔术的方式向大家展示3D数字打印、VR视频、元宇宙博物馆的魅力,馆内还设有VR体验区,让大家沉浸式体验观展的乐趣。https://www.gzstv.com/a/44d8998c9d7e4cc49dc450760cdf4517
16.360全景全景拍摄全景视频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虚拟展厅专注于高端影像技术,致力于360全景技术与虚拟展示领域研发与推广的专业机构,业务包括:360全景制作、3D虚拟展厅、全景视频拍摄、影像制作输出、艺术品复制、艺术装裱、照片装裱等业务。先后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等https://v1.chinatmic.com/Tags/
17.数字博物馆和主题文创的纵横生长The VR Museum of Fine Art 线下文创,数字博物馆的横向创新 有了数字博物馆的引流和技术铺垫,加上近年来网络经济带来的商业机遇,各种形式的线下文创正在国内快速升温和发酵。 西方国家的博物馆文创产业起步较早,在数字博物馆盛行之前就已发展出了成熟的开发,生产,广告和销售链条。“美国艺术博物馆主管协会”发布的博https://36kr.com/p/1724622962689
18.智慧博物馆数字化解决方案现代化技术的出现,为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 01VR、AR、MR、3D引擎、AI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使得博物馆的展示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场景更加逼真,让游客亲身体验历史文化,提升参观体验。 02数字化技术也可以使得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更加全面,通过虚拟展示、数字化资料,让游客全面了解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http://museum.gdghwl.com/
19.在陈家祠玩VR!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数字体验馆带你穿越时空12月27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数字体验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数字体验馆位于陈家祠前东斋,可容纳20人同时体验,综合运用了三维数字投影、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解读陈家祠百余年历史和岭南建筑艺术。数字体验馆以“历史还原和保留建筑融合交融”为核心,以“游客服务”为导向,着眼于为参观者打造身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12/28/c1801587.html
20.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化中应用VR全景技术的实践研究【摘要】: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越来越完善,实践对象和场地也在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在数字化陈列展览中应用VR技术,让游客能够借助高科技电子设备近距离"接触"文物,观察文物本来的面貌。文章即针对VR全景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数字化中的应用实践进行研究。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WJS2021110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