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学研究员祝勇:写故宫,所有戏说都是胡说

祝勇,起初是反抗传统散文的“新散文”干将;其后,他转身做起纪录片,主创历史纪录片多部,为《辛亥》、《1405,郑和下西洋》、《利玛窦:岩中花树》等大型纪录片做总撰稿。2011年,他进入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的一员。

无论是写古建筑还是故宫珍品,祝勇的写作始终围绕历史背后的人事细细展开。继《故宫的风花雪月》之后,他即将推出新作《故宫的隐秘角落》,继续身处历史现场、潜心文化散文的探索。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0年,祝勇的部分新作品也将一一面世。借此机会,羊城晚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故宫也是人生活的地方,只不过居民是一些特殊的人

羊城晚报:最近出版的《故宫记》中收录了你关于中国古建筑的散文,你在序言中写道:“建筑不只是建筑本身,更是大地上生长出的精神植物。”凸显建筑的精神内涵,这好像是你写作中一以贯之的风格?

祝勇:每看到一幢古建筑,我的心里都会升起一种异样的感情。我会想到曾经在里面住过人,在里面流过的岁月。在我心里,建筑是时光的容器,也是情感的容器,不论是像故宫这样恢弘壮丽的皇家建筑,还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场,都是这样。

我生长在东北沈阳的一幢日式小洋楼里,小小的三层楼,住了几户人家。进门后,是窄窄的木制楼梯,小时候,我常在那陡陡的木楼梯上爬来爬去。很多年后回到沈阳,我很想再去看看那座小洋楼,重新踏上木楼梯。但遗憾的是,那座小洋楼连同周围的一片民国建筑,都早已被铲平了,原地盖起一座高楼。我的心里空荡荡的,好像自己的回忆之路都被铲断了,我变成了一个来路不明的人。所以我很理解写过《城南旧事》的林海音不愿意再回北京的那种感受——城墙都被拆了,还回来干什么呢?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话被说滥了,但我仍然觉得它很准确。因为建筑会煽动起一个人的感情,是每个人内心的一部分。有一次与作家宁肯谈西藏,他说布达拉宫像架在高山顶上的一台钢琴,这话一下就触动了我,没有比这更凝炼的表达了。

羊城晚报:所以你笔下的故宫也是充满人情的。

祝勇:对,故宫也一样。它威严、壮丽,让人望而生畏,但它也是人生活的地方,只不过它的居民是一些特殊的人而已。无论皇帝、嫔妃,还是太监、宫女,他们也都是人,会喘气,有情感,所以我写作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把历史人物当人看。他们在宫殿里经历过一遍遍的春秋,人世的沧桑、国家的兴灭,都被建筑所见证。所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所谓“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或许只有面对浩大的宫殿,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喟叹。所以,对建筑的书写与研究,不仅仅是建筑学的事,也是历史学、文学的事,因为建筑的内涵太丰富、太复杂,它牵动历史,牵动情感。

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都不存在了,所幸我能守着一个紫禁城

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这本书中涉及的艺术品都是经典性的,像王羲之《兰亭序》、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这些艺术珍品不过是我透视历史的一个“视窗”,从那一扇扇美轮美奂的窗子望出去,我看到的是各种历史事件中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看到个人与时代的纠结以及复杂的人性。

一切历史,归根结底都是人的历史,建筑史、艺术史都不例外。像我书中写到的王羲之、顾闳中、张择端、宋徽宗、倪瓒、唐寅等,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仅仅是他们的作品。他们留在纸页上的传奇,但它们仅仅是作为他们人生和命运的结果出现的,他们的人生与情感过程隐匿在时光中,我们看不见了。因此,我要用自己的书写,填补这缺失的部分,当然,要有根据,要从众多的史料和研究中寻找蛛丝马迹。

羊城晚报:2011年你进入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的一员,故宫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祝勇:故宫学就是以故宫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这个概念是由我们前任院长郑欣淼先生在2003年提出的。但故宫学的研究不是从2003年才开始的,早在1924年溥仪出宫以后,特别是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以后,北京学术界就开始对故宫(紫禁城)的研究了。

故宫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可分为六个方面:紫禁城宫殿建筑群,文物典藏,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我个人感兴趣的是其中的第一、二、六项,即故宫的建筑历史、文物(主要是书画),还有故宫博物院自1925年至今的历史。

没想到,故宫文创产品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门票

祝勇:这正说明了转换表达方式的重要性。“说什么”很重要,但有时“怎么说”更重要。同样的内容,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大不一样。中国的博物馆,历来喜欢板着脸,一副教训人的模样,拒人于千里之外,老百姓自然也不会去亲近它。我们有那么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老百姓不爱看,又能去教育谁呢?中国博物馆与西方的差距,一是研究水平的差距,一是普及方式的差距。像《达芬奇密码》、《博物馆奇妙夜》这些好莱坞电影,实际上是对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最好的宣传和普及。

单霁翔院长曾说过,此前推出“雍正萌萌哒”系列图片,让威严的皇帝比起剪刀手,曾担心被批“亵渎历史”,没想到赢得赞声一片,这让我们的团队有了底气。

羊城晚报:进入故宫博物院后,在写作上你有何新计划?

再过10年,2025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建院一百周年,那时我还没有退休,希望届时我会完成这个计划,作为给故宫的百岁生日礼物。

文人论史、编剧写戏都必须追求学科素养

羊城晚报:从广义上来说,你以故宫为题材的写作,也能够囊括到你的“历史写作”中吗?如何将“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书写方式才最恰切?

祝勇:刚才说到故宫博物院成立90年来,出现了许多学术大家,为故宫学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是对故宫文化的表述应该有多种方式,学术只是其中的一种。

我写了很多年文学作品,博士专业念的是艺术学,我一直在寻找属于我自己的表达方式,就是前面说过的“综合写作”,不仅试图打通历史与文学,而且试图打通文字和影像,比如纪录片。我希望这种表达方式是贴合故宫也贴近读者的。对于读者和游客来说,故宫是个神秘的存在,他们渴望了解故宫,了解建筑和文物背后的历史沧桑,却看不懂那些艰深的学术论文。因此,对故宫历史和文化的表述,需要转换方式,当然,这种转换是以专业性为基础的,不能戏说,在我看来,所有戏说都是胡说。

羊城晚报:总有人对文人论史有偏见,认为浮华缥缈,缺乏扎实基本功,靠文采掩盖不够牢靠的底子,你怎么看待这样的声音?

祝勇:其实文人论史也需要一定专业性,也需要像历史学家一样长期沉潜史料,这样才可能有新发现。也许是找到新线索,也可能是从新的角度对旧有线索进行重新认识,就像在《故宫的风花雪月》中,我写了一些故宫收藏的古代书画经典。对于它们,发现新的线索几乎已不可能,我的写作重点就放在重新阐释上,以文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样会产生悬念。总之,文人写历史,不能外行,也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不是“歪批三国”,专业性是基础。

羊城晚报:你曾经为不少大型纪录片担任总撰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关于纪录片的工作计划吗?是否会有关于故宫的纪录片出来?

祝勇:今年将有一部26集历史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叫《历史的拐点》,其中关于甲午战争的部分,我们专门去了日本搜集史料和进行拍摄。今后我将要写的关于故宫的作品,都会以纪录片的形式表现出来。

祝勇,作家、学者、艺术学博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艺术家。已出版主要作品有:《血朝廷》、《纸天堂》、《辛亥年》、《故宫的风花雪月》等。曾主创历史纪录片多部,代表作:《辛亥》。先后荣获中国电视星光奖、金鹰奖等诸多影视奖项。

祝勇眼中的故宫

和故宫朝夕相处,对我来说,它已经成了一个生命体,我能体会到它的呼吸、节律,乃至情感。我的工作地点,在故宫西北角,也就是西北角楼下的一个两进四合院内,那些曾经是紫禁城的城隍庙,“文革”时“破四旧”,把庙里的城隍像砸了,现在成了故宫研究院的所在地。

假如是在春天,我离开研究院时,锁上古旧木门,然后沿着红墙,从英华殿、寿安宫、寿康宫、慈宁花园的西墙外,一路北走。还没走到武英殿和西华门,在慈宁花园和武英殿之间、原来属于内务府的那片空场上,向东望去,就会看见三大殿侧面、金色的戗脊上,夕阳的余晖无比明亮。我想很少有人会在这样的时刻、从这样的角度去看三大殿,心里会升起无限的幸福感。

假如是在冬天,天黑得早,我下班还是走那条路,却是要穿过黑暗中的宫殿了。若站在相同的位置上看三大殿的侧面,我会看到“庄严的三大殿就如一个纵向排列的舰队,依次沉入暮色的底部”——这是我今年将要出版的《故宫的隐秘角落》序言里写的话。花开花落、燕去燕来,我的生命,和宫殿的寒暑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历史书写者的幸福。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都不存在了,所幸,我能守着一个紫禁城,它带给我无限的表达冲动,也给我无限的灵感。我觉得我不只是在研究故宫,在我心里,故宫是一个饱经忧患的生命,我在用自己的心,体会它的心。

THE END
1.中国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位于中国北京市中来自甜枣枣T中国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宫殿建筑群,也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以下是对故宫的详细介绍: 景点特色?宏伟壮观?: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七十多https://weibo.com/2717686313/P4v5tFDn6
2.故宫总说是一座特殊的博物馆 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建立在明清两朝皇宫——紫禁城的基础上。 历经六百年兴衰荣辱,帝王宫殿的大门终于向公众敞开。 因此,故宫博物院的生命线,就依附在紫禁城宫殿中,顺着它的文化脉络生长、延伸…… 走进故宫博物院,您沿中轴线前行,从起伏跌宕的建筑乐章中可以感受盛世皇朝的博大胸怀;可以透过https://www.dpm.org.cn/about/about_view
3.中国国家博物馆vs故宫博物院:历史文化展示各有千秋如果希望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多样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会是更好的选择。考虑各自的开放时间和门票政策,提前规划行程以确保顺利参观。关注两个博物馆的临时展览和活动,这些往往会提供更加丰富和有趣的体验。结合个人兴趣和学习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参观路线和重点展区。总之,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各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425926626883722&wfr=spider&for=pc
4.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一样吗?里面的展品也有相似之处,都以中国古代历史为主线,但故宫主要是以原样陈列为主,而国家博物馆则是按照https://www.mafengwo.cn/wenda/detail-23546698-23546919.html
5.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 故宫 故宫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 查看图集> 买购网原创图片,未经许可不能转载,版权声明 反馈 故宫博物院 147224 赞数: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修建而成的中国明清两代皇家宫殿,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殿。故宫是中国古代https://www.maigoo.com/citiao/3376.html
6.博物馆(一)之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内游旅游先遣队博物馆(二)之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9年2月1日下午,我们是去“台北故宫博物院”,每人350新台币。看了4个多小时,拍了200多张照片,件件真品,价值连城,大开眼界了! 我们觉得还是来得晚了,应该再看久点,看一天都不嫌多,老公跟婆婆都是对这方面很感兴趣的人,老公学识渊博,这种地方很适合他来。 收藏 收藏 收藏 https://www.19lou.com/forum-32-thread-62791597720608148-1-1.html
7.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特别是故宫博物院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a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特别是故宫博物院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有几百年的历史。 Beijing is a historical glorious city, specially the Palace Museum is one of world famous museums, some several hundred years history. [translate] 英语翻译 日语翻译 韩语翻译 德语翻译 法语翻译 俄语翻译 阿拉伯语翻译http://xibanyayu.zaixian-fanyi.com/fan_yi_4925318
8.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1 一、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边这个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图略) 设题意图是通过直观再现课文所介绍的故宫的主体布局,帮助学生去繁就简地把握课文内容,并能初步认识到课文里采用的说明顺序。 填图可要求在预习课文时完成。上课时,可在简略介绍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后,让学生说说本文采用https://www.ruiwen.com/doc/77539878.html
9.故宫博物院导游词(通用10篇)它坐落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紫禁城现存的殿宇有2631座,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阁、武英阁等等。北京故宫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5A级风景区,并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故宫博物馆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https://yjbys.com/daoyouci/905096.html
10.北京故宫博物院游玩攻略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ATM机:故宫博物馆内设2处ATM机,具体位置可在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查看。 餐饮:分别在隆宗门、景运门、箭亭、养心殿、神宁宫(有2家)附近设有餐厅。 纪念品商店:故宫景区内设有20家商店,分别在武英殿(1家)、文华殿(1家)、景运门(2家)、养心殿(1家)、乾清宫(3家)、交秦殿(2家)、御花园(6家)、乾隆花园(1家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229.html
11.《故宫博物院》教案范文(精选12篇)进一步了解空间顺序和故宫特点。 2、总结课文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说明三大殿的部分(4—10段)。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游览了故宫博物院,由于文章采用了合理的空间顺序,所以我们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特点──主要是规模宏大。布局统一,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首先重点参观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https://www.unjs.com/jiaoan/qita/20210310115506_3229249.html
12.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天安门广场是中国北京市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天安门广场是中国北京市的两处著名旅游景点,它们相邻且都位于北京的市中心。周末游玩这两个地方,你可以按照以下攻略进行: 前期准备 1. 购票:故宫门票最好提前在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预订,以免现场排队。外国游客还可以享受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30276166?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3.故宫的价值与地位光明日报因此,如何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就是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一个问题。在一个较长时期,故宫博物院被定为艺术类博物馆,人们相对重视的是故宫的艺术品。故宫古建筑,因是封建帝王的皇宫,虽然在维修保护上作了很大努力,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文物藏品,看重的是传统的铜、瓷、书、画等,不少宫廷https://www.gmw.cn/01gmrb/2008-04/24/content_765705.htm
14.故宫博物院读后感(通用7篇)故宫博物院读后感 7 今天是国家博物馆日,我们班幸运地被选定为去参观故宫博物馆,我兴奋,好奇地和同学们来到了故宫——这昔日老百姓不敢想的皇室居住的紫禁城。 我们听了一个关于故宫的讲座,回答了问题的.同学得到了奖品,可惜我不懂历史,没有领到,下次这种活动要加油准备! 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11127133422_1487538.html
15.故宫博物馆太和殿导游词范文(通用13篇)直到1959年,朱家溍先生从一张1900年的老照片上看到了太和殿内景的陈设原状,朱先生以照片为依据,按图索骥,最终在一处存放破旧家具和木料的库房中发现了这个举世珍宝。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通力合作,用了934天,终于将其修葺一新,使其重回我们的视野。 故宫博物馆太和殿导游词 5https://www.jy135.com/daoyouci/905048.html
16.故宫,一个活态的生命体从1925年建院到现在,故宫博物院已经走过了92个春秋。从最开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到初创博物馆,经历文物清点、宝物南迁、回迁,到新时期全面开始博物馆建设的局面,可以说在这不到百年的光阴中,故宫人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血汗,才呈现给观众一个宏伟的紫禁城、一个数目清晰的藏品目录、一个能够在巨大观众流量压力下保证安http://www.nydi.gov.cn/sitesources/nysjwjw/page_pc/xcjd/wh/article3adc985fa9ca492fabbd1ac111398f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