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公布,绍兴7件馆藏文物入选

2023年3月,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共同举办了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绍兴市共14件馆藏文物入围“百大镇馆之宝”候选名单,最终根据网络投票和专家投票结果,共有7件馆藏文物入选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入选数量在各地市中排名第四。

春秋青铜鸠杖(现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大家好,我是“青铜鸠杖”,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在古代是一件敬老之物,亦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你们如今看到的我是拆解版,原本我是由杖首、杖身和杖镦三部分组成,杖首和杖镦均中空,用于固定木质杖身,但由于杖身出土时已腐朽,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我。据《吴越春秋》记载:“乃复增越之封,赐羽毛之饰、机杖、诸侯之服。”青铜的材质、精致的构造、繁复的花纹,便能猜到在等级制度严明的古代,这可不是谁都能用的。

杖首,顶端栖一鸠鸟,短喙翘尾,展翅欲飞,通身饰羽纹,这就是“鸠杖”名字的由来。这种崇鸠风尚,源于越国对鸟图腾的崇拜。杖镦,底端跪坐人像,头上蓄发至额前和耳部,脑后一椎髻,横穿一簪,身上饰几何纹、蝉纹等,腰系一带,真实地再现了古越人“断发文身”的习俗。

杖首与杖镦的中间部位,平雕、镂雕兼具,蟠虺纹、蝉翅纹、云雷纹和谐组合。其唯美的造型,繁复的纹饰,精湛的雕刻技法,令人惊叹。杖首和杖镦均中空,用于固定木质杖身,杖身出土时已腐朽。

这件青铜鸠杖无论是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还是繁缛的装饰,都集中体现了古越人的信仰、民俗和青铜冶炼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亦较少见,弥足珍贵。

春秋青铜鸠杖

【规格】杖首长26.7厘米,杖镦长30.6厘米

【出土信息】原绍兴县漓渚镇中庄村出土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现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笔墨纸砚,帮助我们书写,纸张上的文字或代代流传,或在岁月中湮灭,但是器物本身,就告诉了我们,那个时代的繁荣与璀璨。

///

南宋文房用具(现藏于诸暨市博物馆)

南宋石雕山形笔架

通体雕琢错落的山峦,中部峰峦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边缘随势绵延起伏不断,显示出崇山峻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的雄姿,充满韵律之美。山与山之间凹下的低谷,可放置毛笔,设计自然而巧妙。笔架色泽黝黑,石质细腻光滑。

【规格】长26.8厘米,高5.9厘米,最宽处2.9厘米

【出土信息】原诸暨县城西望云亭电除尘器厂工地董康嗣墓出土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现藏于诸暨市博物馆

南宋石雕犀牛镇纸

呈卧伏状,四肢蜷曲。昂首突目,头部长一独角,向后倾斜,角尖朝上,口鼻上翘,两耳耸立,作警觉状。躯体浑圆壮实,蹄足粗壮有力,尾巴紧缩臀后搭至后腿。造型生动,琢工精细。宋代纹饰中常有“犀牛望月”的图样,亦作独角牛卧地仰天的形象。此种独角闲卧的牛,应是南宋人所谓的“犀牛”。该器通体黝黑,表面有铁锈色沁斑。

【规格】高5厘米,长9.2厘米,最宽处3.1厘米

南宋“碧玉子”铭随形端砚

圆形,边缘不规则。砚面以乳白色为主,伴以青色和淡黄色,面与底均磨制光滑。砚面不开墨堂和墨池,砚面一侧阴刻隶书“碧玉子”三字。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最为著名。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而闻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此件为端砚中的蕉叶白。

【规格】直径22.4厘米,厚3.5厘米

南宋石雕龟纽水注

水注外缘不规则,形似假山,高低起伏;内琢一椭圆形水池,有盖。盖面正中为龟纽,龟昂首顾盼,四足着地,作匍匐之姿,龟背隆起,阴刻龟背纹,刻线清晰流畅,形态逼真。盖的一端镂一小孔,作出水用。通体黝黑,石质细腻光亮。

【规格】高4厘米,椭圆口短径7厘米,长径10.5厘米

绍兴是古代越民族的生息之地,古越文明的中心。“北有秦陵,南有印山”,其中“印山”便指的是这座至今都鲜为人知的印山越国王陵。此墓在滚滚历史长河之中,曾遭遇多次盗墓活动,导致其出土文物较少,所以格外珍贵。

春秋玉镇(现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压席器具。印山越国王陵出土的玉镇共有19件,质料、形制、装饰花纹完全一致。整体略有大小,呈八棱形,顶端弧形隆起,平底。弧顶中心置扁圆形小纽,纽上有孔可穿丝线。通体阴刻精细的勾连云纹,色呈粉白夹灰黑。

据发掘者讲述,这组玉镇出土时,底下铺垫着席子,可以推测是压席之用。中国古代在桌椅出现之前,都是席地而坐,而为了防止席角翘起卷边,古人便会在席子四周压上重物,这种压席重物就称之为“镇”,镇压一词由此而来。目前发现的镇有泥质陶镇、原始瓷镇、石镇、青铜镇、玉镇等,玉镇是等级最高的镇。

春秋玉镇

【规格】高6.3厘米,底径8厘米

【出土信息】原绍兴县兰亭镇里木栅村印山越国王陵出土

【馆藏信息】现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明代青花连枝花蕾纹鸡心碗(现藏于绍兴博物馆)

古人也能很时尚!明代时候的中西结合就已经很美啦~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由于贸易往来频繁,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外来风格的纹饰图案也会渐渐融入青花瓷纹饰中。这件藏品饰缠枝花纹,纹饰中融入了西域风格的几何图案,体现出明代对西域文化的包容与吸收。

生活用瓷。敞口,弧唇,斜弧腹,小圈足,外底突出似鸡心状,胎质细腻,白釉光润,内外通体绘六层纹饰,器型规整精致。内口沿饰菱格锦纹边带,内腹壁下端饰缠枝花纹,内底饰一朵展开的十字形重瓣花围双线圈和圆青点组合花纹带。

外口沿饰连续方回纹带,外腹壁下端饰双边连瓣纹,圈足饰波涛纹,纹饰皆用“苏麻离”青料勾染,色泽浓艳,有黑铁斑点。天青色等烟雨,绍兴的文物则在等待与你有一场邂逅……

明代青花连枝花蕾纹鸡心碗

【规格】口径16.3厘米,高8.7厘米,足径4.3厘米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现藏于绍兴博物馆

吴越国越窑青釉鸳鸯瓷砚滴(现藏于绍兴市上虞博物馆)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美越窑青瓷“类冰似玉”,越窑青瓷以其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深受历代文人雅士青睐。中国是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绍兴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通俗地讲,就是“世界瓷器看中国,中国青瓷看绍兴”。

吴越国越窑青釉鸳鸯瓷砚滴是越窑中的精品,器型为一只蹲伏鸣叫的鸳鸯。鸳鸯头上有冠,张开双唇,双爪伏地,背部开一“亚”字形花口,内空与喙流口贯通,水由背孔而入、自喙部而出,矮椭圆形底足。头、翅、尾部刻划粗粗的羽毛纹,腹部刻划细密的羽毛纹,通体施青绿色釉。

吴越末代君王钱弘俶,曾在上虞“昔置官窑三十六所”,是为窑寺前,此件鸳鸯砚滴正是这一时期的上虞越窑精品,体现了此时期文人雅士的精致文房生活和高洁的审美情趣。

吴越国越窑青釉鸳鸯瓷砚滴

【规格】通高11.5厘米,长16.5厘米

【出土信息】原上虞县下管镇同郭村出土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现藏于绍兴市上虞博物馆

1912年鲁迅撰写的《〈古小说钩沉〉序》手稿(现藏于绍兴鲁迅纪念馆)

辛亥革命期间,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开始辑录唐以前散佚的小说,编为《古小说钩沉》,所作《序》,发表在1912年2月《越社丛刊》第一集上,署名周作人,后收入《鲁迅全集·古籍序跋集》。手稿末有周作人题写的捐赠附记:“右《〈古小说钩沉〉序》原稿,刻本参见修改,观稿中钩乙亦可以见之。一九六一年八月廿六日。启明”,并钤朱文白圆印鉴。

这部小说史料汇编规模宏大,搜罗广博,考订精审。全书共辑录周《青史子》至隋代《旌异记》等散佚小说36种,1400余则,反映了中国小说萌芽期的历史面貌。此手稿主要说明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辑录《古小说钩沉》一书的动机。

1912年鲁迅撰写的《〈古小说钩沉〉序》手稿

【规格】纵28厘米,横34厘米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现藏于绍兴鲁迅纪念馆

19世纪初期潘法金唱书用的鳖鼓(现藏于越剧博物馆)

在绍兴激荡不绝的绵延中,声音成了诗、成了曲、也成了戏,那声音回响在钟灵毓秀的越地,被佳人才子的明眸秋水婉转成了柔糯越剧......

此鳖鼓,材质为檫木、牛皮。形似鳖鱼,故得名。鼓体为檫木,中空,外包牛皮,并用108颗铜钉固定。鳖鼓是越剧发展史上最早创制并使用的打击乐器。

此鳖鼓为十九世纪初潘法金为落地唱书时伴奏而特别创制的。潘法金(生卒年不详),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马塘村人,落地唱书时期(越剧发展史重要阶段)的著名艺人。1917年,随越剧男班著名艺人卫梅朵、马阿顺到上海,在《双金花》中扮演蔡碧达一角走红,使越剧终于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潘法金也成为了越剧进军上海的领军人物之一。

19世纪初期潘法金唱书用的鳖鼓

【规格】直径18厘米,高7.5厘米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现藏于越剧博物馆

此外,在此次入选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的馆藏文物中,还有两件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但出土于绍兴地区的珍贵文物:

1.战国伎乐铜房屋模型(浙江省博物馆)——1982年绍兴市坡塘公社狮子山遗址306号墓出土

2.春秋战国玉耳金钅和(浙江省博物馆)——1982年绍兴市坡塘公社狮子山遗址306号墓出土

THE END
1.一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Z:这个挑战是建馆之初我就考虑到的,甚至是主动面对的。上海玻璃博物馆从一开始的使命,就是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博物馆。我对上海玻璃博物馆的定义是美学新空间。我在意的是这个空间的先锋性。 很多人对一个博物馆的认知是,这个馆有哪些镇馆之宝。我们则没有去突出,或者说去具化镇馆之宝,因为我们的办馆理念就是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6307
2.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排第一位故宫博物院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目光,今天巴拉排行榜网小编便来为大家盘点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排第一位,带着你的好奇心一起看一看吧。 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一、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bai]为北宋风俗画http://m.bala.cc/mip/chengshi/renwen/2024/29928.html
3.寿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寿县博物馆又叫做“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馆”,是国家唯一一座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馆中珍藏国家一级文物23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在一个县级博物馆是极其罕见的。在众多馆藏实物中,有七件国家一级文物被推为“镇馆之宝”: https://www.meipian.cn/50mj10ba
4.首都博物馆十大文物首都博物馆必看展品首博的镇馆之宝有哪些首都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更多首都博物馆著名文物: 商三羊铜罍(青铜礼器中的珍品) 西周克盉(西周时期盉的代表器物) 西周克罍(西周时期罍的代表器物) 北魏“大代”释迦牟尼铜佛像(北魏造像“平城模式”的典范之作) 北魏释迦牟尼佛与二胁侍菩萨雕像(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文物价值最高的彩绘石佛像)https://www.maigoo.com/top/427495.html
5.三大镇馆之宝齐聚“耀世奇珍”瓶底赭彩四字方款“乾隆年制”。这件玉壶春瓶,构图十分精美,芍药雉鸡寓意金鸡富贵,有吉祥的含义。画工精细入微,绘画图案取自清代宫廷画家的手稿。此瓶集诗、书、画、印于一身,有如一幅展开的画卷,称之国宝名副其实。 宋 范宽《雪景寒林图》 宋代画家范宽所作《雪景寒林图》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https://www.tjbwg.com/cn/NewsInfo.aspx?Id=18422
6.河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国十大博物馆 有人说过,一座好的博物馆,就是一个国家生产梦想的摇篮。根据蚂蜂窝做的市场调查,2017中国大陆十大最受欢迎博物馆有: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https://www.jianshu.com/p/6860b4221bfc
7.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这是故宫“宝贝”的准确数据——在册的文物共1807558件(套);珍贵藏品168万件,占全国博物馆系统401万件珍贵文物的42%(编者注:此数据是前些年文物普查时的数据,应当已经过时,故宫藏品数量再文博系统内比重已经不足40%甚至更低)。包括绘画、书法、碑帖、先秦铭文青铜器、金银器、漆器、生活用具、钟表、宗教文物和https://m2.allhistory.com/ah/article/5a151b8a48b76d0f263b1521
8.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馆藏精品>镇馆之宝馆藏精品镇馆之宝 陶器 瓷器 青铜器 书法 绘画 玉石器 石刻 杂项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 < 1 2 > 第 页/ 共 2 页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法律声明| 留言反馈|联系我们 网站浏览人数: 16794180 Copyright 2021山东博物馆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602194https://www.sdmuseum.com/col/col271703/index.html?uid=581881&pageNum=2
9.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件件都是珍品!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提起河北,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向来是兵马必争之地。河北省环绕京津,再加上北有山海关、西有太行山,南有战国七雄赵国邯郸,可以说遍地都是历史文化古迹,那么作为河北历史浓缩地的河北博物馆,都会有哪些镇馆之宝呢? 河北博物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东临东大街,西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2916/2021-01-25/3631519_pc.html
10.深圳南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南山博物馆所收藏的古越族青铜器中,有三件以水为题材的“羽人竞渡靴形钺”和一件“羽人竞渡提筒”;一件带21个铭文的战国“韩阳戈”,是秦始皇统一岭南的物证。这五件文物珍品,可谓是南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非常难得。有部分兵器仍然熠熠生辉,有的仍具有杀伤力,南山博物馆馆长戚鑫介绍,这是因为古越族青铜器大部分https://m.shenchuang.com/show/14986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