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目前课程为本科生必修专业基础课,每年约100人左右选修,分别在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和化学与工程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开设,该课程开设历史悠久,是学校资助的优势线下一流建设课程,授课教师出身考古、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专业,由文博省级教学团队主要负责人授课,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教学评价高。

二、教学主要内容

作为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基础课,主要内容涉及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发展历程、博物馆陈展策划及设计、博物馆经营与管理、博物馆藏品征集管理与保护、博物馆观众与社会教育、文物与博物馆的数字化等,主要讲述内容如下:

第一讲博物馆学概述

第一节博物馆与博物馆学

第二节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二讲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外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中国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当代中外博物馆发展概述

第四节中外博物馆学发展简史

第三讲博物馆的功能与类型

第一节博物馆的类型划分

第二节博物馆的特征与功能

第四讲博物馆藏品管理

第一节藏品的含义

第二节藏品的征集

第三节藏品的接收与入库管理

第四节藏品的档案管理

第五节藏品利用中的安全

第五讲博物馆藏品保护

第一节藏品保护及其工作内容

第二节藏品保存环境

第三节藏品保护科学技术

第六讲博物馆展陈策划与设计

第一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历史变化

第二节博物馆展览的策划

第三节博物馆展览主题的选定与文本编写

第四节形式设计的空间和造型

第五节形式设计的色彩与照明

第七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与服务

第一节博物馆教育及其理论

第二节博物馆的讲解服务

第三节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教育

第八讲博物馆观众研究

第一节博物馆观众研究含义和目的

第二节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

第九讲博物馆的经营与管理

第一节博物馆的安全管理与人事管理

第二节博物馆的经营

第十讲博物馆建筑

第一节博物馆建筑的选址、总体布局

第二节博物馆建筑的空间设计及其功能

第十一讲博物馆数字化

第一节数字博物馆

第二节数字博物馆的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三、教学改革特色

以社会发展需求知识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概论》是专业最基础、知识面最广的课程,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博物馆建设力度加大、文物保护面临问题更为复杂,对学生的业务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依据行业发展与时俱进更新知识,课程作业强化必备的业务实践训练知识。

以典型案例为示范,提升教学深度和温度,加强课堂思政。课程教学团队中60%获得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都参与过学校和周边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工作,现身说法教学有温度;将国家“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樊锦诗先生等先进事迹融入课堂,激励学生专业志向,加强思政;将团队在都城考古、丝路考古、地域文化研究切入课堂,结合教材进行案例教学,教学内容有深度。

WhenyouwalkintothePalaceMuseum,punchintheNationalMuseumorvisitanymuseum,doyouknowwhytheyareinthisstateWhyistheresuchagreatdifferencesbetweenSanxingduiMuseumandShaanxiHistoryMuseumHowdoallkindsofculturalheritages,suchasbronze,jadearticles,calligraphyandpainting,etc.,arrangeandcombinetoshowwhatyouareseeinginthemuseumThroughthestudyofIntroductiontoMuseology,youwillgetsatisfactoryanswerstothisseriesofquestions,youwillexplorethesecretsinside,findtherightwaytoopenthemuseum,andexperiencetheendlessculturalcharm.

THE END
1.TowardsDataScience博客中文翻译2020(六十五)19 岁,不到两年后的今天,我 21 岁,正在撰写一篇论文,要求我了解两个我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领域。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可能会看到许多(我指的是许多)你一生中从未见过或想过的新概念。这些概念中的许多回想一下,全连接层完全连接两层之间的所有神经元,因此它对先前层的输出大小的变化很敏感,并且测试图像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42772559
2.行政能力测验历年考题下载中心31.在“互联网+”时代,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突破___障碍, 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把优秀的教 育资源送到农村去卜送到最D.适应新环境,把握新机遇需要新思维 55.有“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街区,有人将其比喻为鱼骨与 鱼刺,有人则形容为菩提树叶,或直呼为“非”https://www.wangxiao.cn/gwy/90419041221.html
3.中金国货崛起系列研究:共赢国货崛起的新消费时代崛起的动力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豪感也在不断提升;持续的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需要更多的消费品类与更好的产品服务;中国产品和品牌不断锐意开拓,在品质、设计、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已达到了新的高度;供应链、物流、大数据、AI、互联网、营销传播等新基础设施https://i.ifeng.com/c/8Aew20l9C30
4.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5.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流量分发底层逻辑改变这些情况,正在改变移动互联网江湖,这也是今天Mr.QM想给大家分享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的核心。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达到11.9亿,用户使用时长也持续增长,尤其是,各方因素综合,影响了线下活动,让办公、本地生活、教育、运动等领域的用户,线上活跃时段明显拉长,从早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813336.html
6.信息化教育教学论文范文(通用8篇)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从资源建设中转移到建设资源管理平台以及资源的应用平台上面,已经转移到建设数字图书馆以及大学数字博物馆上面,而且这些网络资源体系也在逐渐完善。除了上述之外,我国的有些高校还建设了网络学院,网络学院的开设方便了远程授课,方便了学生辅导答疑。这些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卓有成效。https://www.unjs.com/lunwenzhaiyao/jiaoyujiaoxuelunwen/20100703230634_18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