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博物馆新馆开馆:十二件镇馆之宝亮相两大主题展

原标题:朝阳博物馆新馆开馆:十二件镇馆之宝亮相两大主题展

镇馆之宝“C”形玉龙。

镇馆之宝金步摇。

本报记者郭平

位于朝阳市燕都新区的朝阳博物馆新馆日前正式开馆。新馆打造“凌河记忆”朝阳通史展和“三燕春秋”两大主题展,展出近2100件文物,其中红山文化时期的玉猪龙和“C”形玉龙,周代雷纹提梁卣、“燕王职”铭铜剑,“三燕”时期的带木芯鎏金铜透雕鞍桥包片、翼形片、金步摇,唐代三彩三足罐、黄釉舞马,辽代绿釉凤首瓶、火焰纹鸡冠壶,清代土尔扈特部归顺图、《宝典福书》共12件镇馆之宝吸引了大量游客。另有10余处场景与数字化展示,全方位展现了朝阳地区10万年历史。

“凌河记忆”展:鸽子洞人推翻了东亚人灭亡假说

“凌河记忆”朝阳通史展共分7个单元,展出文物近2000件。

在“远古足迹”单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鸽子洞人生活场景模型。喀左鸽子洞遗址是目前朝阳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人类居住址,距今约10万年。自1965年被我省考古学家发现后,历经数十年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大量敲碎的羚羊骨骼化石。专家分析羚羊为鸽子洞人的主要猎物,因此鸽子洞人又被称为羚羊猎人。

鸽子洞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一发现推翻了原有的假说。

鸽子洞人的活跃期距今5万至7万年左右,这一时期地球进入末次冰河期,北半球被大面积冰川覆盖。因此,学术界认为这次寒冷气候导致东亚本土古人群灭绝,而现代东亚人是在5万年前非洲迁移人群的后代。鸽子洞遗址的发现打破了这个假说,证实东亚古人类在末次冰河期中并没有灭绝,亚洲古人类的血脉传承了下来。

在“文明曙光”单元,策展人大手笔地展出两件红山时期的镇馆之宝:玉猪龙和“C”形玉龙。不常见的“C”形玉龙整体呈墨绿色,龙体卷曲,刚劲有力,非常具有灵动感。

“三燕春秋”专题展:1600年前朝阳曾叫龙城

在朝阳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朝阳古城发展的开端。《资治通鉴》中有:“咸康七年,辛丑(公元341年)春,正月,燕王皝使唐国内史阳裕等筑城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立宗庙、宫阙,命曰龙城。”龙城从此开始。

为通过考古成果和文物生动再现那段历史,朝阳博物馆在一楼展厅中精心打造了“三燕春秋”专题展。这一展览分为慕容肇兴、燕都龙城、鲜卑印象、农桑人家、融合之路五个章节,展陈面积83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近300件。

“三燕”是指魏晋南北朝时以慕容鲜卑贵族为主体先后建立的三个以燕命名的地方割据政权,历史上称其为前燕、后燕、北燕。朝阳古城的创建者为前燕的慕容皝。

“三燕”的统治在朝阳前后延续了80多年,在当地留下了宫城、御苑、墓葬等大量遗迹。“三燕春秋”专题展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设置了甲骑具装多媒体移屏、龙腾苑沉浸式展示、三燕牛耕壁画动态卷轴、东庠全息影像和书写体验、三燕VR虚拟墓室等多个场景模型,重现了朝阳古城1600多年前的历史。

展厅中也展出了这个时期的出土文物、朝阳博物馆镇馆之宝——带木芯鎏金铜透雕鞍桥包片、翼形片和金步摇。其中带木芯鎏金铜透雕鞍桥包片、翼形片是三燕时期具有鲜卑民族特色的一组战马具装,其纹样特殊、工艺精巧,上有多处刀砍痕迹,彪悍的慕容骑士形象从这些遗迹透射而出。

展出的金步摇枝干保存较为完整,仅有少量叶片缺失,是三燕时期流行于鲜卑上层贵族中的重要装饰物,特征鲜明。有观点认为,“慕容”一词或是“步摇”的音译。

THE END
1.全国博物馆通识系列·一本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让文物说话在众多国宝之中,玉猪龙是辽博的最爱,甚至辽博的馆徽也是由玉猪龙的形象设计而来。玉猪龙作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凭借饱满圆润的线条,安详和蔼的表情,细腻生动的神韵,深受观众喜爱。这本《辽宁省博物馆》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还原了博物馆展区导览顺序,精选高清图片,结合细节文字描述,穿插讲述与文物相关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048499/
2.辽宁省博物馆十大国宝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文物辽博镇馆之宝有哪些辽宁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其他辽博镇馆之宝: 书画作品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孙过庭《草书千字文》、唐怀素草书《论书帖》页、陆游行草《自书诗》卷、文天祥草书《木鸡集序》卷、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欧阳修行楷《自书诗文稿》卷、赵构草书《洛神赋》卷、李成《茂林远岫图》卷、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https://www.maigoo.com/top/427087.html
3.沈阳:古代辽宁02史前时期(下)古国文明红山文化/辽宁省博物馆09双龙首玉璜、鸮形石饰件(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的“祭地敬天” 彩陶人坐像残件(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 图片展示:陶塑孕妇像 红山文化的“礼玉之邦” “辽博”镇馆之宝文物:白玉猪龙(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征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距今6000-5000https://www.meipian.cn/2mo4mb2j
4.辽宁省博公认的九大镇馆之宝1【新石器时代】玉猪龙展出地点:3层--古代辽宁展一历史价值: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通常出土于墓葬中,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这件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 2【西周】卷体夔纹蟠龙盖罍展出地点:3层--古代辽宁展二历史价值:卷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1809744?bizType=29
5.爱上博物馆跟随辽博副馆长一起看看他们的镇馆之宝走进辽宁省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历史宝藏让参观者如穿越中华文明发展的不同时空,与传承了上下五千年延绵不绝的文化尽情相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新华访谈推出《爱上博物馆》系列访谈。本期邀请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董宝厚,带领大家从辽博镇馆之宝“玉猪龙”谈起“逛”辽博,来一场穿越千年的文明之旅。 【http://www.xinhuanet.com/talking/2023-05/18/c_1212189044.htm
6.文物说话·韵味韩城韩城市芮国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玉视频加载失败,可以 刷新 试试 00:00/00:00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发布 【文物说话·韵味韩城】韩城市芮国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玉猪龙#韩城 #韩城融媒 #文物 #博物馆 张姐讲人情 发布于:山西省 2024.05.17 11:19 分享到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https://news.sohu.com/a/779473497_121119260
7.邯郸4家博物馆晋级,快来打卡“镇馆之宝”玉猪龙一直在省文研所保存 2019年回到阔别24年的“老家”阳原 成为泥河湾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是迄今在河北境内保存的 唯一一条新石器时代的“龙” ■ 黄骅市博物馆 红陶圈带壶 黄骅市博物馆展厅内的唐代红陶圈带壶。(资料片)记者龚正龙摄 这件红陶圈带壶 整体为环形,上部开口 底座为喇叭形 器身有仿缝线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9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