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宁在致辞中表示,上海是中国电影成长的沃土,是世界电影交汇之城,期待本次“冬暖”的放映和活动能够鼓舞新片佳作,汇聚起创作者的力量,与观众朋友们相会于影院,为中国电影市场增添活力,为这个冬天带来温暖,为一直支持我们的观众带来向往。
韩永胜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上海戏剧学院第二次参与举办艺术新作主题影展,希望能从电影高等教育的立足点出发,激励这些新人佳作,凝聚创作者的合力,与广大观众在影院相聚,为中国电影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尽一份电影人才培养的责任。
中国电影资料馆公共事业部副主任沙丹和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选片人张硕推介了《追幸福的人》《再团圆》《最后的告别》《盛极一时的爱情》《百川东到海》《风起前的蒲公英》《东四十条》《雪云》《内沙》《苍山》等10部参与此次影展的优秀国产艺术影片。
今年艺术电影研讨会的主题是“观照世情补益人心”,郑大圣导演,电影监制、编剧、策划、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红卫,《内沙》导演、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弋枢,《乘船而去》导演陈小雨,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策展人沙丹,上海MovieMovie影城策展人秦以平围绕这一主题探讨了艺术电影创作。
王红卫一直致力于扶持青年导演的艺术创作,他对青年电影创作者提出了建议:“如果想要做好艺术电影就不要止步于文艺片,艺术电影比文艺片更宽广,艺术电影应当容纳喜剧、惊悚等更多类型元素,这样才能够以艺术电影这一个品类去推动整个电影产业发展,希望年轻一代的艺术电影作者要胆子大一点、更极致一点。”
杨弋枢表示,电影《内沙》的创作与个人经历有关,她曾多次前往世外桃源般的有机农场,感悟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起源于田园,于是拍摄出了一位知识女性回到乡村经营农场的故事。
秦以平认为上海的艺术电影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上海影迷的能动性很强,他们是用爱发电来为艺术电影做宣传,他们的这种努力已经让他们从民间团体转向了半官方、半专业的组织,我觉得这是只有上海的土壤才能养成的。”
石川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电影行业正处于转折期,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未知的未来,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到确定的位置。相信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艺术电影质量、观众审美趣味的提升,国产艺术电影一定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此次影展从12月6日持续至12月31日,10部艺术影片将通过“情深意笃”“相伴成长”“一方水土”三个主题单元与北京、上海、苏州、重庆、深圳等5个城市的观众见面。影展预计放映500场,还会在各地设置5场专题研讨会和20余场映后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