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陶瓷学会成立100周年!西方藏家那时群星璀璨——大时代一去不复返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10.18

OnlyKnowJapanButNotChina

只知日本而不知中国

在刚开始时,中国艺术被看作是日本艺术趣味的附属。

1867年在巴黎万国举行的博览会为世界盛会,中国和日本都有参加。但期间日本展出的浮世绘画作很快便被抢购一空,比中国风头更劲。

1914年之前,很少有人在日本艺术之外独立地看待中国艺术。直至1906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董事普东·克拉克还声称“对中国艺术与日本艺术进行区分实在是无稽之谈”。

而另有一群人看到了中国艺术的高度,他们有着广阔的视域和敏锐的鉴赏力,推进着中国艺术趣味在西方的发展。

于是在距今100年前(1921年),东方陶瓷学会在伦敦成立了。

图片提供唐婉

当时在伦敦陶瓷艺术为社会所看重,学者也希望在该领域建立断代的某种标准,由此收藏家可以确保其把玩的艺术作品并非赝品。

东方陶瓷学会能有如此巨大、持续性的影响力和其成立之初元老成员们惊人的收藏成就密不可分。会员聚集了东方陶瓷领域的顶尖学者及收藏家,如大维德、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等,华人会员包括卢芹斋,郑德坤,是权威性极高的中国陶瓷研究组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会员中最耀眼的几颗星吧——

创始人

而乔治·尤摩弗帕勒斯(1863-1939年)是关键的人物,他是东方陶瓷学会首届会长,并担任终身会长直至去世。

尤摩弗帕勒斯(下简称尤氏收)在1914年之前就已经从事唐宋瓷器的收藏,是当时收藏界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文物收藏家。他与古董商、博物馆学者、专家以及收藏家们都有着广泛的交往,是当时英国中国文物收藏圈的核心人物。

至1910年,尤氏已经积累了一大批藏品。在伯灵顿艺术俱乐部(BurlingtonFineArtsClub)的“中国早期陶器与诗歌展”中,这是英国也是欧洲首次中国艺术展,有一百七十五件藏品来自尤氏,占全部展品三分之一以上。他经常从日本的山中商会伦敦分店购买中国陶瓷。

伯灵顿美术俱乐部是东方陶瓷学会创办前最为重要的涉及中国艺术品的沙龙性组织,可谓学会之前身

在20世纪20年代时东方陶瓷学会属于对传统中国鉴赏进行的探索时期,他们试图发现相符的实证资料以断代和确立艺术风格。

东方陶瓷学会创办之初,仅限东亚陶瓷鉴赏家参加,定期在成员家中举行集会。尤氏还经常为《东方陶瓷学会会刊》、《亚洲艺术》等学术杂志撰文。

东方陶瓷学会档案藏

尤氏还是唐三彩类陶瓷美学的倡导者,那时因唐三彩为明器的原因再中国陶瓷收藏界基本卖不出去,尤氏得以大量收购此类精品。经他和东方陶瓷学会的推介让世界认识到唐三彩在釉色、雕塑等方面上的惊人美学成就。

而尤氏的唐三彩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来自“刘庭训”墓的陶俑。刘庭训曾指挥大军击退过叛服不定的契丹人。又在宫廷政变中,处决了武则天势焰熏天的男宠张易之,官封唐代忠武将军、河南府与淮南府校尉以及中央枢密使。尤氏把这批陶俑从中国古董商手里买回了英国。

大英博物馆藏

受经济大萧条影响,尤氏变卖了自己手中的部分藏品,于是这批陶俑,连同其他上千件中国与日本古代陶瓷,一并成为大英博物馆里的永久藏品。

而其非陶瓷类收藏中尤氏旧藏的一件明宣德金胎錾“赶珠云龙”纹嵌宝石三足盖炉也十分有名。此炉后于2008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卖出1.16亿港币的高价,创下了中国金属器在世界范围内最高的拍卖纪录。

尤摩弗帕勒斯在1940年1月逝世后,他的后人将他的藏书捐献给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又通过伦敦著名的古董商theBluett’s和苏富比拍卖行售出了他另一部分的藏品,分散到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最具知名度

他的收藏经历始于1914年。1918年他购得一件刻有乾隆皇帝御题诗的定窑碗,为了读懂瓷器上的款识,他开始自学中文,凭着超常天赋和毅力,到1924年他已具有了一定的中文阅读水平。

在推动中国古代艺术品登上历史舞台大维德爵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他发起和策划的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他的运作下,1935年以故宫藏品为核心展品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于1935年11月28日至1936年3月7日在英国皇家艺术院伯灵顿展厅正式展出。西方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艺术。

大维德爵士珍藏中最著名的藏品是被学者们和鉴赏家们称为“大维德瓶”。大维德瓶(DavidVases),全名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于元代至正年间,即公元1351年烧造,可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

大维德基金会藏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对青花象耳瓶出现在北京琉璃厂时被众多行家认为是膺品,“元代无青花”是当时中国古玩行的共识。之后大维德爵士在1935年从两位不同的藏家手中购得这两只花瓶。

1952年美国华盛顿佛利尔艺术馆的研究者约翰·波普博士发现了这对象耳瓶,通过多轮对比和严谨论证,认定这对象鼻瓶是中国元代景德镇同时代产品,并称之谓“至正型”青花。从此中国教科书中将青花瓷的认证提前到了元代。大维德瓶,成了公认的“至正型”元青花断代标准器。

大维德爵士还收藏有汝窑十多件,须知目前确认的传世汝窑仅有89件。以收藏促学术,1936年,大维德在为东方陶瓷学会撰写《汝窑评鉴》时,得到了一部《格古要论》。这使他得以将书中阐述的中国传统文人雅士所追求倡导的收藏鉴赏理念、研究考证方法与精神品味介绍给西方世界。于是,他将三卷十三论的《格古要论》以及后来经王佐于1459年增编至十三卷的《新增格古要论》翻译成英文,并取名《中国式鉴赏》,此书最终在大维德去世后的1971年出版。

大维德成化斗彩收藏也很丰富,其中斗彩罐、鸡缸杯、夔龙纹杯、葡萄蕉叶纹高足杯等都是成化斗彩中的精品,这些收藏现如今在拍卖场上都是亿元级别。

1950年代,他将毕生收藏捐献给伦敦大学并成立了大维德基金会。1952年6月,大维德基金会的藏品全部被搬进了位于伦敦市中心伦敦大学总部区域的大维德爵士旧居,此后,此处便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托管,成为了集展览、阅读、学习为一体的中国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由于运营成本压力,亚非学院将所有藏品悉数转移到一街之隔的大英博物馆。现在大维德的收藏以永久借展的形式放到了大英博物馆,大概每年有35000多名参观者。

群星灿烂的年代

1932年艾伦巴洛爵士加入伦敦东方陶瓷学会,次年入选为委员会成员。他对学会的建设居功至伟,因而自1943年被选为会长便持续连任直到1961年退位为止。

艾伦倡导的为社会之收藏的理念也极著名。学会学刊收录了他在1937年4月于东方陶瓷协会团聚中以“藏家与专家”(TheCollectorandtheExpert)为题发表的演说。其间艾伦认为作为一名收藏家要在业余兴趣与专业评量中取得平衡,更应对公众教育履行责任,实现社会与个人的双赢局面。

巴洛和其妻子的收藏以唐、宋两朝的陶瓷最主要目标。

此外,巴洛伉俪收藏的青铜和玉器也多为顶级器物,年代横跨商至清。

除了富商和学者以及古董商人,东方陶瓷学会会员中也不乏权贵。如学会名誉会长为英皇乔治五世的妻子玛丽皇后(QueenMary),民国政府驻英大使郭泰祺为名誉理事。其中更有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OskarFredrikWilhelmOlafGustavAdolf1882年-1973年)——瑞典国王。

他由衷热爱中国陶瓷艺术,热爱中国历史文化,被公认是西方极伟大的东亚考古和艺术鉴赏家。

古斯塔夫六世自1907年起开始搜集中国古艺术品,当时还是瑞典王储的他于斯德哥尔摩所购买的古董。随后他收藏的重要藏品多是来自每年英国的旅行,购自伦敦古董商之手。直至1920年,他对于中国宋代的陶瓷以及明清瓷器,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他也购买其他材质的器物,如1912年购买的象牙和1913年购买的漆器。

1914年在他推动下,瑞典国家博物馆举办首次从青铜器时代到19世纪的中国艺术展览会,他个人拿出许多展品。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早期,东方陶瓷学会有诸多关于中国古董艺术品的不同朝代的展览,古斯塔夫六世慷慨地将他的展品借给各个展览展出,拓展了大家对中国艺术品的认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一生收藏超过2600件中国艺术品,其中很多都捐赠给了瑞典东方博物馆,完善了该博物馆的收藏体系。

此外还有阿尔弗雷德·克拉克(AlfredClark)及其妻子,哈利·戛纳爵士(SirHarryGarner),赫伯特·英格拉姆爵士(SirHerbertIngram),卡尔·坎普博士(Dr.CarlKempe),卡尔贝克辛迪加(OvarKarlbeck)……他们的收藏成就都受到世所瞩目,蔚为大观。

东方陶瓷学会出版的《东方陶瓷学会会刊》共享着成员的发现成果,所有的讨论、藏品以及写作还最终促成了1935到1936年冬在皇家学院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从学会收藏即其所代表的观点来看,大家力图对中国艺术进行全面的鉴赏。

保利香港2013年春拍成交价4万港币东方陶瓷学会会刊一直是中国古陶瓷鉴定的权威书籍,此拍品就为香港大藏家徐展堂先生“在望山庄”旧藏

1935年的中国展览会影响力也波及世界方,让西方了解到古老的、魅力无限的中国艺术。在收藏界,大家都以能收藏一件有东方陶瓷协会底标的藏品为荣。

在这一百年里,学会中人不断提出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一样重要的观点,其严谨的学术作风,多元的艺术鉴赏力,古为今用、东西融合的包容心态值得广为借鉴。

参考文献:

〔英〕巴兹尔·格雷著,赵成清译《1872至1972年中国艺术趣味在西方的发展》

熊冰雪《维多利亚时代的中国趣味——惠斯勒及其友人的青花瓷收藏》

THE END
1.中国工美宫廷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召开扬子晚报网12月14日讯(记者 徐媛园)12 月 14 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宫廷艺术专业委员会 “宫藏仰止 焕彩华章——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宫廷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 在中国南京云锦博物召开。 会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才大颖与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共同为南京云锦博物馆游学基地进行揭牌。此次的https://www.yangtse.com/zncontent/4204622.html
2.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50周年发展大会圆满召开12月7日,庆祝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50周年发展大会在逸夫科技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国家文物局等科学技术史、考古文博领域共计百余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专家、校友和校内职能部处、二级单位领导以及研究院师生共计300余人。大会由研究院党委书记耿小红主持。https://ihmm.ustb.edu.cn/xshd/e5e52fe1d8734dd79c3d2d2e1484fdc2.htm
3.辽宁省人民政府宣传推广辽河文化,依托辽河文化研究院研究资源,创办“辽河文化博物馆”线上展馆,开设历史文化、考古文物、民俗节日、名城古迹、名家佳作、动态资讯、辽海行吟等栏目,累计发表数百篇相关文章。拍摄“辽河人物”系列纪录片。为彭定安、郭大顺、顾奎相等辽宁省知名专家学者拍摄专题纪录片,展示他们取得非凡成就的学问人生https://www.ln.gov.cn/web/ywdt/zymtkln/2024121110105382651/index.shtml
4.湖北荆门屈家岭举办活动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委会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荆门市文化和旅游局、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管委会主办,荆门市博物馆、屈家岭管理区教育文化和旅游局、荆门市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屈家岭遗址博物馆)承办。 湖北考古与屈家岭遗址扬帆起航 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http://www.qujialingsitemuseum.com/news/362.html
5.福建始古博物馆学会主要经营产品:学术研究, 交流 ,文物展览,编辑会刊 经营范围:未知 经营状态:在业 成立时间:1987年05月11日 职员人数:3人 注册资本:3(万元) (万元) 所属分类:博物馆 所属城市:福州企业网 顺企编码:3579750 本页是 [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 在顺企网福州黄页的介绍页,如果您是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这家单位, 请https://www.11467.com/fuzhou/co/9090.htm
6.试论鲜卑人体金饰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6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票市文物管理所.辽宁北票市西官营四号墓发掘简报[J].东北史地,2014(4):3—7. [64]孙国平.试论鲜卑族的步摇冠饰[M]//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组.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沈阳: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1981:121—122. 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910/9981399.shtml
7.会议综述(精选十篇)本次论坛有来自韩国航空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牛河梁遗址博物馆、查海遗址博物馆和赤峰学院等十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60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3zn5r2.html
8.全国主要考古文博类期刊《田野考古报告》,1953年改名为《考古学报》 新疆考古 1979年2月 1980年停刊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绍兴市考古学会会刊 1989年6月 不定期 绍兴市考古学会 水下考古通讯 1987年 不定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水下考古学研究室 东北考古与历史 1982年9月 不定期 吉林省考古学会 杭州考古 1992年 不定期 杭州市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9052245/
9.博物馆的工作总结(精选18篇)20xx年10月,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赠送我馆一只江豚。20xx年10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罗非鱼良种场校友叶卫赠送我馆一只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鼋,体重为15公斤。 3、义务讲解员培训 义务讲解员对博物馆科普宣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国际。国内大型博物馆都会有义务讲解员的招募和培训工作。今年我馆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得到https://www.ruiwen.com/zongjie/4323288.html
10.博物馆年度工作报告范文(通用16篇)准确地提供相关文物信息,建立电子档案信息库;积极组织参与“博物馆评级工作”,不断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博物馆学会、北京市科委等相关机构以及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加强了联系,与电影博物馆、铁道博物馆等其他博物馆的交流和观摩活动也日益增加,开拓了https://www.yjbys.com/gongzuobaogao/2684429.html
11.《邓姓文化》2014年2期总第18期农民补偿拆迁和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要尊重客观事实,做好协调和善后工作;三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划进行施工,对在施工中要调整变更的必须进行及时上报和沟通;四要加快邓国春秋园主大殿的布展工作和根雕博物馆的设计步伐,搞好布展工作的方案设计,加强与根雕博物馆设计方的协调;五要解放思想,主动融入项目推进工作,各尽其责,全力http://www.dxzy.org/xuexidiaoyan/2852.html
12.访谈︱徐坚:中国早期考古学和博物馆的日本渊源私家历史澎湃新闻【编者按】《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与《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是中山大学历史系徐坚教授从学科反思出发而研撰的学术史著作。这个访谈大体呈现了他的一些核心观点,比如中国早期考古学和博物馆的日本渊源,滨田耕作对中国考古学的巨大影响等。不管赞同与否,徐教授的一家之言都值得重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66765
13.博物馆工作总结(精选15篇)②文物普查及免费开放补助项目已列入省名单即将下拨; ③向市发改局争取博物馆库房维修项目资金已基本落实,尚待方案补报即可通过审查批准。 二、弘扬杨守敬文化成效显著,科学研究持续进步。 1、一是完成了杨学研究会换届年检,馆刊、会刊《杨守敬研究》按计划编辑出版发行。二是配合守敬书院完成了其布展方案。三是配合青林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4060269.html
14.博物馆学·冲刺复习题.docwdwdwd博物馆学·冲刺第一编博物馆学基本理论和博物馆历史一、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开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展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开展的历史及其社会的关系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7909628.html
15.温州市历史学会2022年工作总结资料下载温州市历史学会是由温州市历史研究工作者、中学历史教学者和历史爱好者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82年12月23日,是温州市最早成立的四个社会科学学术团体(温州市哲学学会、温州市经济学会、温州市历史学会、温州中共党史学会)之一。 2022年是不平常的一年,恰逢温州市历史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特值得纪念。 http://www.wzslsxh.com/Art/Art_3/Art_3_139.aspx
16.博物馆学基础名词解释6篇(全文)为了便于开展博物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与博物馆工作经验交流,学会章程规定设立专业委员会,1985年建立陈列艺术设计委员会,1986年建立地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1987年建立藏品保管专业委员会,1988年建立博物馆教育研究委员会。根据博物馆学会会刊工作的需要,1986年建立了会刊编委会。“组织博物馆的研究与学术活动,提高博物馆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j9357f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