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张誉腾:博物馆的定义意义和价值

人们会开玩笑地说中国真正的思想家是门卫大爷,因为他每次都要问你三个哲学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我们也可以用这三个哲学问题来探问博物馆。

高更的画从艺术角度提出探问:“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如果把“我们”转换成“博物馆”,问题就是: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博物馆这样的机构?它是什么样的机构?将来要走到哪里去?

国人熟悉的思想家王阳明是唯心派哲学家,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认为外在一切事物都受到人心的控制。他说过一句话,“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

有一天他和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洞一朵花问阳明先生说: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够控制它吗?你让花开它才会开吗?你让花落它才会落吗?王阳明回答说:还没有看到花的时候,它和你是完全分离的存在,但是一旦你注意到它时,这朵花的颜色就一时明白起来,所以知道这朵花其实不在你心外,而是在你心中。

古人告诉我们安身立命,首先就是要“立志”,所谓“立志”就是去澄清内心的渴望,积极创造安身立命的基础。王阳明也说过:“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立志”就是定盘针,藉以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如此,博物馆运营也是这样,博物馆真正能够实现的,是馆长和馆员内心渴望的东西。今天谈博物馆定义就是要替博物馆立志,澄清博物馆的心,了解它的渴望,来替博物馆安身立命。

定义最有用的特性就是让博物馆在面临困难时有个典范可循,可以固守一套适当的价值观。用定义来比对,能够知道当前的博物馆有什么缺点应该朝哪个方向改进

二、博物馆定义的特性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Weber,1864-1920),被认为是现代最具有生命力和持续影响力的思想家。在分析社会或历史时,他曾经提出“理想类型”(IdealType)的概念。

所谓“理想类型”是经由片面强调一个或多个观点形成。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将许多分散、不相联属、或多或少现存的一些具体现象加以排列组合,形成一套具有分析力的建构。博物馆定义或许可以采取这个方式加以分析。

另外一位德国哲学家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其名著,在美学理论方面有深远影响。1940年这位哲学家和一批人试着逃离纳粹德国时,被边界警察拦住,这一批人回到原来住宿的旅馆去,本雅明在当晚自杀,只活了48岁。第二天这批人重新尝试渡过边界,他们都顺利过关了。

本雅明把历史现象比喻为“星座”,将历史现象中的各个元素,当做星座中的各颗星星来看待。这个比喻有两个重要涵义:

2.东西方各有星座概念,星座里各颗星星之间的联系不是本来存在,而是观察者赋予,所以“星座”的概念不是客观的存在,只是对观察者有意义的存在。

各位在晚间头看夜空,会看到很多星座,这些星座在东西方各有名称,不同人类族群就文化社会背景可以给星座不同名称和不同诠释。

参考本雅明比喻,所有博物馆定义都有类似星座的性质,古往今来各种博物馆定义,是不同年代的人类族群根据自己的社会文化理念给博物馆下的定义。

历史上出现各种博物馆定义,好像天上繁星组成各种不同的星座,博物馆学者根据不同观点组合形成博物馆的各种元素,就形成种种不同的博物馆定义。所以,我们其实不必执着定义,它不是绝对的东西,只是人为的建构。

三、博物馆定义组成元素

现在,让我通过一些对博物馆的定义叙述,尝试归纳在博物馆定义中有哪些关键因素。

英国一位无名人士曾经说:“博物馆是收藏珍稀物的地方,通常包括馆长在内。”在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得出来有两个关键因素:

1.珍稀物件。

2.博物馆是收藏珍稀物件的场所。

有名的《大英百科全书》现在不发行纸本了,它的博物馆定义是:

“博物馆是保存与诠释人类和自然环境原始具体物证的公共机构。”

其中有四个关键元素,第一是“物证”,每个博物馆都发轫于物件,它既是博物馆存在理由,也决定博物馆不同类型。此定义中特别强调博物馆收藏的物件,都是那些可以触摸的、第一手的人类和自然环境原始物证。

第二是“保存”,所有教育或文化机构中,唯有博物馆是以保存物件,强调其对人类重要性为基础运作的机构。

第三是“诠释”,“诠释”英文为interpret,字根为拉丁文,意指两个团体的中介者。在此意指博物馆是物件和观众之间的桥梁。

最后一个关键元素是“公共机构”,历史上很多博物馆都属不对外开放的私人收藏,《大英百科全书》则强调博物馆必须是公共机构。

现在有很多采用当代信息科技建构的虚拟博物馆,它们对于博物馆是否要收藏对象的看法和传统博物馆不太一样。虚拟博物馆的诞生引发博物馆是否一定要有物件的讨论,我们到底还承不承认物件仍然是博物馆要件吗?在”元宇宙”时代已来临的今天,这是博物馆的最后一道防线,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重要课题。

下面引述美国博物馆协会的博物馆定义:

“一个有组织、永久性机构,主要以教育和美学为目的。它具备专业馆员,拥有和利用有形对象,照料并定期将之展览给大众。”

在这个定义中,有下列几个关键元素:

1.永久性。所谓永久性,就是一旦博物馆创建了,希望它能够永远存在。然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很多博物馆都暂时关门,甚至永久倒闭了,此定义中的“永久性”,也因而遭到质疑。

2.专业性。由专业馆员所形成的专业组织。

4.拥有、照料和利用有形物件。博物馆不只拥有物件,还必须要照顾、修复以及有效利用它们。

5.教育和美学。强调博物馆教育和美学的功能。

接着,让我们看英国博物馆协会给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让观众探索收藏,达到启发、学习和欣赏的目的。博物馆受社会信托收集、保护且让文物和标本能方便民众利用。”

这个定义和前面谈的两个定义有显着差别:

1.博物馆是“社会信托”机构,社会赋予博物馆信任,所以博物馆是有公信力的公共机构,不是私人机构。

2.强调博物馆是以让观众探索收藏,以达到启发、学习和欣赏为目的,博物保护且让文物和标本能方便民众利用。博物馆是为民众存在的机构,把观众抬举到非常高的地位。

最后,让我们看看国际博物馆协会给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教育、研究和欣赏目的,收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示关于人类及其环境的有形或无形遗产。”

其中强调四个关键元素:

1.非营利。这个元素在当代社会中经常面临挑战,有些英美博物馆不再标举自己是非营利机构,也不再向政府去申请赞助,自许是一个营利机构,和一般企业组织没什么不同,所以“非营利”这个元素也受到一些质疑。

2.有形或无形文化资产。无形文化资产也是博物馆应该收藏的范围。

3.服务社会及其发展。博物馆不只是为了个人增长知识或者愉悦存在,更是为社会群体利益而存在,负有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个元素颇有社会主义色彩。

4.教育、研究和欣赏。强调博物馆教育研究和欣赏的功能。

归纳言之,博物馆定义中目前仍然被广泛使用的关键元素如下:

非营利、永久性、专业性、公共性、开放性和教育性。

四、博物馆新定义

201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京都召开年会前,在网站发出通知希望世界各国人士,不管博物馆从业人员也好,一般民众也好、能够提出博物馆新定义的建议,后来陆续收到250个以上,都公布在网站上面。

为了召开京都会议,国际博协还做了很多准备,出版了《博物馆定义》(TheMuseumDefinition)这本书,副标题是”博物馆定义是博物馆的脊椎”,强调博物馆定义的重要性。

国际博物馆协会有个委员会叫做”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ICOFOM,theinternationalCommitteeforMuseologyofICOM),纠集专家学者提出新的博物馆定义,引起很多争论,到现在无法尘埃落地。这个新定义和传统定义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1.博物馆是用来解决当前社会冲突和挑战,进行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批判对话空间,具有民主性、包容性与多元性。强调它是批判对话空间,不是一言堂,而是个论坛。

2.博物馆是为子孙后代保护多元记忆,保障所有人享有平等权利和平等获取遗产的权利。强调博物对未来子孙的重要性。

3.博物馆必须有参与性和透明度,应该与各种社区展开积极合作,通过种种功能增进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旨在为人类尊严和社会正义、全球平等和地球福祉做出贡献。

以上提到的博物馆元素:民主性、包容性、多元性、批判对话空间、保护多样记忆、解决当前冲突和挑战、保障所有人享有平等权利、平等获取遗产的权利、参与性、透明度、人类尊严、社会正义、全球平等、地球福祉等等关键元素,确实与传统博物馆大异其趣。

五、博物馆学发展方向

1980年代新博物馆学发展迄今已逾四十年,当代博物馆学有什么发展趋势?国际博物馆协会为此组织:”博物馆定义、展望和潜能委员会”(MDPP,theMuseumDefinition,ProspectsandPotentialCommittee),目的是为了汇整学者专家意见,提出博物馆未来发展方向。

他们咨询了世界62位学者专家学者,提出下列五个面向:

1、数字化收藏和研究(13%)

主要探讨在当代数字化科技革命之下,博物馆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2、教育、观众经验、沟通(13%)

主张博物馆是解放教育、公民参与场所,观众是来博物馆寻求经验的学习者,博物馆观众研究成为重要课题。

3、批判思考博物馆学、伦理、价值(15%)

主张从批判角度来看待博物馆学和博物馆的伦理和价值,希望博物馆不要臣服权威,要有自己的意见,不要僵化,不要变成社会的寄生虫。同时也强调要去殖民化,不要走殖民化博物馆老路。

4、管理、观光、营利、法律层面(18%)

从管理、观光、营利、法律等层面探讨博物馆运营。”文物归还原属国”(restitution)是其中课题之一。

5、社会角色、包容、参与(42%)

主张这个面向的学者专家所占比例最高,他们关怀博物馆在社会包容和社会发展的角色,博物馆怎么和社区结合,怎么增加民众参与,让博物馆更为民主化

接着,让我们谈谈博物馆这个机构的意义和价值。

六、博物馆是召唤记忆的机构

根据罗马人信仰,个人和场所都有精灵,决定个人特质和场所精神,人去世,场所消失,精灵也跟着消失了。博物馆是透过空间安排召唤精灵的场所,收集物件也好,诠释展示也好,都是希望把博物馆变成“招魂”的地方,把过去记忆召唤回来。

处理博物馆和记忆的书籍很多,强调博物馆是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会场所,透过博物馆能够让个人记忆定锚。

谈到记忆,当代很多研究指出记忆是动态的,一直在修复、重整。记忆不是单一形式,也没有固定显性和隐性差别,大脑没有单一记忆区,记忆存在于大脑的区位不一样。

记忆非常强大,人类之所以在生活中有情感、有知识,其实和记忆都有很大关系,这些记忆像齿轮一样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知识基础,也形成情感力量。

记忆固然强大,其实也很脆弱。个人或社会集体记忆丧失是普遍现象,如果没有博物馆或图书馆,过去发生的事情就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最近台湾的新闻说有个67岁老人得了新冠肺炎,医院把他治好,之后却发现他不认得他太太了。

我们打开抽屉,里头保存了很多物件,可藉以唤醒我们过去记忆。这个抽屉形同博物馆,目的在保存、诠释个人的历史。所以说,每个人都有一座博物馆,我们都是博物馆人,都在做保存和诠释的工作。

这是我家1965年和1976年全家福,家父过世后,1993年4月家母携子女返福建故乡,与亲友摄于泉州开元寺的照片,这些照片放在我家客厅的玻璃桌垫下,客人来时妈妈通过这些照片来讲述家族历史。这些照片就是妈妈的“博物馆”。

很多家族记忆是保存在祠堂中,台湾高度城市化使得这些祠堂一间间拆除,家族记忆因为没有保存地方一一流失。为什么当代城市年轻人觉得没有根?一部分是因为家族记忆都已经失去了。

去过大英博物馆,就知道一些能诠释世界各地文明的重要对象都聚集在那里,不管如何指责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巧取豪夺文物,但他们花了很多心思將之好好集中在博物馆,对保存世界文明记忆有重要作用。

七、博物馆是慎终追远的机构

我想向各位推荐《国史大纲》,这是高中时老师一定要让我们读的史书,作者是已故的钱穆先生,写作环境是抗战初期。他是北大教授,从北京逃到云南,当时日寇气势猖狂,很多人认为中国可能要亡了,钱穆抱着要为中国人写要最后一本史书心情,在云南乡下写下这本书。他说如果中国不幸覆亡,至少留下一本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历史成就,激励复兴中国的心。

这本书序言中的一段话经常被引用:“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他认为每个国民,尤其是知识水平线以上的国民,对于本国历史都应略有所知,不仅略有所知,还必须要抱持着一种温情和敬意,不要怀有虚无主义思想。他认为:“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论语》中提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严肃地对待生死问题,追思先人非常重要,人要知道感恩,用诚敬的心来看待生命、看待先人,后代也就会用这样心情来看待我们。

博物馆就是一个慎终追远机构,让大家可以了解我们不是无中生有的生物,必须感恩先人,追索先人痕迹,才能够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八、博物馆是人类与不朽之间的联系

荷兰一位博物馆学家说:“博物馆以一种特别方式邀请观众思索人类为真善美所付出的努力。”这样的思索一方面映照天地悠悠、人生短暂,一方面也鼓舞观众思考“如何不朽”这个课题。不管是历史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都是要呈现人类为真善美所做出的贡献。博物馆透过空间、藏品和展陈设计邀请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建立和不朽之间的神秘联系。

第一天,她要看看亲人和朋友,感谢他们长期的关爱和帮助。

第二天,她要看看繁华世界,感受生活的快乐。

第三天,她要参观博物馆,向世界、过去和现在世界瞥一眼,看看人类进步的脚印。

即使只有三天光明的宝贵时光,海伦·凯勒也要分一天给博物馆。博物馆人应该感到骄傲,这个行业被人如此重视。

九、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近代新博物馆学重要的一个着力点,就是强调博物馆是为促进社会发展而存在的机构。下面引述一些重要博物馆人士对博物馆的期许。

第一位是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前馆长霍文(TomasP.V.Hoving,1931-2009)

“博物馆有巨大潜能,不仅有助社会的稳定,更是促进其追求质量和卓越的改革力量。”

我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当了七年馆长,周边是最好的学区,对面是建国中学,台湾最好的男子中学,邻近不远是北一女,台湾最好的女中。早上十点开馆前,经常有家长把一些四五岁孩子送到博物馆门口,拜托导览员让孩子们待在博物馆里参观,他们中午12点会过来看一下,傍晚下班时候再来接他们。这些家长信任博物馆,将其视为非常安全的场所,可以把心爱的孩子托付在这里。这多少呼应了霍文的讲法。

大都会美术馆在纽约中央公园旁边,是世界上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之一,该馆在新冠肺炎期间遭受重大打击,1000多个馆员中有100多个解聘,100多个没有办法再发薪水,请他们自动休假。从中可以看到新冠肺炎对博物馆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仅丧失了许多观众和博物馆赞助,连博物馆的组织运作、博物馆人的专业型态都随之改变。

我有个亲戚家住大都会美术馆旁,他告诉我该馆实施家庭会员制多年,买一张家庭会员证,一年可以无限次出入该馆,他经常利用会员制好处,有空去看个半小时或一小时,有亲友来时则可带他们去参观一个上午或下午。会员制让博物馆成为民众可以经常利用的场所。

台中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有家庭会员制,买一张家庭会员证,全家一年内可以无限制参观,美国人曾有一辈子参观三次博物馆的说法(孩子时去一次,当父母时带孩子去一次,当祖父母时带孙子孙女去一次)。会员制让博物馆变成经常可以和亲友一起利用的场所,博物馆功能慢慢扎根到整个社会底层,变成社会稳定的力量。

第二位是史密森博物馆群总馆长芮普利(DillonRipley,1913-2001)

“只要博物馆人舍弃阁楼心态,它就可能变成一座发电厂。”

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个史密森机构(SmithsonianInstitution),创立于1846年,一位名为史密森的英国人死后捐给美国国会50万英镑遗产,希望能够用来”增进和传播知识”。美国国会想了很久,最后决定用来兴建一系列国家博物馆和附属研究机构,隶属于美国联邦政府,旗下共19座博物馆,9座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动物园,展藏内容涵盖自然史、航空太空、美国历史和艺术、亚洲或非洲艺术、雕塑、邮政、小区、原住民等,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多元的博物馆群,每年吸引数千万游客,圆满达成史密森先生遗愿。

史密森机构博物馆群分散在国家广场林荫大道两旁,我在美国留学和在博物馆工作之后,有机会多次参观,留下许多美好回忆。国家广场前面有个水池,叫做“回想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Jr.,1929-1968)1957年5月17日在此组织一场有25,000人参加的民权运动,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现在还一直被传颂。这个“回想池”也是1994年著名好莱坞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Gump)的重要场景。

芮普利主张博物馆不只是一个储藏过去文物、处理过去历史的地方,如果能够打开视野,开展博物馆和社会的联系,就可以脱离阁楼心态,变成变成一个发电厂。

第三位,威尔(StephenWeil,1928-2005)

威尔原来学法律,后来到纽约市惠特尼美术馆担任行政工作,从此就进入到博物馆界,1995年他在史密森机构博物馆群中的赫胥宏博物馆副馆长任内退休时,美国博物馆协会颁给他博物馆界最高荣誉的“杰出服务奖”。2005年去世时,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国际博物馆管理委员会特别为他设立讲座。

在这本书里,威尔提出两个重要观点:

第一、“博物馆是社会变迁的催化剂”

威尔认为博物馆不是一个“怀旧机构”,而是具有潜力、能够让社会产生变化的催化剂。所有博物馆活动一定要考虑到它和社会的关系,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参与社会变迁,对集体社会产生作用。

第二、“博物馆要从以物为主,变成以人为尊”(Frombeingaboutsomethingtobeingforsomebody)。传统博物馆以物件为基础运营,21世纪新博物馆要转变成以人为主的运营模式。他认为:“博物馆这个行业的终极目标是要为人民生活品质创造差异。”博物馆把人民素质提升了,博物馆社会地位也就会跟着提升。

威尔说:”一座博物馆可能拥有极华丽建筑、极丰富典藏、极好管理、展览或活动、极优秀馆员。然而,如果它不能改变任何人,不能造成任何影响,不能带来任何好的结果,这些优点都是徒然。犹如在天上旋转的摩天轮,璀璨无比,却华而不实。”

最后,我引述美国女诗人乔登(JuneJordan,1936-2002)在美国博物馆协会年会发表演讲内容片段,作为本次演讲结尾。美国博物馆协会年会常会邀请一些对博物馆有不同意见人士发表主题演说。2016年我去意大利米兰参加国际博物馆协会年会时,他们也有类似做法,当时他们找的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罕帕默克(OrhanPamuk,1952-)。他对国家博物馆颇有不同看法,发表了著名的《博物馆宣言》,主张开发中国家应该另寻博物馆典范。

下面引述美国女诗人乔登这段话,也很有”反博物馆”的意味:

“带我进博物馆,让我看到自己,看到我的同胞,看到美国灵魂。如果它不能让我看到自己,不能教导同胞他们需要知道的真理,不能教导同胞让他们知道人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些事,那我为什么不能攻击这些号称国家殿堂的博物馆,将它们给全部炸掉?”

这反映了一些人对大型国家博物馆的期许,认为通常在这类博物馆看到的都是宏伟的国家史诗、崇高事物,一般人民在其中几乎微不足道。乔登认为物馆应该要和人民生活产生密切联系,不能够做到的话,干脆把这些博物馆炸掉算了。

THE END
1.数字展馆:重塑展览体验,开启智慧之旅在科技与艺术的交汇点上,数字展馆正以破竹之势,重新定义着展览行业的未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空间,更是融合了先进技术与创意设计,在展示公司实力、公司产品等内容的同时,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助力参观者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一个公司。 数字展馆解决方案,是数字展馆构建的基础。它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物https://blog.csdn.net/Jerei_Digital/article/details/144338440
2.博物馆网站建设博物馆网站建设建设方案博物馆网页设计博物馆网站建设的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它为博物馆在数字化时代创造了更多的传媒渠道,提高了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普及知识的能力,为多样化的文化交流和传承做出了积*贡献。 三、博物馆网站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受众:博物馆网站的受众包括学生、教师、学者、游客等不同的群体,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建立https://www.wxavatar.com/bwgwzj.html
3.博物馆的含义及文化意义词源:希腊语Mouseion博物馆一词源起于希腊语Mouseion,意即供奉缪司Muse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的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处所。17世纪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Museum才成为博物馆的通用名称。我国古代没有博物馆之说。19世纪https://m.renrendoc.com/paper/156565056.html
4.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9篇(全文)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意义 第1篇 补传统博物馆在功能上的限制,与传统的博物馆相比,数字博物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1!展品的无限可复制性,保护了文物,减少了频繁的真实展示,降低了展品损坏和被 偷盗的可能,有效的解决了展品展示和展品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物资源不可再生,博物馆的 藏品如果年代久远,质地会变得十分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u7no481.html
5.以观众为本的博物馆展览模式转向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博物馆逐渐从仅用于收藏到向公众开放,从只为贵族服务转向为大众服务,从自发社会化转向自觉社会化,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现代博物馆展览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以观众为本,这里的观众不仅是参观博物馆展览的观众,也包括潜在观众,最终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那么,以观众为本有哪些现实意义,通过何种途径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88
6.天下第一渠世界灌溉工程遗址,郑国渠遗址博物馆郑国渠博物馆参观完毕,我们赶往泾惠渠首枢纽观看宏伟而有纪念意义的郑国渠 泾河大峡谷 泾河大峡谷被誉为 “关中第一大峡谷",既有川碧水之灵秀,又有幽谷深峡之奇观,峡谷最窄处不过18米,船行其中,弥然逼仄,深渊绝壁横天险,似进入另一番天地,峡谷深处两岸壁立万丈,共壶穴崖壁景观堪称千古奇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https://www.meipian.cn/21h26gyx
7.上海博物馆标志logo图片世界著名的上海博物馆品牌,上海博物馆的logo 设计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它以博物馆的实体形象为抽象模型,上圆下方的设计象征着中国的“天圆地方”之说。logo的主体部分由上海博物馆的首字母“S”和镇馆之宝大克鼎 的形象结合而成,其中“S”包容“M”,即大克鼎https://www.logo9.net/works/12411.html
8.8周时间,做一崇感官的博物馆沉浸式交互体验!■ 交互设计在未来博物馆展示中的重要意义 在未来,交互设计必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博物馆的设计中,博物馆开始向着普及化、互动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简而言之,交互技术是博物馆体验的未来。人们可以充分的与展品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才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 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E5OTYwNjIzNzmFuY1jsJmgcw.html
9.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该部分规定了职业教育中使用的三类数字资源的要求,包括课堂与实训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媒体素材、试题、试卷、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教学工具软件APP、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等)、仿真实训资源(仿真实验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和仿真实习软件等)、数字场馆资源(职业体验馆、数字博物馆、数字艺术馆、数字科技馆、https://www.nbcc.cn/2020/1029/c1114a34386/page.htm
10.世界博物馆日的意义世界博物馆日的意义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每年的5月18日是博物馆的节日,设立这一节日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节日,各地的博物馆能通过举办各类活动。https://m.jiangzi.com/baiduApplet/shenghuo/116330.html
11.博物馆的意义和作用博物馆的意义和作用 简介 现在基本每个县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馆,越大的城市博物馆规模也就越大,博物馆对于社会有什么作用以及意义。工具/原料 博物馆 意义 1 保存文物:博物馆是存放历史文物或者文化的地方,这是博物馆最为基础的作用。2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博物馆一直以来都是旅游的热门地,每年吸引很多人到这里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a681b0dec8a74e7a1943465c.html
12.引介/评述博物馆的新定义即将出炉,回顾博物馆定义的历史在经历了基督教欧洲长达近十个世纪的禁用后,到文艺复兴时代,“Mouseion”这一概念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首先出现在佛罗伦萨梅蒂奇家族的收藏中,继而又被用来称呼第一座近代意义博物馆———牛津大学阿什米尔博物馆。在此之后,它成为一个固定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名称。然而这一次“Museum”重新出现,已经不再具有古典https://artmuseum.gzarts.edu.cn/info/1021/1784.htm
13.有意义的博物馆参观日记一天将要结束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意义的博物馆参观日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意义的博物馆参观日记1 星期五下午,大队部严老师带领我们去宁波博物馆参观。 https://www.oh100.com/a/202209/5241044.html
14.很有意义的博物馆,分为六个展厅,二个楼层很有意义的博物馆,分为六个展厅,二个楼层,详细介绍了井冈山的历史以及革命英雄的事迹,建议来井冈山先来博物馆,再去其他景点打卡比较有对比,淡季博物馆人不多,可以慢慢逛,大约二个小时可以结束,有卖纪念币的机器,可以买一个收藏。 20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https://m.dianping.com/review/491753994
15.关于博物馆论文范文资料与城市博物馆中文创的存在意义有关论文《城市博物馆中文创的存在意义》: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博物馆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文化创新产品的概念,通过列举典型的博物馆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取做到的成果来分析文创产品的开发对当代非营利性博物馆的必要性,并且就创新发展备受重视的趋势下对博物馆的经济与文化延伸意义http://41www.anydaily.com/biyelunwen/144602.html
16.中国文字博物馆建成的重要意义访谈回顾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一项空白,是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创新精神,展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ttps://m.henan.gov.cn/2009/11-25/228608.html
17.博物馆文创的意义是什么?LTD行业百科增长黑武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增加博物馆创收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开发和传播文创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开发和传播还能提高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能力,帮助人们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增加博物馆创收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开发和https://ltd.com/article/5381219868264143
18.博物馆的意义就是点亮人们眼里的光2016年,敦煌研究院与上海东方证券心得益彰公益基金会携手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用“西遇知美|敦煌”拉开了博物馆走向公众的第一种尝试:把文博一线的守护者精神用数字传播等方式表达,用当代职人致敬敦煌研究院的一线岗位,并且用文化之美“翻译”文化守护人之美,用动画、时装、设计、美食、音乐来表达精神的喜悦和丝路https://www.yicai.com/news/101760171.html
19.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意义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化博物馆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数字技术带来了全新的博物馆展示方式和体验,极大地扩展了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和范围。本文将探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意义,并为读者介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 https://chongqing0312858.11467.com/news/3799049.asp
20.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意义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主要从博物馆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与博物馆展示技巧、展示方式和博物馆与之要采取的方式的角度引申出问题,从以下三大板块开展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意义的研究:(1)博物馆与青少年的关系(2)博物馆与青少年的矛盾(3)博物馆自身应该如何建设。从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到做最终本文提出的如何让青少年爱上博物馆,如何让博物馆成为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MFD/1011060527.nh.htm
21.2023年浅析地质博物馆开发及建设的作用与意义.docx该【2023年浅析地质博物馆开发及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是由【hh思密达】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年浅析地质博物馆开发及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https://www.taodocs.com/p-937590329.html
22.新西兰具有历史意义的五座博物馆君行天下澳新旅游都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旅行中若有幸去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定是旅途中不可替代的有意义的经历。而在遥远的新西兰,除了牧场与野生动物园,其实那里还有你想了解的毛利文化与民族历史。今天君行天下旅游网小编为大家请推荐新西兰旅游值得去的五座博物馆,深入了解当地的人文与自然,你一定不要错过! http://www.kgotrip.com/article/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