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线上云体验成看展新模式,故宫博物院下足功夫……北晚新视觉

近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会议上指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将有序开放,并实施限流。这对于喜欢在文博机构参观游览的观众来说是极好的消息。在“没有展览的日子里”,观众往往通过线上展览“解渴”。

作者:袁新雨

这一举措出现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各大博物馆出于疫情防控考虑纷纷宣布闭馆。以往,春节期间是人们观展的黄金时段,各大博物馆也都会为此精心准备多个特展。而今年春节期间,为了丰富观众的居家生活,满足观展需求,许多博物馆纷纷开设了云展览。

线上展览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观众就可以通过各大文博机构的网站大致了解该馆正在举行的展览内容,回顾过往的精彩展览。作为辅助,观众往往对此要求并不高。但在没有线下参观的日子里,观众对于云观展体验的要求也会有所提高。线上展览该如何评价呢?这要从展览的线下版开始说起。

人们对一场展览评价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展览所在的博物馆或艺术馆交通是否便利。而一场展览所在场馆的氛围,也决定了观展者身处其中的体验效果。在西方,传统的艺术博物馆往往是更具风格的新古典主义或者新哥特式建筑,气场很强。也方便观众在观展时沉浸到展览中去。

展馆内部空间的使用属于策展的专业范畴,但是好的策展人策划的展览,往往可以让展览既有逻辑,又有趣味。既保证了空间的利用效率,也要保证合理性和展品的内在逻辑,还要对观展人的行动路线进行恰当的引导。可以这样说“一目了然”并无太大趣味,随着行进而“步步深入”才能增强观展的乐趣。

此外,展览场所中卫生间、衣帽间的设置,以及其他功能性空间,如咖啡厅、休息区等空间的性能,也影响着观众在场馆中的体验。

一座博物馆的购票是否方便,也会影响参观者的兴致。不过,疫情发生之前的国内展览多数都可以采取网上购票或者现场扫码购票的形式,十分便捷。

如果说所在场馆是一场展览的门面,那么展品就是展览的核心。各大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博物馆中往往有常设展览进行展出。有的博物馆还会根据不同的主题,输出自己的镇馆之宝。笔者曾在参观河北省博物院时得知,其馆藏十大珍宝如错金博山炉、金缕玉衣等就经常在外地进行展览。此外,还有一些展览会以展出高精复制品的形式进行主题展览,这类展览更多具有叙事性,或是普及性。

展品和配套的说明文字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展品之间的脉络、线索,需要通过说明文字进行呈现,展品的独特之处、精美之处,同样需要说明文字的阐释。因为绝大多数的参观者不可能对每一件展品都十分熟悉,这就需要展览方对重点展品进行详细的说明。而说明文本呈现的大小、字体还有位置决定着参观者的阅读感受,从而间接影响参观者的综合观展体验。对于重点展品而言,说明文字不单要介绍展品,还应对展品所代表的时代之背景进行介绍,方算完整。

此外,展览现场的影音播放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座位也影响着展览的丰富程度。与此呼应的,是展览现场的多媒体交互设备,设备操作的便捷程度,与展览的关联程度以及趣味性也会影响观众对于展览的直观感受。在国内,这类设备对年龄稍小的观众更具有吸引力。但是这类设备如果利用合理,可以辅助展览。例如,在德国慕尼黑的古埃及博物馆内,就有类似于电子放大镜的多媒体交互设备,该设备可以按照既定轨道滑动,所到之处对应的就是古埃及文明《死亡之书》的片段,设备屏幕上可以进行同步显示,并显示英文翻译,辅助参观者理解。

从今年1月底开始,观众们暂别了线下展览,线上展览取而代之,它们的种类、精良程度也在以很快的速度丰富着。

第二类云展览类型是通过手机应用观看展览,其实与博物馆官方网站上的3D展厅大同小异,但是由于可以在智能手机端通过触摸屏幕直接进行操作,其便捷程度较高。

第四类云展览类型具有一定的即时性,是博物馆讲解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观众在线实时跟随讲解员进行参观。开展这类云展的文博机构很多,故宫、国博等国家级文博机构都有过类似的活动。

那么,以上这些类型的云展览、虚拟展览可否借鉴线下展览的维度进行评价呢?已有维度之外,是否存在其他的标准?实际上,因为绝大部分的线上展览都脱胎于线下展览,所以在评价维度上,二者存在很强的互通性。但是,鉴于线上展览的特征,在评价时可以对这些维度进行相应的修订或延伸。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尺度便是展品的迁移完成度,换言之,博物馆将多少线下产品移植到了网上,一个展柜中的数件展品,除了其中最重要的展品,其他展品是否移植。除了最重要的展柜,其他展柜是否移植,同样是评价一场云展览的重要标准。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大型展览有数百件展品,而这一展览移植到虚拟展厅的展品仅有几件或者十几件,那么网上的展览是否等同于线下的展览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说明文字。通常,展览现场的说明文字已经足够提纲挈领,若是一场展览中的这些说明文字都没有上载,没有移植,是否可以说,线上展览具有了与线下展览相同的效力呢?

线下展览现场的多媒体设备播放的影片,或许是最容易移植到线上展览的内容,而展览中的交互设备,或许也可以通过程序的上载,让线上观展的观众使用。

带着这样的“尺子”,笔者浏览了几家国家级博物馆,也体验了几家省级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特别是虚拟展厅、客户端和小程序三类。

国家博物馆既有对于展览的讲解视频,也有虚拟展厅。在大部分的虚拟展厅中,可以听到背景音乐,操作者可以实现360度的市交旋转。参观者可以点击其中的重点展品,听讲解音频、看说明文字。美中不足的是,并不是所有展品和文字都做了移植、上载。

笔者发现,国博的虚拟展厅可以观看许多已经结束的过往展览。虚拟展厅的形制、操作方式虽然大同小异,但仍然存在展品上载完成度、便利程度、精确程度的区别。有的展厅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有的展厅就只能前进。这应该与每一个虚拟展览的开发者不同有关。

另一家在北京的国家级文博机构,故宫博物院在线上展示上很下功夫。其官网上的虚拟展厅画面精美,也有质量较高的背景音乐,观展体验较好。故宫博物院的手机客户端“故宫展览”操作很便捷,体验较好,同样的展览,如“营造之道——紫禁城建造艺术展”在手机上就可以看得比网站上更清楚,也更方便。值得一提的是,故宫的线上展览上载的展品较多。

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也可以通过网站浏览展览。但是其虚拟展厅的可看程度、清晰度及便捷程度都有待提高,例如曾经在2017年产生很大影响的“从莎士比亚到福尔摩斯:大英图书馆的珍宝”这一展览的虚拟展厅版就不太精良,出现了只能看现场,不能看展品的情况。而由于展厅本身较暗,所以虚拟展厅也较暗,不利于观看。但是,国家典籍博物馆有网页版的在线展览,介绍清晰、图片也很清楚,虽然没有沉浸式的体验感,但是作为参考、学习之用足矣。

疫情之前,首都博物馆的许多线下展览都颇受欢迎,但是线上的展厅却多少有些乏善可陈。虚拟展厅中,像“美好中华”“天路文华”等展览都可以登入,但是缺乏详细的介绍。网页版的展览中,只介绍了一些过往展览的大纲、展览简介以及几件重要展品的简介。

其他像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文博机构,笔者均有体验,浙江省博物馆的网站制作典雅精美,操作也比较灵便,像“越王时代”这类高水平展览的虚拟展厅也很精美,制作精良。参观过程中操作方便,展板上的文字清晰,重点文物还有语音介绍。但是,其他展览的虚拟展厅就没有这般精良。南京博物院的情况与此大抵类似,影响更大的展览在线上的传播制作更为精良,但是平均水平一般。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发现,文博机构的线上展览各有优劣,除了个别机构线上线下差异较大以外,总体水平大体相当,突出表现了一个问题:线下重点的展览线上同样精良,线下一般的展览,线上也平淡无奇。

其实文博机构不妨考虑“一鱼多吃”的策略,把线上展览的水平提高,自然就有各地的观众买单。或者说,加大对线上展览的投入也不只是为了疫情防控期间的“解渴”,更是为了日后,方便更多的观众远程“过瘾”。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个灰陶瓮中,一尊西汉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被人们发现。数千年深藏地下,犀尊早已沧桑斑驳、遍身锈蚀。60年后,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智慧展览上,大幅面X射线荧光成像、X射线探伤……在多种现代无损分析手段的支持下,犀尊周身遍布的纹饰得以重见天日,熠熠生辉。 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2.博物馆预约购票系统让博物馆之行更轻松更高效的秘密武器在数字化时代,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过去,游客在博物馆门口排队购票的场景常常令人沮丧,等待的时间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旅行时光,还可能影响参观的兴致。然而,随着博物馆预约购票系统的引入,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如今,游客只需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提前预约,便能轻松选择入园时间和门票类型,迅https://www.1230t.com/blog/zhxt/10749.html
3.湖北省博物馆关于门票预约系统更新改造试运行的公告我馆新版门票预约系统将于12月16日20时上线试运行。为做好新、旧版门票预约系统无缝衔接,确保观众门票预约不受影响,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1、12月11日20时至16日20时,将暂时关闭17日至22日的门票预约功能。 2、12月15日18时至16日20时,旧版门票预约系统的各项功能(散客门票预约、团队门票预约等)将暂停使用https://www.hbww.org.cn/xwdt/p/10432.html
4.2024北京苏轼主题展预约入口+展会时间+地址+门票价格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中华世纪坛(北门)艺术馆数字艺术展 团购价格:49元起 在线订票:https://www.dahepiao.com/jingqulvyou1/20241108494632.html 咨询电话:13112876408(同微信) 北京苏轼主题展位于北京海淀区复兴路甲9号中华世纪坛北门,由清华、北师大等业内一线大咖携手共创。展览占地两千平,精心打造8大展https://www.dahepiao.com/lvyounews1/20241210497640.html
5.青岛市博物馆为能全面反应青岛地区历史发展进程,形象直观的向公众展示历史文化序列,经过与山东大学、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商定,计划揭取位于莱西市、高密市两处旧石器及新石器至春秋战国时期地层,以备展览展示。 二、采购项目及时间 采购项目:青岛市博物馆地层剖面揭取项目 https://www.qingdaomuseum.cn/news/detail/7714
6.公共湖北省博物馆新版门票预约系统将于16日上线试运行3、新版门票预约系统每日放票时间由旧版预约24:00调整为17:18。 新版门票预约系统在试运行中,将根据观众反馈和运行情况,持续进行修正和完善。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湖北省博物馆 2024年12月11日https://www.ccmapp.cn/news/detail?id=675aa46c56be8b58b01919f4&categoryname=%E7%83%AD%E7%82%B9%E6%8E%A8%E8%8D%90
7.建党百年,风华正茂,上海36家档案馆带你行走党的初心之地浦江头条上财百年校史馆|商学博物馆云展厅 “跃然纸上——馆藏纸质文物特展”云展览 日期:长期有效 时间:全天 地点:线上 参与方式:“上财档案校史博物”微信公众号-网上展厅入口;网页登陆:vrm.sufe.edu.cn 咨询电话:65902340 简介:该云展览运用360°全景等技术,借助互联网三维互动展示平台,全景式呈现实体展览内容,让观众足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26160
8.热点关注全国150个线上博物馆汇总在家足不出户“云看展”展览资源来源于国家文物局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s://www.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646693
9.天津博物馆3月23日,天津博物馆党委召开有序复工开放工作部署会,积极推进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有序开放工作。 积极推动“智慧防疫参观服务系统”建设,将疫情防控与恢复开馆后的网上观众实名预约相结合 四、“云展览”“ 云课堂” 创新服务获好评 https://www.tjbwg.com/cn/collectionInfo.aspx?id=17212
10.2021文旅“云”:线上线下求索,付出奉献收获2021文旅“云”:线上线下求索,付出奉献收获 全行业瞩目的2022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也将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这一年,许多文化和旅游企业在纾困政策和措施扶持下积极谋求数字化转型,放眼看去,疫情在全球持续,线上化的“云交流”仍然是国际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的主要途径。云展览数字化重塑美术馆、博物馆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2-01/06/content_24862515.htm
11.“云游”国家博物馆,线上看展邀您“同行”中国国家博物馆自1月25日起采取闭馆措施防控疫情,随着闭馆时间的延续,网络看展已经从辅助性方式转变为常态化活动,在线展览成为博物馆工作的又一个主战场。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精神需要,国家博物馆主动作为,盘活数字资源并深度加工二次创作,在线营造“云看展”、“云直播”等云游览模式,通过网络将展览等具有丰富内涵的文https://m.btime.com/item/47qm33dnie29knabapp42jkrsuo
12.国庆看展的正确打开方式来博物馆之前,河南博物院的开放时间,票务预约以及观展须知等相关信息大家都需要提前了解。 微信扫码预约参观 2、了解展览情况,做好参观规划 在河南博物院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体平台都会提供相关信息,包括哪些区域开放,哪些区域不开放,不同区域的展览内容和展览方式是什么,有哪些展品和主题。 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wy/page_pc/wbzx/yndt/articleab534a4a2393484088e63db3de969e11.html
13.今年广府庙会相约线上!首次推出云游新玩法,快来打卡广府十二时辰“5G+VR慢直播”线上云逛景是本次云游庙会的重大创新之一。通过运用广州联通提供的5G+VR直播技术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利用通信设备进入VR参观广州知名文化景点和展览,包括广府庙会文化展、广州博物馆、珠江灯光秀、花果山特色小镇等,利用最新的数字化技术让群众更便捷地了解广府文化及越秀景点。“5G+VR慢直播”的创新https://kb.southcn.com/content/2021-02/24/content_192138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