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先例分析首都博物馆1目录建筑概况建筑师简介基地分析设计理念平面与功能分析立面分析结构与内部空间分析2建筑概况项目地点:北京复兴门外大街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结构屋盖占地面积:2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层数:地下二层,地上五层;高度41米设计单位:法国AREP建筑设计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主持:崔凯、崔海东3建筑师崔恺天津大学硕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10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1984-1985年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建筑师1985-1989年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建筑师1989-1996年建设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主任建筑师19972000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2000-至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4其它著名代表作品:北京丰泽园饭店北京现代城外交部办公楼5基地分析北为长安街,建筑主立面亦为北立面,北广场是人流和景观重点区;东为白云路,是人流次要出入口,也是市政管线主要接口部位,是人流和景观设计的次重点区。西、南均毗邻规划城市支路,与新首博同期建成。建筑南侧为职工出入口和管线的主要出户方向。周围建筑彼此分散相对独立,周围没有什么可供人们停留活动的余地。须将博物馆及其用地建设成一个开放的具有磁性
3、的城市广场空间,并以此广场为中心磁化周围的公共空间。67设计理念城市的文化客厅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的材料并置,来表达对历史与未来的描绘。8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大屋顶悬挂式框架砖墙简洁的矩形平面非对称的形体青铜、木材、砖石不锈钢顶棚、玻璃幕墙阳光大厅,四季竹院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9功能流线分析10总平面图1白云路6873244绿色文化广场5-下沉竹林庭院56-木质体7礼仪大厅8青铜体1入口广场2礼仪广场3休闲广场1112临时展厅2精品展厅多功能厅咖啡厅中庭中庭竹林庭院观众休息文
4、博服务文博服务水景庭院车库出口车库入口车库观众流线办公流线车流线负一层平面及流线分析13一层平面图及流线分析礼仪大厅办公人流14基本展厅专题展厅礼仪大厅上空大屏幕竹林庭院上空室外空中花园步行天桥观众流线办公流线二层平面流线分析15基本展厅专题展厅礼仪大厅上空步行天桥竹林庭院上空学部大堂展区观众流线办公流线空中花园上空三层平面流线分析16基本展厅专题展厅步行天桥礼仪大厅上空竹林庭院上空戏楼观众流线办公流线空中花园上空四层平面流线分析17基本展厅专题展厅步行天桥礼仪大厅上空竹林庭院上空戏楼二层观众流线办公流线空中花园上空五层平面流线分析18礼仪大厅上空专题展厅基本展厅上空竹林庭院上空观众流线办公流
5、线六层平面流线分析19负一层平面图功能分区展陈区多功能厅礼仪大厅区庭院区服务区办公区20一层平面图服务区多媒体视听室庭院区展陈区礼仪大厅区21二层平面图礼仪大厅区办公区庭院区展陈区22三层平面图礼仪大厅区办公区庭院区展陈区23四层平面图礼仪大厅区办公区庭院区展陈区24五层平面图办公区庭院区展陈区礼仪大厅区25六层平面图庭院区办公区展陈区礼仪大厅区26展陈区办公区藏品库及设备区礼仪大厅区剖面上功能分区示意图车库区27立面分析2829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一个巨大屋盖将这三栋相对独立、造型各异的建筑覆盖而组成有机整体。非对称的形体反应了建
6、筑所在的街角空间。北立面青铜、陶砖、玻璃幕墙三者虚实结合,丰富外部造型。钢屋盖与椭圆体完全脱开,各自独立变形,光线从环形天窗洒向青铜表面,令人仰视神往。30青铜容器镶嵌在博物馆外墙的青砖中间,这就让人联想起仿佛是一个考古学家偶然发现了一个埋藏多年的宝贵的古董一样。把首都博物馆比作这个城市发掘出来的、宝贵的历史文物。同时,青铜材料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纹样的使用,使建筑立面产生了幻妙的变化,使博物馆本身显得更加宝贵。31墙体上部代表着现代的玻璃幕墙,对应的是古代官式建筑的斗拱和柱头;中部是巨大的条形灰色石材悬挂墙,最底部是金属的柱子外露,体现的是柱基和象征着科技感。32巨大的屋盖影射中国传统建筑
8、园式生活的感觉。40三个场馆的空间体积、内部构成、象征含义和所承载功能各不相同,营造出的空间意境也有所不同:41第一个场馆是7000m“珍宝厅”,空间整体基调类似青铜容器,嵌于室内北侧的倾斜圆柱与建筑外形的构成方式相似,也最能代表博物馆特色;42第二个场馆的内侧与外侧覆以木材,表达“木盒”的意象。43第三个场馆的空间由环绕着建筑南侧的灰色石条构成。44博物馆内部给了我们宏大、透亮的空间。内部与中国传统宫殿类似的风格,巨大青铜器之间,一个用木头和砖组成的空间。45内部利用了自然光、潺潺的流水等元素,营造具有文化气息及自然情调的环境。46设计一大特色是将景观空间引人博物馆阳光大厅下沉竹院水景庭
9、园与展厅共生休息平台天桥和观光电梯为观景绝佳场所。竹园可作为雕塑展场,与文博服务相结合成为怡人的休闲空间47椭圆展厅及其外围的坡道,构成奇妙的展陈效果。水平的展厅与螺旋的坡道交错,充满动感的斜墙斜柱流露出现代艺术的韵昧。48大厅中古朴的牌楼,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的特点49结构体系主展览楼、椭圆形展览楼及管理办公楼结构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椭圆形展览楼斜筒的混凝土筒壁采用了特殊的滑模施工工艺。采用天然地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式筏型基础大跨度屋盖通过钢管柱支承在主展览楼、南侧的管理办公楼及东侧钢平台等几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之上采用了多种管桁架节点形式。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00年50大跨度屋盖挑檐端部设置百叶,使来流方向的压力系数明显减弱后移,屋盖前端升力明显减少,有效的减少了风荷载效应。同时可以满足采光和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