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学旅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关键词】研学旅行,博物馆,中小学生,社会机构

近年出现的研学旅行是一种主要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的新型旅游产品。研学旅游的针对主体是中小学生,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依托旅游景点等社会资源开展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性旅游活动[1]。

一、博物馆研学旅行现状

由于博物馆自身性质和功能限制,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博物馆多数会选择与社会机构合作,即博物馆负责课程设计、馆内活动以及馆内安全,社会机构负责馆外事务,如组织学生以及学生整个研学期间的食宿行等。这种模式虽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导致博物馆在发展研学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一)博物馆自身存在的问题

1.研学课程质量不高

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重在探索研究,让学生近距离与文物接触,通过研学课程链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但目前研学旅行普遍出现具体课程安排“游”多“学”少的现象,课程和活动质量均较低,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研学收获并不多,甚至对研学旅行感到失望和排斥。

2.与社会机构合作机制欠缺

博物馆一直以来从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对象都是直接面向学校,而且这些活动多属公益性质。研学旅行多由社会机构(如旅行社、营地机构)有偿承担,从某种意义来说,研学旅行催生了一种以中小学生群体为对象的旅游细分市场。因此,面对这样的新型合作模式,博物馆在责任划分、风险控制等方面尚没有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这是导致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障碍。

(二)社会研学机构存在问题

1.师资规模配置不足

组织博物馆研学活动的社会机构仍处于粗放式状态,师资配置明显不合理,使学生研学时存在安全隐患,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

2.缺乏专业从事研学教育实践的人才

3.经营管理不到位

为了提高利润,有些社会机构存在着严重的管理不规范行为。如不能给孩子提供干净卫生、有营养的餐饮;为节省住宿成本,在研学旅行中将学生的床铺合并在一起,以安排睡眠等不良现象,致使学生的生活水准得不到保证。

4.缺乏风控管理

研学机构缺乏专门的风险管控,导致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快速、很好的解决。诸如研学期不购买保险、研学过程中没有准备相应的医疗配备、缺乏对领队老师的急救培训、没有提前做好详细的风控措施等。

(三)其他问题

1.一次性交易,缺乏反馈

由于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标准,博物馆研学大多属于一次性交易,旅行结束后缺少后期的调查研究、活动评估以及经验总结。整体来讲,从服务到品质还有很多地方亟待完善。

2.市场缺乏监管,定价无上限

博物馆研学旅行方兴未艾,还没形成成熟的市场,已经参与的社会机构没有行业参照标准,有些机构打着“考古体验”“文化之旅”的旗号,漫天要价,严重损害广大中小学利益的同时,也给博物馆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博物馆研学旅行现状分析

从研学旅行的定义来看,一次完整的博物馆研学活动需要学生的参与、学校或社会机构的组织、博物馆的接待。分析和研究研学旅行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这三者着手。

1.参与活动的主体——学生

在参与研学活动前,学生没有清楚了解和认识到研学旅行的意义。他们多数情况将研学理解为旅游,很少会带着学习和探索的目的参与活动,导致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缺乏自我约束,消极对待活动任务,甚至在活动过程中发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其次,研学活动重规范轻个性,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少研学活动出于安全考虑,过分强调纪律规范,禁锢了学生的言行,使研学旅行丧失了活力。在实施研学旅行过程中往往都是长官意志,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降低了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使研学旅行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2.学校和社会机构

学生之所以会消极对待研学,其中有大部分原因是社会机构重游学轻研究,没有深入挖掘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将研学旅行设计成出发前查查博物馆的资料,活动时发发任务卡这种形式,变成了旅游中给学生灌输博物馆文物知识的行为。而研学旅行最容易体现出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等更高层面的教育价值,更多的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综合素质方面的锻炼与提升。

另外,学校重实施轻评价,没有将研学旅行的教育引导落实到位。不少学校和社会机构在实施研学旅行活动中都制定活动方案、安全预案,还留有作业,但却缺乏利用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在研学旅行中个人的得失、体验、感受、活动效果、教育价值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没有得到学校和社会机构的高度重视。

3.研学目的地博物馆

博物馆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展厅参观,而是将博物院文物“活化”并让学生们切身体验和真实感知的实践教育。因此,优质的课程是保证研学质量的核心。一些博物馆在设计研学课程时,只是让讲解员带着孩子参观展厅,参观结束后进行手工体验,缺乏整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更谈不上因材施教,这就导致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缺乏兴趣。

研学旅行的课程是活动式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切身体验和融通多元经验的体验教育。此外,多数博物馆是免费对社会开放的,而研学活动多是收费活动,这使得博物馆在参与研学旅行时失去了管理的主动性。一些社会机构或者个人以“博物馆游学”之名,带着学生来到博物馆,而不向博物馆报备,没有博物馆方面的参与和管理,开展活动的标准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由此产生的研学纠纷、不良社会舆论和媒体的负面报道等使博物馆被动遭受声誉指责,成为了指责对象。

三、博物馆研学旅行问题解决对策

(一)推动博物馆研学发展的政策依据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到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并支持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等机构,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逐步完善接待体系。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文化部、国家民委、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要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培育博物馆等机构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

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强化文化教育结合,提高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定期开展中小学生博物馆教育活动,推出多项博物馆教育精品项目和师范活动。以上政策的出台为制定博物馆研学旅行标准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博物馆应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依照各馆馆情,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研学活动。

(二)博物馆精品研学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提高研学水平,建立研学制度

博物馆是研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文物部门、教育部门、学校、社会机构应联合起来,参与到研学管理的体系中,承担起研学管理的重任,把好研学发展的质量关。

4.各社会机构要配备研学管理执行团队,其职能包括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应急事故处理预案、安全管理、风控管理、保险、领队、讲师等配套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5.研学讲师列入到导游的管理体系中,由旅游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与管理制度。讲师要通过相应的博物馆考核后持证上岗。

(四)研学旅行读物有待开发

除博物馆免费提供的公益性宣传读物之外,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普及性于一体的文化类图书、编印成册的研学课程应该成为学生研学旅行的延伸读物。研学读物一方面可以为完成研学课题丰富参考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纪念品收藏,闲暇时翻阅以增加收获。

四、结语

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开展,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从整个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参与主体来看,社会机构作为连接学生和博物馆的桥梁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提供健全的服务、导游、安全保障等配套管理,是研学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应承担起研学旅行的主要职责。博物馆、学校也需要各司其职,做好研学活动的开展与质量保障。此外,各部门出台相应的行业标准,给予政策引导,共同携手构建研学发展的新机制,才能促进博物馆研学旅行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2016[S].2017.

[2]梁刚.研学旅行细分市场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次培养方案改革[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8(2).

[3]钟晓鹏.研学旅行市场运行模式探析——以安徽省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学报期刊咨询网致力于为广大职称者提供学报期刊论文发表咨询、学报期刊目录和学报咨询服务,有需要学报服务的可以咨询学术顾问。

THE END
1.博物馆管理办法(文化部部令第35号)第三章 藏品管理 第十九条博物馆藏品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等,应当依法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并报所在地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博物馆应具有保障藏品安全的设备和设施。馆藏一级文物和其他易损易坏的珍贵文物,应设立专库或专柜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https://www.gov.cn/flfg/2006-01/09/content_151766.htm
2.博物馆管理制度(精选15篇)博物馆管理制度 2 (一)安全保卫的组织领导 一、博物馆建立由馆长牵头、以保卫科为骨干、其他科室人员共同参加的安全保卫领导组。领导组暂由x人组成,负责指导、检查、监督全馆的安全保卫工作。 二、博物馆设保卫科,具体负责全馆的文物展品、展厅设施设备的安全,保证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安全运行。 https://www.ruiwen.com/guanlizhidu/7269856.html
3.榆林学院陕北历史文化博物馆展厅管理制度(修订)1.为了加强博物馆展厅的管理,保证博物馆展厅的安全及展出的正常秩序,特制定本规定。 2.博物馆展厅开放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由保安和工作人员共同负责;闭馆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由保安负责。 3.讲解员应按时开馆、闭馆,在没有上级批准的情况下不得延误或擅自不开馆。 https://lsbwg.yulinu.edu.cn/info/1012/1179.htm
4.展厅日常管理制度(通用5篇)13、如发现意外事件应立即报告馆办公室,并注意保护现场。 14、每天闭馆时,必须二人检查、清场后方能闭馆。 展厅日常管理制度4 1、目的 为塑造一个能展现公司企业文化的展厅接待环境,规范展厅接待管理制度,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树立公司良好的对外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https://www.yjbys.com/zhidu/2953749.html
5.南平市博物馆讲解员(展厅管理员)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南平市博物馆的对外接待能力,完善社会化的讲解服务,规范讲解员的行为标准和服务作风,结合本馆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1、坚持依法办事,廉洁奉公,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监督,不得以任何借口损害单位的合法利益。 http://www.npbwg.org.cn/gonggao/guizhangzhidu/03155542018/554.html
6.博物馆文物展厅库房值班安全管理制度.docx博物馆文物展厅、库房 值班安全管理制度.docx,博物馆文物展厅、库房 值班安全管理制度 一、展厅、库房值班人员(包括馆内职工及保安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脱岗,每班接班人员必须在8:30之前到岗接班,值班期间如有事不能到岗者,务必事先向领导请假,以便另行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12/8060016142004136.shtm
7.湖南省博物馆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湖南博物院2016—2020年,湖南省博物馆以实现新馆的开放与标准化运行为基本目标,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在管理运行、研究展示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整体提升,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一)新馆建设与开放:完成建设,全面对外开放 (二)运行管理:安全运行,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各项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aboutus/%E6%B9%96%E5%8D%97%E7%9C%81%E5%8D%9A%E7%89%A9%E9%A6%86%E4%BA%94%E5%B9%B4%E5%8F%91%E5%B1%95%E8%A7%84%E5%88%92%EF%BC%882016%E2%80%942020%E5%B9%B4%EF%BC%89
8.博物馆人员管理制度八、如由于门卫值班人员失职,给本馆造成损失,责任人必须依据相关制规定予以赔偿,严重者一并追究相关责任。 博物馆人员管理制度5 为了确保县博物馆免费开放时的文物安全、观众安全和公共设施安全,实现文物陈列展厅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以更好地服务大众,特制定本制度。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00802080047_2483942.html
9.中国园林博物馆官网实施多品牌战略规划,提升园博馆的社会认知度及在博物馆行业中的影响力;三是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观赏性、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全面提升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水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园林博物馆的服务品牌和文化品牌;四是将品牌塑造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质量和服务战略,加强品牌管理和品牌宣传,https://www.gardensmuseum.cn/web/zcqfzgh
10.第三章陈列展览规章制度1、陈列展览的形式设计须以博物馆学理论和博物馆陈列艺术原理为指导,以陈列内容方案为依据,力求准确完整地体现展览内容设计方案的陈列意图,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2、陈列展览设计须充分考虑到文物、观众安全及安防、消防设施的使用等因素。 3、陈列展览的形式设计,须包括:展厅平面布局设计、陈列艺术设计(展厅环境http://www.wfsbwg.com/wap/content/?482.html
11.2024文物安全管理工作总结(精选14篇)(一)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在以往制定的《某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某市博物馆条例》、《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某市明十三陵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基础上,我市颁布了《某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禁改限”后文物保护单位为禁放点,确定了文保单位周边的禁放范围,11月https://mip.oh100.com/a/202209/5219002.html
12.山东博物馆公告山东博物馆规范社会讲解暂行管理办法第七条 山东博物馆对提交申请的社会机构进行条件审核,审核结果以邮件回复形式通知,通过条件审核的社会机构,方可在山东博物馆开展讲解活动,有效期一年。 三、展厅讲解管理 第八条 获得山东博物馆展厅讲解资质的社会单位,须按照山东博物馆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展厅讲解活动,切实履行安全责任,确保文物安全、人身安全、设备设施https://www.sdmuseum.com/art/2023/7/22/art_270324_10301.html
13.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博物馆管理办法》(文化部,2005 年)把设置文物保护技术场所作为申请设立博物馆的必备条件之一,要求博物馆建筑应当划分出相对自成系统的文物保护技术区。 根据《可移动文物修复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2014 年版及 2020 年修订),从事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的单位应当取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申请资质的单位,其文物保护https://www.chinaclzl.com/jtzx_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