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另一个看上去画风完全不同的去处成功接棒KAWS展,在十一长假期间成为长沙的网红打卡点,这就是湖南省博物馆。
由老牌博物馆摇身一变成为网红,倒不只是因为暌违五年,才在去年底再度开放的高人气,而是在百度AI博物馆计划的加持下,湖南省博物馆的游览体验有了更加新奇的玩法。
在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百度联合国家文物局共同启动了“AI博物馆计划”,正式走到台前,从基础的数据与服务支持,开始延伸到面向普通大众的场景化应用。
具体来说,“AI博物馆计划”的核心便是依托百度的AI技术加持下的搜索、地图、图像识别、语音交互、翻译等基础功能,以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百科等多个产品组成的矩阵实现落地,实现在博物馆传统的服务之外,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
9月29日,“AI博物馆计划”实际落地活动之一的“博物馆奇遇季”宣布开启。其中的湖南省博物馆便是其中一站,浙江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云冈石窟、苏州博物馆等也在随后跟进。
说起为何AI博物馆能吸引到年轻人的注意,我们不妨看看目前进度最快的湖南省博物馆能提供哪些新奇体验。
最方便实用的当属展品识别。打开手机百度app,搜索“湖南省博物馆”,点击“博识君助你逛展”,选择“展品识别”后,手机百度app就能通过AI技术准确识别文物,将文物的资料与故事呈现在手机屏幕上。
另一个玩法称之为百度AI博物魔盒。简单来说,它是一个体验装置,通过人脸识别,开启环绕式互动屏与XR全景图像,带给游客在实物之上的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之于博物馆而言,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提升数字化程度,最明显的好处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将更多年轻人拉进博物馆里。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信息过载已经深入所有人生活的当下,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博物馆似乎天然地就不够友好。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作为仅次于故宫博物院的最值得一去博物馆,它收藏18万多件文物,除开登上过《国家宝藏》的几件镇馆之宝外,还有大量的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国文物等,但仅以传统的文字、录音讲解很难生动地传递背后深厚的人文价值。
二、藏品的数字化将更有利于珍藏并二次创作提升价值。《致敬达芬奇》光影体验展等网红展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火爆,也让博物馆们看到了关于如何让藏品发挥价值的更大的想象空间。一方面,借助AI技术进行藏品的数字化,能更大程度地将藏品传承下去。前不久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就不幸在6个小时的大火中失去了近九成的藏品,后期的文物复原与线上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就依靠了腾讯对大量网友上传的影像文字资料的处理。
跨界合作的好处自然也是双向的,对于百度而言,类似“AI博物馆计划”的合作自然也有着多方面的益处:
一、串联产品矩阵,形成场景化的使用体验。“AI博物馆计划”实际上是以“逛博物馆”为线索,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展品识别、AR讲解、机器人对话、全景交互等玩法,串起了百度旗下的多款产品的过程,实现了完整的场景化体验。
竟AI本身并不单独存在的功能或组件,它更像是当下中文互联网语境中流行的“赋能”。它是科技氛围日益浓厚的当下最能吸引普通大众的点,这对于在AI方面稍显“高冷”的百度来讲是体现其“温度”的机会;
“AI博物馆计划”显然是百度在面对AT两大巨头加注线下场景后,以自家更为擅长的搜索与百科产品切入后的实际落地。这之于重注AI的百度而言,无疑还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