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成果汇报展顺利启幕

2023年12月14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成果汇报展于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厅顺利启幕。展览系统回顾了项目的教学设计、课堂剪影、学员创作,并重点呈现了由30位学员结合培训所学、所思、所感共同策划的主题展“2123考古:一百年前美术馆的一百件事物”。

一.成果介绍: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成果汇报展由参训学员个人成果展示、培训内容揽胜和集体策划的主题展构成。学员个人作品以展览策划文本、展览漫游视频和参训感想体悟组成。参训学员结合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发挥个人创新能力,表达了他们对艺术、科技、空间与观众自身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学员在培训中收获的知识、经验与能力。

展览现场

在展览现场,100个“纪念碑”般的展台承载的数据模块构成了一个与时代互联的艺术信息矩阵,用充满想象的叙事描述了当下美术馆与当代策展的现状,并通过展览排布的“无限”型展线表达了对于未来的美好设想。同时,本展览充分应用人工智能、虚拟资产和数码设备,对虚拟展览可能带来的虚构现实、混淆现实进行一种巧妙的演绎,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感悟和沉浸式观展体验。

此外,项目团队还将对授课专家的精彩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编辑,并汇编成辑,敬请期待。

二.项目概况

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主体承担教学安排,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承办,项目负责人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虚拟教研室副主任康俐博士。项目共录取30位来自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湖北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上海油画雕塑院、洛阳美术馆、清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和艺术机构的策展从业者作为培训对象,旨在通过理论授课、考察调研、工作坊等培训环节,培养一批高层次实践型策展人才。

开班仪式

2023年8月24日在中央美术学院正式开班,目前已按计划完成了全部培训课程。授课师资团队由来自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北京画院、阿里集团、腾讯集团、NVIDIA英伟达等单位的51位极具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组成,充分整合了学界、业界的优质资源,在学理和实践层面均带来了优质的教学内容。

课程比例

培训课程由理论课程、调研课程、实践课程构成,分别在北京与上海两地依托当地文化资源与教研室线上平台设施有序开展。理论授课环节,授课团队就艺术学理论、策展实践、教育实践、数字化探索等主题展开教学,由基本理论过渡到工作方法,再从行业趋势观察聚焦到展览个案研究,循序渐进;在紧凑的理论学习中还穿插了部分上海和北京两地代表性机构的调研课程,在实地考察中全面观察行业面貌,并与各机构及企业的领导者、从业者直接交流,深入了解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最后的实践课程中,引导学员对前两个环节的所学所想进行整理归纳,完成对整个策展流程的模拟实操训练,学员通过线上虚拟策展平台完成从展览提案、方案撰写、作品选择、展览设计、活动策划等一系列的策展训练,并形成30个各具特色的虚拟展览方案。

课堂剪影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为本项目全程提供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和艺术策展资源库,并结合学员策展需求复原了部分学员所在机构的展览空间。

三.社会影响

《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项目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文化强国建设等政策作出响应,以顺应技术发展趋势、提高美术馆自主策划能力、推动美育资源数字化共享等为培训目标,着力为美术馆和行业培养高层次实践型策展人才,并尝试以前瞻和思辨的视角对虚拟技术介入美术博物馆展开多维思考。本项目以文化艺术政策发展需要、教学实践经验、行业现状调研为根据,提出和深化该培训项目的主题,旨在培养基层优质的实用型、管理型人才。虚拟策展平台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提供展览空间、艺术品资源、展览复原案例等海量专业数据,功能完善的策展系统不受实体展厅限制,独创性的培训策展人线上策展能力,旨在为当下多媒体、多学科、多视角的行业背景下的策展实践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培训理念

聚焦技术媒介对策展行业的发展推力的同时,本次培训项目还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影响力,使项目成果在全民美育中起到广泛而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的运用、“大美育”新格局的提出,美术博物馆展览的美育价值正在不断提升。相较于线下实体展览,虚拟展览在传播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有效促进展览资源转化为美育资源,形成覆盖全国的教育服务体系。在我国大力推进“五育并举、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环境下,展览与美育的协同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将我国众多文博机构中的优质展览转化为美育资源,让策展服务美育工作,也是本次培训的重要方向。本次培训内容在传统策展教学的基础上,开创性的加入了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展览展示的前沿课程,探讨美术资源数字化运用和共享的话题,启发和鼓励美术博物馆一线策展从业者利用技术手段将更多教育资源向发展不均衡的中西部地区倾斜,弥补我国省市级馆与基层馆实力悬殊、美术馆地域分布不均衡、藏品资源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真正让更广泛的公众从博物馆获得优质的教育。

当下,5G、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艺术管理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大众的观看方式随着快节奏的网络传播不断改变,虚拟仿真策展在满足信息时代观众移动端浏览的行为习惯与体验需求同时建立新型的线上交流与传播平台,势必成为艺术管理专业策展人才的优化工作方式。《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项目结合时代特征、教育要求和社会需要,致力于促进数字媒介在全民美育中发挥效用。

培训的圆满结束也是项目师生团队实现以上愿景的美好开端,期待参训学员们满载培训中的收获回到各自岗位上继续努力,成为推动新型技术与策展和美育领域结合的重要支点。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2412/t20241208_270691_wap.shtml
2.AI“活化”文物不要只停在表面信息化许多博物馆也纷纷动起来,开始尝试让文物“活”起来。从国家博物馆的虚拟数智员工艾雯雯与馆藏文物鹰形陶鼎的对话,到河南博物院3000岁的玉虎“开口”拜年,再到江西省博物馆的文物“显眼包”集合跳舞,各地博物馆掀起通过AI技术让文物“动”起来的热潮。网络上,人们对于AI让文物“活”起来的尝试反响热烈。有网友表示https://www.tjcac.gov.cn/xxh/202412/t20241209_6801180.html
3.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4.免费欣赏!150个精彩展览10部全球顶级纪录片一个可以听的图书馆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5、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虚拟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923374
5.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凤凰网山东经各单位积极申报,五部门组织专 家严格评选,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申报的飞跃大运河沉浸式虚拟现实影院被评选为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 全省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案例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进一步提升全省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https://sd.ifeng.com/c/8ZjxQF3LgcP
6.历年资讯【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对外开放 ■中共一大纪念馆6.3正式开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重新开放:展览还原当时会场周边里弄风貌 ■白公馆和松林坡景区恢复开放 http://www.1911museum.cn/article/950.html
7.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首位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在发布的短视频中,青春靓丽的艾雯雯从校园来到天安门广场进入国家博物馆,在国博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展览部门、走进藏品库房、走进展厅,在工作中学习,逐步进入工作角色。在“古代中国”展厅,她作为一名虚拟数智人与馆藏文物产生神奇感应,获得了让“文物活起来”的独特能力。 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22/07-22/9809755.shtml
8.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 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国博展讯 | 虚拟展厅:展览“永不落幕” 2016-05-18 17:42 说起国家博物馆近年来举办的精彩展览,你还记得哪些?“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https://www.360doc.cn/article/87990_562469349.html
9.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五、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问卷数据分析发现,观众在参观前对获取信息满意度较高,但在参观过程中观众的需求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参观结束后观众仍然希望获取与展览、文化相关的信息并参与国博活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参观前,观众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博物馆资讯 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10.中国国家博物馆结束语.pdf文物的丰富性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展示博物馆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2.2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与展览:本小节将详细介绍中国国家博 物馆的馆藏资源及其特色。包括珍贵文物的分类与数量、展览的主题与特 色等内容,以展示博物馆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18/5120101133011110.shtm
11.“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元宵节特刊画吉祥,唱团圆—新京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英模蜡像展 时间:1月9日-待定 展览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近现代英模蜡像作品为依托,结合艺术化场景设计、英模文物展示、英模名言电子阅读等多种表现形式,向观众呈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的英模人物的动人事迹;弘扬他们不屈不挠、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品格。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08398285129905.html
12.洪麦恩担任展览形式总设计师的两个展览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馆2022年11月7日,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展示艺术研究所洪麦恩担任展览形式总设计师的两个展览“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活动“杰出贡献奖”(共6个杰出贡献奖)。2021年度北京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活动共https://www.ad.tsinghua.edu.cn/info/1061/28840.htm
13.2024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预约抢票攻略(地址+开放时间+交通+展厅+实在抢不到票可以通过预约付费讲解或付费展览门票进馆(节假日也会比较紧张,如果一开始没有抢到也可以不要犹豫的选择这个方式哦。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又称为四羊青铜方尊,于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半山腰上,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十大传世国宝之一,是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8379109
14.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360全景案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360全景摄影、3D、视频、声音、图片、设计等表现形式集中展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项目中,实现前所未有的新的视觉传达与交融互动的展示形式。https://v1.chinatmic.com/chnmuseum/2.html
15.国博获评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云传播精品项目“双十佳”“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于2020年4月24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开幕,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充分利用三维建模、全景漫游等数字技术,汇聚多媒体资源,在虚拟世界倾力打造的线上云展。该展览及5G直播导览是国博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向线https://m.btime.com/item/40ee1r6e3488nd8kpgv68jnvp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