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遗产

2.如果您使用的InternetExplore浏览器,请升级到InternetExplore9以上版本。

3.推荐您使用谷歌浏览器。

在国博新展

“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中

一副巨型地图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这便是国博珍贵馆藏明代《九边图》屏

所绘地图东起辽东半岛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重点包括明代九个军事重镇,故名“九边图”

文物活起来

《九边图》屏

(上图技术支持:申沉)

共十二幅,每幅纵183.8、横55.4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代《九边图》屏,共十二幅,每幅纵183.8、横55.4厘米。1959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拨。屏风正面为绢本,粘贴于十二块木板之上,画面整体采用写实的青绿重彩山水的画法绘简略地图。东起辽东半岛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其间边陲要地称“镇”者共九个,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榆林镇、宁夏镇、甘肃镇、太原镇、固原镇,故名“九边图”。

图中还详细绘出九边之内外的城镇关堡、蒙古营帐、山川河流等地理内容,主要城镇之间,标有距离里数。在第十一幅上部有题款为“嘉靖甲午四月六日职方清吏司主事灵宝许论识”的墨书序文,它所摹绘的原本是成书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许论所著的《九边图论》。屏风背面粘贴纸本行书《后赤壁赋》全文,落款“隆庆三年春三月之吉,赐武进士第京营练勇参将,古燕养静山人郭全仁书”,后钤两枚小方印。

郭全仁,号“养静山人”。漕运总督郑晓在嘉靖三十三年左右上疏保举郭全仁,称他“才本明达,志亦坚定”,嘉靖三十九年俞大猷写给吏部尚书董份的《上董浔阳书》中提到董份的门人郭全仁在他部下,称他“文谟武略,迥出时辈”。这位武进士很可能随俞大猷参加过抗倭,并立下过军功,在他辗转得到兵部绘制的《九边图》后,于隆庆三年挥毫泼墨写下《后赤壁赋》,以此来抒发激动的心情。他虽为武将,但丝毫不输文采,笔法苍劲有力,一气呵成,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明朝为防御为蒙古的南下,明王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逐步在北部边疆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这就是九边防御体制。九边各镇设有镇守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千总、把总等官,无固定品级、无定员。九边各镇驻有重兵。常驻兵称主兵,额设60万左右;此外还有临时调集的军队,数量相当可观。九边屯戍连绵,城堡遍布,是明朝抵御蒙古入侵的屏障,但在和平时期,又是明蒙之间进行政治、经济交往的地带。

《九边图》为什么重要?

此图是明代军事上巩固边陲之用,全面展现了明代长城的全貌和设防情况,是世界上第一幅全面反映长城防御体系的长城地图,文物价值极高。

国家博物馆所藏此幅明代《九边图》屏在同题材存世版本中年代较早,内容更接近原著,画工最为精致、保存最为完整。

《九边图》作者许论是什么人?

许论在嘉靖十二年(1533年)被朝廷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根据历任边臣所呈报的各种边防图集、档案于嘉靖十三年四月六日编绘成明代最为重要和知名的边疆史地著作《九边图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明朝北部边防形势,因此当上了右佥都御史。

嘉靖皇帝对于许论其人和他的《九边图论》都非常推崇。

既然是地图,为何不用“计里画方”法(即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一种方法)绘制呢?

因为该图所绘地域极为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写实的画法更为直观,不论是文臣武将,对图中内容均能够一目了然。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并非作战图,而是呈给皇上的示意图。

现存《九边图》只有国博这一件吗?

不是的。辽宁省博物馆藏《九边图》是与本馆藏图最为相似的一套,但序文错讹较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九边图》系列图籍(见下表)。

序号

名称

时代

收藏机构

基本情况

1

《九边图》

三门峡博物馆

许论作《九边图》之副本,留于家乡祠堂

2

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绿重彩山水画法,十二幅,基本完整,摹许论《九边图论》,且与成书年代较近

3

辽宁省博物馆

青绿山水画法,十二幅,第四副“宣府镇”残缺大半,摹绘年代为嘉靖三十七年以后

4

《彩绘申用愗九边图残卷》

明万历

缺失辽东、蓟州、宣府三镇,为万历朝申用愗所绘,画法较许论图略显粗糙

5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木刻墨印,残缺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木刻墨印,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基本一致,且完整

7

明崇祯后期

首都图书馆

彩绘本,凡十轴,第二轴佚,现存九轴

8

《北方边口图》

明代末年

彩绘本,但有许多错字、异体字,以及未填写内容的白框

细节展示

(文末的小问题你能答上来吗?)

《九边图》屏第一幅中的山海关

《九边图》屏第十二幅中的嘉峪关

蓟镇图示所标注了其至永平府、遵化、密云的里数

黄河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岛”娘娘滩“

题款为“嘉靖甲午四月六日职方清吏司主事灵宝许论识”的墨书序文

图中的紫荆关、浮图峪。此地区长城多因山险未筑墙,为空心敌楼

图中所绘大青山北的几个湖泊:东海子、西海子、野马川、白海子、集宁海

图中所绘的贺兰山。可见右侧图注标出:此时有零贼窥伺

图中所绘黄河之源

图中所示的皇城西北关隘。这条古道被称为“军都陉”或“关沟”,联通着中原与塞外

THE END
1.光明视评文物发霉了,别让责任也“长毛”本来应该是最安全的避风港,但保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怎么就能发霉了呢? 最近,有博主喊话安徽省巢湖市博物馆:“快救救你家藏品呀!”。从博主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博物馆展柜中的四件象牙文物,居然三件都发霉了,尤其是一件象牙笏板,白绒绒的霉斑布满了全身,连文物的质地都分辨不出来了。听到喊话,博物馆表示已派工作https://guancha.gmw.cn/2024-12/10/content_37730455.htm
2.在国博读懂文化中国:当百年国博遇到“文博热”澎湃号·湃客这是国家博物馆为方便观众购买网红文创产品“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而临时设立的流动文创摊位。大约半小时后,3500件商品全部售罄,临时摊位撤销,一层大厅又恢复原貌。不知从何时起,国博凤冠冰箱贴化身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明星”,手持这件凤冠文创与馆藏真实文物合影,成为当下打卡国博的新方式。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58215
3.“国博借文物不还”的说法是真的吗?但是这件文物在1959年被借到北京参展,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大家现在在这里看到的,就是国博“归还”我们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9799966/answer/3308199367
4.关于归还前殖民地文物,可援引的条例不少,但……“我们并不反对归还的原则,我们反对的是方式。我们要在外交命令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考量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归还文物不应该成为领导人施舍的恩惠。”法国参议院文化委员会主席洛朗·拉丰对此评论道。 为这些“归还”专门制定一个框架性的法律会不会有助于改变现状?会,但是要这样做很难,“因为每一种归还请求都有其特殊https://i.ifeng.com/c/8TMMcXcjvcn
5.国博研究院副院长霍宏伟:研究流散海外的中国文物,还原出2010年3月,我借着给孙机先生办公室盆花浇水的机会,向孙先生请教今后该如何在博物馆进行学术研究,他语重心长地指点我:在国博要做文物学研究,不能只做考古学,要成为文物学家,这与考古不矛盾,比考古面更大。从文物入手,重视古代物质文化的探讨;他还说,你在馆刊编辑部当编辑,任何材料都有可能接触到,这个岗位容易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66307&sid=15
6.万里归来国博展出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2019年4月2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和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致辞,雒树刚部长宣布展览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主持开幕仪式。 https://www.chnmuseum.cn/zx/gbxw/201904/t20190424_109653.shtml
7.新中国文物回归的首次全景式展现!伯远帖圆明园虎鎣等600余件伯远帖、圆明园虎鎣等600余件国宝亮相国博 一段文物流失史,经百年愤怒、无奈、悲凉的熔铸,已经融入中华儿女情感基因,激励国人时时警醒,砥砺前行;一条文物归来路,70年的筚路蓝缕,路转峰回,每一次回归,都在凝聚着民心,激昂着力量,重重擂响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鼓点。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展现70年http://wenhui.whb.cn/zhuzhan/jjl/20190917/289858.html
8.国博展品“借而不还”真相揭秘各地的博物馆支援国博也是理所应当的。然而,关于国博展品“借而不还”的讨论却层出不穷,许多人说国博借了文物就不还,甚至戏称“防火、防盗、防国博”。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如果你抱怨国博拿了应该属于各省博物馆的宝贝,那么文物还回去后,你岂不是又该抱怨各省博物馆拿了应该属于各市县博物馆的宝贝?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240623098776422408
9.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国家博物馆线上开课——中国青年网目前,“国博邀您云看展”的网上阅读量已超1.2亿。 足不出户、“云端”看展,金牌讲解员线上直播,讲展览给大家听。配合抖音、淘宝等平台,国家博物馆对“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等展览进行了“云直播”,发布金牌讲解员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2004/t20200405_12273023.htm
10.39万余件文物划拨国博秘藏30余年未展出(组图)藏品记者:本次划拨的39万余件文物为什么被称为“文留文物”? 国博负责人:这讲的是这批文物的来历。文革时期破四旧,大量文物集中到外贸出口创汇。周总理要求这些文物不能全部卖掉,需要由文物专家鉴定,精品留存。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外贸单位把这些文物调拨给国家,划归国家文物局,从此这批文物纳入国家文物局的管理。我国19https://enterprise.dbw.cn/system/2010/02/12/052357535.shtml
11.国博里24件禁止出国(境)的文物,愿得此身长报国! 国宝级文物也得出差,谁还不是个打工宝宝了,但是在国家博物馆里有24件文物是禁止出国展览的。冲这24件国宝,请假也得去一趟!(周末票太难约了 )?♀? 我要致敬华夏五千年文化! 我要将课本照进现实! 我要完成历史教育的闭环! 顺便给去国博寻宝的姐妹们一点儿小攻略,让我康康你们拍的国宝们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55158952?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2.200年国博毁于大火!文物建筑火灾如何防控?要指导文物建筑、博物馆等单位加强用火用电用油安全管理,严格控制使用明火,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对文物建筑、博物馆等公众聚集场所举办祭祀、展览等大型活动的,要指导主办单位落实火灾防范措施,对不放心的场所部位要落实专人看守。 同时,要广泛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加强火灾警示教育,引导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的能力。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928&newsId=107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