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之工业遗产活化案例

最近大火的电视剧《风吹半夏》,其中许半夏与伍建设争夺的省二钢,剧中重现了省二钢一度的辉煌和没落。可见随着城市的扩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创新的迭代,必然会有大量工厂面临搬迁,从而导致城市工业遗产的空置和拆除。但正如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所指出的:“即便是废弃的建筑物,也会留下种种痕迹,揭示出以往各时期的种种记忆、梦和希望。”因此,它们不应该被粗暴的推倒重建,而应通过多元化的更新手法,盘活空间焕发新的生命力,继续延续城市独有的文脉记忆。

因此,在国际、国内和地方各级均不同程度的启动适当的更新再生战略。本文将从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外工业遗址更新过程的分析和解读,总结归纳它们是如何恢复生命力并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以期对国内类似地区的遗产再生与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泰特现代美术馆

项目位置: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南岸

项目前身:河畔电站(BanksidePowerStation)

项目规模:占地3.5公顷

改造前的泰晤士河南岸

其原为以发电厂为主的旧工业区,周边相对落后杂乱。因工业污染对隔河相对的圣保罗大教堂外立面及雕塑产生较大影响,政府下决心改善中心城区的空气,故1981年河畔电站废弃,一直到90年代,连同其周边地区一起被称为“充满黑暗和混乱”的城市“凹陷区”。

改造再利用的契机

1992年,泰特集团因现代展品的增多欲筹划新的展馆,恰逢千禧委员会需要筹资并兴建一系列“21世纪标志性建筑“项目,故合二为一千禧委员会将“新泰特”作为标志性项目打造,几天内筹集了近1.4亿英镑的启动资金。经过筛选,河畔电站凭借所处的区位优势、较为完成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相对低廉的收购成本和当时有关法案对于改造建筑较为宽松的限制条款,接到了这一从天而降的橄榄枝。

发电厂的再生历程

——设计方案的比选

1994年4月,泰特集团宣布河畔电站将变身为新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并于同年7月启动了国际方案征集。最终瑞士的两位年轻建筑师脱颖而出,他们从研究城市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始,寻找建筑和城市各方面关系作为改造的突破口和立足点,在不改变原有建筑造型基础上,突出工业建筑的特质,尊重历史同时根据美术馆的功能需求进行改造。

——空间改造:创造有效的文化空间

河畔发电厂按照主体功能划分,由北向南可大致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临河的锅炉房及其烟囱、中部的涡轮大厅、南侧的开关屋以及开关屋附近的三座地下大型储油罐。

在空间上,通过简单的“大疏大密”和“留白”的空间处理手法,为核心功能创造有效空间。

一是锅炉房:通过分层和细致地排列相对小尺度的空间,将工业建筑有效地转换为一系列传统尺度的展厅,布展面积达8000平方,完美实现“形式服从功能”。一楼用作入口大厅和周边产品售卖地,二到四层作为免费展区。

二是涡轮大厅:仅仅拆除原有设备,创造性地开辟了一个近3000平米的新型公共艺术空间,可承办大型雕塑和装置艺术展览。创造性地实现了“形式启发功能”。

三是开关屋和储油罐:2004年为应对日益高涨的访问需求,启动美术馆扩建计划。建筑外形维持原状,外立面不规则条形窗沿用一期“用光对话”理念。内部用好地下空间,设置更加“生活化”:新开关屋全部的6-11层空间用作办公室、活动室、艺术教室、咖啡吧、餐厅和露台,还包括占用首层部分空间设置的餐厅和零售商店。地下油罐改造后成为多媒体展厅。

——链接城市:注重与城市的对话

二是建筑与城市对话:新增“光之梁”与“瑞士之光”改造,“光之梁”即在锅炉房顶部增设一个两层的通长玻璃阁楼,白天可提供自然光照明,还可呈现对面的圣保罗大教堂倒影;夜晚利用人工照明,形成有辨识度的夜景。提升建筑形体同时与城市环境呼应。“瑞士之光”因由瑞士政府出资而得名,即在99米高的烟囱顶部加盖半透明薄板,除了提供照明外,还设置有咖啡馆,人们可俯瞰伦敦城,欣赏泰晤士河景,使之成为与圣保罗大教堂呼应的城市对景地标。

——后期运营:自给自足,名利双收

新泰特凭借多年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运营经验,充分考虑了后期主题衍生品、餐饮等服务功能以及品牌合作销售的运营和推广。在人流密集的北入口大厅开设综合商店、书店、纪念品、衍生品零售店和原创设计品展销店等,同时结合游客的零散募捐和高端人士的公益慈善捐助,再加上咖啡馆、主题餐厅和酒吧等应收,做到了“自给自足”。

鲁尔工业区改造

项目位置:德国鲁尔区

项目前身:废弃炼钢厂

项目规模:近4600平方公里

改造前的鲁尔区

区内城镇密集,是一条沿着莱茵河和利珀河布局的世界少有的工业城市带。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鲁尔区发展成为了以煤炭、钢铁和电力为核心的典型重工业区,一度成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科技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生活变迁等原因,鲁尔区的许多煤矿和钢铁厂开始倒闭,面临严重的失业和污染问题,城市发展失去动力。

找寻突破的方向

因政府判断错误,采取了“再工业化”的政策,结果在高投入和高资助后仍然面临衰落问题,而且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经历了迷茫期,于1985年左右,政府开始实行“新产业化”政策,着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其中结合鲁尔区特殊的工业历史背景特色,采用”博物馆式更新“模式,形成博物馆、展览、休闲、文化等功能集聚的综合区域,发挥鲁尔区作为工业遗产的优势,使其在当代环境中既保留了过往记忆,又拥有了全新的活力。

“博物馆式”更新模式

文化策略——锚固记忆:鲁尔区联盟通过设计打造了一条“工业遗产线路,锚固起了各个城市和工业遗产,其长约400km,串联起的鲁尔区内众多城市,如波鸿、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盖尔森基兴、哈根等十多个城市,共设置了25个“锚固点”,架构起了路径上的核心网络。其中有16个为博物馆建筑,其余9个为工业景点,均带有相应展览功能。

空间策略——融合记忆:处处体现着新老记忆的碰撞和融合。原有的工业遗留,如铁轨、火车、厂房结构、钢架等,被细心保留并精心设计,用于新的建筑外部空间以及展览等空间中,为参观者同时呈现过去的工业美感与当代的展示氛围。如在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中,将旧火车的部分结构加以保留,成为装点景观的亮点;在奥博豪森保留的煤气储气罐,将其原有通高的圆柱形空间作为全新的布展空间,同时原有的金属结构结合当代光影、音乐展览技术,带给参观者全新的观感。

形态策略——呼应记忆:“博物馆式更新”中的众多博物馆建筑,大多保留了具有当时工业特点的建筑或者构筑物作为其形态地标,以同时呼应过去的工业记忆。如关税同盟世界文化遗产中的XII号煤矿矿井是该区域甚至是整个鲁尔工业区最重要的标志性构筑物之一。与之相邻的关税同盟炼焦厂的厂房结构被整体保留下来,展示给参观者完整的历史记忆面貌。

鲁尔三年展作为重要事件之一,与鲁尔区钢琴节、鲁尔区文艺汇演、“欧洲文化首都”等活动,让人们认识鲁尔区。

至此,鲁尔区已然成为了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的文化核心。

结语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梳理和总结,我们不难看出工业遗产改造的价值所在:首先是经济价值方面,因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曾经的工业遗址占据着城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通过改造可实现地块经济价值最大化;其次是改造成本方面,对工业厂房的改造成本相对低于重新建造成本;再次是改造多元性方面,厂房的大空间、高楼层的建设基础及建筑之间的组合关系,为后期项目改造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有利于诞生有新的创意产品;最后是影响力方面,新旧反差、文化脉络的延续,重燃人们来此打卡的冲动,可提升项目的存在感,亦可激活周边区域的活力。

同时在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过程中,应贯彻好“三个尊重”。一是尊重历史,强调对遗产自身和所处城市文脉的延续,避免大拆大改,并力求对城市经典内涵有所呼应。二是尊重环境,强调对基地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最小干预”,并结合对本地特色文化的挖掘,力求将文化与自然进行完美融合。三是尊重社区,强调市民的参与性,力求创造人与遗产、遗产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

工业遗址迭代更新是当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向,相信未来也必将为城市创造出更多专属的文化及景观地标。

参考文献:

2、徐敏.城市建设和工业遗迹的改造与利用——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再生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6):124-126+206.

4、李论,刘刊.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的"博物馆式更新"策略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7,32(04):91-95.DOI:10.13791/j.cnki.hsfwest.20170415.

5、马英杰,吴静.从德国鲁尔区博物馆看工业遗产的可持续性开发[J].建材与装饰,2020(20):201+204.

6、城市更新经典案例:德国鲁尔区,从高炉蜕变至高雅文化_波鸿(sohu.com)

THE END
1.21个引人注目的展厅设计COVID-19期间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反思全球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机会。在我们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时,资生堂向社区展示独特的“美”。2020 年春天COVID-19期间,使日本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资生堂的发源地银座的街道空无一人。10、德国柏林冷战博物馆展陈设计博物馆的展陈空间被划分为两个主要区域,分别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033095595814174&wfr=spider&for=pc
2.博物馆展厅设计案例分析.pptx目录CONTENTS博物馆展厅设计概述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案例分析:设计理念与思路案例分析:实施过程与效果案例分析:经验教训与启示结论与展望 01博物馆展厅设计概述CHAPTER 博物馆展厅设计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博物馆展厅设计是指通过空间布局、展示手段、灯光音效等手段,将文物、艺术品等展示给观众,以达到传播文化、教育公众的目的。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423/6042025200010121.shtm
3.设计灵感博物馆设计20例博物馆设计 20例 案例目录 1)大象博物馆,泰国 2)绩溪博物馆,安徽绩溪 3)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江西 4)中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 5)The Twist博物馆,挪威 6)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卡塔尔 7)圆顶生物科学博物馆,蒙特利尔 8)OMM现代艺术博物馆,土耳其 9)小米醋博物馆,山东 https://m.douban.com/note/814481979
4.四川省博物馆室内设计案例分析展示空间作品类别:展示空间 四川省博物馆室内设计案例分析说明: 四川省博物馆座落于皖花溪历史文化风景保护区,是四川省重要文化工程,也是新世纪四川文化的形象工程,方案从博大精深巴蜀历史文化中吸取精髓,雍睿大气,浓郁的人文历史氛围,展现古朴典雅,内敛而平和,做到简洁而不失个性、标志性,既能突出巴蜀文化特征,又兼具新颖、独特https://sz.a963.com/works/2007-10/6282.htm
5.案例分享重庆保利麓谷林语售楼处&景观展示区空间设计由洞口投射的光影效果展示 内部空间的光影折射 室内射灯投射到切片上形成的独特氛围 点状光源形成的星光氛围,加强了设计中的趣味 3.2 售楼处前广场 从树根博物馆侧面转阶而上,便可到达售楼处前广场,前广场路径蜿蜒曲折,鸟鸣与水声让这里形成了亲近自然的氛围。前广场视野开阔,可以俯瞰长江江景及周边的优美环境。 https://www.hxsd.com/information/7761/
6.从旧厂房的改建看民营美术馆的设计本文通过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将旧厂房改为民营美术馆的案例分析,如洛杉矶临时现代艺术博物馆、泰特现代美术馆、悦?美术馆等,对民营美术馆的空间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旧厂房的发展趋势和空间需求;结合民营美术馆的展示空间与旧厂房空间的通用性原则,提出旧建筑改建可以作为民营美术馆发展的一种可行模式,为旧厂房改建为http://www.namoc.org/zgmsg/qknrlj/201411/d7d37778d78c4d519429113b27020734.shtml
7.优秀的展厅设计展厅设计策划案优秀案例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了解观众行为和偏好,优化展览内容和布局。 案例二:谷歌文化学院(Google Arts & Culture Institute) 策划目标: 通过数字技术展示全球文化艺术作品,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策划内容: 1.主题设计:以“全球文化艺术之旅”为主题,展示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艺术作品。 https://www.cdhannuo.com/news/1578.html
8.博物馆设计案例博物馆规划设计方案及空间设计原则就目前来看,我国博物馆(博物馆设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不明显,对大众来说,博物馆的普及程度不高,只是少数人的参观娱乐活动,尚未从思想上重视它的价值,因此,博物馆的发展收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很多博物馆的设计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影响了人们观赏的效果。那么在搭建博物馆的时候需要根据什么样的空间原则呢? https://www.ucc2000.com.cn/hyzs/6080.html
9.展览室设计方案(通用9篇)3、方案设计:(1)灯光材质的表现(2)造型的设计(3)展板,喷绘的平面设计 注:凸显产品,企业文化,展示内容,而不是个人追求的表现。结合企业文化,行业背景。。。 展览展示常用材质:展览展示常用材质: (一)、工程部分: 防火板 钢结构 玻璃 木地板 地毯 阳光板 钢架结构 有机片 ; 弹力布 网眼布 保利布 ; 防火板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ofr4kkh.html
10.展会策划布展搭建博物馆设计烈士纪念馆展陈點意空間历经20年发展,是一家综合型展览公司,致力为客户提供布展搭建,展会策划,博物馆设计,烈士纪念馆展陈,企业展厅,展台搭建,展览展示设计,空间设计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为客户开启数字化体验新模式。http://www.spaceidea.net/
11.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博物馆作为一个传播文化、鉴证历史的永久性机构,其展示的空间以及展品需要与观众心灵产生共鸣,以下是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的论文范文。 博物馆展示设计的艺术形式分析 篇1 摘要: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载体,是一种展示设计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展览中的一部分,其不仅具有展示设计https://www.yjbys.com/bylw/wenhuayishu/90890.html
12.《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展览和陈列设计》湖南博物院《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展览和陈列设计》出自德国著名设计师之手,,设计思考与细节展示并重,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设计理念和策划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图、平面图及近1000幅实景照片,是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的策展人、展览设计师等相关专业人士一本难得的学习参考书。 https://www.hnmuseum.com/ko/node/6774
13.BIM案例介绍:BIM技术在上海博物馆东馆结构设计阶段的研究与应用上海博物馆东馆处于“上海东部文化中心”的核心位置,规划定位是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以中国古代艺术为主的博物馆”。该项目设计时间紧,结构复杂。为了提高各专业协同设计效率,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基于revit三维设计平台,采用了全专业的协同设计。以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为例,讨论并总结了BIM三维设计的基本工作流以及三维设计http://www.tuituisoft.com/bim/26462.html
14.课堂秀创新设计学院第二季国际联合设计教学工作坊即将启动他曾在第11届上海双年展、翠贝卡故事景观展、EYEO音乐节、布鲁克林博物馆、麻省理工学院的《摇篮之外》和《非洲乌托邦》等展览中展出。他的作品本身存在于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之间,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要求我们通过技术,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重新想象种族、身份、政治和文化的概念。他拥有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设计和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76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