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坊,气势宏伟,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景点地点:国内台湾省台北市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6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

台北故宫博物院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侯家庄墓园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层陈列书画、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在第三层后面建有一座26米长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离地面50米,内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长180米,高、宽均为3.6米,分隔成许多小库房,中间为通道,分类收藏着各种文物。

1925年9月,成立清室古物保管委员会,由李石曾出任委员长。清室善后委员会制定《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组织章程》及《故宫博物院临时理事会章程》。10月10日,在北京紫禁城建立“故宫博物院”(此时尚无设置院长),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前身。

抗战南迁

故宫博物院于抗日战争的前夕,选择重要文物南迁。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后,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将博物院文物南运。隔年,日军攻占热河、进逼北平,故宫理事会要求博物院选择院藏文物菁华装箱储置,开始南运。

1933年2月6日,北平戒严,华北情势告急,第一批南迁文物抵达上海,期间南迁文物共五批19,557箱,包含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国子监等单位文物的6,066箱。隔年2月,公布《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暂行组织条例》,故宫改隶行政院,命马衡为院长。

1936年12月,南迁文物由上海转运南京。

1937年1月,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中央博物院)正式成立。8月,上海爆发淞沪会战,南迁文物再由庄尚严等人第一批80箱南京文物迁至长沙;隔年11月再转运至贵阳安顺暂置(1944年再运往四川巴县)。

1937年11月,第二批9,369箱以水路,经由长江至汉口;1939年5月再移往宜昌、重庆至四川乐山。第三批7,286箱文物由那志良走陇海铁路运至宝鸡;1939年7月,再转卡车经汉中运抵成都,随后又运往峨眉古庙安置,成立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最后南迁至南京的文物,约2,900箱文物因来不及运送,滞留在南京。北平沦陷后,北平故宫仍留有许多文物,沦陷期间还在继续清点未曾登记的文物,并又广泛征集了一批珍贵文物。南京国民政府下令还在北平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将留在文物菁华装箱,分批空运南京,马院长以各种理由推延装箱,以致于后来一箱也未运走。

文物迁台

抗战结束后,杭立武向日本索回许多珍贵的图书和艺术品,随后运往台湾的精品文物之中就有这部分图书和艺术品。包含了北平故宫博物院2,972箱,中央博物院852箱书画、瓷器、玉器,另外加上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善本图书和外交部条约档案等共5,422箱。国共内战后期,杭立武负责抢运这批故宫国宝至台湾,中华民国政府迁运台湾的文物本来计划共运送五次,但因战争形势突变一共只运了三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迁文物先集中运至重庆。

1947年6月,南迁文物由重庆循水路运回南京,至12月全数运抵。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国民政府将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图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文物、外交部档案开始运往台湾,成立“中央文物联合保管处”。12月27日,第一批文物320箱由中鼎舰运抵基隆港。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文物运台后,先存台中市,租借台中市糖厂仓库存放。

1949年,1月6日第二批由招商局海沪轮于1月6日运出,1月9日到达基隆,共计1,680箱。第三批文物由昆仑号军舰于1月29日运出,2月22日运抵基隆港,共972箱;第三次原本计划搬运1,700箱,但军舰一到海军部眷属就抢先上船,杭立武只好找海军司令桂永清解决,最后下令拆除办公桌,但由于运输舰舱位有限,最后只能运出972箱,另728箱被迫留在南京。为阻止文物迁台,南京中央博物院共产党员陶孟和曾发动群众阻止,但未成功。

1950年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运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

1951年6月,成立两院存台文物清点委员会,延聘学者、专家为委员,进行重编箱号、抽查箱内文物,直到1954年才完成。这次清点也编制了《点查清册》,成为存台两院文物的原始清册。

1954年,“国立中央图书馆”在台北复馆,联管处改组,并开始出版重要资料。

1956年,“北沟文物陈列室”正式开放(后毁于九二一地震)。

1957年,在亚洲协会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

台北建馆

1965年,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现址落成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台湾当局“行政院”公布了《国立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规程》,规定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改直属于“行政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由故宫博物院保管使用,将来国家统一后,迁台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幕。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共有60万件。其中,后来运往台湾2,972箱,占原南迁文物箱件数的22%。

1969年,订定《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办法》,在台湾展开增加藏品的行动。1967年-2008年8月期间,透过其它机关移交1,651件,受赠32,326件册,收购12,751件册,合计46,728件册。

2000年台湾地区政党轮替后,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胜接任院长,以去政治化、推动本土、中华与国际兼具之多元文化观,回归艺术文化本质经营国立故宫博物院。在此政策指引下,馆藏方向朝扩大至东南亚、南太平洋文物的趋势,以呼应台湾原住民与南岛文化的传承关系。

2002年,台湾当局“行政院”通过改建案。

2007年,台湾当局“行政院”提出修正故宫组织条例,将收藏“中国”文物改为“国内外文物”,被立法院否决。

2009年2月1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带团赴中国大陆访问北京故宫博物院,首度开启两岸故宫交流,而北京故宫也将在3月份访台。10月在台北故宫举办的“雍正大展”,将成为两岸故宫合作的试金石。

2009年3月1日,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率团抵达台北,他们此行将专程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也是对半个月前周功鑫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身份首访北京故宫的回访。

扩建

196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1966年,第一期新馆左右两翼扩建工程完竣。

1971年,第二期扩建工程从新馆两翼向前扩建完竣,陈列室面积达到8,777.41平方米。

1983年10月,成立“张大千先生纪念馆”。

1984年,第三期扩建工程故宫新建行政大楼启用。库房和展场建立恒温恒湿、防火防潮、防震防盗等措施保护,又仿乾隆养心殿西室书斋于正馆设“三希堂”。隔年,仿宋明庭园设“至善园”。

199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提出改建构想。隔年,第四期扩建工程图书文献大楼竣工使用,同年又增设“至德园”。

2000年,杜正胜接任院长,计划进行第五期正馆扩充整建,并推动故宫南部院区之规划设立。

2007年2月,正馆扩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览空间达到9,613.91平方米、非专业展览用之公共空间则增加至10,656.98平方米、行政空间增至8,852.69平方米。同年,检调侦办故宫博物院改建扩建工程弊案,故宫先后任院长、官员涉入其中,总共15人遭起诉。

历史发展

文物落脚台湾初期,秘藏不示外人,社会各界要求展示故宫文物,曾被保管委员会拒绝。1956年,早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建立第一座博物馆“文物美术馆”,收藏来自河南的38箱文物,加上日本归还掠夺的文物51箱,奠定了史博馆的“家底”。1957年,蒋介石巡视“文物美术馆”,并改馆名为“历史博物馆”。

进入20世纪80年代,台湾博物馆业迅速发展,各主题博物馆突出特色,吸引人们的视线。史博馆没有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其品位和实力仍稳居前列。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当局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史博馆适时推出大陆探亲摄影展,轰动全岛。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又陆继推出林风眠九十回顾展、李可染书画展、傅抱石画展。

藏品统计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该院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的第二位;瓷器2万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该院的中国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最精、最多的;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5万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书画真迹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张宏的《华子冈图》等;善本古籍有近2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石+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宋至清历朝皇帝推祟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这是一般博物馆(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价值连城的极品更是数以千计,如铜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盘;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书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宋徽宗(赵佶)书法手迹;画卷中的张宏《华子冈图》;以及中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窑名家亲制品,官窑制御用艺瓷等,还有大量为目前有关当局秘而不宣的国宝级文物。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原陈列于宿末瑾妃所居住的北京永和宫,是清代艺人巧妙地运用一块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灰玉雕成,把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白色的雕成菜帮、菜叶自然反卷,筋脉分明,上面攀爬两只红色小息的螽斯虫。螽斯虫,属飞蝗科,俗名“纺织娘”或“蝈蝈儿”,善于高声鸣叫,繁殖力很强。在《诗经?周南》中有“螽虫”一篇是为祝福他人子孙众多的诗篇。这棵白菜和真白菜一样大,好像用指甲掐一下就会出水一样,增添了活意,令人叹服。在当时,白菜象征家世清白,螽斯虫则有子孙绵延之意,可以说这是件别有含义的嫁妆。

肉形石

俗称红烧肉,也称东坡肉形石、东坡肉。肉形石,顾名思义,是像肉之石,横看竖看,都像肉,像东坡肉,像红烧肉。此东坡肉形石色峰纹理全是天然形成,是一块天然形成的奇石。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

毛公鼎

西周青铜器毛公鼎。1843年陕西岐山出土,有着2800年的历史。毛公鼎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净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作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文物界公认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公元前781年)时的一件重器,因其鼎腹内铸有32行关于“册命”毛公喑(yīn)的铭文,故名“毛公鼎”。铬文有32行、共497个字。迄今为止,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稀世瑰宝。当时的青铜器不但以质地、古旧程度论价,而且还按照铭文的字数加价,一个字可以加一两黄金。

宝石红僧帽壶

明宣德通盖高19.2cm,口径长16.1cm,口径宽11.2cm,底径7.6cm。壶口沿呈三阶渐高边,形似僧伽帽,故名。器外通体施红釉,釉色鲜红,并带类似橘皮上的针孔气泡眼,口、足、帽沿边等出棱处,呈现白边,内部及底釉泛青。胎骨匀细,圈足露胎,细腻洁白,间带铁质斑点。器无款,底刻乾隆御制诗。

僧帽壶形使见于元代,宣德宝石红僧帽壶为世所称,口、足或转折棱边常见“灯草边”白边,为宣德红釉普见现象。宝石红僧帽壶,深受清宫帝后所爱,清佚名画“胤祯妃行乐图”之四幅中,雍正妃傍的立柜格上即置有宝石红僧帽壶。

世界各博物馆中最精、最多的;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5万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书画真迹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石+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

该院陈列展览强调配合旅游观光事业及为大众服务的原则,院内辟有铜器、瓷器、玉器、书画等各种陈列室。先后举办“商周青铜礼器展”、“我国瓷器的发展”、“书画精华特展”、“故宫藏玉”、“中华民国开国史料展”等展览。在建院60周年之际,举办了大型综合陈列“华夏文化与世界文化之关系特展”。还在院内开辟了“三希堂古典茶艺雅座”和仿宋、明庭园“至善园”。为了方便外地民众参观,还举办了巡回文物展览,深入许多市县展出。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共有60万件。

票价

故宫展览馆:1、普通票新台币160元;2、团体参观票(10人以上)新台币120元;3、军警学生、持文化机构义工证者、台湾岛外学生持学生证明者新台币80元。(注意:自2008年3月1日起周六夜间开馆一律免费。至善园:新台币20元。)

交通

捷运:搭乘捷运淡水线至士林站下,于中正路转乘255、255(区间车)、304承德线、304重庆线、小18、小19、红30至故宫正门口或大门广场。

THE END
1.台湾故宫藏品台湾故宫博物馆馆藏近七十万件,每年轮换展出。空间和时间有限,能看到的虽是万千不及一二,但件件精美绝伦,价值连城,大开眼界 馆藏部分瓷器 北宋 定窑(河北曲阳) 白瓷瓜稜罐 十一世纪 北宋 汝窑(河南) 青瓷洗 十二世纪早期 北宋 耀州窑(陕西铜川) https://www.meipian.cn/26dchznt
2.台湾为什么有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谁建的就这样,国民党分三批运往台湾的故宫文物,共2900多箱,其中古物1434箱,图书1334箱,文献204箱。其中包括器物、书画类文物5万余件,善本书籍近16万册,清官档案文献38万册,加上迁台后征集的文物总计65万件。 这些文物刚到台湾的时候,因为台湾还没有现成的博物馆。因此,文物起初安放在台中杨梅,不久后文物全部堆到了台https://www.huanghehao.cn/h/184506.html
3.台北故宫博物院三件文物破损赖士葆:视文物如敝屣岛内政经赖士葆强调,过去吴密察一直主张把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转到南院,包括镇院之宝的翠玉白菜在内,深绿人士看待中华文物如眼中钉,想要去之为快。蔡英文真的可以让吴密察下台,不必再凌迟这些文物,更不要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不专业、不珍惜文物被当成世界博物馆的笑话。(来源:华夏经纬网)http://m.taihainet.com/news/twnews/twdnsz/2022-11-01/t_2660320.html
4.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之路文化产业2013年,台湾故宫博物院一款名为“朕知道了”的纸胶带风靡一时并成为当年十大文化创意产品之一,从那以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观念就在大陆地区引起很大反响。当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文化创意方面已走在全球各大博物馆前列,在如何更加亲切地彰显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正确的对游客对游客进行感化方面,我们有很多需要向其学习https://www.cacta.cn/dsj/HTML/20150422210915.html
5.台北故宫博物院+原住民博物馆联合电子票,马蜂窝自由行台湾必看故宫文物联票独享优惠原住民博物馆取票两馆距离相近方便 产品介绍 景点简介 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 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1994年6月在林乃翁文教基金会主持,顺益汽车公司捐助下开幕,占地约300坪。是一家位于台湾台北市,以台湾原住民文物,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筑融合了原住民文化特色与现代化造型https://www.mafengwo.cn/localdeals/1002174.html
6.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两岸文物交流有很多可做两岸10月8日,由台北故宫博物院与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共同主办,集结了大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8家博物馆珍稀馆藏文物的“赫赫宗周—西周文化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展。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在记者会上介绍相关情况。中新社发 陈立宇 摄 http://www.taiwan.cn/xwzx/la/201212/t20121219_3471061.htm
7.摔坏文物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品图档外泄!管理松散引争议推动博物馆数字化过程出现漏洞引争议 台北故宫博物院丑闻频发,但院方总是秘而不宣,“闭门处理”,遭舆论曝光后,才匆匆出面回应。有台湾网友质疑称,“之前随便摔破文物,现在又外泄图片,台北故宫是谁在当家?不用出来面对或负责任?”还有网友愤怒表示,“不是个人资料外泄,就是电脑被盗,请问这是不是数字发展部门该处理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17/c7465368.html
8.台北故宫的文物有多珍贵文博资讯近日,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9万件藏品将被转移到海外的传言引发关注,尽管院方对此否认,但人们悬着的心并未放下。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有近70万件在册文物,其中有清代玉雕翠玉白菜、西周毛公鼎、《富春山居图》……这些珍贵藏品,你了解多少?中国的国宝一件也不能少!http://wwj.wlt.fujian.gov.cn/xwzx/wbyw/202208/t20220813_5974993.htm
9.台北故宫否认将闭馆3年文物之争背后是政治角力界面新闻·文化很多民众在网络上留言,认为这种大规模的搬迁将可能导致珍贵文物受到损失。博物馆学者、前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黄光男表示,台北故宫已经是全世界知名的博物馆,馆藏逾百万件,许多文件、字画珍贵易碎,必须处在恒温恒湿的状态,怎会仓促决定要国宝南迁?他认为,这个做法很容易让人有政治上的联想。网民还指出陈其南立场偏绿,且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622470.html
10.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游玩攻略简介,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门票/地址/图片/而这些文物历经种种波折之后,最终又运至了台湾。 所以台北故宫收藏着中国绝大多数的国宝,包括著名的翠玉白菜、毛公鼎。 2022-08-04IP属地:河南 ?举报?15 Shuying 5分超棒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它是台湾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https://you.ctrip.com/sight/taipei360/19884.html
11.台北故宫博物院景点观光攻略台北故宫博物院地址台北故宫博物院完全能让你在里面慢慢看上一整天,藏品丰富可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媲美,主要以宋、元、明、清四朝为主,几乎涵盖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数量达65万5千多件,拥有“中华文化宝库”的美名。除了馆内的展品可参观以外,园区内还建有以中国传统园林为主题设计的至善园,以园林景观为主的至德园和张大千纪念馆。博物馆外https://place.qyer.com/poi/V2EJalFkBzZTZA/
12.雅昌专稿博物馆花式卖萌:一大波文物表情包来袭,谁最撩人故宫文物表情包:“反差萌” ,贴近年轻人趣味,圈粉无数 上述南博、陕西历史博物馆出的这类动态表情包,故宫淘宝早在2014年8月便出了《雍正行乐图》动态图,“故宫淘宝”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以这些动图为基础的“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一文章“,成为微信号第一篇阅读量10万+的爆款文章。.这些表情包最大的特点便是:https://news.artron.net/20170921/n957938_1.html
13.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https://www.dpm.org.cn/
14.港媒刊文“北京故宫藏品胜台北”台北故宫回应5月29日当天,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主席陈智思等人担任动土仪式主礼嘉宾。 翠玉白菜 来源:视觉中国 肉形石 来源:视觉中国 迁台文物未经挑选 传言多因“先入为主宣传” https://www.guancha.cn/culture/2018_06_06_459152_s.shtml
15.文物检测与修复在台北故宫每日环球展览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目前中国台湾省唯一正式设有文物保存修复部门的博物馆。其文物保存修复部门包含书画、古籍档案、器物与织品四种类型修复室,以及文物科学检测实验室,协助院藏文物的预防性保存、修护、工艺史研究、文物征集等博物馆基本工作。本次展览将介绍台北故宫如何利用科学检测与修复技术,探究文物现况、延续文物生命。https://art.icity.ly/events/y89wrzz
16.2024台北故宫博物院旅游攻略之藏品藏品图文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台湾八大名胜之一。博物院集中华文物之大成,收藏各类文物珍宝约65万件,素有“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的说法。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国立故宫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区,始建于196https://www.meet99.com/jingdian-taibeigugong-10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