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举办遗址类博物馆

关于什么是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目前学界尚未有清晰而统一的定论。我们认为,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应包括三大要素:考古、遗址和博物馆,三者缺一不可。在充分了解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之前,还需引入两个概念:考古博物馆和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不完全等同于考古博物馆和遗址博物馆,但又与它们密不可分。

(一)什么是考古遗址类博物馆

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是指在考古遗址原址上所建立的博物馆,一般是在室内(或保护棚形式)保护较为重要的、具有可观赏性的、在材料和结构上具备展示可能性的空间考古资源,它是考古资源维系、保护、展示、利用的基本模式之一。通俗地说,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主要展示该遗址考古出土的文物和标本,诠释遗址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在弘扬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根据类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具体可以分为建立在古人生活居住遗址、生产遗址、陵墓遗址、古代都城遗址之上的博物馆,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依托考古遗址,以发掘、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弘扬为主要功能,是文化景观、自然环境、考古遗迹和博物馆有机结合的场域空间。随着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长,它逐渐成为国际博物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二)我国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中国考古学的新时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启动并部署安阳殷墟、西安史前半坡遗址、西周丰镐遗址、汉长安城遗址、隋唐长安城遗址、河南三门峡仰韶文化庙底沟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重要考古工作。1958年,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建立,正式掀起中国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建设的浪潮,同时期的还有定陵博物馆等。此后陆续建成开放的较著名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馆、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等。这些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在多年的运营中,既有自身优势,但也面临发展瓶颈。其中一些博物馆经过发展已经成为国家一级馆,有些博物馆则发展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近年来,以“考古博物馆”命名的博物馆大量涌现。2019年12月,中国考古博物馆在北京建成;2020年4月,山西考古博物馆成立;2020年10月,洛阳考古博物馆开馆;2022年4月,陕西考古博物馆开馆;2022年6月,湖北考古博物馆开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巩文指出,考古博物馆的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这些考古博物馆,有的依托遗址,如洛阳考古博物馆依托隋唐洛阳城遗址,有的则无特定遗址,但展示文物均以各遗址考古出土的文物为主,呈现出我国新时代考古博物馆类型多样性的特点。

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建立

对于考古遗址类博物馆自身来说,考古遗址的发掘、考古遗址的展示、文物的保护等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不同地方的考古遗址的特性各不相同,有不同程度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因素为依托遗址而建的博物馆明确了不同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一)考古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我国考古遗址的发现往往具有一定随机性,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农民打井时意外发现的,而位于城市内或周边地区的遗址通常是基建时发现的,如广州南越文王墓、成都金沙遗址等。一般来说,遗址发现后并不能马上确定是否在原址上修建遗址博物馆,第一步骤要开展的是考古调查、发掘和整理工作。考古调查是田野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掌握遗址文物分布的概况和性质,以便确定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发掘和有重点地保护。第二步骤,便是收集遗迹和遗物两类实物资料。第三步骤,是把考古调查、发掘所得资料进行系统梳理、登记、撰写研究报告并予以公布发表,供进一步综合性理论研究之用。

就中国考古发掘的遗址而言,并非所有考古遗址都能在原址上建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一些具有突出考古成果的考古遗址才有机会进行原址保护并就地建立考古遗址博物馆。此外,考古的调查、发掘和整理的情况,也影响了该遗址是进行原址保护还是填埋,是在原址上修建博物馆还是在他处另辟博物馆等问题,对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建立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建立,其范围可能还包含尚未进行科学调查和发掘的区域,如三星堆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等,考古工作在博物馆建立后仍按照若干阶段陆续开展。对于这种情况,除了对已完成考古发掘的遗址本体结构做好保护措施外,还要对尚未进行科学调查和发掘的区域做好监测调查,并适度保持遗址园区的保护范围,做好发掘、保护、展示的合理规划,并为今后遗址范围内的后续考古工作的开展预留充足空间。此外,还有一些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由于遗址范围过大,位于博物馆以外的区域,如湖北省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这一类考古遗址博物馆还要负责馆外整个遗址区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和监测工作。

(二)考古遗址的展示与原则

遗址是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最重要的内容,其展示应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可持续性等基本原则。尊重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应包括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两个方面。考古遗址作为面向社会的公共空间,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与年龄层次的观众,在考古遗址呈现方面应尊重科学性和可达性。此外,遗址展示是多方面共同参与和作用的结果,应尊重可持续性,以利于今后继续优化与拓展。

对于考古遗址的展示,一般会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建设遗迹馆,对重要考古遗迹进行原址保护与展示;一种为建设保护棚,可以保证对遗迹的发掘清理工作能够持续进行。无论哪种情况,均须处理好考古发掘和回填处理等技术难题,且最终目的均为建设永久性展馆。值得一提的是后者的情况,这种是适合持续开展考古工作的重要遗迹,可以保证遗迹的发掘清理工作能够持续进行,将考古工作现场与遗迹展示相结合,为参观者提供第一视角,增强文化遗产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有效提高公众对考古工作的认识。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三个秦兵马俑坑采取边发掘,边开放的展示模式;再如最近三星堆遗址的祭祀坑考古工作,积极面向公众,实现考古发掘的公开化和线上化,极大提高了遗址的可读性。这也许是未来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筹备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三)不可移动文物的本体保护

从我国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现状来看,大部分都是依托不可移动文物而建。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不可移动文物本体保护应遵循保护至上的原则,并施行有效监测。具体保护措施和监测方式,不仅针对已发掘的遗址,还应包括已进行考古勘探但未进行科学发掘的区域,须划定好遗址保护区。不少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所在的考古遗址,本身已是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应设置文保部门,并配有专业人员,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包括做好即时保护、预防性保护和保护规划等措施。我国《文物保护法》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因此,须严格遵照《文物保护法》做好不可移动文物的本体保护,并将考古遗址保护和利用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如南越王宫博物馆包含南越国曲流石渠、南汉宫殿和南越国水井等多个文物本体,涉及土质、石质、砖质、木质等方面的保护工作,其作为考古遗址类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同时做好文物本体保护,成为我国大遗址保护项目的优秀案例之一。

(四)可移动文物的科学保护和管理

可移动文物是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用于展示和利用的最主要内容,它的三个核心是保护、管理和研究。为了使考古遗址出土文物能够长期稳定地保存下去,博物馆应针对不同材质的文物采取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法和保护措施。文物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其原状,尽可能消除隐患保护文物的原状,同时做好预防性保护措施,并适当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对文物进行养护和修复。对文物的修复,应以《威尼斯宪章》的要求为原则,包括可逆性、对文物做出最少干预、可辨识性等。在不改变文物器形与纹饰的基础上,对残破器物进行补配复原,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对于可移动文物的管理,最重要的是维护文物藏品的质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是长期性任务,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设立应充分考虑文物的保存环境,库房入藏、养护修复、陈列展览、外出展示等环节,都要把文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此外,在拟定文物管理制度和文物编号、入档后,还应积极引入信息化、新技术,实现对文物的数字化管理。近年来,NFT数字藏品等新模式,也被广泛讨论如何应用于考古遗址类博物馆。

(五)遗址、建筑、环境三者的关联

在考古遗址上所修建的博物馆建筑本体,本身也是对外展示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充分考虑其设计风格和建筑材料,使得建筑外观与遗址主题相互兼容。此外,建筑与周边的地形地势、人文环境、生态环境是否协调且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专门机构来开展评估和设计。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整个博物馆以古墓为中心,外以回廊环绕,构成一个保护区,两幢陈列楼分别在古墓东面和北面,都尽可能远离墓区,避免墓室所在的山岗失形,建筑结合陡坡和山势,依山构筑,将综合陈列楼、古墓区和主体陈列楼三个不同序列的空间有机联系起来。

考古遗址的建筑,一般设立在考古遗址分布范围内或周边。根据我国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建设情况,一种是在遗址上或遗址内建设,如陕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湖北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等;另一种是在遗址保护区外选址建馆,如河南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位于遗址保护区距离约300米的位置。

随着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建立,一些遗址的发掘工作还将有序推进,一些已完成发掘的遗址,随着博物馆对外开放,工作人员对遗址的历史诠释和文化弘扬也会随着藏品、展览、教育活动等内容陆续开展,这些业务活动将会不断拓展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发展空间。

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活化利用

考古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考古遗址所在的博物馆,除了展示遗址原状,有的考古遗址还有非常丰富的出土文物,除了全方位展示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外,为了更好地让公众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信息,博物馆需要从陈列展示、公众考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文化创意等方面着手,充分活化利用遗址与文物。

(一)陈列展示

辟建博物馆,进行全方位展示,是考古遗址活化的有效方式。考古遗址类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展览展示以“原物+原址”为核心,在展示内容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不仅包括出土文物,还包括考古遗址周边的生态环境资料,以及历史地理等丰富内容。为了使古代遗址“活”起来,考古遗址类博物馆还要适当融合传统博物馆与现代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并借鉴最新科学展示方式,让考古遗址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线上化等模式,以有效、快捷、亲民、活泼的方式传达给公众,这是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活化利用的关键。

在遗址规划范围内修建综合性室内展示空间,其功能应涵盖遗址专题展示、地层分布信息、导览服务信息等内容,展陈方式应包含但不局限于博物馆中常见的文物实物、模型、沙盘、照片、多媒体、复原场景等传统展陈手段,也应多尝试三维视觉模拟、沉浸式情景模拟等新展示方法,以及注意传播语言和叙事方式的创新性,从而大大提高展览的感染力。如2021年提升开馆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展览依据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文物,结合量子光学透光膜、触控飞屏、三体数据交互、多屏联动、三体成像系统和光影艺术装置等手段,塑造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的沉浸式体验;再如2022年开馆的湖北考古博物馆,在室外打造阳光房展厅,模拟田野考古和考古整理的场景氛围。此外,近期在我国文博行业中推广的博物馆AI、AR等新技术手段,可在展览中实现三维立体视觉+语音+手势交互的多重观展模式,也是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未来在陈列展示上发展的方向。

(二)公众考古

(三)科学研究

(四)宣传教育

(五)文化创意

对于坐拥这些考古遗址和文物的博物馆而言,如何进行文物活化实践,并与广大公众共享珍贵的历史文化,是博物馆需要思考、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如今,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和要求也在提高,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于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创办和运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建设,受到考古学、博物馆学、城市规划、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是多学科的交汇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进、协同完成。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对于考古遗址类博物馆的工作者来说,应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与展示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THE END
1.中國國家博物館:用文物講好文化故事110多年歷史,143萬件藏品,中國國家博物館代表國家收藏、研究、展示、闡釋中華文化代表性物證,為國護史、為國藏史、為國弘史是國家博物館的重要使命。近日,記者走進這座歷史文化藝術殿堂,探尋它如何用文物講好中國文化的故事。 精彩展覽呈現歷史長卷 一廳之內,縱http://hk1.crntt.com/crn-webapp/wap/detail.jsp?coluid=7&kindid=0&docid=107013135
2.旅游文化关于博物馆的小知识——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是真的吗 首先,博物馆里展出的并不都是文物,历史类博物馆展出的展品以文物为主,而一些其它类型博物馆(比如科技馆、民俗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可能绝大部分都不是文物。 其次,博物馆会根据展览的性质、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选择展出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是文物,也可能是复制品、https://www.zhuhai.gov.cn/hd/cjwtjd/ztfl/lywh/content/post_3628032.html
3.文化杂谈非遗博物馆的特性博物馆是用藏品说话的,在博物馆里,非遗要用藏品来实证。 非遗的性质决定了非遗博物馆的藏品与传统的博物馆有所不同,它的藏品分两部分,既有非物质性的部分,如口传内容、习俗、演艺、技能、知识等,这是非遗的主体;也有物质性(物态)的部分,如相关工具、器物、工艺作品、文化场所等,这是非遗的载体,具有见证意义。https://www.swpu.edu.cn/xgb/info/1106/19840.htm
4.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实践报告二、关于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相关知识的数据调查 (一)、调查概况 调查地点: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调查对象:当地学生、居民 调查时间:2023年7月 调查方式:实地问卷调查与云调查相结合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众对于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历史了解程度,了解现今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学习历史文化方法与途径,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探索文旅发展http://www.daxuejia.com/shsj/shsjbg/153258.html
5.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领导到区博物馆调研6月11日上午,区文旅局王健同志带领局文物科,文化科相关工作人员到我区博物馆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区博物馆馆长,副馆长,讲解员等人陪同。 详细询问了解文物上的铭文 对馆藏文物进行了解 了解庆山寺相关历史 了解利簋相关知识 对馆藏文物保护工作提出要求 听文物讲解 https://www.meipian.cn/26gvjhsi
6.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方案(精选15篇)(六)博物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面向残疾人、老年人、退役军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服务,使全体人民可以平等享受公共文化发展成果的相关实践;针对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社交需求等多层次、多元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优化服务供给,策划推出的个性化、高品质服务。 https://www.ruiwen.com/fangan/8172003.html
7.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方案(通用10篇)在滕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分别设立宣传场所,集中组织宣传活动,宣传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等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以及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知识。两馆悬挂、张贴、展示20xx年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和宣传口号的旗帜、横幅、标语等,制作展板并免费发放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5/5077809.html
8.参观博物馆的活动方案(精选10篇)在滕州博物馆、汉画像石馆分别设立宣传场所,集中组织宣传活动,宣传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博物馆条例》等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以及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知识。两馆悬挂、张贴、展示20xx年度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和宣传口号的旗帜、横幅、标语等,制作展板并免费发放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4048083.html
9.河北历史文化主题研学营——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艺术传承励志动手实践马文化拓片。 第四天 上午,年画博物馆: 研学主题:品味传统文化 感受非遗魅力 研学内容: 1、参观武强年画博物馆,了解木版年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2、在参观过程中深入了解武强年画相关知识点: ①从武强年画的历史沿革展厅学习年画的历史文化; http://www.jbtmxly.com/vip_doc/23007516.html
10.全知识法兰克福拥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 [2] ,主要沿着水岸林立,形成举世闻名的法兰克福博物馆河岸。 美茵河左岸,顺流而下分别是: 图像博物馆 ( 德语 : Ikonen-Museum ) ** 应用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 世界文化博物馆 ( 德语 : Weltkulturen Museum ) ** 德国电影博物馆 ( 德语 : Deutsches Filmmuseum ) ** 德国http://mp2.allhistory.com/detail/57eb87f50bd1be41298b4567
11.国际博物馆日活动2020年举办的第七届河南省博物馆文创大赛63件获奖作品,将于5月18日在新郑机场举办成果展览,届时,各个获奖作品以及其相关文物元素将会首次展示于展馆之外,为河南博物院带来更多的声量与曝光度。 ?五、线上活动助力5·18? 1、“学党史 助力中原更加出彩——河南红色文化有奖知识竞答”活动 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bwzl/gjbwgr/gjbwgrhd/list1.html
12.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调研报告——中国青年网这与当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新方略密切相关。调研以安徽黄山为考察地,通过参观徽州文化博物馆、实地考察胡开文墨厂和博村林场、在屯溪老街发放调查问卷,并开展教育宣讲活动等方式对徽墨的生产过程、发展现状和原材料生长状况进行了全面调研。新的时代背景下,徽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正处于悲喜交加的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sxx.youth.cn/jxqc/sjbgt/201910/t20191014_12093611.htm
13.历史知识复盘23年在青州博物馆留在脑海中的词条【亚丑钺(yue)】“亚丑”钺,商代,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现藏山东省博物馆。“亚丑”钺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长方形,方内,双穿,两肩有棱,弧形刃,器身作透雕人面纹,极富威严。钺正反两面铭“亚丑”二字,故得此名。 怎么看出来极富威严的呢?只觉得很可爱 https://www.douban.com/note/859336970/
14.白名单赛事报名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博物馆讲解员专项今年有幸成为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大赛博物馆讲解员专项赛(白名单赛事之一)贵州赛区的活动组织方,为了回馈家长们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和信赖,我们将为家长们提供专业的参赛规划和辅导,帮助咱们的孩子们在比赛中取得佳绩。特别提醒小讲解员们的家长们,千万不要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噢! https://www.gzstv.com/a/306b5ae7a8324c5c829416c2118e1e0a
15.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旅游资源焕发新时代光芒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设计开发了垃圾分类游戏、互动投影墙等特色科普项目,带来全新的互动式科普体验,让市民更直观地了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全过程及相关工艺技术,学习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知识。 天天洗衣世界文化博物馆:工业旅游与健康科普教育相结合 http://www.zcwin.com/zt/fjxzc/c191962.html
16.博物馆文博讲解员讲好文物故事的思考针对博物馆的文博讲解员而言,要讲好文物故事,应当具备一定的讲解技巧,比如语言方面的技巧,和观众沟通的技巧,与时俱进的知识积累等等。只有这些方面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让讲解技巧具备更高的水平。 (一)语言技巧 文博讲解员需要具备专业化的语言技巧,这是他们从事文化事业的必备条件。专业化的语言技巧,包括正确的语音语调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500
17.“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简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知识性——按照百科式、规范化的在线博物馆要求,全面展示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及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遗产。 权威性——传统村落相关政策信息的汇总地和最新发布渠道。 趣味性——通过可视化互动展示技术,融合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三维实景模型、360全景等数字媒体生动展示传统村落全貌和文化价值。 https://www.caupd.com/zgzh/zhfw/detail/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