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迹——淮北市博物馆里的“百变神龙”线上虚拟展览展览

中华民族一直被认为是龙的民族,中华儿女则被称为龙的传人,龙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图腾文化的凝聚与发扬,龙的形象在中华文化中可谓是无处不在,从古代的建筑、器物、文学艺术,到现代的影视、动漫、游戏等等,龙的身影随处可见。

其实龙的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山海经》中提到:“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谓之龙”。

《说文解字》说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可见龙形象的多变。

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约80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龙的形象,但这时更多的承载了原始先民对自然的崇拜,有马型龙、猪型龙、鱼型龙、鲵型龙、蛇型龙、鳄型龙、虎型龙、鹰型龙、鹿型龙等,由于部落之间的交流,也出现几种甚至多种动物融合的龙形象。

夏朝,进入了世袭制的奴隶社会,综合了一些原始龙的形象,其特征主要是无角、圆眼、身体细长弯曲、头部呈圆形或三角形。

在商朝,通过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龙”字,我们得知这一时期的龙有角、大口、曲身细长、或有巨型牙齿。给人一种巨大的震慑力,折射出无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周朝时,龙的形象趋于平和,更具艺术化,传说周人伐商时,一只巨大的赤色凤,落在周的社庙,代表天降祥瑞于周,所以,这时,凤的形象突出,龙的形象弱化,有些甚至将凤冠置于龙的头上。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在这一动荡的背景下,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逐渐减弱,加上此时阴阳学说的兴起,龙变成以阴阳相合为特征的吉祥图案。其体长,呈曲折形,似英文“s”,一般成对出现,龙身上的装饰以战国流行的谷纹或连云纹为主,也有云雷纹、柳条纹、前状滴水纹、丁字纹、工字纹等辅助纹饰。我馆战国四龙纹镜上就刻有典型的战国龙纹饰,四条龙张口卷尾,对称排列。

到了秦汉,龙的形象基本定型,在题材上多是龙、虎、蛇等动物形象,表现手法追求动感,四肢屈曲,肌肉隆起有力,有角、有鳞,有些身有双翼,威风凛凛。不仅在玉器和青铜器上,这时的龙纹图案也常见于陶器、石器、漆器等器物上,在淮北市博物馆的古相文明厅和汉画像石厅里就展出了多件汉代龙纹器物,有浅浮雕龙纹三熊足砚、彩绘龙首陶魁、彩绘龙首陶勺、玉龙、双龙穿璧纹门楣画像石等。

隋唐时,龙的造型更趋向成熟,此时龙角近似鹿角,位于眼睛处,多四足三爪,头部、背脊与肘部多有鬣毛,飘扬向后,充满了力量。我馆馆藏唐代白釉双龙耳瓶,此瓶龙柄从瓶身伸出,龙头垂入瓶口,如同吸吮瓶中的琼浆玉液。器身施白釉,更显其高贵与典雅,在融进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后,端庄典雅的形体一展大唐盛世的神韵。

宋代,使历代对龙的随意性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北宋董羽在《画龙辑要》中提出画龙“三停”“九似”说,归纳为“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为三停,“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爪似凤”为九似。成为后世画龙的理论准则和标准。我馆运河瓷器厅陈列的一件磁州窑白釉黑花龙纹罐,此罐绘制的龙纹气势冲天,造型端庄,在怒放的花朵和祥云间游动,颇具大家风范。

元代龙纹身躯长,形体常被绘作细脖、细腿、细爪和细尾,饰鳞片纹,头小无发,双目小但有神,睫毛现象不明显,上颌部少见有双须,整体形象挥洒飘逸,给人以萌萌哒的感觉。民间多三爪,皇家专用五爪。

清代,龙首变化很大,猪嘴收缩,显出下颚比上颚长,八字形长须外撇弯曲,且须尖多带翻卷。长披发或多簇短耸发;睫毛形态多样,不少以竹叶形描绘,顺治年间睫毛现象习见,康雍时期睫毛时有时无,乾隆朝起,睫毛现象十分普遍。清代龙爪较明朝时有所不同,第一、二趾舒展成一直线,爪子犹如踏在平地,有龙身从地面向天空腾飞的韵味。龙身以鱼鳞纹多见。此外清代的龙常常扭曲成弓形,腹下有一下坠,酷似蛇的腹部,为历代龙纹所独有。

龙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形成融合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创新、综合、包容、进取、独立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力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THE END
1.打造嘲创新供给提升体验——湖南博物馆公园解锁文博消费新新华社长沙8月19日电 题:打造场景、创新供给、提升体验——湖南博物馆公园解锁文博消费新玩法 新华社记者张格、刘芳洲 来到湖南博物院四楼,一块裸眼3D大屏映入眼帘。屏幕上,“马王堆元素”扑面而来:一只只毛发细腻、眼神灵动的狸猫跃然而出,一件件精美繁复的漆器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各式各样的西汉美食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812337277734625&wfr=spider&for=pc
2.博物馆的力量丨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在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技术不仅实现了博物馆的自我重塑,也在扩展观众逛博物馆的形式。 虚拟展览 三峡博物馆的藏品数字化采集工作历时多年,11万套28万件馆藏文物都有了高清图片,其中2000多套文物还实现了三维化。2020年,全部馆藏文物数字资源在官网公布后,观众不用走进博物馆就能观赏文物。特别是经过三维处https://www.cqcb.com/kandian/pinwei/2022-08-03/4978060.html
3.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展馆内有:红岩魂展览,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暨文物陈列展,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展。 复原陈列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复原陈列展馆内有:渣滓洞监狱关押烈士展览,白公馆烈士展览,和平的曙光—重庆谈判纪实,八办主题展览。 虚拟展览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虚拟展览展馆内有:重庆红岩https://www.maigoo.com/citiao/60143.html
4.躺着看展!国家文物局推送网上博物馆展览,逛起来!近期,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以实际行动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号召。 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2MzY5Mjcx.html
5.免费欣赏!150个精彩展览10部全球顶级纪录片一个可以听的图书馆39、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三维全景浏览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https://www.gznywmuseum.org/XiHanNanYueWang_20171107/release/index.html 40、广州1949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https://720yun.com/t/41vkihqq58q?scene_id=36722459 41、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虚拟展览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23374
6.全景3d虚拟交互看车软件提升企业展会知名度1、博物馆、历史展厅类 2、政务服务大厅类 3、商务、企业展厅类 VR数字展厅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再需要观众亲自前往展览场地,对于那些身处遥远地区以及无法轻易前往的人来说,都是很好的展览方式;在VR数字展厅中,企业还能通过VR会议功能同客户进行互动和交流,实时语音沟通加上同屏互动演示,在商务云洽谈方面提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70060920385110564
7.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线上展览实现“云游”博物馆中新网西安3月19日电 (记者 田进)记者19日从陕西省文物局了解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闭馆以来,充分利用文物数字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系列线上活动,让公众以多种方式了解秦俑和秦文化。 据介绍,1月27日,该院在官方网站推出“数字展示”栏目,包含“全景兵马俑”“平天下展览”“四海一虚拟展示”“数字博物馆”四大板块,被国http://m.cnhubei.com/wenhua/2020-03/19/c12872479.html
8.虚拟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官方网站丝路叙语——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详情] 2022-09-29六盘山上红旗展——中国共产党固原历史图片展 [详情] 2021-09-16隐形将军韩练成(全景) 欢迎参观固原博物馆[详情] 2019-02-04(全景)千年固原 丝路华章 欢迎参观宁夏固原博物馆网上展馆![详情]http://www.nxgybwg.com/e/action/ListInfo/?classid=49
9.虚拟博物馆栏目导航 『 常设展览 』 『 临展预告 』 『 馆际交流 』 『 虚拟博物馆 』 开放时间:9:00-16:30 每周一闭馆 电话:5893012(办公室) 5310118(服务台)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即墨路文化艺术中心三楼 公交路线:K3、K4、1、12、20、21、23、24、26、27、31、33、36、37、41、43、49、50、52、53、http://www.whmuseum.net/xnbwg/xnbwg.aspx
10.广东省博物馆【虚拟展览】她们的盛装和嫁衣——珠江流域女性民族服饰展 【虚拟展览】天下有情人——《西厢记》文化展 【虚拟展览】观妙入真:永乐宫艺术展 【虚拟展览】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 【虚拟展览】紫石凝英——端砚艺术展览 【虚拟展览】土火之艺——馆藏历代陶瓷展览 https://www.gdmuseum.com/col67/list
11.智慧博物馆的新实践——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管理平台建设记4. 虚拟展览资源库建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自2012年起就坚持每年推出2个虚拟展,此次依托数字博物馆项目又拍摄制作了20个虚拟展,其中12个是区县博物馆虚拟展,包括《白帝城》《张桓侯庙》《石宝寨》等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是该馆首次从顶层设计开始,以《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http://www.szzs360.com/news/2019/6/2019_7_mzs55872.htm
12.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近日,国家文物局提供了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网友复制并打开网站链接,即可观看。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13.虚拟展览常设展览临时展览国内交流 境外交流虚拟展览 首页﹥展览﹥虚拟展览 浮金流燦——香港中文大学文物 湖北省博物馆藏金石碑帖展 永远的三峡——三峡文物保护利 甲辰龙年“寻龙探宝” 甲辰龙年“寻龙探宝” 东海道五十三次 东海道五十三次 龢—音乐的力量 http://m-hbsbwg.cjyun.org/xn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