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越王勾践剑,多数人是从成语“卧薪尝胆”中认识了历史人物越王勾践。勾践是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相传他十分喜爱铸剑,最有名的就是”越王勾践剑”,因为勾践的历史故事使得此剑更加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经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硫化铜可防锈。
196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一座楚国的墓葬中,出土了600多件器物,其中就有这柄铜剑。在场考古工作者回忆,一名开采队员拿剑时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有人再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16层白纸划破。此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
自越王剑出土至今,一直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几十年来,共外出展览过三次,但越王勾践剑因海外展出受损从此永禁外展。
实物现场给人的感觉不是2400多年前铸造的,而是24年前铸造的
越王勾践宝剑出土在湖北江陵楚国贵族墓,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嫁妆说,勾践曾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因此,这柄宝剑很可能作为嫁女时的礼品到了楚国,后来,楚王又把它赐给了某一个贵族,于是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另一种意见是战利品,即公元前309年至前306年间,楚国出兵越国时楚军缴获了此剑,带回了楚国,最终成了随葬品。
这个角度赏剑最好,剑身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渐变优美的曲线
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
这11道同心圆纹是用何种工艺铸造出来的呢
同一时代其他铸造的剑已经锈迹斑斑
无论剑是由谁发明的,剑历史悠久,被后人称之"百兵之祖",当之无愧。到了东周,大多以铜铸剑,剑质颇佳,冶炼技术也逐渐进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规范了铸剑的法则,使剑成为最主要的短兵器,并成为社会各阶层必有之佩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