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跟北京故宫到底是什么关系?看过这个新博物馆后,我的感受是:除了大部分展品是从北京故宫借来的,其他好像真的没太大关系。建筑外观据说是借鉴了紫禁城的元素,但给我的印象仍是十分现代,整体体量跟内陆新建的场馆比起来也不算宏伟,但位置真是好,随便一个露台都是无敌海景。
这篇继续说香港故宫的展览,先是《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这是由本地策划的展,展品来自香港各大文博机构和私人藏家。开馆的时候有港中大那件传赵孟頫的《望江南净土词》,可惜已经撤展,所以这次在香港故宫一件宋元书画都没见到。
明,戴进《仿马远踏歌图》,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明,文俶《戏蝶图卷》,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明永乐,青花一把莲纹盘,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
达文堂捐赠。算是香港故宫自己的首批馆藏。
明万历,青花缠枝莲龙梅瓶,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
钟棋伟捐赠。钟棋伟先生怀海堂所收藏的瓷器,这次让我大吃一惊,会单独写一篇。
7-9世纪,银鎏金鸟纹饰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
梦蝶轩捐赠。
商,兽面纹簋,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藏
明早期,彩绘木雕观音,香港艺术馆藏
徐展堂捐赠。
明清家具,两依藏博物馆藏
其他的展品其实都是在各博物馆经常能看到的,接下来看《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但我只拍了古代的,后面如果是故宫的东西我就不写藏处了。
商晚期、清,兕觥
它的盖是商的,器身部分是清代仿配,是不是不太看得出来?
商晚期,亚方罍
“亚”是做器者的族名。
西汉,白玉云纹豆形灯
汉,青玉卧羊式砚滴
汉,鸭式铜熏炉
清,铜胎错金银异兽形砚滴
清晚期,掐丝珐琅夔龙花卉纹瓜式盖罐
清乾隆,缠丝玻璃撇口瓶
非常有现代感的玻璃器。
清乾隆,剔红飞龙纹长方漆盒
明永乐,葡萄纹椭圆漆盘
清光绪,《孝钦显皇后朝服像》
这件是《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的。孝钦显皇后其实就是慈禧太后,还展了这幅画的线描稿本复制品。另有咸丰帝朝服像复制品。
以下是《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里的。
清乾隆,《崇庆皇太后八旬像》
崇庆皇太后就是乾隆的妈。另有《万国来朝图》复制品,超级大,原件在澳门见过。
明崇祯,卧龙钮崇祯帝印押
清崇德,交龙钮“制诰之宝”
皇太极的印玺。
明万历,余士、吴钺《徐显卿宦迹图之金台捧敕》
这套册页比较著名,现存26开,记录了徐显卿一生的高光时刻,对研究明代万历年间的礼制、服饰等都很有价值。这一开描绘徐显卿在翰林院任职时代表皇帝为官员颁敕的场景,龙椅上坐着的是年轻的万历皇帝,双手捧敕令的即徐显卿。
清光绪,《慈禧皇太后观音装像》
慈禧的cosplay。
明嘉靖,章圣皇太后宝檀香木印
背面被清代又刻上了“皇帝奉天之宝”,成了双面印。章圣皇太后就是嘉靖皇帝的母亲。
清乾隆,宝塔
由黄金、宝石、珍珠等制成。造于乾隆十一年。
商晚期,爰父癸甗(周执木甗)
商晚期,串父辛簋(周贯彝)
这两件青铜器都是清宫旧藏。
清乾隆,御制诗两节琮与珐琅胆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掐丝珐琅内胆则是乾隆时的,这个东西被他改造成了摆件。
清乾隆,缠丝纹玻璃瓶
清雍正,釉上珐琅彩过枝九桃纹盘
清乾隆,胭脂红釉灯笼尊
17-18世纪,花叶纹玉执壶
莫卧儿帝国制造。
17-18世纪,花叶形玉杯
印度制造。
清乾隆,御制英吉利国王差使臣贡至诗以志事玉册
乾隆五十八年,马戛尔尼代表乔治三世带队访华,本是想打开中国市场自由贸易,结果被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乾隆政府处处刁难。
以下是《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中的。
18世纪,四象驮水法转水禽钟
英国制造。
清乾隆,博古图挂屏一对
用了玉、掐丝珐琅、漆等工艺。框是紫檀木。
清,太平车
玉质,用来按摩脸的。
清乾隆,岁朝图挂屏
铜胎掐丝珐琅工艺。
清乾隆,大吉葫芦挂屏
清乾隆,太平有象
铜胎掐丝珐琅。广州博物馆好像也借过。
清乾隆,六品佛楼佛像一组
原有近百尊佛像。
清乾隆,曹文埴书乾隆御制重华宫记玉册
清乾隆,御制耕织图诗册
墨彩瓷。
清,徐扬《平定两金川战图》之《紫光阁凯宴成功诸将士页》
这几个图都是反映乾隆“十大武功”中的平定大小金川之战。
清,徐扬《平定两金川战图》之《金川平定御午门受俘页》
清,徐扬《平定两金川战图》之《攻克喇穆喇穆山梁及日则丫口页》
清,徐扬《平定两金川战图》之《收复小金川全境图页》
清,元音寿牒组印
这是乾隆八十寿辰时,和珅从御制诗中挑出含“寿”字的吉语120条,刻成120方青田石印进献,真是太会拍马屁了。
清,金廷标等《胪欢荟景图册》之《合璧珠联》
这套八开册页记录了乾隆之母崇庆皇太后70大寿时的盛况,画了近十年,然后在80大寿时乾隆将其送给母亲。虽是册页,但画幅巨大,或是现存最大的清宫册页。
清,黎明《仿金廷标孝经图册》
黎明是乾隆至嘉庆年间宫廷画家。乾隆在母亲去世十年后抄写孝经并命画师配图。
清,《乾隆帝写字像》
这个文人装扮乾隆像也比较著名。
清,乾隆《多禄图》
乾隆为母亲80大寿而作。怎么说呢,不用代笔精神可嘉。此图多年前在香港文化博物馆见过。
清乾隆,飞龙纹剔红漆盒
你猜得到吗?它是用来给乾隆装饺子的。
清,乾隆《临董其昌仿柳公权书兰亭诗卷》
乾隆的面条字,就看一张好了。
清,《乾隆御临兰亭八柱帖》
紫檀木嵌玉册。
然后是《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的。
清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图题诗句杯
只借了青花的,五彩的则没有。香港文化博物馆倒是两种都在展,但是不给拍照。
北宋,淡天青釉汝窑笔洗
其实故宫的瓷器随时去武英殿都能看到,借到香港的以清代官窑为主,就不多展开了。
就算没有高古书画,香港故宫同时有8个展览上千件展品,已经足够看上一整天了。当然对我来说清宫的东西看多了不免审美疲劳,以致澳门的那个故宫展都不太有动力去看了。
●《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藏陶瓷》●《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票价:5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