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有数:博物馆数字社区建设模式——故宫博物院

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将180万件文物属性数据填列到系统中,包括文物的名称、尺寸、方位、伤况、基本鉴定信息等,有的还会有影像显示,形成了现在仍在使用的静态文物管理系统,通俗讲就是文物的电子台账。

第二个阶段,是建立动态文物流通系统,使文物的利用行为规范化、程式化、便捷化,该系统的价值体现在:每个环节都非常规范,所有痕迹都可追溯不可更改,具备文物优先占用功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个阶段,建立古建基础数据库,为1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建立数据库,为其及附属物创建“建”字号文物账,通过三维扫描保留原状信息,超越过去只是手工测绘的方式。

第四个阶段,建立信息化工作综合平台,将日常办公行为网络化,从2006年开始推行OA系统的使用,将日常管理行为通过数字技术固化。目前该套系统已经使用了十多年,涵盖了文物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合同签订系统、电子图书阅览室等,电器设备使用、公车使用、客饭管理等也都包含在内。

第五个阶段,建设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平台,从2010年开始,对于文物建筑、馆藏文物、室外陈设、植物动物、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安全防范、非文物建筑、观众动态、监测保障等进行不间断的监测。目前已经完成了气象信息监测、环境信息监测、午门城台沉降信息监测、城墙信息监测、动植物信息监测、观众流量信息监测等,并把以前的可移动文物的文物管理数据库、安防技防数据库全都纳入了文化遗产监测平台。

最后,就是数字故宫社区形态的建设。数字故宫的目标是一个虚实结合的博物馆,并且可以脱离实体博物馆而存在。数字故宫是在故宫信息化建设成果持续丰富的基础上,以遗产保护及文化传播为目的,逐步实现以信息服务和人际社交为重要支撑,并通过整合各类数字产品和渠道,打造出的线上与线下融合贯通的故宫文化资源聚合平台。

通过互联网,通过智能终端的应用建立起全方位的数字文化展示与信息服务生态体系,满足信息提供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随时随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和使用,这是数字故宫社区最大的特点。

它可以通过提升信息化服务种类和数字产品的丰富性,加强文化展示资源的共享利用,注重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强调信息服务与传播过程中的社交化功能,是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打破时空限制,线上线下互为转换,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实现所有的传播、交互等目的。

02

数字故宫社区架构

数字故宫社区架构包括社交广场、文化展示、资讯传播、参观导览、学术交流、公众教育、休闲娱乐、电子商务八个板块:

二是文化展示,应用VR、AR技术形成文物的虚拟现实作品,最早是在本世纪初与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合作引入,如天子的宫殿系列太和殿、三大殿、养心殿、倦勤斋、灵沼轩、角楼等。后来有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研究所的演播厅播放、2015年端门数字博物馆、北京奥运塔演播厅等,将封闭演播厅转移到开放互联网。此外还有高清网上文物展示,如2005年延僖宫书画研究中心开设了电子画廊。并且通过APP方式展示故宫文化,如十二美人图、紫禁城祥瑞、皇帝的一天、韩熙载夜宴图、每日故宫、清朝皇帝服饰这6个不同主题都有APP引用展示。

四是参观导览,通过讲解员、电子讲解器、移动终端导览多种方式,应用掌上故宫、故宫导游等APP,辅助观众参观体验、优化参观路线的导引。还通过全景虚拟漫游,深度展厅导览、虚拟展厅来提供深度导览,引导观众看什么、怎么看。

五是学术交流,这不仅代表了博物馆的学术水准,更有助于提高公众文物素养。故宫官方网站建立展示专家研究成果的平台,设置《故宫博物院院刊》、《故宫学刊》、《紫禁城》、《故宫博物院年鉴》等专栏。面向不同主体设计不同的权益,如游客有浏览权,爱好者可以发表意见,专家拥有标注权。

六是公众教育,专门设计面向青少年的活动,如故宫知识讲堂、故宫趣味课堂;设置故宫电子图书馆,纳入60万册古籍图书文献;制作《故宫专家讲国宝》系列专题片。

参考文献:《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理念与实践综述—以数字故宫社区为例》,作者:冯乃恩,2017年

THE END
1.欣赏古树之美!全国首个古树数字博物馆上线近年来,我们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通过挖掘古树文化,围绕“一轴(中轴线)、三带(三条文化带)、四季(春夏秋冬)”设计发布了18条古树主题游览线路,开发建设了全国首个古树数字博物馆,上线了“京华古树”微信小程序,为市民欣赏古树之美、感受古树文化提供便利。 https://item.btime.com/452hsl74a4m8cdo51ngsvdi39p8
2.数字时代的文化遗产之旅,探索故宫的虚拟之旅与3D下载体验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3D故宫下载”这一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完美结合的产物,我们不仅了解了什么是3D故宫下载,还探讨了为何选择下载3D故宫、如何下载以及下载后的体验与探索,我们也展望了未来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的结合,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领略到故宫这一世界文化http://app.gxstnypt.cn/post/16048.html
3.中式美学,为什么能领先世界1000年!故宫新浪财经1、明孝陵博物馆监制,礼献百年故宫,配备专业证书,品质有保障。 2、原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王恒涛大师匠心之作,传统鎏金工艺打造。 3、暗藏金銮瑞雪图,遇热即显,片片雪花悄然绽放,350ml大容量,精美礼盒包装,宜礼宜藏。 -01- 权威!明孝陵博物馆监制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4-12-14/doc-inczmiev4860357.s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日前,故宫博物院设计团队自主完成的“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雕版馆)展览设计方案,在全球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Red Dot Award)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并将在德国埃森、新加坡和中国厦门的红点设计博物馆展出,在红点设计官网和年鉴中刊登。 https://www.mct.gov.cn/wlbphone/wlbydd/xxfb/zsdw/202412/t20241213_956927.html
5.2024圆明印象·皇家“游”礼文创设计展开展当日,2024圆明印象·皇家“游”礼文创设计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展,集中展示了第四届圆明园文创设计大赛优秀作品77件(组)。展示作品以圆明园四季活动、二十四节气海报、蛇年生肖衍生品、皇家生活、三山五园(整体概念)等为创作方向,深入挖掘圆明园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并通过创意设计手法进行创新性表达。展览将持续http://bj.news.cn/20241214/b1b36afd92ca44879b4a8c5559709b24/c.html
6.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https://www.dpm.org.cn/
7.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顶: 点击: 项目简介 × 故宫博物院数字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的古建筑、院藏文物、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典籍案和近80年的故宫博物院历程进行展现,力方在在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智慧的运营等基础上,提出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Exhibition S1博物馆一体化平台,结合高科技将馆内收藏文物,展现在全世界参观者的面前,确保https://www.lf-cg.com/html/bowuguan-1664-124.html
8.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只是历史上往往动机与结果分离,不管冯玉祥的出发点是什么,结果就是紫禁城后来因此被改建为故宫博物院。紫禁城这座昔日皇帝居住的禁区,变为人民百姓自由参观的场所,塑造了现代文明的一个样板,开辟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纪元。如今,故宫博物院以其特有的使命与担当为世界塑造出统一又多样的中国形象。https://keyan.ruc.edu.cn/kydt/kyxm/8da105deb7444317be22c7659b1e3053.htm
9.北京故宫博物院游玩攻略简介,北京故宫博物院门票/地址/图片/开放时故宫博物馆订票时间:故宫博物馆一般前7天晚上20:00可以预定,遇节假日如:国庆节、春节则需要提前抢票;?门票价格?:旺季(4月1日-10月31日)大门票60元/人,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40元/人。珍宝馆和钟表馆门票均为10元/人;、游玩路线:想要全面了解故宫,可以从午门开始,途经武英殿、文华殿、太和门、太https://you.ctrip.com/sight/beijing1/229/s5-d-d-p2.html
10.在故宫的数字博物馆,观众可以看到故宫收藏的1500块地毯7.5万“掌上故宫”“每日故宫”“故宫展览”“故宫社区”每天点击率超过100万次。在故宫的数字博物馆,观众可以看到故宫收藏的1500块地毯、7.5万幅书法,每一件都可临摹,机器还可以给予打分。这主要告诉我们()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https://zujuan.xkw.com/7q17900047.html
11.故宫博物院设题意图是通过直观再现课文所介绍的故宫的主体布局,帮助学生去繁就简地把握课文内容,并能初步认识到课文里采用的说明顺序。 填图可要求在预习课文时完成。上课时,可在简略介绍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后,让学生说说本文采用了什么顺序。学生只要回答出“由南向北”即可。至于“总说和分说相结合”这一点,可以在讲课过程https://www.ruiwen.com/doc/77539878.html
12.故宫博物院综合博物馆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http://www.51kanguan.com/bowuguan/zhbowuguan/2022/0304/58.html
13.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数字创意与古典建筑的完美融合经过两年紧张建设的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首度亮相,于2015年12月22日开馆试运行,故宫博物院通过精心采集的高精度文物数据,结合严谨的学术考证,把丰富的文物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再现于数字世界中。故宫博物院“端门数字馆”以“故宫是座博物馆”为主题,分为三部分,包括讲述“从紫禁城到博物院”的数字沙http://www.szzs360.com/topic/2016/gg/index.htm
14.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内容简介 前言 一、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的数字化创意 数字博物馆建设初探 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项目建设为例 增强现实技术在博物馆的运用 博物馆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思考 故宫博物院视频影像的存储及重要作用 新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文化立场与数字应用案例分析 固定型增强现实https://mall.cnki.net/Xinke/web/Info/DZ2108010103
15.VR推荐05——故宫博物院·数字多宝阁故宫官网全新上线“数字多宝阁” 利用高精度的三维数据展示文物的细节和全貌 可以零距离360度“触摸”文物并与之互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寒假期间让我们同孩子们一起 线上参观VR展馆 这个时期,呼吁大家尽量少出门 万众一心,抵抗病毒 (点击图片,进入)http://jyj.xishihui.com/article/article_2711.html
16.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这一幕等了20年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我们正处于全新的数字时代,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建设好“数字博物馆”,今天发布的这些数字产品,正是“数字故宫”基于20年发展的一次厚积薄发,也是面向未来的一次深入探索。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163964
17.从故宫博物院——看博物馆数字化升级若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譬如故宫博物院正在使用的互动投影、试衣魔镜、AR、VR、数字沙盘等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打破空间限制,以文字、视频、动画等形式,将古董的来源、价值、功能、相关故事等细节性信息都展示出来。 另外,数字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帮助博物馆,解决文物失传与复原难题,通过全息成像、场景复原等数字化手段复原文物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E5OTY4MzM3NDCFuZ9lsYOgcw.html
18.故宫博物馆数字文创与新媒体传播建设方案数字文创与媒体传达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更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是最具中国特色、最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文化名片,是当之无愧的博物馆届C位,超级大IP。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故宫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基本上90后都看过《还珠格格》,从小https://blog.csdn.net/llooyyuu/article/details/11481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