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传统与未来两大博物馆给出的答案博物馆展览策展人新浪收藏

博物馆头条按: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联合推出的品牌展览“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杭州站巡展日前已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出。这是两大博物馆在馆际资源共享、策展机制协同创新等方面推出的最新合作成果。

展览通过传统民族服饰来审视传统在当下的地位和影响,以多元创新的方式进行策展设计,在带来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的同时,还搭建了专业的学术对话平台。3月30日至31日,“传统的未来——博物馆、非遗与展览策划”研讨会及“传统的未来”视角下的展览策划主题讲座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群落内的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相继举办。

来自博物馆界代表、高校专家、非遗研究者、工美行业等数十位嘉宾参加了这两场活动,他们共同探讨如何在“传统的未来”的视角下,博物馆及策展人怎样策划出更好的展览,使藏品及文化遗产成为构建人类未来生活的活跃参与者。这也是两大博物馆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全球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给出的优秀答卷。

“传统的未来——博物馆、非遗与展览策划”研讨会的上下半场分别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王英翔和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主持。

参加研讨会的博物馆界代表有: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副馆长郁镇宇、南宁博物馆馆长张晓剑、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陈健鹰、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吴翠蓉、河北博物院陈列研究部主任随杰、湖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策展人张翔、成都博物馆历史文物部负责人方若素。

王英翔:

依托在地资源活化传统工美艺术

郑茜:

用独特方式阐释文物的深层价值

在《传统@现代》展中,我们借助于很好的设计师,不断地沟通,不断地使其理解我们要做这样一个展览的意图,同时也让他们能够通过这样的展览逐渐实现我们对于民族民俗文物深层价值内涵的展示手段及形式的探索。通过我们与设计师的共同努力,我们逐渐摸索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通过一些背景式的、隐喻性的装置结构,来揭示民族民俗文物在其原生文化脉络中的内涵,呈现出它们的深层价值,延伸观众对于这些文物的理解空间。

(以上为发言节选)

展览备受博物馆馆长及策展人好评

郁镇宇:我从一个受众角度来说,展览内容很吸引,特别是展品的质量,设计的风格,在很多临展项目中并不多见,这代表一种新生力量。单从展览海报的字体来看,就激发让我去看古代的服饰,有一种碰撞,有一个好奇心。

丁毓玲:从这个展览的形式来说,真的是令人耳目一新。这个展览完全走出了传统的展览形式,它充分利用了这个空间,非常大气,令人有一个想象的空间,一进去的话就有一种视觉的冲击力。

陈健鹰:人类学之于博物馆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展览的学术性重要还是通俗性重要?在博物馆中要面对不同的受众,这个展览的开放度,它的多视角多维度,甚至他刻意留白的这种做法,给我真正的一种从视觉和心理上冲击力。

吴翠蓉:民族博物馆,其实是和华侨馆很相通的。我们收集的很多藏品是包括各个层面的一些华侨的群体的一些物品,包括他们的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像这种很好的策展,会发酵,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杰:这种动静结合的展示方法特别好,为大家带来的是一种有温度接地气的展览。通过一个个小的物品,包括和人们生活日常特别关联的东西,它是展示一种文化,一种情怀,一种记忆,总是能够给大家带来惊喜。

张翔:博物馆,从来就是传统与现代的接口,而从设计到文本到文物清单,它都是技术性的,从空间上里看,它们形成一个基本层面的互补。

参加“传统的未来”视角下的展览策划主题讲座的嘉宾有:大英博物馆资深策展人、展览叙事顾问、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博士后研究员DavidFrancis,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博士PhilippDemgenski,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严建强,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蔡琴,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研究博士候选人张力生,活动由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展览陈列部主任许潇笑主持。

严建强:

策展人最核心的问题是沟通“物”的时空对话

其实策展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沟通这种对话,让人们从一个物看到背后的那个情感跟智慧,我觉得这是我们策展最纠结,也是最焦虑的东西。一个东西放在那,以前我们看这件东西的时候,它改变一个物,我们只观察它的表皮,观察它的体量、色彩。

今天我们把这个物呈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不再仅仅把它看作一种物,看作是一座桥梁、一个窗口,我们真正要看到的是这个物背后的故事。所以我觉得真正的传统的现代性应该是体现在我们策展人通过我们的努力沟通我们和过去的对话,我们了解我们这些制作者和使用者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智慧,我们了解他们是怎样从当时的那个粗糙的荒蛮的状态走到我们这种精致的现代文明,我觉得这才是把传统真正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以上为发言节选)

蔡琴:

作为我们博物馆人来讲,我们是双重身份,因为我们是一个博物馆的展览架构者,同时我们又是其他展览的观看者。所以这个过程,我觉得刚才严老师跟DavidFrancis的对话,我很认同。就是电影叙事这个逻辑,大家会一气呵成,就是很酣畅,但是现在越来越过的观众,我们都做过调研,包括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现在灾再去看以前的东西的时候,这进时空不能说是混乱,就是说是穿越的,我们回去看这个事情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停顿,需要反思。那么这个线性的逻辑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以上为发言节选)

PhilippDemgens:有一个角度,为什么说传统总是美好的,或者是很少有一种批判性的。也许是因为过去也是一种产品。策展人为怎么会选择某一种叙事方式,某一种角度,某一种代表的方式。如果从一种很现实的维度考虑,把历史和传统当成一种产品,然后会考虑怎样能“卖”的更好。

展览叙事顾问这个概念中国可能是很陌生的,这涉及到展览的运作机制。对此,DavidFrancis表示:这个角色可以想成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可能所有的博物馆展览都是有一个叙事的,都要从展品或者说展品当中,都需要有人把这个故事提取出来了,放到博物馆团队这个背景下,一个叙事顾问可能他的工作是在设计师跟策展人之间,他工作的目的是帮助设计师跟策展人之间的沟通,实际上有的时候是一种翻译性的工作或者说是一种概念传递的工作,而同时也是在观众和策展人或者博物馆工作者之间进行这种辅助上的沟通角色。

许潇笑:博物馆的社会作用正在发生变化,而人类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展览切入点。“传统”这个词已经变成是一个非常褒义的所指,传统总是美好的。徐虹:我们围绕展览主题,努力探索如何使展览更具交互性,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

THE END
1.博物馆馆长博物馆馆长招聘猎聘博物馆馆长招聘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博物馆馆长招聘信息,有超过10000多博物馆馆长招聘信息任你选寻,招聘博物馆馆长人才就来猎聘博物馆馆长招聘!求职找工作就用猎聘聊。https://www.liepin.com/s/ff5cf637868e370f67e29a3589cd31ef
2.上海博物馆公开招聘公告1.工作职责: (1)东馆探索宫的服务和管理; (2)陈列展览讲解和教育普及工作; (3)教育活动内容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4)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2.任职条件: (1)35周岁及以下(1989年1月1日后出生),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 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478374
3.博物馆馆长2023年工作总结.pptx博物馆馆长2023年工作总结.pptx,博物馆馆长2023年工作总结汇报人:XXX2023-11-22 目录CONTENTS引言2023年工作总体概述展览工作教育工作文物保管与修复工作 目录CONTENTS观众服务和管理工作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工作成果和亮点展示工作总结和展望未来 01CHAPTER引言 在2023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23/8030003041006010.shtm
4.市规划展览馆领导带队赴首都博物馆调研座谈市级工作动态2023年2月22日,市规划展览馆馆长徐咏梅、副馆长胡大欣带队,赴首都博物馆开展调研,并就讲解员队伍建设与管理,讲解员培训教育与薪酬体系构成等内容进行了座谈。首都博物馆馆长韩战明、党委委员杨丹丹,宣教部、财务部有关负责同志,以及优秀讲解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经验分享。 https://ghzrzyw.beijing.gov.cn/zhengwuxinxi/gzdt/sj/202302/t20230224_2923751.html
5.展讯苏州丝绸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留得住”“用得好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 文博研究馆员 198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先后在河北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和苏州丝绸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职业生涯中主要从事陈列展览策划与设计、开放服务与社会教育等博物馆业务管理和学术研究,对诸多相关专业课题进行学术思考与探索。 https://m.cnacs.net.cn/89/197001/3060.html
6.国博馆长王春法:博物馆好展览的10个标准展览作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文化工程,既是一种大众文化形态,也是一种视觉艺术形态,兼具文化和教育双重属性。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评判标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展览质量和水平的提升。那么,什么样的博物馆展览才是好的展览呢? 本文节选自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发表于《博物馆管理》2020年第2期的文章《什么样的展览是好https://m.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gwMzA3NjWDz41lsYakcw.html
7.专访:山东博物馆馆长郑同修大众网:郑馆长有没有想要为观众朋友们推荐的山东博物馆内的展览,您推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郑同修:山东博物馆现有8个常设展览,根据工作安排,每年还会推出一些精品的临时展览,今年,我们馆已经推出了几个大型展览,都取得了不错了社会反响,馆内的“山东考古成果展”和“汉画像石展”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在这里,我也https://tour.dzwww.com/lyzt/qhxzcwlhkj/sdbwggzztx/
8.博物馆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6篇)时间是箭,去来迅疾,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经过过去这段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已然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是时候在工作总结中好好总结过去的成绩了。可是怎样写工作总结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博物馆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6篇),欢迎大家分享。 博物https://www.unjs.com/gongzuozongjie/5617622.html
9.“5·18”馆长笔谈——民族博物馆馆长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简称民博专委会)围绕今年的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举办全国民族与民族地区博物馆馆长笔谈,邀请馆长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期民族工作主线,就民族类博物馆在共同创造价值、新型业务模式及具有革新性的解决方案方面进行构想,分享新的实践经验,以应对将来社会、经济及环境领域所面临的挑战等内容https://www.mzhb.com/587.html
10.快讯文博先锋论道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策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宁做了《从“又见大唐”到“和合中国”》主题报告,通过辽博展览的工作实践,讲述精品展览打造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叙事方式的活化,以及叙事体系的构建。 新世纪我国博物馆展览展示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阶段。成都博物馆副馆长黄晓枫在以《展览策划“破”与“立”的断想》为题的分享中,从展览内容到https://www.cdmuseum.com/xinwen/202407/3679.html
11.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委书记馆长吴向东一行调研浙江省博物馆3月10日下午,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党委书记、馆长吴向东,副馆长李宗远一行赴浙江省博物馆考察调研。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杨建武,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革命文物处)处长李新芳,浙江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梁贵陪同调研,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陈水华接待。 https://m.163.com/dy/article/H286FC4R05219I19.html
12.中国影协电影博物馆工作委员会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中国影协电影博物馆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书记、馆长黄晓伟,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汪祥荣,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网信处处长、中国影协电影博物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纯,中国电影博物馆活动管理部主任、电影博物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亚萍,盐城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戴为洋,以及上海电影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https://www.0515yc.cn/ycweb/2024/1264076.html
13.省博物馆原副馆长万全文来市博物馆举行讲座文旅新闻中心长江网为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展陈的品质和整体文博工作的水平,4月28日上午,市博物馆特邀请原湖北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馆所长,二级研究馆员万全文作客市博物馆“文博讲堂”, 讲座主题为 《观众眼中的荆楚文化——湖北省三期新馆展览》。活动由市博物馆馆长杨震主持,全馆干部职工共同聆听与学习。 http://news.cjn.cn/hbpd_19912/wl_19920/202405/t4891602.htm
14.馆际合作2014年3月13日至14日,世博馆馆长刘绣华、副馆长俞力、馆展陈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一行赴北京,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交流会谈,并考察了北京奥运博物馆。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姚安及展览交流处负责人接待了世博馆一行。会谈中,刘绣华馆长介绍了世博馆今年的实训计划,明确以临展为目标,以进出境展览及国际交流活动为实训工作定http://www.expo-museum.org/sbbwg/n29/n3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