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目前课程为本科生必修专业基础课,每年约100人左右选修,分别在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和化学与工程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开设,该课程开设历史悠久,是学校资助的优势线下一流建设课程,授课教师出身考古、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专业,由文博省级教学团队主要负责人授课,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教学评价高。

二、教学主要内容

作为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内容涉及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发展历程、博物馆陈展策划及设计、博物馆经营与管理、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与保护、博物馆观众与社会教育、文物与博物馆的数字化等,主要讲述内容如下:

第一讲博物馆学概述

第一节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第二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二讲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外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当代中外博物馆发展概述

第四节中外博物馆学发展简史

第三讲博物馆的功能与类型

第一节博物馆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博物馆的特征与功能

第四讲博物馆藏品管理

第一节藏品的含义

第二节藏品的征集

第三节藏品的接收与入库管理

第四节藏品的档案管理

第五节藏品利用中的安全

第五讲博物馆藏品保护

第一节藏品保护及其工作内容

第二节藏品保存环境

第三节藏品保护科学技术

第六讲博物馆展陈策划与设计

第一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历史变化

第二节博物馆展览的策划

第三节博物馆展览主题的选定与文本编写

第四节形式设计的空间和造型

第五节形式设计的色彩与照明

第七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与服务

第一节博物馆教育及其理论

第二节博物馆的讲解服务

第三节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教育

第八讲博物馆观众研究

第一节博物馆观众研究含义和目的

第二节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

第九讲博物馆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博物馆的安全管理与人事管理

第二节博物馆的经营

第十讲博物馆建筑

第一节博物馆建筑的选址、总体布局

第二节博物馆建筑的空间设计及其功能

第十一讲博物馆数字化

第一节数字博物馆

第二节数字博物馆的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三、教学改革特色

以社会发展需求知识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概论》是专业最基础、知识面最广的课程,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博物馆建设力度加大、文物保护面临问题更为复杂,对学生的业务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依据行业发展与时俱进更新知识,课程作业强化必备的业务实践训练知识。

以典型案例为示范,提升教学深度和温度,加强课堂思政。课程教学团队中60%获得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都参与过学校和周边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工作,现身说法教学有温度;将国家“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先生等先进事迹融入课堂,激励学生专业志向,加强思政;将团队在都城考古、丝路考古、地域文化研究切入课堂,结合教材进行案例教学,教学内容有深度。

WhenyouwalkintothePalaceMuseum,punchintheNationalMuseumorvisitanymuseum,doyouknowwhytheyareinthisstateWhyistheresuchagreatdifferencesbetweenSanxingduiMuseumandShaanxiHistoryMuseumHowdoallkindsofculturalheritages,suchasbronze,jadearticles,calligraphyandpainting,etc.,arrangeandcombinetoshowwhatyouareseeinginthemuseumThroughthestudyofIntroductiontoMuseology,youwillgetsatisfactoryanswerstothisseriesofquestions,youwillexplorethesecretsinside,findtherightwaytoopenthemuseum,andexperiencetheendlessculturalcharm.

THE END
1.国家文物局力推博物馆藏品数字化博物馆NFT即将迎来新时代博物馆数字化是当代博物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对于扩展博物馆辐射能力、实现博物馆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局指导各地博物馆在藏品数字化保护、智慧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https://i.ifeng.com/c/8EYiV8icA8v
2.物质时代的理想主义者9篇(全文)物质时代的理想主义者 第5篇 一、苏州非遗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是建立在数字时空之上, 通过以数字形式保存的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实现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欣赏等功能。另外数字博物馆不受时间、空间、陈设场所和条件的限制, 提高了资源开放和共享程度。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苏扇馆的资源来一方面依赖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qovblxl.html
3.数字化时代:虚拟博物馆浪潮来袭呈现全新观赏体验互联网时代虚拟博物馆以更现代的方式让更多热爱艺术的人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欣赏艺术作品。 其实,包括百度百科和腾讯在内的国内互联网巨头,也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上有相关动作,但效果却并不理想。虽然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数字美术馆发展历程短暂,但国外美术馆相对完善的3D技术和各项科学合理的配套服务和用户体验,亦是未来https://topic.artron.net/newtopic/xunibowuguan
4.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5.回顾2023教育数字化相关政策和大事—中国教育在线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开馆上线 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旨在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服务拓展。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公布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名单的通知》,78家单位入选。 https://www.eol.cn/info/dongtai/202312/t20231229_2552155.shtml
6.元宇宙周刊丨华为首个虚拟数字人“云笙”正式入职;腾讯已申请近百此次NFT发布会恰逢大英博物馆《万物之大绘本北斋》展览开幕,届时将展出103幅未出版的北斋画作。这些作品是在1820年代至1840年代为从未出版的插图百科全书制作的。超过200件北斋NFT艺术作品将可在线购买,包括著名版画的数字图像,如Under the Wave、Off Kanagawa、Clear Day with a Southern Breeze和Ejiri in Suruga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89087-1.html
7.关于博物馆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当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实践类【关键字】数字化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化博物馆的产生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传统博物馆突破自我,实现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胆尝试,在文化教育传播领域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数字化博物馆建设起步较晚,仍处于探索https://51elaw.com/biyelunwen/62801.html
8.上海自考数字媒体艺术概论(14265)自学考试大纲1.领会体验经济时代艺术与设计内涵的变迁,并能综合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图谱。 2.识记数字媒体艺术教材体系。 (八)数字媒体艺术的符号学 1.借鉴双层原则和元媒体的概念,通过符号学的方法领会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和表现特征。 2.领会数字媒体艺术的构成和表现特征的 3 个层面,并能简单应用举例说明。 https://www.zikaoben.cn/n/e-9719833081.html
9.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春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十三五”期末,宜春有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10个,美术馆3个,文化场馆数量达标,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也全面实现免费开放,总分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另外,“宜春文化”App常态化上线运营,全市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存量达142TB,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宜春市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经验在江西省得到https://www.yichun.gov.cn/ycsrmzf/yfbfba/202112/09a818cd7b754924ae9aacc135161e9d.shtml
10.上海这些“家门口的好服务”,赶紧收藏起来,总有一款适合你!近年来上海博物馆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坚持举办高品质展览,以展览教育供给、数字资源云端服务等打造高品质博物馆教育,满足公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赋能“有爱无障”的高品质生活。 46.延时服务点亮新时代公共文化主阵地 近年来浦东新区率先探索公共文化场馆延时服务,率先出台《延时服务试点指导办法》,打造“910https://web.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32321
11.博物馆票务管理系统智慧博物馆票务管理系统推动博物馆运营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智慧博物馆票务管理系统,依托互联网与微信平台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票务管理模式,以实名登记和预约分流的方式,实现参观票券的无纸化和入馆身份核验的无人值守。 一、互联网与微信平台的应用 智慧博物馆票务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和微信平台,为观众提供方便快捷的https://www.1230t.com/jingqu/index.php?m=home&c=Tags&a=lists&tagid=656
12.探索数字时代的文博新形式,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十大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一系列计算变革,从PC到智能手机、再到XR智能终端,人类进入了新媒介变革时期。而博物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弘扬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需要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探索更适应数字时代的展现形式。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122993.html
13.先锋视角丨可触摸式展陈方式在历史文物类展览中的应用探索作为以实物展示为主的博物馆,特别是其中绝大多数历史文物类的陈列展览,由于考虑到文物展品的安全,以往很少考虑展览的可触摸性。经过梳理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在历史文物类展览中开展可触摸性展示方式的实践,可将其实现途径分为以文物复制品实现、以原材料实现和以残碎品实现三种,并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加强开展历史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DU0Njc5ODKD341osIascw.html
14.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昆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抓住5G、超高清、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机遇,加强对昆明少数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春城花都的展示应用,对打造智慧文旅项目,实现文旅产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意义重大。 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游客需求和消费偏好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将从低层次和单一化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https://www.edulxw.cn/index.php/news/index/detail.html?id=7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