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分别是什么?每一件都是国宝!青铜器文物勾践剑大克鼎玉琮

文物一直是了解历史文化最直接的物品,尤其是一些具有时代性和见证性的文物,更是后人对当时历史进行间接接触的最有力的物证。但这些文物通常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宋朝之前的文物更是难得一见,甚至连交易都不允许。所以每个地方的博物馆就成为了历史文化爱好者当中的圣地。

兰亭序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各省博物馆里有哪些镇馆之宝,以及这些珍贵文物背后的意义。

辽宁——辽宁博物馆

洛神赋图

辽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宋人临摹顾恺之版《洛神赋图》。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的这篇《洛神赋》堪称是古代大赋当中抒情浪漫的圣品,此赋一出,往后三百年无人能出其右。

而在众多描绘《洛神赋》场景的绘画中,尤以东晋最负盛名的画家顾恺之版本最为出名,但因为历史流佚的原因,顾恺之亲笔的《洛神赋》已然难寻真迹,只留下四副临摹顾恺之版本的《洛神赋》。在这四副临摹版当中,神采刻画最好的就是辽宁博物馆的宋人临摹版。

北京——故宫博物馆

后母戊大方鼎

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主要有两件,一是商司母戊大方鼎(后母戊大方鼎),二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商后母戊鼎是目前已知质量最大的中国古代青铜鼎,实际重量为832.84千克。这么巨大的商代青铜鼎的出土标志着早在商朝后期古人的青铜铸造冶炼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画卷主要描绘了北宋时期东京即今河南开封市的民俗场景,虽长度只有五米多,但是里面充斥着各种有形色的人物、牲畜等。是当时北宋东京时期生活、经济最真实的写照。

河南——河南博物院

妇好鸮尊

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商朝妇好(xiao)尊。

妇好是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同时也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因为其处于当时最顶端贵族阶级的原因,所以妇好墓的陪葬品数量以及质量上都属罕见。而在这些陪葬品当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妇好鸮尊。

妇好鸮尊实际上是一只用青铜铸造的一只造型奇特的鸮,线条优美,构思大胆,为商代青铜铸造当中的精品。妇好鸮尊眼本是一对,一只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另一只则成为了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江苏——南京博物院

坤舆万国全图

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李之藻版《坤舆万国全图》。

明朝万历年间,西方意大利有传教士来到中国。这位传教士只身游历很多国家,自身也有很多西方先进的天文以及物理知识,当他来到时为明朝的中国时,立马被这繁盛的疆土所深深吸引,并就此扎根在这里,这位传教士就是明朝利玛窦。

利玛窦因为自身的经历原因,所以能将世界上大致的地图都记录在心,尤其是他和好友李之藻二人兴趣相投,遂决定绘出一幅史无前例且真正能让人看懂的世界地图,这就是我国现存最早,同时也是第一幅彩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浙江——浙江博物馆

良渚文化玉琮王

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良渚文化玉琮王。

良渚文化是长江中下游的远古文明,距今4000-5000年,是紧随河姆渡文化之后的远古文明。和河姆渡文化不一样,前者是以陶器文物为主,而良渚文化则是以玉器文物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良渚文化玉琮王。

陕西——陕西历史博物馆

皇后之玺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皇后之玺(吕雉)。

玉玺文化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古代规矩森严,前期是只有皇帝和皇后的印才能被称之为玺。而在这么多帝后印玺当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首人之玺,比如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他用的是传国玉玺。但现在传国玉玺早已不知所踪。而皇后印玺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吕雉印玺,不仅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更主要的是她是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

上海——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大克鼎。

大克鼎是西周时期极为重要的青铜器,腹内有铭文290字,是了解西周文化礼制最关键的依据。据现今学家考究分析,其内铭文主要是讲述西周贵族祭祀其祖父的内容流程,而大克鼎则是当时祭祀最主要的器具。

湖北——湖北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

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剑”,其剑本身装饰极为华丽,且锐利非常,即使过去数千年,后却依然光亮如新,尤其是此剑是用镀铬工艺做的防锈,意味着春秋末期时吴越地区的铸剑工艺已然达到了极为发达的水平。

出图

至于越王剑为何会在湖北出土?原因则是因为越国是被楚国攻灭的,因此作为越国象征的雄主勾践剑就成为对楚国而言最好的战利品。

四川——四川博物院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

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象首耳兽面纹(lei)。

铜罍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能从同时期的青铜器中脱颖而出成为镇馆之宝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纹路。此物正如其名而言,上有长鼻象头耳,中间有蟠龙和夔龙纹围绕一圈,下面以牛纹,周身满布云雷纹,造型虽质朴,但是其上纹路却异常精美清晰,是同时期纹路最多且最优美的青铜器。

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为《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书圣”,他最出名的作品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但是很可惜的是原版已经失传,现今存储的是临摹版。而王羲之除了《兰亭序》外还有很多墨宝为大众所熟知,这其中名声仅次于《兰亭序》的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法书”的《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主要内容是初雪晴天时分,王羲之心情愉快,提笔想把对亲朋好友的问候诉诸纸上。通篇为四行二十八字,因此又被称之为“二十八骊珠”。

THE END
1.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知几何!2024 年 10 月 12 日下午,同学们武汉相聚游览了湖北省博物馆。现就游览后十大镇馆之宝做一简单介绍,如下(文字考献该馆文献):以免你去时不知道如何游览,游览啥宝贝。 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坐落在武汉东湖之滨,是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馆内现有藏品24https://www.meipian.cn/587ve901
2.湖北省博物馆十件镇馆之宝湖北省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其中四间必看展馆,分别是越王勾践剑特展(2层),曾侯乙(1-2层),楚国八百年(3层),粱庄王珍藏(3层)。这里介绍其中十件镇馆之宝:1. 越王勾践剑,独占一展馆,据说高峰时排队两小时。剑身铸“越王鸠浅,自作用剑”铭文,是春秋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誉为“天下第一剑”。勾践曾把女儿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42435508?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3.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湖北省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 跑了湖北省博物馆、国博,两个博物馆才看全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604389
4.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乔迁新居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自发掘出土以来一直备受世人瞩目。随着该馆三期扩建工程基本竣工,陈列布展有序进行,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也将搬进三期展厅,10月12日,相关工作已启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现场实地探访。 近5吨重的国宝这样搬家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随州曾侯乙墓,年代为战国早期。钟架长7.48米、高https://m.gmw.cn/2021-10/13/content_1302637771.htm
5.武汉历史古迹景区盘点湖北省博物馆建筑均为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仿楚式建筑,展馆整体形成一主两翼的格局,犹如一个硕大无比的品字。展区总体布局亦突出了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组成,多组一群的楚国宫殿建筑的格局和风格。 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越王勾践剑】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77806.html
6.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其他湖北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 曾侯乙墓外棺(已有2400多年历史,国宝珍品,首批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战国多节活环套练玉佩(稀世珍宝,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玉器类) 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代表战国漆器工艺的水平,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杂项类)https://www.maigoo.com/top/426912.html
7.曾侯乙编钟茶具系列——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设计于2023年年初,有幸与湖北省博物馆携手共创:曾侯乙编钟IP系列茶具开发。 从解读文物入手设计,形式上抓取文物辨识度特征,内容上延伸:情有独钟、一鸣惊人、惟楚有才等,其共同目标是想让文物走进我们现代人的家居生活,让文物活起来。 整个系列大概画了十几款设计,最终落地销售5款,以下为落地设计分享给大家。 https://www.puxiang.com/galleries/5bbc127bd6df85c61d5935452e7124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