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国宝冷知识,我打赌你不知道

每年的大年初一,乾隆皇帝都要来到养心殿东暖阁,在这里写几句吉祥话和新年愿望,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这个时候,乾隆皇帝的桌上都会放一杯屠苏酒,用来盛酒的杯子就是在《国家宝藏》第二季亮过相的,寓意着江山万年、政权永固的金瓯永固杯。

不难看出,金瓯永固杯用黄金做成,镶嵌着珍珠、宝石、碧玺,整个看起来金灿灿、亮闪闪,一片珠光宝气。

但是,这并非它最初的样子。金瓯永固杯除镶嵌宝石外,还运用点翠工艺,在杯壁上镶嵌了一层翠鸟身上的蓝色羽毛,因而刚制作完成的金瓯永固杯并不是金色,而是亮眼的翠蓝色。

想象不出来的话,可以参考一下点翠首饰

日积月累,点翠脱落,才有了我们看到的金灿灿的金瓯永固杯。相对来讲,台北故宫博物院那只保存更完整,仍能清晰地看到点翠的痕迹。

准确的说,圣旨是彩色的,而且根据接旨对象的级别不同,圣旨的颜色也不一样。

明清时期,给五品及以上官员的圣旨叫诰命,给六品至九品的则叫敕命。

敕命圣旨由白绫制成,颜色就是纯白色;而诰命圣旨则采用三色、五色、或七色织锦,其中五色最为常用,有红、蓝、黑青、咖啡、明黄五种颜色。

连带着,诰命圣旨上的字,也有红、黑、蓝、绿等多种颜色。

下面这匹马,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当选中国旅游的标志,更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谓中国最著名的一匹马。

要问这匹马叫什么,少数文物界的人会回答“铜奔马”,而绝大多数人则会脱口而出:“马踏飞燕”。

但不好意思,“马踏飞燕”这个名字早就被淘汰了,人家官方认证的名字叫“马超龙鹊”,因为它踏的那只鸟并不是燕子,而是传说中的神鸟龙雀。

“马超龙雀”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以侧面形象示人,很少能看到它的正面照,至于原因请大家自行体会

不是盆是什么?

说起来有点吓人,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从功能上来说,是个棺材盖。

半坡文化中,早夭的幼儿和少年通常不葬在墓地里,而是用2、3件日常使用的瓮或盆扣合在一起,并在底部钻个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埋葬在自家附近,称为瓮棺葬。

而著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儿童瓮棺的棺盖。怎么样,是不是从此无法直视这件国宝了?

青铜器中有一种染器,由染杯和染炉组成,有时染炉下面还带有用来承接灰烬的承盘。

虽然名字叫染器,但这种器具却并不是用来染色的,而是一种饮食器具,准确来说,是自带加热功能的蘸料碟。

古代称调料为“染”,染杯就是用来盛放调味酱汁的。

另外,汉代时流行一种叫“濡”的肉类烹制方法,也就是先把肉煮熟再蘸调料吃,而汉代人又习惯比较烫的调料,所以又诞生了给染杯加热的染炉。

目前发现的染器多数来自西汉,一般通高在10cm左右,容量为250—300ml,小巧而精致。

我们印象中的兵马俑,“土里土气”,跟坑里的背景土墙几乎融为一体。

但实际上,兵马俑刚出土时有着粉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彩色的铠甲,是名副其实的色彩斑斓。

兵马俑出土和空气接触后,这些色彩全部在几分钟之内脱落。

好消息是,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最新出土的兵马俑色彩得以保留,据统计2011年到2014年间,考古团队共清理并保留了120余组彩色兵马俑,目前正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修复中。

四方臣服,万国来朝,是国家强大的证明,也是历朝历代每一个皇帝的梦想。

每逢梦想实现的时候,宫廷画家们就要出来充当人肉照相机,用画笔忠实记录下一切。乾隆挂在养心殿里的《万国来朝图》,描绘的就是这一高光时刻。

画面气势宏大,细节描绘也很到位:乾隆在紫禁城里盛装准备,文武百官列队出席,各国使者带着礼物正在等待入场……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真实。

然而,所谓的“万国来朝”根本就不存在,只是画家们投乾隆所好,在过年的时候凭想象画出来逗乾隆开心的。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用料约2.6平方米,重量却比鸡蛋还要轻,只有49克,折叠起来可以放到火柴盒里,堪称世界上最轻的衣服。

如此轻薄的珍品不宜长期展出,博物馆需要一件复制品。然而,发达的现代纺织技术却在此时败下阵来,诸多纺织厂都复制失败,最后博物馆只好找到了南京云锦研究所。

专业的就是专业的,南京云锦所严格还原汉代纺织技术,信心满满的复制了一件襌衣,最后一称……重量超过80克,几乎比真品重了一倍!

研究人员多方检测,最后才发现问题出在蚕身上。

原来2000多年过去之后,蚕宝宝们都长胖了一大圈,吐出的丝也比汉代的蚕丝更粗更重。

THE END
1.漫游开福⑧丨逛博物馆才是“正经事”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那一定是这里的博物馆 今天 漫游开福就带你走进湖南博物院 一起穿越时间的长河 感受历史的传奇 提到湖南博物院,就不得不提到“马王堆”。上世纪70年代发掘的马王堆汉墓,记录了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家的生活。这里共出土了超过3000件珍贵文物,从雕刻细腻的漆器到轻若纱雾的丝织品,从汤药详尽的食谱到集星辰于一身的简帛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4064
2.国宝文物辛追夫人素纱襌衣被盗走冲了下水道?湖南博物院辟谣了实际上被许某偷走的素纱襌衣是直裾素纱襌衣,也就是一直在展柜里展出的那一件,根据当年的案件追踪报道,嫌疑人母亲因为害怕曾试图毁坏一些文物,她尝试烧掉漆器,但是漆器燃烧味道很大,嫌疑人母亲放弃了,最终她将包括素纱襌衣在内的一批文物丢到了烈士公园,被人发现后送回了博物馆,被偷走的直裾素纱襌衣没有被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801077085389852&wfr=spider&for=pc
3.博物馆中令你最震惊的一件文物是什么?去年到湖南旅游,参观了湖南博物院,看到了西汉时期的文物素纱禅衣,这也是该院的镇院之宝。素纱禅衣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5456125/answer/3579839997
4.汉家公主长沙渔阳王后特展展出了辛追夫人T形帛画和素纱单衣, 马王堆汉墓是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马王堆汉墓是长沙西汉王侯的重要代表, 长沙国存续200余年, 还要分成吴氏和刘氏两个阶段, 湖南境内发现的长沙国王、侯墓就有数十座 本次特展围绕1993年年西汉渔阳王后墓 为基础 本次特展由长沙市博物馆举办。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4/03/9165926_1141932823.shtml
5.湖南省博物馆复制镇馆之宝素纱襌衣三湘万象湖南近日,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南京云锦研究所成功仿制出一件重约49克的素纱襌衣。素纱襌衣是湖南省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之一,被誉为“世界上最轻薄的衣服”。这是它出土近40年来,首次得到官方授权,经省博物馆专家鉴定后认证的仿制品。图/通讯员毕枫 选材 制作素纱襌衣时,西汉人使用的三眠蚕丝纤度比现代人培育的四眠蚕丝https://hunan.voc.com.cn/article/201903/201903281101574882.html
6.揭秘素纱襌衣:2200年前穿透纱的女子经历了什么近日,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南京云锦研究所,历时两年成功仿制出一件重量约49克的素纱襌衣(“襌”音dān,常被误写做“禅”)。这也是素纱襌衣出土40多年来,首次得到官方授权、在经博物馆相关专家鉴定后得到官方认可的仿制品。 本期“史说”,我们邀请到服饰史学家黄强,为我们揭秘素纱襌衣背后的历史掌故。 http://www.zmdtvw.cn/showinfo-33-234828-0.html
7.素纱襌衣(西汉早期文物)素纱襌衣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1]。看文物特征 2002年,素纱襌衣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2]。看文物保护 反馈有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素纱襌衣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馆藏地点湖南省博物馆 所属年代西汉 文物级别国家一级文物https://baike.sogou.com/m/v200826.htm
8.湖南博物馆湖南博物馆(Hunan Museum),原为“湖南省博物馆”2022年7月30日,正式更名为“湖南博物院”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50号,地处长沙市中心,长沙烈士公园西北角它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和艺术博物馆、地标博物馆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和中央政府共建的八个国家重点博物馆之一现任策展人是段小明。 湖南博物馆https://www.qwbaike.cn/doc-view-8207.html
9.来湖南省博必看的宝物日记来湖南省博必看的宝物 湖南博物馆四大镇馆宝物之一:素纱单衣 它出土时重仅49克(另有一被毁48克出土),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织物。 真算得上"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镇馆https://m.douban.com/note/682374248
10.直裾素纱襌衣湖南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一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直裾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经过进化,体型比几千年前的要大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于是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7345
11.湖南省博物馆开放了没?想看马王堆汉墓的金缕玉衣去哪里可以看到湖南省博物馆开放了没?想看马王堆汉墓的金缕玉衣去哪里可以看到 马蜂窝用户·sleep Lv.15 2019-03-06 举报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早已经对外开放了,辛追夫人、素纱襌衣、皿方罍、T形帛画……那些教科书上才看过的东西,你可以看到实物啦!怎么更好、更方便地观展呢,这份攻略请收下! 布局: 新馆目前开设两个免费https://m.mafengwo.cn/wenda/detail-9565239-16241145.html
12.“素纱褝衣”的劫后余生纱衣失踪迷案 关于素纱襌衣的失踪之谜,故事还得从1983年讲起。 1983年,马王堆汉墓被发掘接近10年之后,10月的一天。一名黑影手持铁棍,搬运木质人字梯,顺扶梯沿墙而上,砸碎了湖南省博物馆陈列展馆的窗户玻璃。 当时夜色已经降临,空旷的博物馆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声响。 https://www.jianshu.com/p/c0854292ab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