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认识传统面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央广网北京2月21日消息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各种美食佳肴也让人为了一日三餐吃啥而烦恼。科技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使各种洋美食、洋快餐变得触手可及。致使现在的90后、00后只知道各种洋快餐,却不知道我们的祖先在上千年前就已发明了专门制作粗粮面条的加工工具。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饸饹,古称“河漏”,是我国北方汉族民间一种古老而别具风味的传统面食,广泛的流传在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等地区,由于饸饹美味可口,香气扑鼻,在我国北方地区颇为时尚。

今天,让我们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重新认识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美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收藏的饸饹床,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年代】:民国

【材质】:木制

【用途】:传统面食饸饹制作工具

【馆藏】:北京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

(集市上的饸饹面摊,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饸饹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床子”,架在灶台上,使用杠杆原理将和好的豌豆面、莜麦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等粗粮面团塞入饸饹床床壶的空腔内,人坐在压杆上使劲向下压,将饸饹直接压入烧沸的锅内,等水烧滚了,一边用筷子轻轻搅,一边加入冷水,水滚过两三次后捞出来,浇上事先用豆腐或者肉、红白萝卜等做好的“臊子”“卤汁”,就可以吃了。

(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饸饹床构造

饸饹床构造分为:1、支架;2、压杆;3、壶柱;4、床壶;5、床身。

饸饹床制作

饸饹床是加工饸饹的唯一工具,多数为木制,用杏木、梨木、枣木等硬杂木制作而成。饸饹床的骨架,一般木工都可以制作,关键是床壶及壶柱。带床壶的横梁,即床身,是饸饹床的主体,其次压面条的壶柱都必须选优质的硬杂木,达到不裂,不朽,耐磨,禁碰等特点。过去,只能是用手工加工,用凿子和木锉,一点点地凿,精心地锉,加工后还要用粗砂纸、细砂纸一遍遍细细打磨。有的饸饹床特别讲究,装饰得十分漂亮,算得上家庭中的宠物。

床壶及壶柱必须不紧不旷,机械术语叫“滑动配合”,压饸饹时面不能往上跑。使用前先在床壶内部涂满食用油,这样达到省力又不粘面的作用,干净又利落。床壶底部镶有一个带孔(一般都是圆孔)的圆铁片儿,它是个重要部件,必须精心制作。不生锈是最起码的标准,还不能太薄,确保耐用;镶得必须结结实实,因为它要承受很大的压力。铁片儿上的圆孔很有讲究,孔的大小决定着面条的粗细,一般都由本家权威人士或是最高长辈决策,孔间距离决定着饸饹的质量。疏了,压着费力不说,面条少而供不上吃;孔太密了,饸饹条容易粘在一起。

饸饹面食历史

饸饹这种美味柔和的面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500多年前就是北方的一种大众化食品。

元代诗人许有壬曾写到他吃饸饹的感慨:“坡远花全白,霜轻实更黄。杵头麸退墨,皑齿雪流香。玉叶翻盘薄,银丝出漏长。元宵贮膏火,燕墨笑南乡”。诗中的“银丝出漏长”说的就是饸饹挤压成形时的状态。

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南北皆有……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食,滑细如粉。”

到了清代,有关饸饹的记载就更多了,如清代文献《黑龙江外记》《尔雅谷名考》等,对“河漏”都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就连清代乾隆皇帝每次去围场狩猎,途经一百家子时,都要吃这里的白荞面饸饹,而且还特地传旨,调承德一百家子的厨师进宫,专到御膳房为皇帝和后宫皇妃们做饸饹。

(传统面食饸饹,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饸饹名称典故

饸饹,古称“河漏”,又称“活络”。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而“河漏”也被作为其中一种上报朝廷。一天,康熙寻吃名吃时,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遂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对其独特的风味赞不绝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谐音与河道治理不协调,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然而在众多面食中,只有饸饹的叫法最多,其中叫法比较多的有:饸烙面;廊坊一带叫“和乐面”;洛阳一带属于河洛文化,河洛和饸烙正好同音,所以这一带把饸饹面叫“河洛面”;山西有些地方把饸饹面叫“和捞面”;一些地方把做饸饹面的机器成为形象的比喻成床子,所以就把饸饹面叫“床子面”;另外,不少地方还把饸饹面叫成“合罗面”等等。

结束语

古代民间人们还把吃饸饹赋予美好的象征,因为饸饹面食柔软绵长,以图长命百岁为吉利,故每逢红白喜事、老人寿诞或小孩满月,节日待客,都要吃饸饹面。特别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吃荞面饸饹,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

木质的饸饹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根据木质饸饹床的原理,发明出了简便耐用的钢制手动饸饹床,一个人操作就能轻轻松松做好全家的饭。满大街的饸饹面馆,则用的是更先进的电动饸饹床。虽然饸饹形状没变,时代却在悄然改变着。

博物馆创始人简介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创始人谷建华先生,企业供图,央广网发)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翰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位于通州区凉水河畔,于2010年由民营企业家谷建华发起成立,为通州区第一家民营博物馆,也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大运河民俗文化综合展示、研究、保护、开发、利用的文化场馆。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之职的著名文博专家吕济民先生为博物馆题名。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占地近十亩,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藏品数万件,均系谷建华先生的个人收藏。现有玉器展厅、瓷器展厅、石器展厅、现代工艺品展厅、古代计量器展厅、陶器铁器展厅、景泰蓝工艺品展厅、青铜器工艺品展厅、书画展厅等26个,各展厅藏品都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博物馆的宗旨是:“传承保护珍贵遗产,突出彰显艺术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展藏科研并举,弘扬悠久历史,光大运河文化,服务通州新城建设,致力首都科学发展”。

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藏品展示

仿明精铸紫铜胎鎏金狮首耳炉

【规格】高11.2cm;口径18.8cm;耳距25cm;重5.7kg

【款识】光风霁月并置

【详述】此狮首耳炉口外撇,微束颈,溜肩,鼓弧腹下收,矮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分饰双狮首为耳,狮首鬃毛翻卷,涡旋粗眉,双目圆睁,蒜鼻,阔嘴,气势逼人。整器造型规整,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为文房雅室陈设的上佳之器。

仿明精铸紫铜胎鎏金夔龙纹龙首耳簋式熏炉

【规格】高22cm;口径15cm;耳距26cm;重5.85kg

【款识】晨兴半柱茗香

【详述】此炉分炉盖、炉身两部分,匏形盖,其上镂雕祥云纹,盖顶中央置盘龙为钮。炉身作簋形,与炉盖子母口相连,溜肩,鼓腹深峻,肩腹两侧铸饰龙吞式双耳,腹部铸饰凸弦纹,上下菱形花纹锦地,高浮雕铸夔龙纹、饕餮纹。器形端庄,材质精良,皮色红润,局部鎏金,雍容典雅,为文玩清供之佳器。

让我们走进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重新认识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美食制作工具——饸饹床。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当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12月3日,在“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家博物馆采访活动中,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观众累计预约已达到6309187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国博要接待观众2万余人,其中有超6成为3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 百年国博遇上“文博热”,是惊喜,但绝不是意外。随着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不断https://news.cri.cn/20241205/61ea2b0f-f036-d718-7171-8cf049d68d6b.html
2.徐人伯:原大秦俑首位复制者新西部网《新西部》杂志官网据考查,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共有秦俑6000个,博物馆只出土展出了约1000多个。徐人伯在制作“锦绣中华”秦俑坑景点时,将其秦俑数量增加到3600多个,使观者可以看到在临潼秦俑馆无法看到的壮观气势,这令他十分欣慰。 经过此次创作,徐人伯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他觉得复制艺术品或文物时,过去的观点是应当肖似,以假乱真为最http://www.xxbcm.com/info/1022/94728.htm
3.数字博物馆,引领传统文化亲近年轻一代关于我们数字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方式助力传统文化走向年轻一代。借助数字化技术,博物馆将丰富的文物信息和历史背景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年轻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数字博物馆不仅提供了便捷的在线参观体验,还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年轻人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跨时代的文化交流有助于传https://hot.isbcyz.com/post/8415.html
4.向海中国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在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综述建成以来12年末10给游客提供了虚实融合的全新体验 (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有关负责人就 徐中煜表示)国家版本馆、春秋讲坛、努力做到创造性转化、强强联合,日电,专题游览线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表示,画游千里江山。 创新传播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创新性发展)数字化“更好激发博物馆的活力·2024”12开https://bbs.9you.com/thread-974473-26643-1.html?a=lists&wapid=605706
5.快讯2020中国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网上博物馆创始人匡俊旺先生加入网上博物馆创始人 △华派饭局发起人杨响华先生走访匡先生企业 此次 匡先生加入华派饭局成为会员 正是对华派饭局的高度认可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匡先生表示 华派饭局是利国利企利民的好机构! 相信匡先生的加入 将为华派饭局会员企业 带来更强大的赋能! https://m.sohu.com/a/441282774_674254
6.博物馆如何传播金融文化访“系列民间金融博物馆”创始人王巍在中国金融业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金融文化和理念的整理、展示与传递,正当其时。在新常态下,金融博物馆的使命和方向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系列民间金融博物馆”创始人王巍。 图为王巍带领观众参观展览。 金融启蒙路向何方 《金融时报》记者:过去10年,国人的金融知识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https://jrj.wuhan.gov.cn/ynzx_57/whhsh/202008/t20200820_1429632.shtml
7.大英博物馆移除创始人雕像,馆长:我们不能隐瞒任何事情据《卫报》8月25日消息,英国大英博物馆已经移走其创始人汉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的半身雕像。斯隆爵士是一个奴隶主,大英博物馆表示要正视其与殖民主义的联系。 高约2米的汉斯·斯隆爵士半身雕像,长久以来一直立在大英博物馆大厅。1660年生于爱尔兰的汉斯·斯隆,在牙买加经营拥有众多奴隶的甘蔗种植园获得巨额http://wenhui.whb.cn/zhuzhan/rd/20200826/367888.html
8.哈尔滨音乐学院聘任黑龙江音乐博物馆创始人苗笛为客座教授9月9日上午,哈尔滨音乐学院举行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正式聘任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音乐博物馆创始人苗笛研究员为哈尔滨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学院主要负责人关健、人事处临时负责人丁健出席聘任仪式。聘任https://www.hrbcm.edu.cn/info/1062/1798.htm
9.天津博物馆严智开(1894-1942年),字季聪,天津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第五子。天津市立美术馆(后更名为天津市立艺术馆,1952年并入天津市历史博物馆)创始人。 严智开 1911年,严智开赴日本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音乐。1912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学习油画,1917年自该校毕业。1918年至1921年赴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美术系学习西方绘画。https://www.tjbwg.com/cn/NewsInfo.aspx?id=4758
10.李贝贝,爱得文儿童博物馆,创始人IT桔子爱得文儿童博物馆 · 创始人 关注 人物简介 李贝贝,创始人,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学士,曾任职于韦尔斯利女子学院附属幼儿园和哈佛大学附属幼儿园,并于麻省理工学院教育设计实验室撰写了“跨国界幼儿课程”。李贝贝拥有加州教师资格证和麻省社会情绪学教学资格证,是中国首位社会情绪学培训师。曾任真格基金教育投资人。 https://itjuzi.com/person/138438
11.酒吧钢琴,会所钢琴,钢琴鉴定,钢琴收藏,钢琴调律,网上博物馆AntiquePiano.cn 古董钢琴网-古董钢琴,方形钢琴,施坦威钢琴,雕花钢琴,艺术琴壳钢琴,二手施坦威,钢琴室内布置,酒吧钢琴,会所钢琴,钢琴鉴定,钢琴收藏,钢琴调律,网上博物馆,欧美艺术品http://www.antiquepiano.cn/
12.Web3.0世界日报(9月14日)Web3世界9月14日消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计划拍卖CBS创始人(William S. Paley)价值7000万美元的艺术藏品,包括毕加索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此外,MoMA还计划使用部分拍卖所得购买NFT。 17.Compound Treasury推出面向机构的借贷服务 Compound Treasury 推出面向机构的借贷服务,经过认证的机构可以选择使用数字资产作为抵押品从 Cohttps://www.web3sj.com/news/15578/
13.南昌金九福钱币博物馆官网南昌金九福钱币博物馆创始人 理事长:金家栋 中国著名钱币收藏家、中国古钱币鉴定专家、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一带一路专委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 金家栋是永新县人,生于1952年,参加工作后,当过电影放映员,商业采购员,改革开放初期就离职下海经商。他从农村到城市,在人生的事http://jinjiufucoinmuseum.com/col.jsp?id=146
14.鄱阳饶州博物馆即将惊艳全国!河北省政协原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德旺(左三) 江西省德兴市政协主席刘德奖(右二) 河北省青联委员、河北省江西商会执行会长、美高集团董事长刘德美(左一) 书画艺术家、饶州博物馆创始人牧子(右三) 饶州博物馆联合创始人兼馆长谢丽仙(右一) 饶州博物馆联合创始人兼执行馆长严德兴(左二http://www.0793114.cn/article/article_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