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零展品”博物馆展品体系构建——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品征集为例专家观点

作者简介李竹(1968—),女,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藏品征集。

从征集藏品到征集展品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征集对象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虽然从文物到藏品的变化反映了征集理念的变化,但是博物馆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实际的矛盾和问题,征集对象只限藏品的概念仍然满足不了当代博物馆的发展需求。比如现代拓片、影像、书籍、模型等物品,其本身的价值达不到藏品的标准,不能被博物馆入藏,但为满足展览所需而必须征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引入“展品”这个概念,因为征集这类物品是为了展示使用,尚不够入藏条件,也不作为藏品入藏,而只是履行登记手续,作为展品使用。二是从“藏”到“展”。博物馆的征集原则之一是可利用原则,即“博物馆征集的物品应该在当下或可预见的未来有研究、教育和欣赏的功用。博物馆的展品都应提供科研、教学、展陈、出版的利用”。征集的藏品只“藏起来”是不够的,还应该“展出来”“用起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

征集组先后牵头召开展品征集沙龙和征集工作会议,多次与各项展览的策展团队沟通展览内容,了解展览所需展品的要求,统一思想,厘清征集思路,组建团队,压实责任,层层分解,迅速制定征集方案。

面对中运博展品“零基础”的状况,南博先后召开多次征集工作会议,一是确立展品征集的主旨和基调,二是明确所有的征集工作紧紧围绕展览进行,以满足展览所需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运博的征集理念实现了从“藏品征集”到“展品征集”的转变。依据中运博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往的藏品征集的概念已经完全不适应中运博征集工作所需,为此征集组舍弃了传统的“藏品征集”思路,转变为“展品征集”,只有这样才能按时、保质、高效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展览是最终的目的,只有对公众展示,才能体现为公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征集理念。

在中运博项目筹备之初、展览框架尚未成形之时,如果按照常规方法,需要按照展览文本开展征集工作,那么势必会影响整个征集工作进度。为此征集组确立了征集工作与展览文本撰写同时进行的策略,先征集一批必要的、急需的、与运河有直接联系的展品;同时,保持与策展组的密切联系和沟通,随着展览大纲的不断完善而不断调整征集方案,补充展览所需展品。

为了确保征集的展品契合展览所需,在展品征集调研、摸排线索的过程中,先由具体的征集责任人提出征集动议,明确征集对象,填写《拟征集展品申请表》,主要阐明拟征集物品的简要情况、征集的意义和作用、建议适合的展览内容。策展人在该表上根据展览的需要提出是否征集的建议,供征集人参考是否继续履行后续的征集程序。此项机制有利于征集展品确为展览所需,因而大大提高了征集展品的利用率。实践证明,“征集—策展”的联动机制效果显著。

征集组深入发掘、研究整理已征集展品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构建展品之间的组合与联系,搭建并完善展品序列,注重提升展品的质量,力求做到物尽其用。征集组编撰出版的《雾集云合》一书是展现征集成果的重要出版物,不仅呈现了大量的展品图片,也体现了征集人员的重要科研成果。征集人员还利用新征集展品申请了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征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服务于展览等工作。

目前的展品征集只是满足开放需求,后续征集的展品要考虑展览的多样性、展品替换休眠期的需求,并考虑“为明天收藏今天”,征集当代展品。

中运博项目立项之初,征集组面临的是展品零基础的状况。为此,征集组边征集边研究,在初期征集的展品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寻找展品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索文化时代背景,深挖展品故事,拓展征集渠道,为展览提供切实的支撑。例如征集组在前期征集的零散的长沙窑瓷器基础上,又从湖南征集了一批唐代长沙窑瓷器,构成了一个特点鲜明的展览体系。唐代长沙窑瓷器是当时著名的贸易产品,其运输方式是沿长江顺流而下,到达国际港口扬州,再通过运河水路分销到北方并行销海外。所以长沙窑瓷器既是与运河密切联系的贸易物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宗商品。征集组征集的长沙窑文物器形多样,形成不同的器物组合。尤其是征集的32件长沙窑瓷碗,与“黑石号”沉船出水的器物如出一辙,点彩的阿拉伯文字揭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互鉴,具有极好的展陈效果。

展品的征集内容趋向多元是征集组新的探索和尝试。究其原因,首先是大运河展品征集的对象外延宽广,单一的文物满足不了展览的实际需求;其次是中运博所展现的内容不仅限于古代运河的变迁、功用与管理,还反映大运河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时代意义;最后,为更好地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在展品展示时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辅助手段,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公众,提升展览的普及性。

通过大量的征集工作,联合野外调查和考古发掘展示素材,结合资料搜集、模型制作、数据采集、藏品复制及展览设计等各项工作,征集组主要征集了以下六类展品。

一是历史文化见证物。征集历史上能够反映开发、利用、管理大运河的见证物,反映大运河沿岸社会发展、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大运河区域南北交流、东西交流的重要物证皆是征集工作的要义。

THE END
1.推荐10月,全国100家博物馆的100个热门展览!恭王府博物馆 展览时间:2024年9月12日-12月15日 展览地址: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 展览共展出实物展品47件(套)和近200幅历史照片,其中实物展品既有百年历史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书赠梅兰芳的团扇、梅兰芳出演《霸王别姬》时所穿的戏衣及双剑等珍贵文物原件,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MTQ1NDQxNw==&mid=2247650593&idx=3&sn=e2c1c02cfca78e462596d84c0bcb1550&chksm=f88e2c88edcc536a9f5bd695ba055b86608ba362efb735e524444a0e4d0603094aa7098e50df&scene=27
2.国宝画重点丨这些宝贝,穿越千年与你相见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不仅秦风汉韵气象万千,唐代的蓬勃多元也让人回味悠长。三彩骆驼载乐俑作为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千年前的“流行天团”如何穿越时光而来?他们又吟唱着什么?专家推测这支千年前的“巡回乐团”,很可能正在表演流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的“胡部新声”。葡萄花鸟纹银香囊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354042049330312&wfr=spider&for=pc
3.博物馆的展品有什么爱问知识人博物馆的展品有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等。1、石器:石器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是人类最https://iask.sina.com.cn/b/new2INTT5IFHnx.html
4.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什么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哪些高中知识该鼎于清道光年间出土,曾被左宗棠收藏,是清末海内三宝之一。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什么 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哪些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什么 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有哪些》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3296007.html
5.《波西亚时光》博物馆里有什么博物馆内全展品内容汇总一览导读波西亚时光博物馆展品有哪些?游戏中博物馆收藏品有九十多个,很家已经差不多收集完毕,这里给诸位整理了“楽兲Sem派”分享的波西亚时光博物馆展品清单汇总,快来了解下吧。 博物馆展品清单汇总 目前本 波西亚时光博物馆展品有哪些?游戏中博物馆收藏品有九十多个,很家已经差不多收集完毕,这里给诸位整理了“楽兲https://www.9game.cn/news/2842006.html
6.江宁织造博物馆都陈列了什么展览品?有什么特色呢?织造郎中”。该博物馆是在清代 江宁 织造府的原汁上重建的,从遗迹里也挖掘出很多清朝纺织类文物,很有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20034038.html
7.博物馆概论3博物馆藏品在展示过程中作为展品,除了考虑保护以外,一般还要考虑陈列展示的效果和观众的舒适度等因素。因此藏品陈列展示中的环境控制与收藏时相比有其不同之处。 (一)陈列展示中的照明控制 对于展览中的照明设置,也要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藏品保护的需要,控制展品的照度、照明设备的显色性、热效应和紫外线比例等。https://www.jianshu.com/p/c706d4bad0d0
8.博物馆日︱“消失”的展品:陈列的“标本”如何有“生命”今天,许多西方博物馆邀请故事讲述者、仪式表演者和音乐家来到它们的展厅,重新复活展品,向观众传达这些事物曾经被使用的情境。这样做是为了体现多元文化主义。这样的表演可能会引起普通观众的兴趣,但博物馆更希望通过尊重博物馆所收藏的与移民或土著民族有特殊关系的展品来吸引特定观众。这种姿态是斯坦利·费什所谓的“精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439357
9.没有展品的博物馆(豆瓣)《没有展品的博物馆》是一本关于策展文化的图书。博物馆里是否需要有“展品”(收藏品)在新媒体技术和策展思路无限拓展的今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在中国许许多多的博物馆中,本书所讲述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显得有点另类,因为它是一座“没有展品的博物馆”。从性质上来说,它应该被归类于历史主题类博物馆,但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620079
10.苏州博物馆有哪些展品,苏州问题,苏州旅游苏州博物馆的展品有:铜质大金涂塔、嵌螺甸经箱、七君子图、虚谷《松鹤中堂》、清雍正款斗彩牡丹蝴蝶盘。清雍正款斗彩牡丹蝴蝶盘:器物为直口,圆腹,墩式盘。胎质坚緻细白,统体施透明釉,釉洁白滋润带微青。直圈足,修整规正,圆滑成泥鳅、蚯蚓背。本盘以双蝶翩翩于牡丹花https://m.weelv.com/qa/10400/183333.html
11.博物馆展品多但是类别太杂乱简单看看就博物馆展品多 但是类别太杂乱简单看看就可以 人文历史其实并不多不建议雇人工讲解 租个电子讲解就够了电子讲解相当详细!#vlog #生活vlog #南昌 #博物馆 #文化中心 #记录历史的痕迹 #博物馆日 #文物之美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7441367?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2.首都博物馆十大文物首都博物馆必看展品首博的镇馆之宝有哪些班簋,又称毛伯彝,西周中期青铜器,曾为清宫收藏旧物,并收录于《西清古鉴》,后流失民间大遭损毁,1972年北京文物清理拣选小组在有色金属回收站发现西周班簋残件碎片,修复后现藏于北京首都博物馆,是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件班簋通高27.7厘米,口径26厘米,有4个兽首环耳,以内卷象鼻为足将簋身悬起,造型奇特罕见。https://www.maigoo.com/citiao/list_77695.html
13.美术学院举办《没有展品的博物馆——直径叙事的创作之路》讲座5月18日下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策展人、设计师李徳庚老师应邀为学院师生做题为《没有展品的博物馆——直径叙事的创作之路》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院长路明教授主持,美术学院全体教师在多功能会议室参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线上学习。 https://msx.jssnu.edu.cn/2022/0520/c3529a43235/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