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机构: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
导言:随着时光的流转,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璀璨的文化瑰宝。博物馆,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是我们探索世界、理解自我的重要场所。每个月,国内各大博物馆都会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新展览,它们不仅展示了历史的深度,也映照了艺术的广度。
每一场展览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带领我们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体验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一个独特的故事,等待您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这些展览带来的震撼与启迪。期待在展览中与您相遇,共同享受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博物馆展览
【八月】
博物馆里遇见美好
▼
坐卧安寝——深圳博物馆藏床榻精品展
展期:2024.8.23-11.24
地点: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
林则徐在新疆
展期:2024.8.21-10.20
地点:张家港博物馆
奉天承运——明清圣旨珍品展
展期:2024.8.21-10.21
地点:龙游县博物馆
展览以明清时期传世圣旨为主线,分有「天下大明、清亮丕振、锡光有庆、华冠丽服」四大单元,总计90余件文物资料,全方位展现气势恢弘、庄严肃穆的宫廷文牍及其背后的天家法度。展览还特别展出了明清时期不同品级的诰命和敕命圣旨,展现了皇帝对官员的奖谕、擢升、任免和处罚。传世圣旨细腻奢华,于微小处见气度,彰显皇室权威。
巍巍堂堂百代之师——药王孙思邈崇祀文化特展
展期:2024.8.20-12.2
地点:鄂州市博物馆
展览共展出藏品56件/套,以孙思邈崇祀文化为主线,分为四个章节:何处堪寻祛病方——药王信仰、只至永淳自开皇——药王变迁、涂炭苍生望公赐——药王功绩、箫鼓年年拜药王——药王崇祀。不仅呈现了孙思邈的生平和医学成就,还深入探讨了药王信仰的演变、药王的崇高功绩以及后世对他的崇祀活动,全方位地展现了孙思邈及其崇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忠清亮直——祁寫藻书法展
展期:2024.8.20-11.17
地点:山西博物院
祁寯藻是清朝中晚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农学思想家,为官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史有“冠冕四朝尊”“三代帝师”“半副銮驾”之誉。展览共展出祁寯藻及其亲友书法作品60余件,全部来自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
大匠运斤·陶韵江南——宜兴紫砂七老作品精品展
展期:2024.8.18-10.18
地点:江阴市博物馆
仁山——宋代浙学的碑刻记忆
展期:2024.8.18-10.7
地点:杭州西湖博物馆
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
展期:2024.8.17-11.17
地点:国家海洋博物馆
峇峇娘惹即土生华人(Peranakan),亦称侨生或海峡华人(StraitsChinese),男性为峇峇(Baba),女性为“娘惹”(Nyonya)。本次展览展出来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和土生文化馆的120余件(套)文物,从“土生人”肖像、居家用品、服饰穿着、婚俗用品及建筑风格等方面向观众讲述峇峇娘惹文化。
方寸火花大千世界——黄石市博物馆藏火花展
展期:2024.8.17-10.17
地点:江汉关博物馆
展览中的火花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内容,细致描绘了祖国的山河胜景、人文地理、文物古迹以及运动盛会等丰富元素。这些火花如同一部小小的百科全书,不仅展现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更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浓缩于方寸之间。
雕刻·记忆——紫檀雕刻非遗艺术展
展期:2024.8.16-10.16
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紫檀,源自遥远的印度,其珍稀之处不仅在于产地偏远,更在于其生长周期漫长,质地坚硬而细密,宛如自然界的瑰宝,因而享有“木中之王”的美誉。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携手中国紫檀博物馆横琴分馆,以“紫檀制天坛祈年殿”模型为核心亮点,展示中国传统木雕技艺,领悟古典建筑艺术的发展轨迹,体味建筑所包含的“和谐、数量、秩序”的人文情怀。
怀袖雅物东风徐来——清代外销扇专题展
展期:2024.8.16-11.16
地点:南宁博物馆
展览撷取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由广州制作出口的6类80余件/套精品折扇一并展出。这些外销扇一般在中国传统制扇工艺、装饰绘画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流行的洛可可风格和装饰技巧,画法上采用西方的透视和明暗对比法,兼具中西艺术元素。精致的外销扇中既凝聚着中国工匠的精湛工艺,又承载着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内涵,也见证了东方和西方文化的交流。
光阴的故事——达翡音像馆藏品特展
展期:2024.8.16-10.20
地点:嘉兴博物馆(马家浜文化博物馆)
涪城汉韵: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藏汉代精品文物展
展期:2024.8.16-12.10
地点:烟台市博物馆
汉高祖时在今四川绵阳设立涪县。涪县是古代金牛道、阴平道的交汇地,蜀地的水陆要冲,成都的东北门户,居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位,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览分四个单元,展出陶器、漆木器、青铜器、铁器、拓片等多种类型文物92件/套,其中包括2件国家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和13件三级文物,为观众呈现两汉时期这里物阜民丰的繁荣景象。
艺境求索踵事增华——福建博物院积翠园艺术馆藏明清及闽籍当代书画作品选展
展期:2024.8.15-9.13
地点:福建博物院
展览分为两部分:一是明清书画,系1993年建馆之前积翠园主人捐赠的六百余件中择选近七十件书画藏品;二是闽籍当代书画,为建馆之后接受闽籍名家捐赠的部分藏品。书画以文物形式在博物馆娓娓道来,如松风水月、似仙露明珠,观经典佳作、品逸韵高致。
海岳印藏——中国篆刻名家印章艺术展
展期:2024.8.15-9.15
地点: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
石不能言最可人。石以养德,石以修身。印章在方寸之间,分朱布白,抒情达意,传承的是金石永寿。展览展出600多方印章,分为“印坛名家”“西泠印人”“国展精英”“篆刻中坚”四部分。印家遍布全国各地,印章风格各具特色。
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
展期:2024.8.14-11.11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上海现存古塔13座,它们是上海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古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高的一座就是位于松江区西林禅寺内的圆应塔。古塔巍峨,已矗立数百年,成为松江府城的象征之一。展览从“古塔西林重大发现”“恩泽延绵祥瑞齐集”“大千世相凡尘意趣”三个单元向观众呈现馆藏300件圆应塔发现的珍贵文物。
玉意吉祥——太原市博物馆藏玉器展
展期:2024.8.14-10.14
地点:太原市博物馆
玉,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承载着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和信仰。千百年来,玉器以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长河,玉的社会功用和文化意义,超越了物质的界限,成为连接古今、沟通心灵的纽带。展览分礼仪玉、装饰玉、陈设玉、实用玉等不同类别,展出文物38件(套)。
瓷影银光——漳州海丝贸易瓷器与银币特展
展期:2024.8.13-9.17
泛彼无垠——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书法精品展
展期:2024.8.13-11.13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
展览的作品创作年代跨越唐、明、清直至近现代,其中不乏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徵明、董其昌、陈继儒、王铎、傅山、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沈尹默、沙孟海等大家的代表性作品;文辞内容涉及佛教经典、诗文词赋、文房楹联、往来书信、书评画论等;书写形式包含中堂、条幅、长卷、扇面、册页;字体涵盖篆、隶、楷、行、草;风格则从放浪豪迈到规整严谨,从古意盎然到新风迭出。
我(们)
展期:2024.8.10-2025.4.6
地点:上海玻璃博物馆
展览中当艺术家刘沛莘与麦克·怀特为观众创造了一幅踏上异国他乡旅程的个人心灵图景。这次旅程从机场出发,观众经历艺术家们所描绘的出发、到达与居住,感受在陌生环境中逐步适应和重新定义自我的复杂历程,以及在这种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与成长。
晶彩自然无远弗届——多国矿物收藏和考古发现特展
展期:2024.8.10-10.10
挹览清芬——上海市松江区博物馆藏扇面展
展期:2024.8.10-9.20
地点: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
展期:2024.8.10-11.10
地点:世博会博物馆
不问不知——博物馆里的为什么
展期:2024.8.10-12.31
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展览精心策划了四个单元,带您从多个维度探索博物馆的奇妙世界。第一单元“观众的为什么?”:倾听您的心声,解答您的疑惑。第二单元“怎么在博物馆里问为什么?”:如何更高效地与博物馆对话。第三单元“博物馆的为什么?”:揭秘博物馆背后的故事与考量。第四单元“还有哪些为什么?”:鼓励双方构建平等对话桥梁。
金色的国家名片——世界金币文化特展
展期:2024.8.9-10.9
地点:中国钱币博物馆
藏天下古典的回响——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绘画展
展期:2024.8.9-11.10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览展出的全部60件/套展品都是来自溪客旧庐的收藏,展览以风格史为脉络,反应和诠释了15-19世纪的文人画风格发展主线,具体呈现跨越五个世纪的文人绘画历史。
恰逢东瓯遇龟兹——丝路上的文化交响
展期:2024.8.9-11.15
地点:温州博物馆
展览共汇集80余件展品,涵盖现代壁画临摹精品及陶瓷、纸本、金属、钱币、砖瓦等多质地文物与现代工艺美术品,串联起龟兹与东瓯、陆丝与海丝文明的交流对话以及丝路精神在现代的传承创新。
天地精灵璀璨江汉——武汉博物馆馆藏玉器精品展
地点:漳州市博物馆
古人云:“玉,石之美者”。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在近8000年历史的长河中,玉的发展伴随着我们民族的生息繁衍和文明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此次展览共展出150件武汉博物馆馆藏精美玉器,上迄远古,下至明清,是各朝代的典型玉器,大多为传世品。
丝绸之路·黄河:长河灵岩
展期:2024.8.8-10.8
地点: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
问白——德化窑白瓷精品展
地点:江西省博物馆
展览遴选福建博物院馆藏德化白瓷精品110余件(套),其中包括一级文物11件(套)、二级文物4件(套),三级文物76件(套),此外还有苏献忠、连德理、林晓芳等德化瓷当代名家的代表作品,通过展览与观众共鉴德化白瓷的艺术魅力,共述精彩的中国故事,共续中外互通、美美与共的精神文明。
丹青互鉴——清宫画家郎世宁开创的艺术世界
展期:2024.8.7-11.7
地点:沈阳故宫博物院
展览展出近50组件郎世宁及其学生、后继者的绘画作品,展现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的中西方绘画艺术包容互鉴的“时代之风”。郎世宁代表作、沈阳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的《竹荫西狑图》也在本次展览中亮相。
文心造物器承茶香——文人紫砂古今名壶特展
展期:2024.8.7-10.7
地点:中国茶叶博物馆
展览以文人紫砂为主线,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宜兴紫砂中的文人意趣;第二单元,浙江文人紫砂的瑰宝——玉成窑;第三单元,文人紫砂的现当代传承,突出展示自明末清初至当代400年来文人紫砂各个高峰时期的名家经典作品一百余件,多为传承有序、海内外重要展览之原件。
扇分如月清风凉夏——盐城市博物馆馆藏扇面展
展期:2024.8.6-10.7
地点:武汉博物馆
展览遴选近七十幅扇面精品,形式多样,形制齐全,书法与绘画交相辉映,团扇与折扇各展姿态,绢本和纸本各显风华。题材广泛,曲溪流水,峰峦叠石,村舍楼阁,名花异草,稀鸟珍禽,行草隶篆......雅趣横生,情致盎然。
打字机——承上启下的书写机器
展期:2024.8.4-9.30
地点:徐州圣旨博物馆
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
展期:2024.8.4-10.8
地点:山东博物馆
展出文物约330件(套),立足甲午海战暨甲午战争革命文物资源的调研和遴选,集中展示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十年成果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致远”舰、“经远”舰、“定远”舰、“超勇”舰......带着那时的硝烟出水而归,为观众重现战争的残酷与国殇之痛。
仑语·以道为器
展期:2024.8.3-9.5
地点:中国港口博物馆
展览以“仑语”作为总标题,“以道为器”为创作核心思想,邀请戴凡、刘轶恒两位亦师亦友的北仑本土艺术家,围绕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文物——宁波北仑沙溪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片为研究和创作的母题,从文物出发,用彼此不同的艺术创作媒介和语言打开了一场对故土历史的抚摸与对话。
繁华似锦豫见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
展期:2024.8.3-2025.2.28
“繁花似锦豫见红楼——《红楼梦》数字艺术展”是中国首个《红楼梦》主题数字艺术展,也是郑州博物馆首个光影数字展。展览以清末画家孙温、孙允谟合绘的全本《红楼梦》绘本(国家一级文物)为基础,综合运用数字创新技术,深入挖掘《红楼梦》的故事主线与文化内涵,带给观众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近距离感受传世巨著的不朽之魂。
梅兰芳主题当代美术创作作品巡展(云南站)
展期:2024.8.2-8.25
地点:昆明市博物馆
展览展出梅兰芳先生的画作、当代名家围绕“梅兰芳”主题创作的作品等等,除了巡展内容外,还特意开设了“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云南书画贺展作品区"。
向美而生·长三角非遗系列展览安徽阜阳界首彩陶展
展期:2024.8.2-12.15
地点:苏州博物馆
展览遴选界首彩陶陶瓶、陶罐、陶塑等共55件/组,分为“陶韵薪传”“陶艺工琢”和“陶思渊长”三单元,讲述界首彩陶的历史脉络、当代发展、传承情况、工艺流程与创新存续,不仅表现非遗技艺的精巧致细和传承人们的坚守执着,还向观众展示皖北民众的生活面貌,彰显民间文化的旺盛生命力。
岭南开发第一人——赵佗与南越国文物展
展期:2024.8.1-10.31
地点:正定县博物馆
赵佗一生胸襟广阔,以华夏一统和民族团结大业为重,构建起汉越一家亲的和谐社会,为岭南文化最终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览分为“史载赵佗”“考古南越”“千年追忆”三个部分,通过200余件展品,开启一段穿越2000多年,跨越1800公里的文化传奇之旅。
文正本苏人——范仲淹与苏州府学碑刻拓片展
展期:2024.8.1-9.21
地点: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
展览共展出45件珍贵的碑刻拓片,这些拓片涵盖了苏州府学从创办到历次修缮的重要历史节点,通过碑刻拓片展示、故事说明、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苏州文庙府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文脉传承的历程。
“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遗址文化展走进海南
展期:2024.7.30-11.5
地点:海南省博物馆
展览以“‘我’从远古走来”为主题,分为惊世发现、“北京人”、“山顶洞人”、科学研究、国宝寻踪、保护发展等七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周口店遗址的丰富内涵。其中,139件珍贵展品亮相,包括100件真品和39件模型。
多瑙河明珠——匈牙利文化展
展期:2024.7.30-10.15
地点:贵州省博物馆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共展出260件匈牙利展品。其中,第一单元“币海漫游——匈牙利国家银行藏匈牙利钱币”展出216件匈牙利钱币,第二单元“梦中乐园——匈牙利的铜版画”展出23件铜版画艺术作品,第三单元“翻空出奇——匈牙利的邮票艺术”展出21件匈牙利邮票艺术品。
来自大西洋彼岸的信使——诺瑞,穆罕默德油画作品展
展期:2024.7.30-9.6
地点:丽水市博物馆
展览展出诺瑞创作的油画作品23件,共分“彼岸之光——沿海城市风光系列”、“生活点滴——静物系列”、“北非风情——花园及庭院系列”三个单元,作品从摩洛哥的港城生活与自然风光切入,以带有神话色彩的跨洋旅行者视角,为公众带来充满异国风情的文化体验。
瑞炉流香——宋元青白瓷香炉标本展
展期:2024.7.30-9.15
地点:安庆博物馆
展览展出宋元青白瓷香炉标本156件/套。通过对丰富多样的青白瓷香炉精美残件、标本的分类介绍与展示,展现了宋元时代景德镇工匠精妙绝伦的制瓷技艺,还原了宋人生活中寓炉以隐逸、闻香以致远的生活画卷,诠释了景德镇窑青白瓷炉奇思妙想的美学设计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绘见:山水中的古典世界
展期:2024.7.28-9.28
地点: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雄关古道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
展期:2024.7.28-11.3
地点:四川博物院
本次蜀道主题特展透过近400件(套)珍贵文物从历史、地理、工程、人文等多个维度出发,解读蜀道历史文化,将蜀道的开辟与发展过程以及蜀道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展现在大家面前,堪称一部关于蜀道历史文化遗产的“指南”。
源远流长——17-19世纪中国绘画在东亚的影响
地点:旅顺博物馆
展览共分两个单元,从中国绘画和日本、朝鲜半岛绘画两个板块来体现绘画的流传和衍变。沈铨、东渡禅僧、渡海四大家的作品、日本写生及文人画都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有很多作品更是首次展出。
东方高定——东莞市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艺术品展
展期:2024.7.27-10.13
地点:大同市博物馆
展览共展出精品文物79件套(共102件),文物涵盖外销瓷、外销银器、外销铜胎画、珐琅外销扇等来自东方的“高级定制”,不仅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广东本土的审美趣味同时散发着浓郁的西方情趣,是广州海上贸易蓬勃发展的见证,再现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景象。
东周时期的洛阳与苏州
展期:2024.7.27-10.17
展览分“踏墟寻城”“朝周问礼”“兴兵征伐”“万殊归一”四大篇章,遴选近240余件/套文物,依托洛阳、苏州两地历年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从城市考古、礼乐、军事、融合等方面,梳理中原与吴地之间交融共生的发展脉络,再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的历史进程。
“晋·见中国”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
展期:2024.7.27-10.27
山西,地处华夏腹地,表里山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展览依托山西博物院丰富的文物文化资源,通过百余件山西文物聚焦华夏文明发展历程,讲述了山西在古人类发展到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形成几个重要时段中的重要作用。
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
该展览是三峡博物馆2024年度推出的代表性原创展览,展厅面积约800平方米,展线180米,共展出玉玦、玉璜、玉璧、玉琮、玉钺、玉人等各类长江流域史前玉器305件(组),其中一级文物32件,绝大多数属首次在渝亮相。
历史课本中的国宝
展期:2024.7.26-9.26
地点:长春博物馆
展览从初中历史课本中甄选史前至宋代的25件具有重大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文物,包括贾湖骨笛、四羊青铜方尊、三星堆铜纵目面具、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秦始皇兵马俑、刘胜金缕玉衣、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等,通过对“国宝”的深入剖析,在课本之外以全新视角解读文物的价值精髓。
1200年那些事儿:白鹤梁题记拓片展
展期:2024.7.26-10.7
白鹤梁题刻位于涪陵城北的长江干流中,上面题刻有文字186段,石鱼13组18尾等图像。题刻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水文记录、丰收祈愿、游记题名等种种内容。其中,记录打卡旅游的行为,“观石鱼题名”、与友人“同观石鱼”在当时成为了一种社交活动流行。“观石鱼之兆年,拂涪翁之遗迹,亦一时胜游也。”因此,在白鹤梁存在的1200年里,打卡的人络绎不绝。
清风石来——石家庄市博物馆藏清代扇面精品展
展期:2024.7.26-10.9
地点:保山市博物馆
护行天下——华侨护照专题展
展期:2024.7.26-8.25
地点: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
古往今来,人员出境都必须先申领“通行证”才能出发,否则将面临被扣押、失去身份甚至是不能回国的危险。此展邀您一同了解华侨证照的历史面貌以及背后涉侨政策体系的发展,感悟个人荣辱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思考新时代下侨务政策的改革与发展。
大美无言——祝大年艺术展
展期:2024.7.26-11.25
地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展览展出祝大年陶瓷、绘画、钢笔画、壁画作品108件/套,不仅涵盖了祝大年一生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他毕生的艺术追求。
故宫·茶世界:紫禁清韵——茶文化精品文物展
展期:2024.7.26-10.27
地点:河北博物馆
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
展期:2024.7.26-10.15
地点:苏州太仓市博物馆
展览展出了大同市博物馆藏辽金元文物精品144件(套),涵盖辽金元时期的铜器、铁器、陶器、瓷器、金银器、家具、雕塑、壁画。秋冬射猎、春夏耕作、茶酒饮宴、家居逸乐的场景组合,尽显胡风汉韵之色,再现了辽金元三个时期的辉煌强盛。
神工意匠——古代建筑知识展
展期:2024.7.25-9.15
地点:连云港市博物馆
展览撷取古代建筑精华,展出展板48幅,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中国古建筑建筑结构、建筑构件和装饰艺术,让观众在感受艺术之美和技术之精妙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古建筑。
我的收藏故事——民间收藏展
展期:2024.7.25-8.25
地点: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展览展出民族服饰、绣片、傩面具、老物件等各类展品80余件(套),用丰富的民间藏品集中呈现了收藏者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热爱,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记录了生动的百姓故事、承载了收藏者追求美好生活、追寻文化记忆的重要印记和他们难以忘记的人生情怀。
天上云霞人间织——金文云锦艺术展
地点: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展览通过聚焦金文先生的云锦研究、创作、传承,以“明清经典”“灿若云霞”“风韵神彩”“时尚芳华”四个单元,展现云锦的历史风貌、艺术魅力、文化底蕴与现代表达,让云锦这一中华传统艺术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吴娄气象——嘉昆太碑刻拓片展
展期:2024.7.24-9.1
地点:上海嘉定博物馆
展览展示了嘉定、昆山、太仓三地精品碑刻拓片近百件。这些展品是证明嘉昆太三地历史同源、人文相融的最好见证,为研究区域历史文化提供了真实且可信的第一手材料,观众也可从中深切感知社会变迁的脉络发展。
敕勒长歌——北朝的融合之路
展期:2024.7.24-9.24
展览汇集了23家文博单位的350余件(组)文物,分为三个部分,“同出六镇东西争霸”“归心华夏多元互融”“异质汇流和合共生”,通过碑刻书法、造像、壁画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还原了民族融合的历史场景与多元审美的精神图谱。讲述了北朝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
责任编辑:王丽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