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先秦时期,楚作为一个文化基础深厚的大国,一方面与中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在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下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音乐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楚商”就是楚国的一种特殊调式结构。编钟曲《楚商》是参加曾侯乙墓挖掘整理人员根据楚商调的特点,采用和声、复调和转调等手法,为这套编钟改编的一首曲子。全曲的风格较好地体现了“以和为美、略带忧伤”的审美情趣。乐曲结束时,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给人以一种“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感受。
教学目标:同学们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活动,感受《楚商》这首合奏音乐的美,感受这首乐曲给我们所带来的那种“略显忧伤”“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感觉,了解古代宫廷打击乐编钟、编磬以及先秦时楚国的音乐特点。激发学生感知古代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编钟、编磬的知识,学习楚国的音乐特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瓷杯、纱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举行上课礼
2、乐器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一起合作完成音乐课,首先呢老师想知道同学们对我国民族乐器了解有多深。请同学们说一说我国民族乐器按照它的演奏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拉弦乐器:二胡
弹拔乐器:瑟琶古筝杨琴
吹管乐器:笛子箫芦笙巴乌唢呐
打击乐器:大鼓大锣响板大锣
师:刚刚我们说的是按民族乐器的演奏方式可以分为四类。在我国古代呀,人们把乐器分为八音,也就是分为八类,这个八类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划分的。
(出示课件展示八音图片),在八类中老师分别选了一个代表性的乐器,请同学们说说它们是由什么材质制作的?(金、石、土、木、丝、竹、匏、革)
“金”指用金属制作的乐器,如编钟。
“石”指用石头或玉石制作的乐器,如磬。
“土”指用陶土制作的乐器,如“埙”、缶(fou)}。
“革”用动物皮革制作的乐器,如鼓。
“丝”指用丝弦制成的乐器,如琴、瑟等。
“竹”指用竹子制成的乐器,如笛子。
“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
“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鼓、木鱼。
二、进行新课
1、编钟、编磬简介
师:我们的一些古代乐器不仅仅是作为演奏而存在的,同时它还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如同学们熟悉的文人雅士擅长丝类乐器里的古琴(伯牙绝弦),侠士和剑客擅长竹类乐器里的笛子和萧。那同学们想想假如你是生活在皇宫里的达官贵人或者说你就是一代君王,那你会选择什么类的乐器来衬托你的身份和地位呢?(金、石)
师:我们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来看看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播放编钟、编磬简介视频)
师:编钟它就是属于八音中的金类,是由青铜铸造而成,音色浑厚悠扬。编磬是属于八音中的石类,它分为石磬和玉磬,音色短促清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古代宫廷乐器编钟、编磬。
2、曾侯乙编钟简介
师:同学们,既然编钟、编磬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那它自然也成了古代帝王的陪葬品,1977年在湖北出土的一套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庞大的一套编钟,它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其音域只比现在的乐器之王钢琴少了两个八度。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伴随它一起出土的还有一套有32块石磬组成的编磬。
因为这一套编钟是在曾侯乙墓挖掘出土的,所以被命名为“曾侯乙编钟”,老师跟同学们解释下曾侯乙的意思(曾国有个候王他的名字叫乙),刚刚视频里简介了编钟、编磬兴起于商朝,但是它兴盛于春秋战国时期,曾国就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地名。
3、初听民乐与钟磬合奏曲《楚商》
师:曾侯乙编钟出土后,人们为这套编钟和编磬创作和改编了一首合奏曲《楚商》,我们一起来听听,听完后谈谈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心情,你头脑里会浮现出一个怎样的画面。(略带忧伤、凄凉、荒凉、天地相融、与世无争的感觉)
(秋天落叶非常宁静祥和的画面)
4、同学们这首乐曲之所以会给人忧伤的感觉是因为它的主题旋律是来自古琴曲《离骚》,《离骚》讲的是诗人屈原满腹治国经纶,却遭昏君冷落,有才华却不能施展的悲愤之情。因为屈原是楚国人所以今天我们这首《楚商》里面带有一个楚字。
5、主题音乐赏析,辨别编钟与编磬音色
师:这首《楚商》之所以可以成为传世之作,不仅体现在它优美的旋律上,还与编钟编磬的使用有很多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聆听主题音乐部分,你能辨别编钟和编磬的声音?(当听到编钟时请举起你的右拳,当听到编磬时举起你的右手手指)
6、插部音乐赏析
师:虽然整首乐曲给我们略带忧伤的感觉,但是在乐曲的中间部分作者加入了一小段不同的情绪,我们称之为插部音乐,一起来听听。(播放插部略显欢快的情绪)
师:插部音乐速度较快,它里面采用了清脆的编磬进行演奏,编磬的声音和老师带来的瓷碗有点相似,听老师用瓷碗演奏一遍,待会请几个同学上来一起演奏,在演奏之前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插部的旋律。(出示曲谱,学生演唱曲谱并用手拍击,3拍手掌(碗背)2拍手背(碗的边沿))
7、复听全曲,演奏插部
播放完整的音乐,当出现插部时随乐拍击,请几位同学上前用瓷碗敲击。
商调式讲解:通过插部的曲谱我们发现它是以哪个音为主(re),在民族调式中re为商音,这首乐曲以商音为主,所以它的名字《楚商》中有个商字。
8、用丝巾感受乐曲起而复落、委婉缠绵的感觉
师:刚刚我们又完整的聆听了一遍音乐,同学们说说,这首乐曲在表达内心情感时它是起而复落、委婉缠绵还是痛痛快快、直接了当的呈现给我们呢?(起而复落)
师:接下来我们就随着音乐采用丝巾传递的方式来感受乐曲起而复落得的感觉。(每一乐句将丝巾往上划一弧线然后传递给旁边的同学,插部时不传递一起拍手演奏,或请同学敲击瓷碗演奏)
师: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丝巾传递活动,同学们对《楚商》这首乐曲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了解了我国古代打击乐编钟、编磬,感受了乐曲《楚商》带给我们那种略带忧伤、天地融合的心情,希望同学们课后多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