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镇馆之宝》第三季(10月23日

《镇馆之宝》第三季(1)金杖初现10月23日

博览文化瑰宝,追寻文明之光。《百家讲坛》特别节目《镇馆之宝》第三季全新升级,首次采用大型虚拟演播室、3D数字影像等新技术,邀请考古第一线的研究者们讲述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的确给人带来了“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震撼。今天,我们首先走进三星堆博物馆,领略那些震惊世人的先人创造。

这是一件做工精致、刻有精美图案的黄金器物——金杖。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考古文物工作者根据史料反复推敲、研究。但是,这件充满神秘感的黄金权杖仍然蕴含很多不为人知的信息。

那么,这件出土于三星堆的神秘黄金权杖,究竟代表着什么呢?它将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怎样的古蜀王国呢?它又是如何被发现,为什么会成为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呢?

《镇馆之宝》第三季(2)怪异的“天外来客”10月24日

1986年随着三星堆大量造型怪异的青铜文物重现天日,“三星堆”的大名迅速传播开来。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三星堆文明为古代东方文明增添了新的篇章,为学术界提供了不同文明之间开放交流、互补互融的研究样本。

其实作为一个文化遗存,三星堆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纳入到了考古学者的视野和探索之中,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星堆遗址就有过多次的考古发掘,但都没有出土过像1986年那么多大型的青铜器物,只是出土了一些陶器和玉器。

尽管如此,考古界还是通过这些出土物断定了三星堆遗址是巴蜀文化的重要遗存。

那么三星堆这个重要的古蜀遗存最早是被谁发现的?又是如何发现的呢?三星堆博物馆的第二件镇馆之宝纵目人面具是如何被发掘的?它身上携带了哪些古蜀国的历史信息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万娇老师,继续带您一起走近文物,还原历史。敬请收看《镇馆之宝》第三季第二集《怪异的“天外来客”》。

《镇馆之宝》第三季(3)神秘立人像10月25日

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中,有一件器物格外引人注意,它造像如人形,除去帽子与基座,人像高度在1.71米左右,这样的高度与现代人的身高相比,也丝毫不逊色。

人像衣着服饰制作精致,细节丰富,华丽程度不亚于后世的龙袍。人像造型独特,身体瘦长如同一根木棍,头与帽子显得硕大无比,最奇怪的还是一双夸张到与身体不成比例的大手,双手握成圆形举于胸前,像是在做着某种祭祀的动作,手中似乎还拿着什么东西。这个巨大的青铜人像就是二号坑出土的又一件国宝级文物——青铜大立人像。

青铜大立人像也是我国青铜时代唯一一个真人大小的青铜全身像,它耗资巨大,独一无二的造型与服饰,似乎在喻示着它不同寻常的身份。而它那双非比寻常的大手与摆出的动作,似乎也标志着某种重要的仪式和祈祷活动。那么,大立人的衣着有何独特之处?它的巨型大手中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万娇老师,带您一起走近文物,还原历史,敬请收看《镇馆之宝》第三季第三集《神秘立人像》。

《镇馆之宝》第三季(4)巨型重器之谜10月26日

乍看之下,这两件器物都结构复杂,尤其是铜树体量庞大、费工费料。与三星堆其他器物不同,神树与神坛传递出来的信息更为丰富,细节展示更为复杂,看上去神秘莫测,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信息要传递给我们。

在二号祭祀坑中共出土了六棵青铜神树,其中有两棵的体量尤其庞大,被分别命名为一号大铜树与二号大铜树,它们出土时已是支离破碎、残破不堪,复原与修复工作尤为艰难,这两棵大铜树的造型深深吸引着考古学家。

在青铜极为珍贵的远古时代,为什么要耗巨资去铸造两棵树呢?两棵树的枝条一个折而向上,一个弯弯下垂,树上分别都停着九只鸟,两棵树上鸟的状态也不尽相同,一个翅膀收拢,一个跃跃欲飞。这九只鸟又代表着什么?两棵大铜树神秘的造型反应了古蜀人怎样的精神世界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万娇老师,带您一起走近文物,还原历史,敬请收看《镇馆之宝》第三季第四集《巨型重器之谜》。

《镇馆之宝》第三季(5)“太阳神鸟”金箔10月27日

2005年8月1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就是这个四鸟绕日的金饰图案。这是从一千六百多件候选文物中筛选出来的。这件文物就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金箔。

专家认为,“四鸟绕日”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那么这个“太阳神鸟”金箔是如何被发现的?它身上承载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呢?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带您一起走近文物,还原历史,精彩讲述系列节目《镇馆之宝》第三季第五集《“太阳神鸟”金箔》。

《镇馆之宝》第三季(6)三千年前的“舶来品”10月28日

值得一提的是,金沙遗址共出土了二十七件玉琮,都收藏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而在众多“镇馆之宝”中,一件青色的十节玉琮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与其他玉琮相比,不论在造型还是玉质上,它都显得与众不同。

那么,这件十节玉琮是如何被发现的?在古代,玉琮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十节玉琮的身上究竟隐藏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镇馆之宝》第三季第六集《三千年前的“舶来品”》。

《镇馆之宝》第三季(7)寻找晋侯苏钟(上集)10月29日

在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馆中,有一套上博编配最全、音律最完整的古代青铜乐器,它就是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晋侯苏钟。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这件闻名于世的镇馆之宝,不仅自身充满种种的谜团,还有着曲折的命运,一度险些流失于国外。那么,晋侯苏钟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件镇馆之宝,最终是如何被上海博物馆所收藏的呢?

上海博物馆馆员葛亮老师继续带您一起复活文物,还原历史。精彩讲述系列节目《镇馆之宝》第三季第七集《寻找晋侯苏钟》(上集)。

《镇馆之宝》第三季(8)真假晋侯苏钟10月30日

在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坐落着一套音律完整,气势雄浑的编钟。从出土规模上看,它的编配数量并不是很多,形态大小似乎也不一致。不过,就是这套外表看起来并不出众的晋侯苏钟,却担纲着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馆镇馆之宝的头衔。

晋侯苏钟的每一枚钟上面,都有大量的铭文,仿佛在诉说着这套苏钟曲折的前世与今生。从它被发现到坐落于上博之中,便迎来了一大批的参观者,它身上蕴藏着的丰富历史信息,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西周文化的窗口。

虽然,几代考古学家不断的研究,但是,这套珍贵的晋侯苏钟身上,仍然有很多未曾解决的历史谜团。那么,这套编钟身上的铭文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呢?它又是如何被发现并最终坐落于上海博物馆的呢?

《镇馆之宝》第三季(9)绝无仅有话牺尊10月31日

在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中,陈列着一件名为“牺尊”的镇馆之宝。

它的整体造型是一头牛的形象,只是四肢略短、眼睛大而圆、头部突出,背上有三个圆孔,周身纹饰繁复而精美。

就是这样一件,看上去表情有几分可爱的青铜器,竟在众多的国宝中,脱颖而出,被学者形容为“宇宙间奇诡可喜仅存之物也”。

不但是举世无双的“仅存”之物,还是个造型“奇诡”的无价之宝。

那么,出土于山西浑源李峪村的牺尊,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呢?这件身世扑朔迷离的镇馆之宝,为何得名“牺尊”?它的现世又是经历了一番怎样的坎坷呢?

《镇馆之宝》第三季(10)护宝斗智守牺尊11月1日

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原本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村落。这件沉睡千年的牺尊,也原本埋藏于黄土之下,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知。

然而,就是一场连绵多日的大雨,改变了它们的命运。从此后,山西浑源李峪村“名扬”世界,而牺尊也不幸地被各种“有心人”觊觎,迎来了它多年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坎坷之路。

那么,这件牺尊到底是如何从山西辗转来到上海博物馆的呢?为守护国宝,学者们是如何与文物贩子斗智斗勇的呢?浑源牺尊到底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上海博物馆馆员葛亮老师继续带您一起复活文物,还原历史。敬请收看《镇馆之宝》第三季第十集《护宝斗智守牺尊》。

THE END
1.中国30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参观博物馆就是一场穿越回古代的留学。 一起来盘点一下中国30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 北京故宫博物院 |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在 5 米多长的画卷里,展现了宋朝汴京城的盛世景象。 在现代视角的解读下,《清明上河图》已经不仅仅是一幅难得一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200447
2.全国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1:中国国来自思想先行全国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什么 1: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 2:北京博物馆,(后母戊鼎.四羊方尊) 3:上海博物馆,(西周大克鼎) 4:天津博物馆,(西周太保 5:重庆博物馆,(东汉乌杨阙) 6:陕西博物https://weibo.com/5611703975/N8BqidUSq
3.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国博镇馆之宝盘点更多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西周天亡簋(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西汉诅盟场面铜贮贝器(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陶瓷类) https://www.maigoo.com/top/426169.html
4.开眼界了!中国十大博物馆的36件“镇馆之宝”,一起来感受一下中国十大博物馆的36件“镇馆之宝”,一起来感受一下 每个文物都代表着一段历史,一段文化,同时也蕴藏着它们各自的故事,透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人。 不知道大家看过央视制作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个纪录片没有? 在这个纪录片里,节目组用每集5分钟的时间给我们讲述一件文物,介绍文物背后传承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244279
5.国家博物馆四大镇馆之宝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侧,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国博基本陈列以中国通史为主。是一座以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悠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定是极其珍贵的稀有之物,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更是我国最最珍贵的宝贝了,下面就https://dy.163.com/article/GD0B1GFP05373K87.html
6.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镇馆之宝何尊:宅兹中国。我,住在中国。打开《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的名单,里面赫然在列的有一件青铜器何尊。这件目前陈列在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何尊,为何能被列入如此重要的名单? 让我们从这件青铜器的外观来说起。 这座尊造型上看又雄奇又瑰丽,如果你打开百度百科,关于何尊器形,纹饰的介绍是这样写的。 https://m.douban.com/note/811542215/
7.CCTV4十集大型纪录片《镇馆之宝》新闻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特别节目十集大型系列纪录片《镇馆之宝》,在全国范围内精选十座具有影响力的博物馆,并从中选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类别、不同朝代的镇馆之宝,作为展示对象。用现代人的视角去感受镇馆之宝的历史传承,从今天的地域文化中,探寻镇馆之宝文化的演变过程和历史根源,展现镇馆之宝在历史背http://news.cntv.cn/special/zgzb/
8.国博,那些镇馆之宝③精。集聚了中国自远古起到新中国成立,体系完整、历史跨度巨大、形态材质丰富的最精致的各类文物。 只有在这里,才为自己是河南人感到自豪。因为很多文物都出自河南。 最不能理解的:为什么那些镇馆之宝绝大多数都出自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而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却绝少? https://www.meipian.cn/4zwd0l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