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设计(精选5篇)

这么一来,不管是塑造成金字塔模样的拉斯维加斯酒店,还是有埃及探险项目的主题公园,都得交一大笔钱。

做出馆藏级别的设计

学者李零在《铄占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中认为,这种“以古为雅,以今为俗”的风气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今”总是离不开大量复制,而复制的别称总是“俗”,既是流行,也是庸俗;“古”总是历史千挑万选,劫后余存,是剩下的精美之物。

雅典是最早铸造银币的城邦之一。这种银币在地中海地区获广泛的接受和信赖,后来更成为巴勒斯坦和埃及钱币的蓝本。

纽斯伯格用黄金镶了边,配上橄榄枝,古董就嵌在了今天的设计里,而且仅此一件。另枚戒指,用18世纪英国皇室中一顶女王的皇冠枝节做原材料巧妙改成。纽斯伯格的大部分经典珠宝都被欧洲各大博物馆作永久珍藏,甚至在日本和埃及的博物馆都能看到。

到坟墓里挖灵感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伦敦设计博物馆是一个向每位公众,包括设计领域展示最优秀设计的文化和教育机构。29年来,因其收藏、研究和展示杰出的现代和当代设计作品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在世界设计和建筑领域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具有非凡的文化影响力。世界上第一个以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

伦敦设计博物馆实际上是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AlbenMuseum,简称V&A)历史上第三次创新改革的产物。1982年,时任v&A第ll任院长的罗依斯特朗(RoyStrong)与当时设计界的领军人物泰伦斯科兰(TerenceConran)以及设计活动家斯蒂文贝勒(StephenBayley)合作建立了一个专门收藏、展示当代工业设计的展厅,位于v&A院内的废弃的锅炉房里,这就是当时英国设计界众所周知的“锅炉房项目(BoilerhouseProject)”。5年之后,“锅炉房项目”搬到了泰晤士河南岸,正式更名为伦敦设计博物馆。现在看来,“锅炉房项目”可算是较早的可持续设计了。从那以后,世界上第一家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当代设计为主题的“设计博物馆”诞生了。

英国设计教育的助推器

和V&A一样,伦敦设计博物馆对英国设计教育发展的推动不容小视。早在1980年代初“锅炉房项目”的时候,就已经开展了专门对准学校的教育项目。如今,设计博物馆针对小学、中学、大学提供一系列的广泛的教育服务项目,甚至扩展到社区和家庭,尤其针对那些16~18岁的孩子所设的设计工作坊,鼓励他们未来能在创意产业中发展他们的事业。2001年始,伦敦设计博物馆还与英国伦敦金斯顿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合作开办了当代设计策展专业的研究生课程,10年来培养了一批批活跃于当代设计界的批评家、策展人和设计管理人才。而伦敦设计博物馆的“DesignersinResidence”项目,则是发现和培养青年设计才俊的项目。这个项目向公众、设计买家和收藏家,制造商展示甄选出的青年设计师的先锋设计,这些天才设计师将会得到一定数量的扶持资金,激励他们在设计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冒险。

2形式和内容

不同类型的展览内容决定展示设计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在评价一项陈列展示设计时,人们往往只从艺术感受的角度上加以衡量,而它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不同的展览内容,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手法,借用艺术规律及美感法则来高度概括表现内容,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创造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如抗日烈士纪念专题展览,其展示设计表现的宗旨是纪念先烈,通过烈士事迹向广大观众进行中华儿女抗日革命传统教育,这样的主题内容,展示设计表现形式应力求庄严、肃穆,使观众对烈士产生缅怀和敬仰,对日寇的憎恨。举办改革开放建设成果的展览,其展示表现形式应追求新颖、明快,给人以气象恢宏、琳琅满目、国富民强的感受。以上两类展览,虽审美感受各异,但表现形式与内容相互交融,形成合力,充分体现出形式是内容的本身携带、不可分切的载体。展示设计艺术的外表形式是内容的集中体现,它们是“形”与“质”的关系,相互呼应,内外交融,外在表达形式始终围绕着内容而展开。

3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一种最具表现感情的视觉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辨别、突出物像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在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中,一方面色彩能创造各种情调和气氛,影响人的视觉感受;另一方面对展品、展览环境起到烘托的作用。经验证明:科技展览宜用蓝色调,农林展览多用绿色,而文物展览应采用宁静的浅灰色,回避大红大绿等强烈刺激的色彩。文物展览的色调应让观众处在清净的浅色环境中,减少视觉疲劳,眼睛与大脑产生一种平衡,思绪平稳,在肢体放松的状态下平静地观摩、体会展览内容。另外博物馆的实物展品,如陶瓷、青铜、玉器、竹木牙雕、名人字画等,在灯光下器物阴阳两面,展示在灰色背景上,受光处比背景色亮,阴影比背景色暗,更显得立体、清晰,视觉突出,可抓住观者目光,让观众在清晰、厚重、丰富、耐看的环境中阅读文物,走进那一段段深远的历史。

4采光与照明

光是一切发现、感知物像存在的视觉基础条件,展览设计创造空间、改变空间、优化空间,都离不开采光。展示设计所用光源来自两种:一是自然光,二是人造光。自然光是以太阳照射光形成的光环境,光线随着地球转动与太阳之间的变化而变化。展厅内一般多在朝北方向采用自然光,它变化较少,柔和。人造光是以电灯形成的光环境,利用各种发光灯具,依据需要调节设置,达到预期照明效果。目前国内外博物馆常用照明方法,有基本照明、装饰照明、慢射照明等。主要照明手段有直接照明、间接照明、重点照明等。

4.1直接照明

直接照明,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照明手段,常用吊灯、吸顶灯、导轨射灯等,90%以上的电灯光可得到充分利用。可在展馆的大厅中央,主要通道及大件展品顶部用直接照明,它光线分布广,没有遮光角,但直接照明的亮度需合理,要依据展厅面积、层高、照射物而定,一般照度300勒克司为宜。光照太强,一方面使观众眼睛疲劳,另外对文物也会造成损害,尤其是文件、书刊、丝织、竹木牙雕、漆器等容易产生褪色变质。光线弱了,展厅内视线不清,达不到展示的预期效果。

4.2间接照明

间接照明,是把灯光投向顶棚或墙面,形成第二次光源,在展厅吊顶、隔断、地台、展台底部、展板侧背面,让灯的光线由内向外发光,这种照明光线扩散性极佳,几乎没有阴影,也不会出现炫光,光量适度,光质柔和。在布展时,应量身设置,根据展品的不同类型及所处位置,采用不同亮度和不同色彩照明的辅助与主光源组合使用,构成展厅具有层次变化的光环境。间接照明方式是国内外博物馆主要采用的方法,其特点是烘托展厅内部造型结构、突出展台、展架,为展览主题服务,渲染、营造展览环境的艺术气氛。

4.3重点照明

重点照明(俗称局部照明)是采用较强灯光投射展品的突出部位,形成特写效果,有较强的立体感、存在感,这样的灯光配置,针对性较强,主要用于展览中的代表作品。如首都博物馆展出的元代青花瓷器《凤首扁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和田玉雕摆件《大禹治水玉山子》等均采用了重点照明手法,表现出实体与虚空相辅相成的形态,成为照明范例中的经典。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重点照明时,要注意投光方向与立体感的塑造,顶光、顺光、逆光组合投放,并在灯具前加装滤色片,过滤紫外线,控制炫光。还要对展台间距、尺寸实地考量,适当拉开距离,松紧适度,主次分明,同时弱化展台周边光照度,方能展示出视觉突出、一花独放、众星捧月的艺术佳境。

5经典与创新

6结束语

关键词:低碳设计理念;博物馆展示设计;分析

自从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在不断提高,在此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更加追求绿色、环保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现阶段,大气之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成分可以促使全球气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可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维模式也随之改变,低碳思维融入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中,给各个行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带来了重大影响,因此,博物馆展示过程中,也要通过低碳化的设计方式,促使博物馆的运作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对于低碳设计的概念浅析

二、低碳化设计理念下的博物馆设计方式分析

要想促使现代博物馆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低排放、低能耗以及低污染的特色,应当对低碳设计方案予以优化,相应的减少环境破坏问题和物质浪费情况,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博物馆的低碳化设计环节,应当从布展材料、空间规划等多个层面做好把控工作。

(一)低碳设计在博物馆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博物馆展示空间规划过程中,一定要促使规划方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借助低碳化的设计方式,对自然资源高效的利用,将低污染和低排放作为基础内容。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融入低碳化的设计理念,可以对结构予以精简化,避免出现功能过剩问题。博物馆展示的设计,需要有科学的功能分区,其中含有办公管理空间、展示展览空间以及公共活动空间,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都是极其紧密的。不同的空间功能可以直接影响空间流线组织和空间结构分布等,此时就需要对交通组织空间合理安排,而后提高空间的实际利用率,逐步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博物馆展示空间之中的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办公管理空间的设计过程中,都要做好连接工作,而后充分利自然光线的作用,对采光面积和遮阳情况予以控制,极大的提高观众的舒适度。比如,在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休息位置,亦或是资料查阅位置等,可以充分利用玻璃的作用,将光线引入到这些区域范围之内,尽可能的降低人工照明,借助自然通风的作用,对空间范围内的有害气体予以清除,同时可以对螨虫以及真菌等微生物予以抑制,在夏季可以充分降低室内的温度,最大程度的减少对于空调的依赖度。

(二)低碳设计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分析

三、结语

参考文献:

[1]何永军.低碳设计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2,18(20):82-83.

[2]刘长金.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低碳理念分析[J].华章,2013,27(31):147-147.

[3]刘宗轩.中国园林,我们理想的家园——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A4设计所所长徐聪艺[J].中国勘察设计,2013,23(7):62-65.

博物馆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知识融合的课程,拥有复杂、宽泛、多学科知识综合的特点。针对其课程特点,教学过程中实施课内分步骤教学与课外分步骤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课程内从基础理论、作业实践、知识巩固分步;从前期调研、中期报告、终期汇报分步;从给予课程分数上分任务、分阶段进行评分。课外以学习兴趣组、开放工作室的形式,可使课程内、外的分步骤教学相辅相成。阶段性、延续性、深入性的分步骤教学方法,使得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教学能够贴近学生,将复杂的知识化难为易,综合性的培养博物馆展示设计方面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展示设计;博物馆展示陈列;分步骤教学

0引言

1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内分步骤教学

1.1基础理论、实践作业、知识巩固三步教学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的学时一般安排96课时,由于其学时长、周期长的特点,分步骤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按部就班的完成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到实践到知识巩固的三步骤教学中,理论课程讲解占到教学时长的四分之一。基础理论课程的讲解以理论配合实际案例进行,避免枯燥无趣理论知识的强行灌输。设计作业占到教学时长的四分之二。设计作业最好选择适合课时需要的实际项目,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进行运用,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设计作业环节要求教师根据实际项目的文本、设计、施工步骤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要求,在课堂中模拟设计公司完成项目的工作模式,使学生有实践性的体验,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知识巩固占到教学时长的四分之一。知识巩固部分是通过模型的制作落实到三维可见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能够检验前期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明确博物馆的空间概念、细节部分设计的优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草图方案阶段前期的调研加上明确的主题,进入到草图阶段。草图阶段按照每人或每组选定的主题将学生组成讨论小组,进行头脑风暴的设计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平面图中设计出理想的方案,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够自主、灵活的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做过多的设计讲评干预,使学生能够顺利的将自己的初步想法进行表达。草图阶段对数量要求较高,当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草图时也会自我进行筛选出比较满意的几套方案,在自我筛选后进行草图方案阶段的设计汇报,汇报完毕由讨论小组成员提出方案中的优缺点,给予每个同学一次的点评机会,在点评他人方案中审视自我方案缺陷,锻炼学生跳出自我思维定式,以创新型、多角度的视角进行方案的初步设计。最后由教师做最后的点评总结。

(三)效果图、模型阶段初步方案完成后进行细部深化,效果图阶段将二维的设计稿转化成三维,在三维模式中能够深入推敲设计方案的细节部分,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再通过模型制作以更直观的模式,建立空间概念。

2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外分步骤辅助教学

培养学生建立课外自主学习式学习模式,能够更好的辅助课内教学。

2.1学习兴趣组在兴趣小组中,可以把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中的任务进行拆解,让学生自己选择较有兴趣的小组,进行分部的训练。例如将博物馆展示设计拆解为:展示道具设计、展示橱窗设计、展示照明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展示色彩设计、展示心理学、展示平面设计等兴趣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根据设计比赛题目,布置相应的任务。分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参与设计比赛的积极性。

2.2开放工作室在开放工作室的设立中,以设计团队为组合,起初可以通过真题假作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慢慢培养对设计任务的敏感度。然后接收实际的设计项目,带领学生按部就班的完成项目,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

3结语

[1]高建峰.《展示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实践[J].科技教育,2013,22.

THE END
1.历史类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研究【摘要】“博物馆疲劳症”是博物馆陈列设计的一大顽疾,陈列空间设计的不合理是造成参观者疲劳的主要诱因。本文站在空间设计的角度上,着重探讨历史博物馆陈列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空间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宝库,记录着历史的印记与文明的历程。从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馆———缪斯庙诞生时至今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507.html
2.博物馆室内空间图片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41个博物馆室内空间图片、博物馆室内空间素材、博物馆室内空间背景、博物馆室内空间模板、博物馆室内空间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4-11-28 03:54https://so.redocn.com/shinei/b2a9ceefb9ddcad2c4dabfd5bce4.htm
3.观众体验视角下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本次问卷主题为观众体验视角下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请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感受填写问卷。本次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信息、观众体验下博物馆空间满意度以及观众对博物馆空间的反馈。 问卷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您参馆愉快!https://www.wjx.cn/jq/111687938.aspx
4.博物馆设计展示空间相对于博物馆而言,好的设计,主要包括其建筑规划,空间划分设计。而展示空间设计,是其建筑空间划分设计的关键因素其一。而要想提高其展示空间设计的品质,第一步要明确博物馆设计展示空间的详细说明,如此一来才可以有秩序针对空间划分。 一个是展示空间划分合理。博物馆展示空间,具备开放式,也具备相对于各类珍贵文物的维护http://www.daxiang08.com/?xinwen/265.html
5.北京博物馆规划之空间陈列设计汉匠古建筑北京博物馆规划之空间陈列设计 在博物馆的整体建筑空间中,基本陈列空间所占空间比例较大,此空间是博物馆观展活动的主体空间,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及馆藏文物的主要载体空间。 博物馆基本陈列空间的一个根本使命,就是把博物馆的馆陈特色、陈展内容、主题精神予以揭示、彰显,使博物馆陈列空间、展品与环境共同构成一个具有https://www.nbgjz.com/beijing/9829.html
6.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研究第三章:在这一章中,通过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方法原理的讨论,指出建立地方文化空间环境的可行性。第四章:本章是该论文的设计实例部分,首先根据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基地现状,确立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然后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进行方案表现设计,并且以实际的效果图等成果进行展示。第五章:该部分详细总结了博物馆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5398943.nh.html
7.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空间设计,木质空间设计效果图欣赏澳大利亚工作室Koichi Takada建筑师在多哈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内完成了两个礼品店,以起伏的木质表面为特色。 这两家洞穴状的礼品店是Koichi Takada建筑事务所在新博物馆内打造的众多室内空间中的第一家,另外三家餐厅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业。 这些商店现在对公众开放,旨在补充让·努维尔(Atelier Jean Nouvel)设计的博物馆https://www.thekeybrand.cn/28939.html
8.历史博物馆展厅空间设计方案历史博物馆展厅空间设计不仅要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也要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和体验需求。设计者在规划展厅时,需综合考虑展品的展示效果、观众的流动路线以及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一、空间布局与流线设计 展厅的空间布局应遵循逻辑性和引导性原则,使观众能够顺畅地游览并自然地接受信息。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动线规划,引导https://www.efrontop.cn/about-us/news/296.html
9.遗址博物馆展览空间叙事性设计策略如何活化遗址并唤起观众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感,叙事作为一种可选择方法引入遗址博物馆空间设计中。通过借鉴文学叙事思维,提出重构遗址博物馆展览空间的设计策略,为遗址博物馆的发展与变革探寻新的途径。一个有深度与内涵的文化空间,不仅能够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也影响着观众思想价值体系的形成。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Tc2NjkyNDSDuZ-rsHa0cw.html
10.湖北荆门沙洋油菜博物馆设计:空间与琐碎边界的融合湖北荆门沙洋油菜博物馆设计:空间与琐碎边界的融合 “在中国的地域实践中,地域设计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它包括对当地景观和产品的形式设计,以及对当地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氛围的凝聚、保留和发展”。 2022年5月由左靖工作室解读。左靖及其团队邀请approach建筑工作室,完成了一系列与湖北省荆门当地农业产业相关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961024
11.行业动态5、穆容冰.基于空间叙事学理论的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 鲁迅美术学院. 2019. 6、孙钰洁.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叙事性设计方法分析. 中国文艺家. 2020, (07): 52-53. 7、王妍.中国自然类展览同质化现象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 2018. 8、向玥霖,田原. 空间叙事在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建筑装饰https://www.nnhm.org.cn/kxyj/bwgxdt/bwgxdt/4028c1088e3440af018e3698c8a3000d.shtml
12.工业遗址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研究文章阐述了工业遗址博物馆设计与运营的重要性,探讨了在目前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背景下,对大量废弃的工业生产设施、设备及其相关非物质文化进行功能转换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而围绕实现其特殊公共服务功能,分析了工业遗址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的策略。[主 题词]:工业遗址; 遗址博物馆; 展陈设计; 空间设计http://www.yidu.edu.cn/103170/detail/article/5e1d59d3bd5ae0ed887c743e.html
13.中瑞设计建筑四层主要有安全生产体验馆、建筑安全体验馆、特种设备安全体验馆、消防安全体验馆、应急救援体验馆、职业健康馆六大板块,各板块选取相应的配色方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并结合多种高新多媒体技术,营造整体协调一致的氛围,力求为参观者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从视觉、听觉方面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规避掉以前的纯理论教育,让https://www.zrdri.com/
14.创造沉浸式体验:博物馆设计中的空间利用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的场所,如何通过设计创造沉浸式体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展览内容中,深度参与并亲身体验文化和历史的魅力,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在博物馆设计中如何利用空间来创造沉浸式体验,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展厅布局与空间分区 http://www.gzdecor.com/zixun/zgzt/202406252347.html
15.《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展览和陈列设计》湖南博物院《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展览和陈列设计》出自德国著名设计师之手,,设计思考与细节展示并重,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设计理念和策划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分析,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图、平面图及近1000幅实景照片,是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的策展人、展览设计师等相关专业人士一本难得的学习参考书。 https://www.hnmuseum.com/ko/node/6774
16.博物馆设计很大气,内部空间大,周末人多也博物馆设计很大气,内部空间大,周末人多也不会太过拥挤。展厅明亮整洁,标识很清楚。带娃来玩的,来之前特地看了些恐龙的书,娃看到认识的动物标本挺兴奋。可惜,娃还小,玩一会就要回去。 展品旁有ipad介绍各式动物,有的展馆还有纸片设计的问题和小游戏,非常适合能自主阅读的小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各类电影和活动很多,增https://m.dianping.com/review/334814888
17.展会策划布展搭建博物馆设计烈士纪念馆展陈點意空間历经20年发展,是一家综合型展览公司,致力为客户提供布展搭建,展会策划,博物馆设计,烈士纪念馆展陈,企业展厅,展台搭建,展览展示设计,空间设计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为客户开启数字化体验新模式。http://www.spaceide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