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天津文博场馆各展风姿线上“云观展”线下“不打烊”

“交融·肇兴──辽金时期的天津”展

李叔同故居展

昨日是第44个国际博物馆日,为契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主题,我市各大文博场馆采取线上线下融合传播的方式推出多项活动,让观众无论是亲临现场,还是云端体验,都能收获一段全新感官的文化之旅。

5G展让文物“活”起来

由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博物馆和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天津九宸数字影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5G智能互动体验展”,昨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展。

记者走进展厅,看见一名观众正拿着类似放大镜的工具对着机器屏幕扫描。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工具叫“探究镜”,扫描后,探究镜里就会讲述馆藏文物──西周太保鼎等文物的“前世今生”。

据介绍,5G智能互动体验展的开展,正是以新技术对天津多元而包容的历史文化的全新展示。通过多种数字互动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展陈参观模式,实现了展览空间协调化、虚拟内容景观化,进一步增强了文物和历史的表现力、感染力、趣味性,提升了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和娱乐功能。

作为天津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公共文化场馆,此次5G智能互动体验展是一个良好开端。天津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陈卓表示,下一步,天津博物馆将开通线上功能,让文物和历史“走出去”,实现异地在线游览,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真正打造“永不闭馆的5G展”和“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今后,天津博物馆5G智能互动体验展,还将进一步建设和推广线上天津运河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VR数字实践中心等内容,实现景观全域式、5G全覆盖、处处可游览,让游客充分体验“文化旅游+互联网”带来的高水准、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天津文化中心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名片和又一处“网红打卡地”。

特色展览“品”津味文化

昨日,“交融·肇兴──辽金时期的天津”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展览分“南北对峙”“天津发轫”两个单元,展品包括瓷器、铜印、佛像造型等,共同勾勒出天津在这一时期的独特历史面貌。

观众李桂巧看完展览后告诉记者:“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我特意来馆里参观这个展览。看到这些精美文物,感觉非常惊艳,它们呈现出了辽金时期天津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遗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自信。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我感觉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推出的“兼收并蓄──李叔同与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展览,介绍李叔同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践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展示其在话剧、音乐、美术等领域的贡献,同时也将文化兼收并畜的理念传播四方。

在中国近现代中华儿女奋斗史中,产生了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名人,他们是时代的见证者、实践者与推动者,同时也为时代增光添彩。“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专门以20世纪伟大女性宋庆龄、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先驱鲁迅、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泰斗茅盾、“人民艺术家”老舍、中国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中国现代地质科学奠基人之一李四光、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中国近代文化大师李叔同、“先进的中国人”康有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大师红线女、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为主体,举办“平等·多元·包容──文化名人的艺术世界”展览。展览于昨日在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展出,从14位近现代文化名人的历史功绩入手,展现了他们追求独立自主、科学真理的强烈愿望,以及对艺术之美的理念观感。

“云”端活动“闻”古今天下

昨日,一场跨越千年的直播活动正式上线,本次活动以天津博物馆推出的新展“交融·肇兴──辽金时期的天津”为主线,在天津博物馆设主会场,在元明清天妃宫博物馆、宝坻陀罗尼经幢、独乐寺、鼓楼设置分会场,进行互动联播,让观众在云端了解“辽金时期的天津”。截至直播结束时,活动在各大平台的点击量约300万人次。许多网友在观看完直播后表示没看够,希望这样的直播方式以后多多开展。

“津汉同心、风雨同行──寻访津汉老街、解读双城故事”云游两地城市建筑,也于昨日正式上线。天津与武汉近代史上曾有相似的境遇,都有租界,都是水陆码头、交通枢纽。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天津则有“九河下梢、三北通衢”的美誉。两座城市博物馆的志愿者团队带领观众线上漫步天津和武汉的历史文化街区,寻找身边的历史。

天津的每一栋洋楼里都蕴涵着一个历史故事,铭记和见证着一段生动的历史。直播中观众跟随天津博物馆志愿者的镜头,看梁启超纪念馆、张园、天津工商学院(今天津外国语大学)颇具异域风情的小洋楼背后,珍藏着一个多世纪里蕴涵的故事和文化。直播中观众也聆听了来自武汉博物馆志愿者的讲述,一起了解大孚银行大楼、金城银行大楼等建筑背后的光影。

天津自然博物馆“缪斯听听”小程序昨日上线,观众可以足不出户看展览,畅享文化大餐。该馆品牌活动“自然微课堂”通过连线等方式,把青少年喜欢的各类科普小课程送到农村学校,由学校按年龄、年级或不同学科类别对学生进行传送。学生们学习科普知识,通过网络知识答题加深记忆。据统计,活动受益学生约500人,效果良好。

巡展提振观众复工复产信心

昨日,平津战役纪念馆送进中国外运华北有限公司巡展的《走进平津战役》《信仰的力量》两个展览吸引了不少职工观看。这是该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走出去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声音,传承红色基因的又一举措,对增强必胜信心,激励企业员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复工复产阵地战、发展变革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走进平津战役》通过5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从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和英烈业绩五部分内容,真实还原平津战役的全过程。《信仰的力量》通过10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讲述江姐、小萝卜头、华子良等红岩革命志士,在渣滓洞、白公馆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生动展现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和信仰的力量。

利用此次巡展,该企业党员以支部为单位,分批、分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团员青年站在展览前驻足观看,感受着红色情怀,追忆着革命精神。大家纷纷表示,每一位烈士都是为了革命鞠躬尽瘁,舍生取义打下了今天的江山,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发扬“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精神,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记者刘茵摄影姚文生)

THE END
1.甘肃省博物馆“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集中示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最新成果。其中甘肃省博物馆的“‘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入选2024 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3A5AUC0553TFBT.html
2.在博物馆中体验“穿越感”,享受“文明美”“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的文化选择,并从中获取丰厚的文化营养。博物馆是文明展示的平台,国家文物局5月1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数量以平均每年约300家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备案博物馆已达6833家,总量居世界前列。2023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https://www.cz001.com.cn/index.php?m=ztDetail&id=1986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个灰陶瓮中,一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被人们发现。数千年深藏地下,犀尊早已沧桑斑驳、遍身锈蚀。60年后,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智慧展览上,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在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的支持下,犀尊周身遍布的纹饰得以重见天日,熠熠生辉。 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4.数字前沿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公布全球首个11月29日,《新疆历史文物展》首次3D数字空间云展览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慈孝书院,通过将博物馆搬上“云端”,让学生们在“云游”和互动中享受身临其境的历史文化体验。 云上数字展览对新疆博物馆的7、8、9三个展厅进行轻量化三维空间数据采集,选取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文物,通过嵌入实景还原3D数字展厅、3D文物https://www.cdcgc.net.cn/detail/1473
5.春节元宵节期间,太原文博部门为您备下文化大餐3.云游览·云看展——晋祠博物馆线上展览 时间:2月1日至长期 参与方式:晋祠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平台(中国晋祠)。 二、太原博物馆 1.家风家训大讲堂 时间:2月13日 内容:围绕晋阳历史名人、红色家书等,开展家风家训大讲堂活动。 参与方式:公众可以关注太原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观看。 http://epaper.sxrb.com/wap/sxwb/20210204/686370.shtml
6.上海科技金融博物馆搬到线上了!唐宁馆长:欢迎大家云游览上海科技金融博物馆搬到线上了!唐宁馆长:欢迎大家云游览 在宜信创始人、CEO的身份之外,唐宁是全球首家科技金融主题的博物馆——上海科技金融博物馆的执行馆长。 今天,上海科技金融博物馆正式升级为“掌上博物馆”,通过指尖即可随时近距离感受博物馆中的一切。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450760876&efid=Bfx97Mf1ROUASOjQr2aGwg
7.让文物“活起来”,腾讯云助力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打造全真互联游览4月11日,首座“全真互联博物馆”在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上线,该博物馆由南京文投集团大明文化文都云与腾讯云联合打造,致力于通过VR/AR、AI、数字孪生等技术,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今年以来,文旅复苏趋势明显,2023年春节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国内旅游收入37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30411/042023_1255196.html
8.全国首个博物馆综合服务云平台“揽博南京”上线扬子晚报扬子晚报讯(记者 孔小平 王雪瑞)5月18日,2024南京文投集团文都数字云平台3.0版暨“揽博南京”子平台发布会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恩剧场举行。 发布会上,全国首个博物馆综合服务云平台——揽博南京正式上线。“揽博南京”平台整合全市特色博物馆资源,致力于打造“有用的”一站式博物馆游览,解锁“好用的”数字https://epaper.yzwb.net/pc/con/202405/19/content_1328101.html
9.“云”上体验洛杉矶文化文化娱乐足不出户游览洛杉矶经典的博物馆和文化景点,从虚拟旅游到现场直播和数字档案,博物馆和景点通过创新的“云”上观赏方式,带着游客在家里安全舒服地探索收藏品和景点。https://www.hellola.cn/magichour/experience-la-culture-from-the-comfort-of-home
10.新型消费观察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云”遨游玩转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 杨理胜:观众可以通过线上观展的形式对整个展馆的规划、主体,以及我们重要的展品进行比较详尽的了解,还可以近距离体验到展品的文字介绍、图片介绍、音频讲解、三维模型等等相关信息。 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去年12月份开馆,线上平台今年4月上线以来,目前已经超过11000人次进行了线上的游览。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2/0609/7286008.shtml
11.敦煌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也深受年轻人喜爱,“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敦煌博物馆系列文创产品也深受年轻人喜爱,“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两个月,游览量突破1200万人次,这些都为敦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博物馆年轻人中华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https://www.shuashuati.com/ti/06349e9793174b82b360876dc4cef764.html?fm=bd27d093cc6c02e245b7ec4f69fca08021
12.沿黄九省区博物馆联盟集体网上直播3月2日,沿黄九省区博物馆“云探国宝”直播活动正式开播。下午两点半由河南博物院领衔开播,直播前就有上万名网友翘首以待。从静态的展示到动态的直播,博物馆上直播不失为一种互联网生态下的创新之作。 疫情下,博物馆游览方式的革命 沿黄九省区博物馆在线直播,或是对博物馆游览方式的一次革命性升级。 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wbzx/mtgz/article4856c03813e242129f0b031ded562906.html
13.云展览数字化时代,产品展厅设计从线下到线上实现了模式的创新发展,线上展厅,云展厅,云展览等成为用户新宠,数字化时代,产品展厅设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产品展厅设计数字化趋势,使其成为提高企业竞争的强大助力。 2024.03.07 肇庆博物馆:数字化的博物馆 标签:博物馆VR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云展览云展厅虚拟展厅 https://www.fractal-technology.com/taglist/3199.html
14.中国旅游日来了!飞猪推出“讲解随心听”云逛博物馆等多项活动和飞猪上新博物馆“讲解随心听” 此外,为积极响应“万名导游带您云旅游”宣传推广行动,“云游博物馆”系列直播日前也在飞猪平台上线,用户宅家也能“云逛”国内近20家博物馆和历史文化景区,全程还有解说大咖实时互动,5月以来“云游博物馆”系列直播观看超1000万人次。“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飞猪还联合淘宝直播落地http://ali-up.com/articledetail/268660
15.直通服贸会服贸会“云”游博物馆是怎样的游览体验?一面墙就是一座博物馆,参观者驻足艺术长廊(总台央广记者 佟亚涛 摄) 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600多岁的故宫,甚至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物,以年轻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触网上云”。这是否会成为一种趋势?又会给未来的游览方式带来哪些改变? https://3w.huanqiu.com/a/327eab/44eEAK8aeR2
16.新春嗨不停!2023春节烟台文旅创新亮点活动惊喜上线!海螺号内容:在博物馆中央大厅营造浓郁的兔年春节氛围,联合烟台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福山区王懿荣纪念馆、牟平区博物馆、胶东民间艺术博物馆、芝罘区璜山民艺博物馆等推出系列传统文化民俗体验活动。 参与方式:电话咨询,线下参与。 举办单位:烟台市博物馆 咨询电话:0535-6232976 http://hlh.jiaodong.net/system/2023/01/13/014594223.shtml
17.24小时“云观展”,成博陪你安心“宅”成博君精心挑选并制作了多个精彩展览的360°全景 VR,在多个平台上线。观众只需轻轻点击,即可“漫步”展厅,身临其境地观赏展览。 从这里“走进”成博 1 成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再点击“攻略”栏的“VR漫游”就可以观展啦。 2 成都博物馆智慧导览APP:下载后即可使用,不仅可以按楼层“游览”成博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011/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