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继续跟随着小编,从中国邮票角度出发,跟随这些“看门人”的脚步,探索“何为华夏何以中国”:
作为第四季的“开门”博物馆,依旧是自然是我们熟悉的——故宫博物院。故宫旧称“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建筑精粹的集大成者;是六百年风云沧桑的见证者;是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的代表者。
▲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邮票
曾容享四面来朝的盛世荣光,也曾饱受八国联军的乱世践踏。岁月轮转,旧貌新颜。它虽不言,却把历史刻在心上;它自安详,静待岁月划过脸庞。
▲个58《故宫》个性化专用邮票
铜壶滴漏
▲2023-21《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4-2)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01-1《世纪交替千年更始——迈入21世纪》邮票(5-5)中华复兴
▲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邮票(4-3)乾坤交泰
自从利玛窦带来自鸣钟之后,明清皇宫的计时基本上是依靠西洋钟表,这件铜壶滴漏与自鸣钟分列天子二十五宝两侧,很多人都认为其是一种礼仪性质用品。但随着最近几年,我们从史料中发现了两次调试记录,并且有“夏用窖冰冬用泉水”的记载,表明其可能还存在一定使用性。
▲2015-9《世界计量日》邮票
兰亭八柱
▲2010-11《中国古代书法—行书》邮票(6-1)(6-2)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在千年之前的暮春时节,一群文人的在山涧溪流旁,饮酒赋诗,曲水流觞,在酒酣之际邀请王右将军书写诗序。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一天将成为中国书法史,乃至中国历史上永远被铭记的一天。
▲2022年“中国书法艺术——楷书”150克银币“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背面
王羲之挥毫作序,乘兴而书,成就了书文俱佳、举世闻名、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2004-27《中国名亭》(一)邮票(4-1)兰亭
相传王羲之在酒醒之后,多次临书这幅《兰亭集序》,但佳作天成无法复刻其书法神韵,所以只能作罢。这卷书法神作在王氏一门传承百年之后,被唐太宗李世民获得,于是召集诸多名家临摹法帖。2010年中国邮政发行“行书”邮票,图案选择的就是其中唐太宗朝著名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的“神龙本”。
我们《国家宝藏》“常驻嘉宾”,被誉为“弹幕狂魔”的“章宗”清纯帝在圆明园修建“坐石临流”亭时,选取历代名家与《兰亭集序》有关的八幅翰墨之宝铭刻清石之上,被誉为“兰亭八柱”。随着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在民国时候兰亭八柱也被迁入社稷坛内,建国后修建了兰亭八柱亭,保护刻石。
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
中国人爱玉,中国人使用玉石的历史足有六千年,孔子曾说“君子比德与玉”,秦皇用和氏璧琢“传国玉玺”,古人也有“玉出昆港”。
▲2012-21《和田玉》小全张
而我们的“章宗”清纯帝更是爱玉,他每一个儿子的名字均采用表示美玉的“王字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发现的巨型青玉山料,其更是欢喜。其选取内府收藏的宋人绘制的《大禹治水》古画为蓝本,耗时六年雕琢而成,放在宁寿宫之中,二百余年再未移动,成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玉雕作品。
▲2019-17《中国古代神话(二)》邮票(6-6)大禹治水
三千年前,同样面对滔天的洪水,我们并不是祈求天降方舟,而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治理水患,重划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