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绵阳市博物馆MIANYANGMUSEUM

展览是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相互沟通交流的最重要的桥梁,也给博物馆带来了勃勃生机。2022年,绵阳市博物馆共举办馆内临时展览12个,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深受观众喜爱。在馆内临展如火如荼的举办之时,绵阳市博物馆的外展也从未停止脚步,全年共举办外展15个,走过祖国大江南北,为当地观众带去充满绵阳特色的文化盛宴。

一、外展

绵阳市博物馆近年来结合馆藏特点,深入挖掘绵阳地方特色文化,推出了以“土司遗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墓出土文物精品展”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类展览,“石破天惊——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藏红军长征石刻标语拓片展”为代表的红色文化类展览,反映绵阳自然景色、风土人情的摄影展等多种类型的外展。

1、土司遗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墓出土文物精品展

展览集中展出了四川平武明代土司薛继贤夫妇合葬墓及宣抚司佥事王玺家族墓出土的精品文物共173件/套,包括金银器、玉石器、陶瓷器等生活用器,葬具和墓室石刻等,系统展示了平武明代土司的生活画面,让观众一窥其政治、文化风采。

“土司遗珍——四川平武明代土司家族墓出土文物精品展”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展出

2、涪城汉韵——四川绵阳市博物馆藏汉代精品文物展

“涪城汉韵——四川绵阳市博物馆藏汉代精品文物展”于含山博物馆展出

“涪城汉韵——四川绵阳市博物馆藏汉代精品文物展”于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出

“涪城汉韵——四川绵阳市博物馆藏汉代精品文物展”于廊坊博物馆展出

3、石破天惊——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藏红军长征石刻标语拓片展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长征途径绵阳,在沿途的梓潼、江油、平武、北川等地的石壁、石碑、石崖上留下了一批石刻标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方针和政策,揭露帝国主义、军阀、地主的罪恶等等。

“石破天惊——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藏红军长征石刻标语拓片展”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展出

二、馆内临展

去年绵阳市博物馆组织举办了12个临展,全馆共接待游客7.55万人次。先后引进厦门市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廊坊博物馆、福建省海丝外销瓷博物馆、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的种类丰富的优秀展览,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特色,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少数民族文化等不同方面,此外,举办了生肖主题展,以及为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助力绵阳科博会等主题多样的书画摄影展。

1、瓷航万里——福建古代外销瓷器展

一千多年以来,伴随海上交通的兴盛发展,福建瓷器逐渐作为大宗的贸易商品倾销海外。本展由福建省海丝外销瓷博物馆和绵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展示200多件福建省海丝外销瓷博物馆馆藏瓷器,涵盖闽地各代表性窑口,让人们感知历史的辉煌,弘扬陶瓷文化的精华,为当前实施“一路一带”的伟大战略构想提供正能量。

“瓷航万里——福建古代外销瓷器展”

2、流金溢彩、国粹新颜——当代景泰蓝精品艺术展

景泰蓝造型典雅,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展览由廊坊博物馆与绵阳市博物馆共同举办,共展出廊坊市博物馆藏60余件景泰蓝作品,多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经典之作。

“流金溢彩、国粹新颜——当代景泰蓝精品艺术展”

3、闽台遗墨——厦门市博物馆藏书画展

“闽台遗墨——厦门市博物馆藏书画展”

4、曙光伟业——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本展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与绵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以中国二十世纪初展开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为主线,展出了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文物及辅助展品150件/套。

“曙光伟业——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5、闽越神韵——闽越国历史文物展

本展览由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和绵阳市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出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藏汉代文物及辅助展品104件/套,展现了距今2200多年前建立的闽越国的建筑、农业、手工业、丧葬习俗等多个方面的文化风采。

“闽越神韵——闽越国历史文物展”

6、蝴蝶泉边好梳妆——白族服饰精品展

白族服饰是白族外部形象的显著标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凝聚了白族的民族感情、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展由绵阳市博物馆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联合举办,展示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所藏白族精品服饰。

THE END
1.一捧瓷土万千匠心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本土瓷器与技术向外传播,外来的原料、工艺也随之传入,推动了元代制瓷业的创新。青花、釉里红、霁蓝、红绿彩等成功烧制,开创彩瓷新纪元。 彩瓷中最负盛名的,莫过青花。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浓处如靛,着色青翠,结合中外原料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0MzI3MzUxMA==&mid=2247500173&idx=1&sn=e10bf58504d35a6715510783deee4b54&chksm=fa3660d76abcf96cbdc07d706b9f8338bc181044bca8afee19624100248811f7b3aea6080b49&scene=27
2.大英博物馆95号展厅大维德爵士的收藏与鉴赏观深受中国文人鉴赏传统影响,其藏品文人趣味与艺术审美高度结合。同时,大维德爵士秉持教育意义先于艺术品位的观念,他在欣赏藏品本身,也努力考证它们的历史和地域背景。 2009年,大维德爵士基金会将藏品委托给大英博物馆,陈列于95号展厅。 图片https://britishmuseum.org.cn/G_95.html
3.景德镇陶瓷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坚决落实上级部门“安 [ 2024-01-24 ]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 [ 2023-10-18 ] ? 全面复盘找不足 擎旗奔跑踏新程丨景德镇中 [ 2023-10-18 ] 更多>> ? 王进先丨探秘史前生命魅力 感受博物馆的力 http://www.zgtcbwg.com/
4.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历来重视提炼历史积淀深厚、社会https://www.chnmuseum.cn/zl/ztcl/202301/t20230118_257977_wap.shtml
5.上海博物馆邓散木“赵朴初印”石章 康殷“朴初”石章 邵长光“赵朴初”石章 蔡谨士“无尽意”石章 周哲文“精神百倍”石章 王守桢“赵?朴初”联珠印 上一页12345678…137下一页Copyright ? 2015 ShanghaiMuseum.net 上海博物馆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6901号 沪ICP备10003390号-4 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m/collection/antique?antiqueType1Code=CP_HIGH_CLASS_TYPE_2
6.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网友热议#大英博物馆获捐价值10亿英镑中国瓷器#仍旧深陷2000件藏品失窃丑闻的大英博物馆当天宣布,大维德基金会将把收藏的约1700件(套)中国陶瓷藏品悉数捐给大英博物馆。这些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包括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元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珍贵文物。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857236775367467010
7.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MUSEUMOFCHINESECULTUREONTIGER中国瓷器虎文化博物馆始建于2016年,为中国首家以中国瓷虎文化为专题收藏的私人博物馆。线上博物馆开放于2020年11月,馆内收藏的中国虎纹饰瓷器,历史跨度为汉代至改革开放后。主要以公益性的非盈利性质的线上展示方式,面向世界大众分享中国虎纹饰瓷器及中国瓷虎文化和中国虎文化。办馆宗旨主要包括:研究与展示中国瓷器虎http://www.cctcmuseum.com/
8.“云”端漫步河南各大博物馆足不出户沉浸式逛展从中国文字博物馆现有馆藏作品中精选当代甲骨文书法名家、历届书法赛事获奖作者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力作37幅,同时特邀当代20位著名古文字专家、知名书法家专门为本次展览进行创作。 此次甲骨文书法精品展与以往的书法展览相比,在常规展览的基础上引入了线上全景VR技术,将“展厅”搬到线上,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观https://hn.cri.cn/chinanews/20221129/6fc15cb3-325c-58b6-52df-f81578216b29.html
9.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3.11.18日周六,今天收获多多。游览了德化白瓷和中国古代玉器馆后,又来到了中国古代瓷器馆。粗略的了解了中国古代瓷文化的传承和经过历史变迁的发现变化。惊喜是连连不断的。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现 中国在夏、商之际就已发明了原始瓷。东汉晚期烧造出普遍意义上的成熟瓷器。北朝末至隋代,北方地区创烧https://www.meipian.cn/4yoqazon
10.中国八大博物馆藏国宝瓷器欣赏(高清大图)国内各大博物馆网址链接中国禁止出境展的64件顶级国宝文物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文物中国史”下载马未都说收藏 陕西历史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法门寺博物馆 天津博物馆-“耀世奇珍”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陈列 山东博物馆上部(画像石、瓷器、佛像陈列)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823/16/1866663_404077593.shtml
11.Ⅰ号”出土瓷器的保护修复学术成果简要:瓷器在拥有化学性质稳定、硬度高、耐火性能好和不透水特点的同时,其脆性也很大,出水瓷器在高盐、高压的海洋环境下历经千年,大都已残缺破损,或者覆盖着厚厚的凝结物。本文针对“南海I号”出水瓷器的特点采https://www.yzmuseum.com/index.php?g=home&m=article&a=show&id=214
12.《中国记忆》5.18国际博物馆日科教台5.18博物馆日特别节目 解读文明的密码 2013年5月18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了2013 “中国记忆”特别节目《解读文明的密码》,节目分为青铜器、瓷器、丝绸和造纸术4大板块,节目精选了各大博物馆中四大板块文物藏品,以梳理历史的方式讲述人类的创新步伐,诠释社会变革的全过程。http://kejiao.cntv.cn/special/zgjybwg/
13.中国陶瓷博物馆晚清、民国瓷器(三) 粉彩花卉宫碗 清,光绪,景德镇窑。现藏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敞口微撇,深弧腹壁,折底,圈足。以黄彩双弦纹饰口沿,下接绿地红边如意头垂云一周,腹部绘牡丹,芍药等花卉数株。绿叶彩花,相配得宜。 粉彩凤凰花卉纹碗 清,光绪,景德镇窑。现藏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碗敞口,深腹,http://www.kepu.net.cn/gb/civilization/chinaware/history/progress/200302210064.html
14.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瓷器展(2023ver.)》时隔12年,国博启动“中国古代瓷器”专题展改陈,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展品从140多件增加到300多件,深藏库房的珍贵瓷器,经过修复之后集中亮相。 ? 版权所有 首次展出的青釉仰覆莲花尊尤为引人瞩目,这件瓷器来自北朝时期,器形硕大,约60厘米高,器身釉色青绿温润,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8176818/
15.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近20万平米、拥有48个标准展厅。国博现有藏品数量140多万件,涉及甲骨、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钱币、佛造像、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墓志、玺印、书画、雕塑、漆木家具、砖瓦石刻、珐琅器、玻璃器、丝织品、工艺品、老https://www.maigoo.com/citiao/56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