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数字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一、“数字故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一)故宫无论是建筑、文物还是风景都是文化资源

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很多大型展览。比如《石渠宝笈——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特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等展览,吸引了大批观众参观。据统计,1949年至2019年这70年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4.56亿人次,而2012年至2019年仅仅7年间,故宫博物院就接待观众1.30亿人次。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喜欢,同时也反映了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欣赏故宫建筑、文物展览、宫廷史迹的同时,我们到故宫博物院还能看什么呢?可以看故宫的春夏秋冬、风花雪雨,以及故宫里的飞禽和“故宫猫”这样的小动物、可爱的小精灵。故宫是生长的,有很多东西我们感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故宫资源,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它,有一大群摄影爱好者专门来捕捉故宫的花、鸟、猫、鱼等这些美好生动的形象。可以说,它们也是故宫非常可爱的资源。

(二)“数字故宫”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故宫

20世纪90年代末,故宫博物院拉开了“数字故宫”建设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故宫博物院逐渐建立起日趋强大的数字文物库。同时,在文物保护、展示和弘扬环节都有数字技术加持。据介绍,现在,在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故宫藏品目录,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艺术品所有品类。

目前,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发布了近7万件文物高清影像,其中包括《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名画。利用新技术手段,数字多宝阁可以让观众360度欣赏藏品,甚至比在实物展厅中看到的还要真切。此外,从2015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的所有展览都在官方网站上永久保留,观众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同时,故宫建筑也通过VR方式在网上呈现,对于那些从文物安全角度考虑不能对外开放的古建筑,观众可以在网上随时随地参观,甚至还能进行互动。

为了让年轻人喜欢上故宫,故宫博物院还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推出沉浸式《清明上河图3.0》项目,让观众可以和虚拟场景互动。此外,故宫博物院还推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系列App、手游、漫画等,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三)“云游”故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风采

2019年,故宫博物院接待中外观众超过1900万人次。但是,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下滑到300多万人次,几近呈断崖式下跌。为此,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出“云游”故宫项目,观众可以在网上参观故宫的建筑、展览或者阅读故宫博物院的出版物,非常受欢迎。

2020年,故宫博物院还推出多场直播,包括春夏秋冬四季直播。同时,针对青少年还推出了故宫知识课堂App,人气极高。另外,故宫博物院在官网上推出“故宫讲坛”栏目,由故宫专家带领观众线上参观并进行深度解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推广。

耿朔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二、数字时代考古文博知识公众传播的喜与忧

(一)从“啊?”到“哇!”,新传播手段帮助考古“破冰”出圈

大约20年前,相较于文学、经济、法律等专业,考古学俨然是一个“冷门”专业。如今20年过去,再谈到考古学专业时,大众的反应从“啊?”变成了“哇!”。这意味着人们对考古学专业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年来从国家到公众对考古文博的重视,以及考古文博知识在呈现方式上日趋多元化。

近年来,考古文博知识的公众传播形式日益多样,其中包括电视节目、虚拟展览等不同形式。多元化的传播形式为考古文博知识的传播带来了新效果。比如,在央视大型文博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第一季)中,南京博物院的馆藏文物《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由“守护人”讲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重现历史人物和场景。节目播出后,南京博物院的客流量大大提升。

这类节目通过综艺和文博知识相结合的定位,让年轻人发现约会除了吃饭、看电影之外,还可以逛博物馆。这类文博综艺节目将改变人们对国宝的固有观念,即文物的衡量标准不是只有等级或者精美程度,而是寻找过去和今天的连接,寻找我们审美的历史渊源。换句话说,这些文物不是只能冷冰冰地放在博物馆里,要思考它与今天生活的内在、有温度的连接。

此外,可以借助视频看到文物不被公众注意的细节。比如,河北省博物馆所藏的五代彩绘散乐浮雕,擘箜篌的手部展现出古人是如何在石板上表现透视的。艺术家浅浅地刻下去,以简洁、传神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石雕如何表现透视。文物的细节在不知不觉中打动我们,我们却未必注意到,而视频可以详细呈现其中的精妙。

(二)技术日新月异,考古知识传播也要跟上变化

在大众对考古和文物热情翻涌之际,考古文博知识公众传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新技术,旧思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需要对文物的解读跟上技术发展。遗憾的是,某些时候我们对文物的解读没有跟上技术的进步。

二是考古“热”中的“冷”思考。新冠疫情期间,线上展览成为趋势。疫情消退后,大家重新走进博物馆,那么线上观众的热情就会下降。如果线上展览只是作为线下的替代品,那么二者最后并不能长期共存。为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基于新技术产生新的内容解读方式,而不是“新瓶装旧酒”。

四是人文科学知识普及要摆脱“单打独斗”。如何把考古文博知识传递给更广大的受众,以及如何体系化向公众传播考古文博知识,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公众传播绝不是简单地把考古文博知识的课堂内容搬到舞台上,而要考虑受众的接受度和知识背景,因为知识是分类分级的。这也是知识传播者对受众的尊重。

(三)借助数字技术,带领观众重返历史现场

当前,在博物馆的发展中数字技术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带领观众重返历史现场,成为数字技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比如,博物馆中陈列着三面铜镜,尺寸、纹饰不一样,在灯光的映衬下它们很美,但观众很有可能没有真正了解这些铜镜在过去发挥的作用。

实际上,第一面铜镜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是在一个漆器盒里发现的,它可能是墓主生前梳妆用的。第二面铜镜很大,直径有44厘米,是几年前在南京一个宋代墓葬里发现的。经过复原发现,这面铜镜应该是拴在墓顶部的,可能与当时的丧葬习俗有关。第三面铜镜是在安徽怀宁唐墓出土的,这面镜子由两半拼成一个完整的圆形,上有龟鹤图案。经过研究发现,这是在一对夫妻墓葬中各放了一半镜子。

如果这三面铜镜在博物馆里同时陈列,观众恐怕很难想象其最初来自完全不同的使用背景。但是,数字科技可以为我们创造“穿越”回古代的虚拟场景,让我们更好地贴近古人。

左手是历史、右手是未来,科技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历史、展望未来。数字科技把过去和今天连接起来,使我们面对更加完整、全面的社会和生活。

谢平北京服装学院时尚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三、中国的时尚何以影响世界

时尚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穿衣打扮,它正在以崭新的面貌融入并影响着诸多领域,传播便是其中之一。2020东京奥运会上就有大量的时尚传播因子,如“首金得主杨倩的珍珠美甲”“孙一文执剑大片”等,在传播夺冠信息之余也向大众传递着运动与时尚的融合。不知不觉中,奥运赛场触发了观众对时尚的思考,使赛场变成传播时尚的平台。时尚不是一时热闹的流行现象,而是人类对某些观念的表达,因此时尚传播成为文化的传播。

近些年,国人的时尚审美正悄然发生变化。随着视野的开阔以及设计师对东方元素的运用,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并再次爱上中国设计。如今,“中国风”逐渐成为国民新时尚,“国潮”、汉服成为时尚新经济,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迹也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

此外,数字技术正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数字长卷《千里江山图3.0》、水下中国舞《洛神水赋》等,都以更具创造性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让更多年轻人触碰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尚的土壤。能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魅力的作品,都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深厚滋养。对于时尚界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今天,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成就了审美的多元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不仅符合当代国人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更让时尚之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蔡灿煌《伟大征程》焰火总设计师

四、数字技术时代焰火燃放的艺术转化和表达

(一)一秒钟同时控制数千发焰火,发射间隔控制在几千毫秒内

烟花属于中国的传统工艺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烟花本身就体现了艺术表达与科技探索。关于烟花,比较没有争议的说法是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从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并与文化艺术、科学探索联系在一起。中国古代“万户飞天”的典故,充满了浪漫的探索精神。万户将烟花形态的“火箭”绑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试验飞翔。虽然最后失败,万户也因此牺牲,但他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为了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火山命名为“万户山”。

今天,数字化技术对焰火燃放起到了怎样的推进作用呢?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焰火燃放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目前,数字技术对焰火行业最大的影响是在焰火燃放控制系统上。

新技术不仅提供了焰火燃放操作的便利性,同时也带来了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的更多可能性。从创作角度来说,新技术不仅仅是与传统工艺的简单结合,更需要进行艺术语言和形式的转化,从而创造出新时代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和视觉展现。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具有中国园林美学特色的焰火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空中焰火借用八大山人的《梅花图》、赵孟坚的《墨兰图》、倪瓒的《墨竹图》、齐白石的《菊花图》四幅经典水墨画,来表现花中四君子的精神内涵,这也是此次焰火燃放表演的核心观念。同时,利用中国古代窗户样式结合焰火动态表演,让观众产生移步换景的感觉。

数字科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带来文化和艺术的重大变革,而每一代艺术家和文艺创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思,创作出所属时代的艺术文化和视觉信息。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故宫博物院举办“2024年元代书画学术研讨会”2024-11-11 故宫博物院首部儿童剧《甪端》演出两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2024-11-11 故宫博物院首部儿童剧《甪端》演出两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2024-11-05 故宫博物院与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携手共谋文化遗产保2024-10-29 https://www.mct.gov.cn/whzx/zsdw/ggbwy/
2.故宫公告开放时间 在线订票 交通路线 参观须知 全景故宫 近期展览 专馆 原状陈列 赴外展览 教育新闻 故宫讲坛 书画考级 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 国际博协培训中心 故宫志愿者 建筑 藏品 古籍 宫廷历史 文物医院 文化专题 名画记 数字多宝阁 数字文物库 藏品总目 学术资讯 专家名录 故宫研究院 故宫学院 其他学术机构 故宫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announce/
3.云游假装在故宫看雪腾讯云开发者社区看到成品的小编,嘴角逐渐开始上扬,朋友圈的云游故宫系列也在此诞生。 朋友为我点赞,老板夸我机智。 写在最后 最后,容许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数据万象。 数据万象(Cloud Infinite,CI)是腾讯云集大成的数据处理平台,包含图片处理、音视频处理、内容审核、文档预览等服务,基于 AI 为全媒体创作提供智能底座,可结合腾讯云对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898499
4.云游故宫博物院疫情并不会阻挡我们学习的脚步,今天我和妈妈通过电脑云游了故宫。 故宫的藏品总共有1863404件,这个数字让我数都数不过来。 在这里,技术人员通过科学的方法,让我们不用去现场,也能把每一件藏品看得一清二楚,充分体现了科技的魅力。 通过地图导航,进入3D模式,把故宫的每个角落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简直太棒了! https://www.meipian.cn/34hzcqh7
5.在紫禁城建成600年之际,故宫博物院根据观众需求,发布了“云游故官在紫禁城建成600年之际,故宫博物院根据观众需求,发布了“云游故官”线上服务平台与“数字故宫”小程序。近百万用户通过数字平台即时获取故宫资讯,足不出户地“云游”紫禁城,“走进”故宫展厅,尽情感受故官文化的魅力。这表明( )①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②现代技术手段能给观众带来更好的参与体https://www.shuashuati.com/ti/ea806faa97f74eb0abfbb2f9e578e9eb.html?fm=bd5426aba15d8bbe125b543fbc4e7ce0f2
6.国庆节怎么云游故宫,国庆节在家怎么云游故宫有多种方式可以在家云游故宫,以下是几个可行的方案: 1.参观官方网站或APP: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和APP提供了虚拟导览功能,可以在线参观故宫各个区域,浏览珍宝馆中的文物,详细了解历史文化背景。 2.网上观看游览视频:在视频网站或故宫官方网站上观看游览故宫的视频,可以深入了解故宫建筑、文物等内容。 3.参观故宫数字展览:https://www.touying.com/t-59706-1.html
7.“云游”故宫指南点击进入【V故宫】 除了“全景故宫“,还有更加酷炫的互动体验等你探索! 人气超高的养心殿,因保护修缮暂停开放,大家每年只能眼巴巴地盼着“年更”纪录片《故宫新事》了解它?(悄悄透露一下,《故宫新事》已在腾讯视频、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线,欢迎反复观看、品味!)延禧宫中怎么会有西洋“烂尾楼”?还有乾隆花园里的传https://www.360doc.cn/article/2253722_889494308.html
8.故宫云游直播全国一站式代理服务平台大通天成优质故宫云游直播办理服务平台,关于故宫云游直播相关内容帮您解决企业资质代办资质疑惑,欢迎免费查看故宫云游直播的热门知识、精华知识、相关问题。http://www.dttc-icp.com/juhe/402793
9.3.5主题活动:云游故宫(课件)第5课主题活动:云游故宫课件出自公众号:先见一站上岸;小红书:Hisoka1(1)在网络上搜索有关故宫的图片和信息。 (2)向同学展示你收集到的故宫相关信息。(3)同学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任务卡同学们,你们能用数字设备进行展示吗?课件出自公众号:先见一站上岸;小红书:Hisoka2查一查请同学们在网上搜索图片和网站了解故宫https://m.zxxk.com/soft/49285629.html
10.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Dealmoon.com 最新景点/活动折扣信息 国内十大博物馆’云旅游‘,云游故宫、平视兵马俑、近观敦煌壁画 免费看 线上全景参观展览https://www.dealmoon.com/cn/free-online-visits-famous-museums-in-china/1813362.html
11.“云游”30秒——故宫II凤凰网视频“云游”30秒——故宫II 德国信任投票或引发提前大选,掀动政坛 我在大湾区|我从台湾来 凤凰连线:韩国执政党内部分歧严重,朝野两党地位或迎重大转折 外交部: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 热播推荐 德国信任投票或引发提前大选,掀动政坛 朝鲜军人作战视频流出,泽连斯基:重创朝鲜部队 乌驻美大使:俄罗斯每次提出俄乌停火都是说谎https://news.ifeng.com/c/82rfvFQswAT
12.故宫博物院讲解手机电子导游官方版app2024免费下载安装故宫讲解手机电子导游,一般又称故宫博物院讲解手机电子导游。 故宫博物院电子语音讲解,这是一款专门为北京故宫打造的智能导游APP,内含北京故宫博物院226个知识点及北京全部150个景区的自动定位真人语音讲解。让您一部手机游故宫,带您领略故宫500年的历史人文底蕴。 https://os-android.liqucn.com/yx/846031.shtml
13.故宫博物馆虚拟展厅故宫博物院官网虚拟游览故宫行业新闻橙牛数字参观者可以登录博物馆的官方网站,找到相应的链接入口后进行观展。这类线上展览往往还可以回顾博物馆之前的既往精彩展览。 香港故宫与北京故宫采取隔空对话,会如何应用高科技? 为了能让香港的居民,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文化,现在香港的故宫博物馆正式的对外展出。那么香港故宫将会与北京故宫采取隔空对话的模式,在这其中究竟http://www.qiyezhanting.com/news/13014.html
14.云南省博物馆彩云之南的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滇池之滨的云南省博物馆,是历史、艺术、科学的殿堂,实地参观会有更多惊喜。我们将秉持“热情、真试、专业”的精神,竭诚为您服务!https://www.ynmuseum.org/
15.四时故宫相似应用下载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相关专题 最新专题 画时印章下载 时藏下载 云时珍下载 故宫百科下载 每日故宫app下载 大故宫3下载 故宫介绍下载 故宫博物院app下载 云游故宫app下载 故宫导览图app下载 故宫壁纸app下载 故宫导游app下载 故宫展览app下载 掌上故宫app下载 看不见的故宫app下载 北京故宫https://m.wandoujia.com/apps/7651359
16.第一单元清游领略——故宫与卢浮宫第一单元 清游领略——故宫与卢浮宫 1 岁月更迭观变迁 2 宫阙巍峨寻胜迹 3 艺术殿堂探瑰宝 第二单元 感知再现——走进故宫博物院 4 云游故宫叹精彩 5 笔情墨韵绘珍宝 第三单元 时代风貌——我的家在北京 6 记录北京风情 7 设计北京礼物 8 展现北京魅力 第四单元 京韵留芳——北京传统工艺美术 9 燕京八http://www.dzkbw.com/books/rmb/meishu/bj7s_2024/001.htm
17.舆情关注:导游带团游故宫4小时全程倒着走8月11日,网友发布一则导游倒退着讲解故宫的视频,引发给广大网友的关注。视频中导游张祖健几乎熟知每一块地砖缝隙和凸起,讲解时他全程都倒退着,背靠历史,直面观众,耐心讲解4小时。同时,他还将讲解视频发到网上,250万网友跟着他的视频“云游”故宫。话题#导游带团游故宫4小时全程倒着走#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媒体和大众https://news.ccmapp.cn/news/detail?id=a9f21315-cefe-434b-a091-2cade0d44926&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