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有力的文明回响化入人心的坚定力量——来自第三届博物馆青年论坛的声音

“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之第三届博物馆青年论坛在汉举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何宇欣实习生孙轶凡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晶通讯员鄂文旅黄敏

5月17日下午,由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武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博物馆青年论坛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此次论坛以“博物馆的力量:青年人在行动”为主题,来自全国博物馆、高校的11位青年学者受邀发言。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通过视频连线出席论坛。顾玉才表示,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在文物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博物馆深刻影响着青年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青年学者也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实证中华文明的不朽画卷

如果说文物是物化的文明,那么遗址就是承载文明信息的这段历史痕迹最直观的体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周鼎凯在论坛表示,作为一段文明信息的提炼者、阐释者、传播者,遗址博物馆从微观角度,可以依托馆藏价值突出的珍贵文物,讲好中国故事。从宏观角度,也可以依托遗址蕴藏的丰厚信息,实证中华文明的不朽画卷。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黄婧表示,文化传播覆盖网络扩大、文旅联动效能增强、红色故事脉络的把握更加宏大,博物馆呈现了积极态势,传承红色文化的潜力巨大。在实现长效性和可持续性上,仍有探索空间。首先,红色教育活动的各项环节,要形成量化指标,引导学习走向深层次。其次,红色教学应合理借助社会力量,课程开发、设计、制作向专业志愿者开放,实现博物馆资源向教育资源的最大转化。革命类博物馆可利用自身馆藏,制作以革命文物串联的中国近现代史,形成图书或视频资料,实现学习的长效性。

历史与当代共时并存

从“收藏”到“教育”再到“体验”

安徽博物院的赵甜甜观察,21世纪,中国博物馆发展出现三轮“博物馆热”,由数字科技和新媒体技术驱动,博物馆功能实现从“收藏”到“教育”再到“体验”的快速转变。博物馆不再囿于自身领域,而是牵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主动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赵甜甜表示,随着博物馆与现实社会日益交融,博物馆展览逐渐呈现出令人瞩目的两大趋势:主题性展览(回应现实的题材选择)成为主流,微观叙事(小历史、口述史)持续增强。此外,随着青年策展人显露拳脚,展览叙事方式也开始出现多向度的实验与探索,比如强策展、文学参与、空间叙事等。

南京博物院的王雯雁表示,博物馆是一个完美的空间媒介,创造了人们的交流与互通。在全球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博物馆的职责被不断重塑、强化,而其功能的发展也正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在艺术与技术的加持之下,博物馆转向无墙的、无形的观念场域,催生出数字艺术、云展览、艺术疗愈等新产物,打破局限将人们的行为、情感链接,从展现集体的群像过渡到对个人的关照,在情感疗愈、提升幸福感、增强社会及世界凝聚力方面释放着不可忽视的动能。

THE END
1.“故宫昆曲”数百年后再现舞台,两大“国宝”的复古美学实践舞台上是一个复古再现的故宫畅音阁,黄边绿瓦飞檐、精美斗拱梁柱。古建筑之美同时,舞台灯光同样美轮美奂,动态的空间组合、后区长卷式背投影像等,又多了当代的剧场观感,观众可以在当代剧场领略古代戏台的观剧视角。乐队分坐在舞台的上侧和边侧,演员们身着全新设计而又精致古雅的戏服登场,来自故宫的雅正昆曲古调几百年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27240
2.集结两大“国宝”,上昆故宫联手打造的这场宝藏演出观众直呼:请多集结两大“国宝”,上昆故宫联手打造的这场宝藏演出观众直呼:请多演几场 12月11日-12日,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在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上演。从故宫博物院藏万千典籍瑰宝中,撷取节令时序的华章,凝结成黄浦江畔的这台大戏,以雅正昆曲古调,吟唱太和正音,一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300572094311875&wfr=spider&for=pc
3.观众席《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印象:三条老传统,一把好它们都出自故宫馆藏清代宫廷承应戏的脚本,源头丰富,支撑扎实,可谓原汁原味,方便昆曲略作改编演出。顺便一提,清嘉庆前从宫廷到民间演出的主要是昆曲,因此用昆曲演出这些脚本是最合适的。十分明显,三出戏的故事都发生在重阳、中秋。众所周知,古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与节气、节令密切相关,是“天人合一”的表现,宫廷也不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60924
4.云听武博龙形鸡爪挝这件兵器的名字很特别,称为“挝 (zhuā)”。挝头和挝柄为铜制,制作工整,挝柄的吞口(连接处)为龙头,挝头为兽形爪,爪尖锋利,爪背刻有四爪龙追逐火球挝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长、短与软兵器三种,本馆展出的这件挝就是短挝。 讲解员:唐鑫鑫 大连武术文化博物馆https://m.sohu.com/a/704422818_121124675
5.云听博物馆:介绍佛山警察历史博物馆云听博物馆:介绍佛山警察历史博物馆 “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21日星期六下午,佛山警察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受邀走进佛山新闻中心佛山电台FM94.6直播间,通过空中电波向广大市民介绍了佛山警察历史博物馆概况,重点介绍了馆内重要藏品和背后的故事,特别介绍市民最关心的警史馆开放时间、预约渠道以及最期待新馆建设进展http://fsga.foshan.gov.cn/fsga_new/fsjcbwg/zl/dwjl/content/post_5273545.html
6.秦汉雄风云听风水 秦汉雄风-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01-11 阅读5741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社会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博物馆,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紧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和西汉帝陵遗址带,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第一个分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https://www.meipian.cn/4zx94dtx
7.杨尚昆故里景区活动内容: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满足观众参观时的讲解需求,特推出定时义务讲解服务。观众只需观众“尚昆故里”微信公众号,提前10分钟到景点工作人员处登记,汇集20人即可获得义务讲解一场。 活动时间:2024年2月9—17日上午10:00、下午3:00 http://www.yskgl.com/home/jtxw/info/id/1132/catId/123.html
8.#我国县级博物馆卧虎藏龙#位于湖北省孝感市来自云听APP#我国县级博物馆卧虎藏龙#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的云梦县博物馆,古朴庄重,展示了丰富的云梦文物和悠久的中华文明。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就藏于此。云梦睡虎地秦简记录了何种传奇?填补了哪些秦文化的挖掘空白?点击评论区链接,来#云听#《寻古中国》,感受两千多年的秦简记录的古代中国。 https://weibo.com/3290708473/OEZ1dAsBu
9.7个国家级免费资源平台推荐55信用卡这个网站的定位属性还是蛮强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 网站上有免费的电子书资源,有古籍资源、民国时期文献、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永乐大典等,支持在线阅读,不过需要登录使用。 还有很多不错的音视频资源,比如国图公开课、文化讲坛、读书沙龙等。 https://www.55card.cn/shequ/19488.html
10.成都幸福美好她声音⑧丨张群英:唤醒孩子心中艺术的种子本期,由成都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成都市妇联执委、锦江区政协委员、锦江区妇联副主席张群英,和大家分享唤醒孩子心中艺术的种子的故事。 成都市妇联携手“云听”客户端,共同推出“成都幸福美好她声音”主题分享活动已在“云听中国-四川频道”“云上听政”栏目温暖上线,一起听她们说https://www.cdsfl.org.cn/mobnews/13/49134.html
11.云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2021年10月 大型融媒体互动产品《乡音博物馆》上线 2021年11月 电商业务“云听商城“上线 2021年12月 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播频率直播流在车联网系统独家经营权 2022年6月 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台频率和音频节目独家授权 2022年8月 云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荣获第四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2021-2022年度特别奖”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185568552
12.云听车机版下载云听最新版下载v2.8.0.00013. 少儿与乐龄模式:云听专为3-15岁儿童和中老年用户分别设计了少儿版和简洁版,满足不同年龄段用户的需求。 4. 本地化服务:云听中国板块根据用户地理位置推送当地广播频率和地方资讯,构建云上“声音博物馆”。 5. 多样化内容:云听涵盖了文学名著、历史传记、知识百科、趣味读物、悬疑推理、都市言情等多种类型的有https://m.crsky.com/mip/soft/705488.html
13.云听app!!!没下的都去下!!恐龙博物馆门卫 (十八线小透明) 2024-04-29 07:46:30 湖南 马克 赞 回应 momo 2024-04-29 08:04:43 重庆 用来听武林外传 赞 回应 momo 2024-04-29 08:11:06 陕西 谢谢 赞 回应 熊师傅 2024-04-29 08:18:25 辽宁 需要会员吗 赞 回应 lin 2024-04-29 08:19:40 江西 谢谢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5205868/
14.人民日报整版关注:博物馆正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博物馆还结合绘本内容开展线下戏剧课程,并创作线上儿童广播剧,在官方自媒体、云听APP、成都故事广播等平台进行传播,受到孩子们的热情追捧,收到家长们的积极反馈。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打造优质线上教育服务,博物馆成了一座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大学堂。 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137459
15.让文物“开口说话”重庆九龙坡区已建成多类博物馆(群)10家重庆建川博物馆将在微信公众号上持续推送“云听馆”网上展览。https://www.cqcb.com/dyh/live/dyh103/2020-05-18/2404973_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