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我国现代博物馆体系建设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

陆建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上海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创新科研基地”主任):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遗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能,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新时代的10年,我国基本形成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博物馆事业取得辉煌的历史性成就。

第一,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博物馆体系逐步优化。

1983年全国博物馆总数为467座,1990年1013座,2000年1397座,2011年3589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建设文化强国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高度,大力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博物馆平均每年以数百座的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全国依法注册的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一级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历史、考古、艺术、人物、自然、生态、科技、民族、民俗、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建立了惠及全民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入世界博物馆先进国家行列。

第二,博物馆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让文物活起来成效显著。

积极举办陈列展览。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手段和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的展览数量从2013年的2万多个增长到2022年的3.4万个,2022年接待观众5.78亿人次。

重展也重教,展教结合,举办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2022年举办各类教育活动近23万场,包括专题讲座、视听欣赏、研习活动和知识竞赛等。

创新文物传播方式,与传媒界和艺术界跨界融合。例如,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如果文物会说话》、舞蹈《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受到观众追捧。

积极开发文创产品。例如,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种类突破一万种,深受民众喜爱,既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持续完善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民众。

第三,博物馆社会功能有效发挥,在助力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博物馆通过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展示,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力量源泉和深厚底蕴,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

以史育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物就是承载于实物之上的文化,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具有东方特色的文物,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博物馆通过透物见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组织大量文物出境展、举办国际博物馆合作会议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博物馆展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更是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文化沃土。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立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守正创新,更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总而言之,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创新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新时代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国博物馆事业要以使命为导向,持续激发活力,加强从收藏、研究、阐释到传播利用“四位一体、前后贯通”的传播利用体系建设,推动我国博物馆实现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让高冷的文物更鲜活更有温度

为什么要让更多文物活起来,各地形成了哪些可复制推广的活化路径?

王金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旅游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博物馆是进行文物活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挖掘并发挥文物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平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融合高科技元素、创新遗产教育模式、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等,将静态的历史文物转变为动态的可视化产品,成为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讲好文物背后故事以及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开展文化遗产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博物馆肩负着独特的文化使命和教育担当,成为开展公民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场所。例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依托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深入推进红色文化遗产教育,创新红色基因传承工作机制,推出红色家书情景式党课、红色研学等教育活动,创新性呈现革命文物背后的红色故事,引领打造了全国著名的红色教育培训“井冈山样板”。如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已成为开展红色文化遗产教育、培养家国情怀和增强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年均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

运用文创手段,激活历史遗产。博物馆文创以尊重历史文化为根本,通过创意设计,开发出有内涵、有品质、有价值的文创产品,赋予文物新的形态与生命,让高冷的文物更加鲜活、更有温度。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利用文创手法,推出大量具有故宫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将故宫打造成一个超级IP,不断推动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融合出圈,激活了沉睡千年的历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故宫博物院已研发文创产品超一万种,涵盖了书画艺术品、美妆服装、文化衍生品等诸多类型。同时,故宫博物院还与阿里巴巴合作开设了文创旗舰店,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礼品和创意产品,更加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博物馆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将展览陈列、精品馆藏、知识图谱等内容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突破文物实物与展览时空的限制,使公众能够深层次、立体化体验和感受文物历史文化内涵。敦煌市博物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不断探索文物数字化创新路径,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让“待字闺中”的文化遗产焕发生机,上线了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值得一提的是,“数字藏经洞”运用现代数字科技高精度复现敦煌藏经洞及6万余件珍贵典藏文物信息,让公众在线身临其境感受其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沉浸式体验敦煌艺术传统文化魅力。

“博物馆之城”凸显文化多样性独特性

刘曙光(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建设“博物馆之城”,是一项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文化魅力、促进城市文化创新的重要举措。我国“博物馆之城”1.0版本始于2008年前后,源于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等实行全面免费开放带来的博物馆热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在场馆建设、文物保护、藏品研究、陈列展览、开放服务、教育传播、国际交流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日益成为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中心和热点。为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将博物馆之城建设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汉、郑州、长沙、太原、成都、昆明、沈阳以及洛阳、苏州、青岛、潍坊、大同、潮州、佛山等30余个城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计划或规划。

纵观各地博物馆之城建设,其共同特点是以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主,博物馆建设的资源基础和经济实力较为雄厚。更重要的是,这些城市均把建设博物馆之城置于夯实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之下,注重从城市建设方向和特色的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例如,河南把推进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作为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的重要内容,陕西宝鸡则围绕打造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定位建设博物馆之城。最具代表性的是首都北京,将博物馆之城建设作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3—2035)》,以“城”为规划基准,立足一个城市就是一座全域活态博物馆,突出“馆城融合”,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博物馆之城建设深度融合,并提出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建设目标,显示出国内领先、国际争先的姿态。

博物馆之城建设,博物馆是抓手,落脚点是整个城市。作为城市的IP,博物馆之城是城市文化遗产与现代空间的有机统一,不仅要展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还要塑造城市的当代风格、激发创新活力。因此,应突出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避免千城一面。像北京、西安、洛阳等古都城市与深圳、潮州、东莞等沿海城市,在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内容和风貌上应是差异化发展的。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博物馆之城非常强调“吴文化”定位,延安则结合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侧重红色革命文化特色,具有借鉴意义。

第二,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对以博物馆人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从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努力与城市和社区的居民、机构、组织等保持更多更好互动,建立长效合作关系,并根据藏品特点、地域文化和受众需求等做好本地化教育和传播。

第三,建设博物馆之城要有国际视野和格局。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一定要把建成几座具有国内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作为中心任务,加强与国际同行交流与合作,展示中国博物馆特色与风采,传播中华文化精神价值,促进不同文明相互理解与尊重。

THE END
1.国家博物馆不断提升文物保管保护水平“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文物价值的背后,是对文物进行细致的整理与研究,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阐释文物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国家博物馆坚持文物管理与研究结合,主动开展文物整理研究工作,加大力度研究馆藏文物整理项目。通过馆内科研机制,鼓励各部门专业研究人员组建小型科研团队,系统开展https://www.chnmuseum.cn/zt/ztjy/ztjyjs/202307/t20230721_258929.shtml
2.南京博物馆典藏文物南京博物院珍藏的43万件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独具特色,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历朝历代,均有珍品佳作,文物品类亦一应具有,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 书画、印玺、碑刻造像等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https://www.njmuseum.com/zh/collectionIndex
3.法国的这个博物馆:竟藏有两万件中国精品文物旅途中,埃米尔·吉美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一张蓝图:建立一座东方语言学校、一座图书馆和一座博物馆,在法国传播东方文化。前两者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全部实现,最终修成正果的,是一座博物馆,埃米尔·吉美以自己的姓作为它的名字——吉美博物馆。 中国文物的来源 ▲唐代马球俑,在吉美博物馆“天马行空”的展览方式下,别有趣味。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1/08/9165926_1132844783.shtml
4.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打开全部条件 103,707 件 矾红地描金云龙纹油棰瓶 新00017071 清康熙 青花矾红彩云龙纹碗 新00078036 清道光 嘉庆款五彩龙凤纹碗 故00161189 清嘉庆 斗彩龙凤穿花纹带盖梅瓶 故00152086 清乾隆 祭蓝釉白龙纹盘 故00144918 元 乾隆款胭脂红、蓝地轧道洋彩折枝花卉纹合欢瓶 https://digicol.dpm.org.cn/
5.文物征集云南省博物馆(三)对个人移交或捐赠的文物,由云南省博物馆颁发《捐赠证书》或《收藏证书》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奖励;对经鉴定达不到收藏标准的文物资料,由云南省博物馆说明原因并退还收藏单位或个人。 (四)对于收藏文物,建立完善的征集文物档案,包括照片、征集时间、方式、文物出土地等有关文物的详细信息。最后统一移交入库,按照文化部https://www.ynmuseum.org/detail/143.html
6.法人治理结构曾任西安碑林博物馆文物保管部副主任、主任,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同时任陕西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陕西文物保护工程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副理事长等社团职务。长期从事博物馆管理工作,致力于陈列展览、文物藏品管理和专业研究,主要进行古代碑志、石刻艺术、佛教造像和https://www.beilin-museum.com/index.php?m=home&c=Lists&a=index&tid=144
7.博物馆如何讲好文物故事?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物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让文物活起来”和“让文物说话”:2014年2月25日他在首都博物馆参观时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2014年3月27日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3/0708/3138.html
8.鄂州博物馆鄂州市博物馆创建于1959年7月,是鄂州市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湖北省内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宣教机构之一。承担着“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湖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北省社会科学普http://www.ezbwg.com/
9.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卢浮宫,如何寻找3万中国文物的展出新他们搬来了大量的珍宝、字画、图书、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使这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然而,无论是故宫、颐和园还是其他文物建筑,都会有相关的陈设档案,专门记录建筑中所拥有的文物,唯独圆明园缺乏陈设档案,因为圆明园收藏文物的总数并没有明确的记录。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023260
10.天津博物馆[12-08]天津博物馆藏文物入选“共和国印记”100件见证物名单 [12-08]板凳上的博物馆丨天津博物馆与天津市二十中附小师生共探成语魅力 活动 112024-12 女红时光机丨邀您解锁传承雅韵新玩法 102024-12 “2025年乙巳蛇年生肖主题文物展”征集活动开启,天博邀您来参展! https://www.tjbwg.com/
11.中国博物馆排名根据2022年底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数量、禁止出国文物收藏和2023年全国热门博物馆百强榜单,我初步筛选出了234个博物馆,按照以下指标对其进行综合排序。 文物收藏数据 博物馆的基础是藏品,在这里,我选取了文物总数、珍贵文物数量、禁止出国文物数量作为指标。珍贵文物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但网上找不到近几年一级文物的具https://www.douban.com/note/866649676/
12.盘点安徽省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滁州市博物馆位于滁州市政务中心西南角,是一座以展示滁州古代历史、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滁州博物馆现有文物和标本15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243件。馆内一楼、二楼设两个基本陈列展厅和一个临时陈列展厅:一楼展厅主题为“襟江带淮、名山秀水”,为滁州自然风物陈列;二楼展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43321.html?ivk_sa=1024320u
13.全国博物馆汉代文物精选90件(附高清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https://www.360doc.cn/mip/861528925.html
14.首都博物馆十大文物首都博物馆必看展品首博的镇馆之宝有哪些→首都博物馆著名文物: 商三羊铜罍(青铜礼器中的珍品) 西周克盉(西周时期盉的代表器物) 西周克罍(西周时期罍的代表器物) 北魏“大代”释迦牟尼铜佛像(北魏造像“平城模式”的典范之作) 北魏释迦牟尼佛与二胁侍菩萨雕像(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文物价值最高的彩绘石佛像) https://m.maigoo.com/top/42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