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馆舍天地连接中外古今多彩活动涵养文化自信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在万物并秀的初夏时分,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各地文博机构围绕这一主题先后推出精彩展览及丰富活动,集中展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的桥梁,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重要精神力量。

新展不断为观众献上文博盛宴

作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举办地,5月18日当天,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秦汉馆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的缘起、发展和贡献为宗旨,以陕历博馆藏为基础、以考古资料为实证,重点展示秦汉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秦汉文明”系列重磅展览也同时揭幕。系列展览包括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以及“城与陵”“技与美”2个专题陈列,系统讲述秦汉时期从政治一统逐步实现国家、思想、文化认同的历史进程,以及大一统格局下的社会风貌、生活理念和精神追求。

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各地文博场所不断创新展览展示,陆续推出主题各异的精品展览,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南京博物院推出“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通过苏轼的作品和生平,揭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杭州的博物馆镇馆之宝”特展在杭州博物馆与观众见面,把杭州市众多博物馆的“好宝贝”一“展”打尽;“内蒙古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展”在青岛市博物馆开幕,汇集内蒙古黄河流域各历史时期精品文物200余件套,诠释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真谛。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近期,全国多家文博场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举办了许多广受欢迎的展览活动。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自开幕以来人气不减,约200件文物精品诉说着中法往来交互的历史印迹。苏州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亚述文物珍品展”、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丝绸之路上的亚洲文明”主题特展等多个展览同样精彩不断,描绘出一幅幅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图景。

跨界融合“刷新”博物馆打开方式

据介绍,为全面综合呈现秦汉文明的大概念,“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的各个单元都设计了多媒体互动装置,以数字化图像来助推各个展览板块对主题内容的释读。

近年来,科技与文博紧密联动,让古老的文物有了更为鲜活和生动的面貌。博物馆内科技手段的运用,带给了人们非凡的参观体验。

在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站在墓葬封土堆旁,戴上4K分辨率的VR眼镜,控制手柄前进,只见威武的仪仗分列两边,乐伎奏响激昂胡乐,徐显秀夫妇身着华服举杯宴饮,气氛热烈。置身其间,北齐生活仿佛可触可感。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馆长王江表示,出于恒温恒湿封闭保护需要,观众无法踏足墓内近距离参观壁画,而通过科技手段,可以让更多人接触到、看得懂、感兴趣,并从中汲取滋养。

5月18日晚,西安大秦文明园将举办以“千年秦汉博物古今”为主题的博物馆之夜活动,集中展示秦汉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内涵底蕴;安阳市也于日前启动“大邑商·夜安阳”第二季夜游活动,让游客进一步感受灿烂的商文明,领略三千年大邑商的文化魅力;深圳博物馆推出“深博之夜·雅趣——方寸之间游刃有余”主题夜场活动,带大家感受古人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

多维合作挖掘博物馆无限可能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多所博物馆深入挖掘自身特色,与其他单位一同探索更多合作形式,力求更加立体多维、生动鲜活地展示文物的历史内涵,让更多人感悟多彩文化、感受美好生活。

——北京市在5月18日启动“博物馆月”活动,设置“展览周”“文创周”“电影周”“阅读周”四个主题活动周。其中,“电影周”选取近30家博物馆和10余部精品影片,观众可以在博物馆的露天环境或者公共空间,获得轻松且独特的观影体验。

——山西博物院《晋·见中国》系列短视频第二季近日上线。系列短视频运用高清摄影、3D扫描、动画特效等技术,通过情景再现的手法,将文物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深入浅出地诠释出来,将文物的细节和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呈现给观众。

——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在5月17日至18日推出“特色集市”,搭建南洋风情建筑造景打卡点,布置娘惹服装、娘惹美食、咖啡、南洋手工艺品及华侨金融摊位,并安排娘惹粽制作、娘惹珠绣等非遗体验活动,让观众感受南洋风情。

——在青岛31路、464路公交车的便民服务箱中,乘客可随时取阅“青岛博物馆出行攻略”。这份攻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总结介绍了青岛市区共十所比较有特色的博物馆附近的公交乘坐线路,乘客可根据攻略上的内容,找到适用于自己的最佳线路。

如今,博物馆成为人们了解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随着“文博热”的持续升温,各文博场所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弦歌不辍的传承、触摸博大精深的文明,从而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文博力量。

人民网记者韦衍行

德化牛母岐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THE END
1.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家文物局供图)  国家文物局5月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该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9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648454594439148&wfr=spider&for=pc
2.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标语(精选200句)国际博物馆日的意义在于提高人们对博物馆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标语(精选200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标语1 1、博物馆,是孩子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2、珍爱文物,保护博物馆的宝藏。 https://www.ruiwen.com/word/guojibowuguanrixuanchuanby.html
3.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教育和研究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教育和研究(Museums, Education, and Research),中国博协将于近期发布海报及主题阐释 。http://sanyamuseum.com/a/2/2024/0130/5448.html
4.国宝有灵2024国际博物馆日特辑丨博物馆里的“中国智慧”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新华网文化频道“国宝有灵”文化IP特推出国际博物馆日特辑《博物馆里的“中国智慧”》,用九张精美的海报,展现那些蕴藏在国宝文物中的“智慧”“文明”之光,希望能让您从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有所增益,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240517/ecc4629f826642659bf7b075269fe451/c.html
5.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教育和研究((附历年回顾)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教育和研究((附历年回顾)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教育和研究(附历年回顾)http://www.ezbwg.com/ReadNews.asp?NewsId=1832
6.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详细看点来了!文博动态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详细看点来了! 2024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都有哪些看点?根据5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发布的信息,此次主会场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特色鲜明、亮点多多。 主会场活动内容丰富:https://www.ishaanxi.com/c/2024/0511/3141311.shtml
7.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海报公布海报中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由Museums, Education, and Research(博物馆、教育和研究),调整为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相应的中文翻译,也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本年度国际博物馆日将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更为自觉、更可持续、更加包容的世界。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39061
8.2024年保定易县博物馆518博物馆日活动(附时间)本地生活2024年保定易县博物馆518博物馆日活动(附时间) 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知旅”活动预告 博物馆是历史的宝库,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同时,中国旅游日设立在每年的5月19日。结合这两个特殊的日子,易县博物馆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的主题来举办一https://www.bendishenghuo.net/b796245.html
9.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中山正式启动5月17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活动在中山启动。来自全国重点博物馆、粤港澳三地200多家文博单位和文博艺术相关企业共计500余人参加了主会场活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重点强调https://news.southcn.com/node_b6acdc8047/58272991b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