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观潮”也会发起“盛夏观潮”活动。2024年,“盛夏观潮”为期近半个月,包含30余场训练营、公开课、影像交流等活动,为业界人士与文艺爱好者创造了丰富的参与场景,也吸引了多位海外潮汕裔导演的加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在现代语境下,以影像为媒,塑造潮汕共同体的过程。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顾
来自马来西亚的杨毅恒(EdmundYeo)导演和来自新加坡的许纹鸾(SunKoh)导演,共享同一个故乡——他们的祖屋刚好在广东潮汕地区同一座山头的两边。
许纹鸾是新加坡潮州裔电影人,这次她怀抱着探索自己身份议题和了解父母辈离散创伤的想法,来到祖父母辈的故乡潮汕参加“盛夏观潮2024”。借着这个机会,她还与“素不相识”的远房亲戚们见了个面。许纹鸾说见到这些亲戚们后最难忘的是他们用潮汕俗语告诉她他们分别是谁,与她的关系是什么。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弥合隔阂的过程,也能滋养她的创作。
2024年7月22日,盛夏观潮,杜来顺(DenisDO)与许纹鸾(SunKoh)交流。翁楷图;回顾部分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由观潮Kwanteo提供
创作从连接开始
以训练营为主体的“盛夏观潮”,在人和人的连接中发现潮汕地区更多正在创作的项目——有以英歌舞为切入点的女子青春冒险,有瞄准父子关系的自我剖析,有描摹母亲身影的影像实验,也有畅游生死两界的温情旅途,有人创造陌生人在汕头的奇遇情景,有人卷起潮汕家族代际间的情感漩涡。经过一次次的评析、讨论、修改、展示,这些创意迭出的项目洗练出更坚定的内核。有更进一步,也有知难而退。最后一刻有学员坦陈自己想要放弃,各种原因叠加导致很难完成既定计划,现场没有骚动,大家报以掌声。
受益于“观潮”的不止于影像创作者,工作坊学员与众多对潮汕文化感兴趣的人也逐渐被连接起来。有学员表示,借由潮汕人的圈层辐射,能让他这样的年轻人接触到平时感觉遥不可及的影像从业者。
今年观潮之夜,粥粥(化名)看了法籍潮汕裔导演KevinTe的短片《千千阕歌》,片中居住在法国的潮汕女人日复一日,只讲她“通勤”这件事,充满紧张、风险和不自在感的日常镜头,如一套力透纸背的语言,呈现出作为移民的潮汕女性复杂的处境。
放映过后,粥粥留意到,有观众自发去豆瓣建立了豆瓣条目,并在标记中留下自己的感想。“观潮”也收集了关于《千千阕歌》的反馈并发给千里之外的导演。终于,一部影片得以遇见懂得它讲述的那些观众。
粥粥认为“观潮”的意义在于“能看到意料之外的影像作品,而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作品会因为地方性、集体潜意识或共同的文化认同而找到共鸣。我很开心看到人们那么渴望在这里抱团相聚,也很喜欢这种因从事创作、支持创作而相聚的氛围。”
新加坡导演许纹鸾也认为“‘观潮’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首先是他们为潮汕电影爱好者社群服务,活动都是免费的;其次也能感受到他们在全流程的诚意。”
KevinTe的《千千阕歌》经由杜来顺介绍而来到“观潮”。这是Te导演在法国电影学院LaFemis的毕业作品,完成时在巴黎没有激起太多水花,如今却在千里外影片主角的故乡潮汕激起了满厅热烈的掌声与持续的讨论。杜来顺之所以会介绍这部作品给“观潮”,也是因为他自己参加了“观潮”后“觉得十分感动,家乡在拥抱我”。
潮汕作为方法
“观潮”策展人陈柏麒说,“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潮汕文化中的具体性,也能够看到这里的人要面对的无论是历史的处境,还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困境、去路困境,或者说传统宗族、家庭、性别等意识,对于创作者或者本地人的压迫等等,都是通过具体的故事、例子和人慢慢展开的。我们觉得这样的普遍性有被看到的价值。”
非盈利持续运作的幕后,是由10位志愿者组成的核心团队,绝大部分有潮汕背景。团队成员分散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汕头和英国伦敦,通过在线文档和视频会议实现异步合作与同步讨论。
在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王垚看来,“观潮”是一个世界性的电影活动,完全可以在世界电影史的框架里被解读和研究。“为什么潮汕电影可以是一种全球电影,因为这是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实践。”
8月末即将登陆全国院线的《人海同游》,该片导演蔡杰(亦是岭南电影的研究者)可能是“从家乡,到新的家乡”的案例。潮州是他的底色,但广州是他更为显眼的色彩。蔡杰的第一部短片《归省》曾在“观潮”交流过,讲的是广州女孩回家省亲的故事。从那之后,无论是《云上佛童》(纪录片),还是《人海同游》(剧情长片),都与潮州没有太大关系。广州是他创作中更显眼的地域标签。在现实中,他生活在广州、工作在广州。
但他对南方电影的深切洞察、在视听语言中的细腻把控、影片中不温不火的情感浓度、现实中温文尔雅的人格魅力,很难让人不联想,这或许是潮汕这片土地对于他的滋养。
陈功铭介绍,基于过去沉淀的数据与资料,“观潮”目前正在筹备“潮汕影像资料馆”,第一阶段目标是实现网页端的线上浏览和查询,为创作者、研究者、制作者、投资者和爱好者打造获取潮汕影像资料和创作信息的窗口,让潮汕影像作品和创作者们得到更直观且更易触达的呈现。同时,它也为无法实地到访潮汕的人士提供了解的窗口。
(文/黄若旻文化艺术类自由撰稿人,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文化研究系与香港大学新闻系硕士,现居广州)
本周主题推荐
影|《人海同游》
影|《神人之家》
影|《海外寻夫》
首部泰国实地取景的华语电影,《海外寻夫》改编自南洋热演逾二百场的同名舞台剧,在原著精粹上,加入曼谷和潮汕景致,写实呈现泰国华侨和侨眷的沧桑史。
本片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农村七天里发生的故事。故事里记载了小咸,一个十二岁女孩对家庭和村庄的记忆。在这七天里,发生了三次死亡和两次出生。
活动推荐
上海·讲座|走,去野外,去野泳
上海·讲座|《海上遗珍:永嘉路》新书发布会暨“打开永嘉路”主题活动
上海·展览|“戏”上加喜——喜剧(滑稽戏)戏单收藏文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