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用爱恋之心与故宫对话故宫新浪财经

对广大故宫爱好者而言,李少白先生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他的故宫系列摄影作品,不仅成为故宫摄影的一个符号标签,也是中国传统建筑题材的杰出艺术作品,在中国摄影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故宫,即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故宫历经六个世纪的风霜洗礼,承载厚重的年代变革,六百年仍然完整巍峨屹立于世人眼前,金碧辉煌,红墙黄瓦,殿宇楼台,壮观雄伟,令世人惊叹。故宫的整体建筑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外观形制,都是中国古建筑中无与伦比的杰作,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之一。

李少白选择故宫作为一生的创作对象,可谓慧心独具,他潜心拍摄近四十年,用精湛的影像,表达出摄影艺术家对故宫的理解和诠释。他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将故宫红漆剥落的宫门、锈迹斑斑的锁头、岁月累痕的铜缸、峻冷威武的石狮、高墙夹峙的甬道、长满苔藓的台阶等等,一一展示在人们面前。李少白的摄影作品感动了很多人,显示出不凡的艺术成就。他用独特的摄影视角和灵动的光影语言,展示出气势磅礴的故宫建筑之美。他用自己的理解,用心灵的感悟,表达出故宫影像充满诗意的宏大境界。

故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中央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合作,拍摄百集《故宫》大型纪录片,我们特邀李少白作为唯一的摄影师全程参与。他用艺术的眼光和手法,给我们展现出一个有别于他人眼里和镜头里的“看不见的故宫”。在李少白的镜头中,故宫并不仅仅是建筑的物质形态,更是蕴藏恢弘历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他怀揣着一颗虔诚之心,利用几十年磨砺出的精湛技艺和对艺术创造孜孜不倦的探求,把自己加到故宫的拍摄画面中去,用独有的理解来表现故宫的历史沧桑,拍到许多独一无二的故宫摄影艺术佳品。至今,我们都为当年的决定感到庆幸。

我和少白先生曾经多次一起拍摄故宫,也看过他的故宫摄影展,他的独到眼光和创作手法总带给我许多意外和惊喜。透过李少白摄影镜头下的一幅幅深宫景致,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宫廷旧事,逐渐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在每一个沉静物象的后面,李少白都看到了活生生的人。我们仿佛能触摸到数百年来的故宫往事,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宫墙内外的刀光剑影、君臣之间的矛盾冲突……那些掩藏在雕栏玉砌间的帝王气象,扑面而来;流落在衰草碎瓦间的历史碎片,不期而至;回荡在古井亭阁间的深宫幽怨,诉说不已。李少白的艺术镜头,捕捉到了故宫景象背后的情绪情感,和岁月一同老去的历史瞬间得以重映昭显。

THE END
1.孝惠邵氏孝惠后邵氏(?—1522年),昌化(今属浙江省)人,邵林之女。初为宸妃,后进贵妃,生有兴献王朱祐杬(世宗之父)及岐、雍二王。世宗入继大统后将她尊为皇太后。嘉靖元年(1522年)上尊号"寿安",十一月十八日去世,谥"孝惠康肃温仁懿顺协天祐圣皇太后"。次年二月二十五日葬茂陵。https://www.dpm.org.cn/lemmas/240753.html
2.故宫老戏本在申城舞台展现独特魅力斗拱梁柱、黄边绿瓦飞檐,故宫内唯一的皇家戏楼——畅音阁仿佛被“平移”到上海北外滩友邦大剧院。12月11日-12日晚,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上演。这台大戏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典籍瑰宝中,撷取节令时序的华章,凝结在黄浦江畔,以雅正的昆曲古调,吟唱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https://www.shwomen.org/shnx/nxwl/content/cf5c232c-210c-47c8-8c66-7349eaca10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