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如何人人可及

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如何人人可及

——聚焦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

光明日报记者王金虎

不久前,在广东东莞打工的吴桂春打算回老家之前,给17年里度过了诸多闲暇时光的东莞图书馆留言:“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留言“上网”后,吴桂春对图书馆的留恋,和图书馆给予读者的温暖,打动了很多人。

图书馆,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之一。而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很多人在博物馆、大剧院、美术馆等场所获得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公共文化具有整体性、公益性、公开性等特征,而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则从根本上对此进行保障。目前这项法律的实施情况如何?

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奔赴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检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组就政府保障职责落实、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社会力量参与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记者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落实,各地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越来越有力的保障。但同时,全国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

促进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在石家庄市、太原市、鄂尔多斯市等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好的地区,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场馆随处可见,配套设施完备。而与城市相比,乡镇的场馆、设施则简单得多,一个不大的乡镇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通常要承载包括舞蹈、音乐、绘画、书法等诸多项目,空间有限,彼此干扰。就全国范围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工作普遍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的问题。记者了解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分布差距较大,而部分地方政府受财力制约,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难度较大。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方面潜在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问题作出了宏观规定。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韩永进说:“考虑到法律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平衡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规定了国家扶助‘四区’,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协调发展。当然,在落实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细化宏观法律规定。”他建议,应当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由国家统筹规划,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通过数字化减少乃至消除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此外,转移支付等原有制度安排对于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当继续坚持。

暑假期间,许多学生前往当地非遗文化博物馆参观。新华社发

变单向“输血”为多方参与

资金制约不仅体现在建设上,也体现在运营中。

呼和浩特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在执法检查座谈会上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建成之后,人员经费、购置图书经费等一般也依赖于地方财政拨款,水电、设备维修更新等支出其实也占相当比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运营维护成本是一项长期、持续的投入,但多数公共文化服务是免费向公众提供的,这就使得地方政府面临着单向“输血”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事务,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占主导地位。“但是考虑到地方财政持续投入存在压力,应当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列举了社会力量五种参与方式,即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捐赠产品等。”韩永进说,“公益性的公共文化事业,可以借助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发挥其在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应当尽快细化法律规定,健全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机制,填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建设的不足,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单向输血’为多方参与、共建共赢的‘良性循环’。”

“场馆建设后,可以鼓励志愿者来参与运营;鼓励民间力量、社会资本进入,如寻求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捐赠,寻求当地企业的赞助;相邻、相近的场馆之间可以联合建设,在资源上互通有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吕芳建议,比如图书馆除了提供核心业务外,也可以提供手工艺品、艺术品的零售服务,或者提供信息资源的深度研究等有偿服务,提供扫描仪设备、3D打印机等。

在湖南长沙岳麓区岳麓街道左家垅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居民在棋牌室下棋。新华社发

“15分钟生活圈”让文化利用可及性增强

“市里修建了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各种场馆设施挺齐全的,但是离家有些远,平常并不怎么去那儿。”河北省邢台市市民韩先生告诉记者。

针对这样的问题,吕芳认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对可及性有一定要求,应当更加便利。她建议,首先,场馆建设之前,一定要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选址、布点等进行充分论证,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与资源闲置。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最好与居民“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其次,以图书馆为例,在场馆已经建成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居民的阅读,可以设立图书馆社区分馆、城市书房等,使中心馆专注于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功能如典籍收藏等,而分馆更方便居民就近阅读。最后,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除了提供核心服务外,可以挖掘提供一些与公共文化服务相近、相似的其他公益性服务,开展各种社区服务,提升场馆的使用价值与吸引力。例如,为老年人提供娱乐活动、举办公益讲座、为弱势群体提供技能辅导等。

资金之外,人才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设完毕后,活动开展频率较低,甚至闲置浪费,部分原因在于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部分文化站无专人管理或者专人不专用。

权威声音

公共文化赋能美好生活权威声音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

要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均等。实施村文化中心设备购置项目、“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推进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以“三区三州”为重点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区域均等。着眼于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举办老年合唱节、少儿合唱节、农民工文化汇演等活动,广泛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会同残联实施“盲人阅读推广工程”,启动“书香残联”残疾人网络阅读平台,加强人文关怀、促进群体均等。

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欧文汉:

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在过紧日子的同时,积极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戏曲进乡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重点项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赵辰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司司长鲁士海:

为提高文博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应扩大管理岗位选人用人视野,并考虑文博事业单位存在较多的文物保护和修复类技能人才,由于缺乏政策通道难以进入管理岗位的实际情况,从政策上明确允许文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工勤技能人才比照管理岗位同等资历人员条件,通过竞聘上岗等方式,转聘相应的管理岗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单威:

国博致力于建设观众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窗口,及时回应群众需求。针对观众流量大、入馆手续复杂等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安检程序,简化入馆手续,控制每日入馆限额。施行全员分时段预约参观,开辟老幼快速通道进行分流减压,基本实现预约观众入馆参观不排队。优化观众参观服务工作,推行精细化服务,打造特色母婴室,开放夜场常态化,观众参观体验显著提升。

——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一次执法检查全体会议发言

THE END
1.中国国家博物馆网上预约入口附预约时间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更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和文化客厅。作为国家博物馆,参观游览自然是免费的,但是一定是需要预约的。不过很多朋友并不知道这个门票预约怎么弄,从哪里预约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预约入口 想要预约的朋友可以直接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进行预约,预约入口:http://tickhttps://dwsky.com/guide/v78702.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精品展览 冬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走进这座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一件件精美藏品、一段段珍贵记忆、一个个动人故事,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饱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国家博物馆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万余人。“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观众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0_956782.html
3.十二月10场专题导赏文物馆藏全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展览识别上图二维码即可查看 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讲解周”将在十二月推出10场专家讲解。本期专家讲解将围绕“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以及临时展览开展,带您从不同视角看展览、赏文物、观古今,感受永恒的文化魅力。 2024年12月专家讲解安排表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7QAT3M0553V3ZM.html
4.国家博物馆:“中秋”假期,正常开放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4年“中秋”假期开放公告 各位观众:2024年“中秋”假期将至,为满足广大观众假日文化需求,中国国家博物馆2024年“中秋”期间开放时间安排如下:9月15日至9月17日(含周一)正常开放。开馆时间为9:00,停止入馆时间为16:00,闭馆时间为17:00。中国国家博物馆实行全员实名预约参观机制(分时段),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9440442672045675&wfr=spider&for=pc
5.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分析问卷调查原计划于2020年初开展,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到2020年6月开始至8月结束,彼时国博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需要对每日观众参观总量进行控制,因此为了获得足够样本量,本次调查采取线上调查和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有效样本1550份。 五、中国国家博物馆导览系统观众需求基本情况分析https://www.depthlink.com/news_220&wd=&eqid=fe5870bf001ad0be00000002645a73a9
6.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复兴路9号。展览大楼1958年10月兴建,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开放,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http://www.jb.mil.cn/
7.从南至北,7条国庆旅游路线汇总2. 中国国家博物馆: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1)门票:免费不免票,每日限流3000人,采取全员线上限量预约,当日16时前可预约7日内参观,不接受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 2)预约官网:***#visit_rgfs 3)开放时间:9:00-17:00(15:30止票,16:00停止入馆,16:30观众退场,17:00闭馆,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https://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371452.html
8.中国国家博物馆怎么样?值得去吗?总之,来国家博物馆就对了!只需要在微信小程序或者官网上提前预约便能免费参观哦。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189786/answer/3002234959
9.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多少钱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怎么预约→MAIGOO知识摘要: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每年来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游客不在少数,那你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怎么预约?中国国家博物馆需要门票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国家博物馆门票预约攻略,一起来看看https://www.maigoo.com/goomai/316810.html
10.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精选15篇)参观国家博物馆心得体会 1 "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启蒙;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宏伟、有多现代、有多少古董,而在于它的思想、它的视野、它的价值观、它带给观众的启迪和它所传递的精神。"——大花猪 中国国家博物馆装修了很久很久,我一直很期待。今年春节后终于开馆,又适逢德国的启蒙艺术https://m.unjs.com/fanwenwang/xdth/20190327144755_1941568.html
11.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艺术高端研讨会会议纪要文博之窗参加今天会议的代表有:部分革命博物馆、纪念馆负责人,中国博物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负责人,江西省井冈山“一号工程”陈展专家代表和陈展设计施工单位负责人,吉安和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领导,井冈山管理局领导,共70余人。 中宣部、国家文物局,江西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江https://www.jgsgmbwg.com/list/article/1666995708355067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