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博物馆展览馆各种特色展“云”上天天可见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广州地区的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许多人一样,经历了漫长的“长假”。记者发现,各个馆不但纷纷快速反应推出了云展、有声展等依托于新媒体传播渠道的服务手段,而且借助此次突如其来的“练兵”,为未来重新开放之后的服务,开拓了不少新型长效服务的可能。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闭馆期间这家博物馆发出了

第一份“征集启事”

博物馆等公共服务机构与普通公众发生直接联系主要就是展览、讲座、沙龙、图书出版等服务性、传播性的活动。这些年“看展”非常热,相应地,对于藏品、研究、设计等方面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在记者近年的采访中不少馆方人士都表示,藏品是博物馆的根基,丰富馆藏蕴藏的潜力和可能性往往是决定一个博物馆“好”或“不好”的首要因素。

在临时闭馆时期公开征集文物,显然不是供当下之用,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建馆考量。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李岚介绍,此次征集主要是为计划明年上半年推出的有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陈列展览、建党100周年的原创展览,以及抗美援朝70周年的展陈等做准备。希望通过这样的征集活动进一步丰富馆藏,更好、更全地呈现广东、广州光辉的革命和建设历史。

天天“线上办展”让博物馆有了许多新想法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自春节以来一直处于闭馆抗疫的状态。记者了解到,馆方在做好安保和防疫工作的同时,为丰富疫情防控期间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网络平台,推出网上展览,让大家“宅”在家里,还可以在农讲所“线上展厅”享受红色文化大餐。2019年12月18日,农讲所学员谭作舟烈士的后人谭中武先生向纪念馆无偿捐赠“谭作舟烈士革命文物”35件/套(包含7件/套三级文物、28件/套一般文物),馆里很快把这批革命文物制作成了网上文物展厅,用音乐+高清图片+文字解说的形式加以呈现。这批全新公布的文物在此次抗疫期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同时,纪念馆也已加入“博物官”小程序,观众朋友可通过该小程序“参观”展览及展品。下一步,馆方还将对以上各种线上参观形式的内容继续不断更新完善。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则利用“黄埔军校”公众号推出“足不出户看军校”网上展览,利用“近代广州”公众号推出近代广州摄影历史小故事,推送“老城市新活力——红色沃土出新彩”线上展览,馆方报送的“广州1949”虚拟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推送首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为广东省入选首批推介的两个展览之一。

“广州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东山得名于明代的东山寺,‘东山少爷’正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东山地区居住的华侨富商们的子弟。”——这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新近推出的“在家‘听’展”——每期一个文物小故事”项目里的几句话。据介绍,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打开手机即可观展,馆方从一周前开始,陆续以“有声故事”的形式,介绍馆内目前正在展出的“德厚流光——馆藏捐赠文物选展”中的20件文物精品。这个展览是140多位热心人士先后把多年珍藏捐赠给纪念馆的全面记录,不少国家珍贵文物是首次公开亮相。副馆长罗兴连表示,馆方目前还有“汀·说帅府”的内容在喜马拉雅等平台上播出。这种形式还会继续保持下去,特别在一些重点、有特色的的展览期间会考虑更多地使用。此外按照原计划馆方将在三四月份推出新的展览,目前也是考虑先推出线上展览,等条件合适时再开放现场展览。她表示,此次抗疫也让博物馆更深入地思考如何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展陈形式、传播方式,一些有效的措施也可能用在未来完善博物馆的服务当中。

从消杀到储备不独抗疫时才应该重视

记者向多家博物馆求证得知,虽然各馆至今仍处于闭馆状态,但工作人员坚持做好防疫抗疫工作:所有值班人员均佩戴口罩上岗,对进出的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并做好登记。同时为控制污染源,针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多措并举,营造安全环境。如农讲所值班领导每日带队巡查各点值班情况,组织加强重点环节疫情监测,每天上报疫情防控情况,在观众服务中心外部显示屏滚动播放疫情防控宣传标语,加强理性认识,做到科学预防。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迅速成立工作小组,制定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特别强调把观众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对馆内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有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此次事件给了大家一个提醒,接下来馆方在做好应急预案、物资储备、重要区域消杀等方面会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记者发现,多家博物馆、纪念馆采用了远程办公的方式。有馆方负责人表示,虽然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但也让馆方实际演练了分散办公、远程协同的合作模式,音频、视频、移动端的广泛、灵活地使用,对今后日常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帮助。不过现在大家最希望的,还是疫情早日结束,让观众们可以回到馆里,现场体验文物、艺术品的美好。【编辑:苏亦瑜】

THE END
1.看展览丨博物馆展讯速览简介:展览展示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279件(套)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不同类型的珍贵文物,通过“寻美,永恒的主题”“爱美,不变的天性”“镌美,卓越的塑造”“美,无尽的求索”四个单元,从古希腊日常用具、妆容服饰,到人体雕塑,再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公元前1世纪近5000年的漫长历史中,古希http://www.ncha.gov.cn/art/2024/12/5/art_722_192900.html
2.图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凝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观念和理论共识,充分调动和https://www.ihchina.cn/tuji_list.html
3.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汇总近日,国家文物局提供了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网友复制并打开网站链接,即可观看。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https://www.cnr.cn/ent/ylzt/kangyi/yunyou/20200220/t20200220_524983888.shtml
4.博物馆线上服务:防疫展览两不误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推出“线上约会博物馆”话题,推送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示范项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紧急扩充内容,截至3月1日,共有300余家博物馆、370余个线上展览项目在平台发布,相关内容还在持续更新发布中。 全国博物馆积极行动。初步统计,已有1300余家博物馆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线上展览2000余项。微https://3w.huanqiu.com/a/f0d525/3xGbdiT79OL
5.新形势下博物馆“线上展览”模式的传播与构建1 “线上展览”传播的现状 1.1 “走红”的态势 线上展览模式的应用时间不长,应用的形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博物馆带来的成效还需要逐渐显现,但有一点可以通过数据得以印证,那就是这种线上展览模式正在悄然“走红”。从2020年1月末到现在,国家文物局的“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浏览量增长的速度惊人,每天的https://wenku.baidu.com/view/8f97fc4768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a.html
6.网上展览焦博陈列焦作市博物馆成立于1965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是以文物收藏保管、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能的公益性国有事业单位,自1996年迁入现馆址。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https://www.jzsbwg.cn/txt/16
7.上博等一批博物馆继续闭馆,首批网上展览资源公开今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文旅局获悉,本市部分博物馆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市文旅局将相关资源整理汇总,上海各博物馆首批网上展览资源亮相。观众只需扫描图片中的二维码即可进入线上展厅轻松观展,这些展览中包括“春信”上海博物馆馆藏梅花文物主题展、世博会博物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207647
8.河南博物院欢迎您谁调清管度新声 丝绸之路音乐文物展(网上虚拟展) 2016丝路音乐文物展 汉唐中原-河南文物精品展 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 更多>> 圜底分体甑釜 >>详细 镂孔几何纹提笼 >>详细 素面铜钫 >>详细 激活历史 一展中原 第三届河南省博物馆文化产品获奖作品网展 https://www.chnmus.net/clzl/node_102.htm
9.首都博物馆多媒体展示 视频集锦:首博各重要展览活动视频介绍片断。互动漫游:可360度互动欣赏展览展厅。三维展示:将展品以三维数字形式还原观看。展览闪秀:收藏重要展览的宣传动画。 栏目提示 视频集锦 更多>> 西藏文化展宣传片 走进养心殿 大元三都 匠心筑梦烁古今——燕京八绝 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 https://www.capitalmuseum.org.cn/zlxx/dmtzs.htm
10.网上展厅陈列展览 展览预告 常设展览 临时展览 展览回顾 展览交流 网上展厅 常设展览手语讲解 陈列展览 > 网上展厅 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 一瞻·一礼——青海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旧勉唐派唐卡作品展关注我们 南博官方微信 南博官方微博 友情链接:故宫博物院 首都博物馆 南宁博物馆地址:南宁市http://www.nanningmuseum.com/html/chenliezhanlan/wangshangzhant/
11.全球各大博物馆线上博物馆来了③历年展览与陈列:https://www.dpm.org.cn/classify/exhibition.html ④全景故宫: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2.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http://www.chnmuseum.cn/zl/(打开下滑至“网上展厅”) 3.上海博物馆 ①三维场景展览: https://www.clickshowcase.com/news-detail-id-40.html
12.实验室/网上虚拟展厅展览VR3D/虚拟旅游旅行/国际虚拟博物馆/虚博世界.中国虚拟博物馆.全天美术馆BETA版致力于普及博物艺术生活。增强拓展互通。 让人们能足不出户的免费参观 和低成本的展现世界,宇宙万象。 观众在参观虚拟世界的时候, 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http://www.hsxsh.pudong-edu.sh.cn/infoweb/item-detail.aspx?newsid=3745
13.国际博物馆日:你“云观展”了吗?中工旅行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博物馆相继关闭线下展馆,将诸多展览移至“云端”。国家文物局“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扩增在线展览内容,先后分六批推出了300个网上展示项目,其中包括在线虚拟展览项目188个、数字全景展厅项目90个、博物馆大数据平台和文物数字化展示项目22个。展览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https://www.workercn.cn/32886/202005/18/200518154205650.shtml
14.居家时光,这样充电——中国青年网“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展”“红色中国——革命文物数字展厅”“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国家文物局网站上的“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扩增了一批在线展览内容,并开放了346万件珍贵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还通过链接形式增加了地方文物部门建设的在线展览(数字博物馆)平台,以及博物馆自主研发的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qnzs.youth.cn/tsxq/202002/t20200204_12184591.htm
15.网上展厅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 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四号临展厅)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二号三号临展厅) 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一号临展厅) 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 倥偬的乡愁·张大千宣传https://www.cdmuseum.com/zhanting/
16.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63年正式对外开放。主楼建筑面积18000多平方米 ,一至五层楼共有17个展览厅,1995年主楼后新建现代化藏品库,面积4100平方米。中国美术馆收藏各类美术作品10万余件,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作品http://www.namo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