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世家博物馆展览“链”:评故宫博物院“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特展

展览进入体验时代已经是不争事实,这条“链”上的任何一方都要变革。

作为一个观看者,故宫博物院“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以下简称“书房展”)让我感叹——终于有一场耳目一新、新老交织、触及灵魂的展览了。仅有105件/套展品,却让部分观看者跑去故宫10余趟,每次看3个多小时还总觉得意犹未尽,文物、场景、展览以及展厅内外的一切让人浮想联翩。到底是什么充分打开了观看者的思维?是什么让这个展览不同?这个展览构成了一个怎样的“生态链”?处于链条末端的观看者与链上的博物馆、策展团队、艺术家等参与主体之间的共鸣是否有效?这些问题令人们沉思。

书房展主视觉

一、文物与文物:“中央厨房”再加工

展览,要给人以“物”之外的启迪,如若只是把展品的文物属性摆到展柜里面,那只能是个一般展览。中央厨房里一锅锅的热菜,菜香被不断混合,而这间厨房输出的高级味道和品牌形象,绝非只是一道菜品的味道,而是一个菜系的特色、一个饭店的品牌,就是食客所理解共情的,就是在混合的味道中二次萃取和提炼的独家意向。在“书房展”中,文物即是菜品,“混合”即是策展团队的任务,饭店即是故宫这家“百年老店”,食客即是观看者,这些传统展览生态链上的参与者,在试图讨好观看者的过程里,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隋白釉三足盘、北宋汝窑天青釉盘、北宋定窑白釉刻花蟠螭纹洗、北宋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南宋哥窑灰青釉八方贯耳穿带壶、周素面玉琮、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商亚夫方鼎,这些文物如梅花桩一样分布在展厅里,观看者有太多种不同的方法去打开它们,比如它们的窑址在哪、年代之问、颜色之变、族属之争、功能之辨、乾隆皇帝把玩记载、考古学金石学等等。策展团队从曹昭《格古要论》的“五大名窑”与宋以来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追求,高濂《遵生八笺》里的“理想书房清供”等理论入手,把上述文物重新组织起来,把书斋里优雅生活的美器审美与理想自洽的书房展示了出来,远超一般展览见惯的诸如对“四般闲事”裹脚布一样的程式化再现,浅尝辄止又回味悠长,令人思维飞扬又紧扣主题,让文物与文物之间的距离极为舒适,展品还是那件文物,可又无限打开变了模样,从某种角度上说,是把一般展览变成了好展览。

第一单元委怀琴书之“文人雅器”部分

宋代郭熙窠石平远图

宋代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

二、古代文物、当代艺术品、艺术家:

互为阐释和思维打破

故宫首次邀请艺术家参加“书房展”创作,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我觉得是互为启发、互相尊重,在理念上互相打开、互相开放。在共同游走故宫留下来的10余间乾隆皇帝书房后,艺术家、策展团队经过多轮沟通,最终确定了由五经萃室、正谊明道、香雪三间书房为缘起和领衔的三间展厅,促成了场景设计、沉浸感、体验性的突破,这才让惯作传统式样展览的故宫办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展览。

艺术家也报之以李,他们珍惜故宫开放办展的馈赠。比如唐明修就在观看故宫大漆细作家具后受到启发,创作了高达三米有余,表面皴如山石的脱胎漆器《游方之外》。灯光照射在具有7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漆器上,影子映射在犹如挂轴的白色宣纸之上,俨然是一座巨障山水,像极了南宋萧照《山腰楼观图》。亦如燃烧后的残木,坑坑洼洼的小台面,可以放很多东西,把它前面陈列的“五大名窑”一件件摆上去,那就是百宝阁……形象的不确定性,彰显了艺术家内心的自由,也打开了观看者的思绪。体验经济时代已至,这种极佳体验与其说是故宫给的,不如说是艺术家和故宫共同创造的。

当代艺术作品游方之外

古今穿梭令人恍惚。展览起首分别是徐冰的天、地书,“天书——析世界”解构了书的内容,让你一个字都无法辨识,但保留甚至加强了书的外观和形式,只剩下方块字、宋版书装潢,让你无比熟悉又深感陌生。“地书——兰亭序”的每一个符号都是那么国际化,即使语言不通也能互相理解发生于“永和九年”的那场雅集,就像是回到了象形文字时代,我们能用甲骨文向国际友人比划着释读《兰亭集序》,而我们欣赏这部“地书”的时候,恰好也需要用手去不停地人机互动。

当代艺术作品墟相卷轴

白明“墟相·卷轴”是用传统的熏烧、柴烧和现代电气窑烧制而成的陶土作品,形象与摆在旁边的明韩逢禧“黄庭内外景经卷”和清程正揆“语录卷”形制一样,俱是一卷卷叠摞起来的手卷堆,背景描绘着一墙线装书,而这又何尝不是从中国竹书时代的竹简卷走向现代书本的装潢历程?经历了纸的发明、帛书的兴衰、手持纸筒书写的2000多年发展,才把承载文脉的书本定格成现在模样,这筚路蓝缕的书卷形制发展之路,在文物和当代艺术品并置的“书房展”里,让人感想良多,文物和当代艺术品究竟谁成就了谁?

三、物与场景:让展览主题升级

近年,展览的试验性特点很显著。比如,在以古代文物说教痕迹传统的博物馆,观看者与美术馆一样都是自由的,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完成一次体验,至于是否按照展览大纲接受信息并不重要。又如,将远超观看者有效接受量的信息,一股脑写到展板上,文字量大得惊人,让观看者各取所需,至于观看者是否有效接受信息并不重要。这种内容、信息与观看体验之间的关系当然值得商榷,展览还应该回归到“链”上要素追求和谐的升级创新上来。

首先,是整体氛围与书房主题的和谐。古代文人手不释卷、下笔有神,都离不开“纸”。“书房展”将整个展厅墙壁,装潢了犹如“小轩窗”般的格子,上面满贴粗纤维的宣纸,营造出一种古时候“明瓦廊”“茧房”质感的展厅,让文人与书房的主题立马彰显了出来。同时,纸的延展性、可塑性极强,在场景营造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悬挂明崇祯帝“思无邪”轴的装置,就把上述宣纸展墙“变形”成了文人离不开的巨型挂轴,恰巧这个装置的另一面又可作为单元墙,倪瓒手书“山光满几”扩写至宣纸之上,点题功能大为凸显的同时,也让氛围感顿时拉满。

再者,是展品小环境与大空间的和谐。元代倪瓒是孤高淡泊的形象化身,其存世书法最大字“淡室诗轴”位于“山光满几”场景的C位,围绕倪瓒的是能够反映出世入世、规诫德行、修养心性、怀才不遇等诸多矛盾的书画展品。这些寓意深刻的展品,让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的形象立起。新浪微博@PierodellaFrancesca说“真的有被倪瓒感动到,一个洁癖严重的孤僻人,连展品都是孤单单地自己摆在一处,却可以对友人写下‘酒味甘浓易变酸,世情对面九疑山’这样的诗句,对于他这样的性格,大概对这句话已经体会得不能再深,但是他很高兴,是他的心里山光满几”。

山光满几隔断单元墙

其次,是青铜重器与文明架构的和谐。西周晚期虢叔旅钟位于午门展厅正中,以这尊西周青铜重器为中心,南可见清乾隆帝亲书“大宝箴”挂屏里表达的严格自律、励精图治、大公无私,北可见南宋文天祥“宏斋帖”、范仲淹“岳阳楼记”等表达的家国情怀,东可见“思无邪”投射出的“厚人伦,美教化”对于文人士大夫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西可见清乾隆帝手书“正谊明道”匾文映射出历代儒生自我修炼的最高准则与最高境界。我们可曾意识到,这件青铜重器正处于一个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文明架构的中央?抛却了礼乐制度的文明禀赋和阮元家庙旧藏的罕见递藏身份不谈的虢叔旅钟,其铭文被无限放大——铭文中追述祖先功烈、告祭自己荣誉、感念王世恩赐的三代宗族传承——将家国一体的文明架构,与紫禁城文化和北京中轴线文化所赋予的独特文明胸怀联系起来。展览没有辜负这一厚重的赋予,促成了这个只有在故宫才能实现的和谐。

西周虢叔旅钟

清代乾隆帝书大宝箴

许多观看者最喜欢东雁翅楼第三单元“结契霜雪”展厅。以科技手段展示的乾隆香雪书房意象,于虚拟宣石山水里,能看到窗外的雪竹,能走到乾隆花园三友轩陈列的紫檀嵌玻璃松竹梅插屏面前,极具意趣。香雪书房外,有一片种满松竹梅的林子,在展览中是以沈周、王绂、陈继儒的三幅绘画和青玉笔筒、釉里三色笔筒、碧玉花插的三件陈设器延伸展示的,俱是松树梅主题,观看者可以穿梭于陈设器之中,徘徊与挂轴之间,就像是走入了那片松竹梅的林子,松竹梅“结契霜雪”的主题就显现了。这种场景能长期存在于观看者心里,走出展厅之后更能引起许多沉思,这就是互动和流动的力量,组成了观看者、展品、场景、展览的关系——点、线、面、链、网。

虚拟香雪场景

四、观看者视角下的展览

展览最重要的不是它展示的内容,而是观看者在参观展览之后,会以新的视角和能量来面对日常现实,从未思考过的方式重新审视世界,从而改变面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是否有足够地生活储备,去开启一场特殊观察。

我们能够看到,博物馆重视大众传播,试图把文物说明变得更有趣和接地气,试图能够通过有限篇幅传达不一样的东西。隋白釉三组盘,展牌上这样描写中国白瓷,“因为技术不够成熟,釉面呈色明显泛青。尽管如此,其意义却极其深远。因为,白瓷不仅意味着瓷器又增添了一种新的釉色,更为后来彩绘瓷的大发展提供了最理想的底色”,写得有温度、不生硬、有时空线索,让知识储备较少的观看者很能理解白瓷出现的意义,让知识储备较厚的观看者理解颜色的意义、白色之美、瓷路历程,堪称跳出文物解释文物的示范。但是,并非所有研究员适应这种“示范”的写法。在随展图录里,有一些由“策展组”撰写的说明,明显比其他超过一半强的说明更具“示范性”,可以想见,本来这个说明写得该有多么传统,距离观看者是多么地遥远。

对现当代艺术展熟悉的观看者,拥有欣赏当代艺术品的体验,对“书房展”里当代艺术品的作者创作之路、作品欣赏角度和国际化程度有一定了解,欣赏起来不觉违和。但是,如果面对这些当代艺术作品,仍有置于欧美价值评判之下的民族主义情绪去观看,观看结果一定是十分违和。所以说,不同背景的观看者,是否真正理解当代艺术品的每一个“语素”,是否愿意将传统文物鉴赏视角稍微转向至当代艺术,都决定着他们与展览的关系,是激赏抑或是反面。

“书房展”仅有105件展品,跟现在动辄400余件展品起步的潮流相逆,但想要看懂这些展品确实需要很高门槛。从观看角度来说,古代艺术品需要在信息上经历揉碎-萃取-提炼-融合的过程,当代艺术品需要在认可基础上主动链接展览主题,缺一步都会出现偏差。现实情况并不是策展团队、艺术家所愿,展览主题就写在那里,许多观看者并不按主题一步步思考,有的仍按照历史学、考古学、精品展思维范式去看,我行我素,有的深深认为当代艺术品与古代文物违和,拒绝观看,还有的对当代艺术家本人创作源流深深鄙视,都没有意识到“书房展”鼓励观看者用跨界的思维、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去观看,沉浸于自己学科体系不能自拔,还希望用单一视角去看,仍想着用“旧船票”上“新客船”,不但看不懂展览,还认为自己受到了展览的“暴击”,迷失在无力之中,这归根结底是观看者在观看过程中不能与展览自洽。这种不自洽,大概是观看者和策展团队诸多关系中,最矛盾的一对关系了。

+

五、展览与展览:不可忽略的存在

追寻,对于寻找一场有点年头的展览,也许只能找到零星影像、一张门票,就连中国历史博物馆1997年版“中国通史陈列”都没有留下完整的记录,更别谈让我们廓清一部展览史。对于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来说,我们不想让一场经典特展昙花一现,总希望能够借助更多方式,把经典永远留下,不仅仅是一本图录、几则新闻、网络短评。

在体验经济十分发达的当下,一些大馆展览宣传都呈现出过分娱乐、注重流量的倾向,故宫博物院却仍然坚守,给出了令人满意的另一种展览记录。比如,在展览刚开始,就提供了高清晰度的全景展厅,不仅能够给因为疫情不能到场的观看者以弥补,而且让这个充满各种互动、明线暗线交织的观看活动能够在线上延续永生;与腾讯公司合作,提供了《因为书房》纪录片,专注于内容、忽略了流量,比图录更形象、比解说更生动,是在用心做事、用心记录展览,对于今后回访这场“书房展”大有裨益,对在体验经济时代构建起中国博物馆新的人文身份提供了方案。

这二十年,书画展的确撑起了博物馆展览的“门面”,在“书房展”中就能看到这部博物馆举办书画展的能力以及观看者对书画理解能力螺旋生长的展览史。

书画展览经历了从历代书画展向主题展的转型。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南宋米友仁“潇湘奇观图”,是武英殿举办的“三轮又两期”共20次的“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第九期中的展品,它们淹没在11件晋唐宋元书画里面,远不像现在这般受到重视。2012年夏天,在广为人知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宋摹本)》和巨细靡遗的北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卷(传)》前面,围观的人总是那么多,《窠石》《潇湘》二图未免落寞。然而,得益于向主题展的转向,二图脱离开书画通史的脉络,主题就显得更为耀眼,成了明星。

展览的内功在于学术研究,也在于把过去展览成果加以升华。2011年故宫博物院“兰亭大展”的影子,在“书房展”第三单元随处可辨——曲水流觞创意设计、兰亭八柱贮藏展示、摹本与拓本的复杂关系——漫步“书房展”,就像回到了十几年前,不知今夕何夕。

曲水流觞展台设计

着眼于文人书画的收藏、展玩、评判、交游的鉴藏展,首推2014年澳门艺术博物馆的“梅景秘色——故宫、上博珍藏吴湖帆书画鉴赏精品展”。明文徵明“猗兰室图”重磅展出,作为他出色的代表作,屋宇勾栏精细却不匠气,林木层次分明,体现了文氏高超的笔墨技巧,显示了文氏不可追摹的文气,在众多“细文”作品中也算头筹,吴湖帆在题跋中连连赞叹。在“书房展”中,它变成了暗喻文人怀才不遇、难遇知己的展品。

明代文征明猗兰室图

画派展这些年非常流行,曾经陈设于2017年“故宫博物院藏四僧书画展”门口的元代造云石,在“书房展”的呈现就十分精彩了。刘丹宣纸水墨“造云玉山”,用水墨写这尊灵璧石的形和字,用褚体写了玉山雅集故事,这种艺术形式从1000年金石学积淀、200年全形拓艺术中走来,历史积淀尤为厚重。同时,近年全形拓复兴,不少博物馆曾以此形式复刻过何尊、小臣系方卣等重磅青铜器,大家并不觉得陌生,这才成就了这件展览中接受程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品。

元代造云石与当代艺术作品造云玉山

启发观众在有限的叙事里流动,在无限的思想里勾连联想,这或许是今后展览发展的方向之一:高度开放、高度打开。

THE END
1.展览原状陈列是故宫博物院历史悠久、极具特色,且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展览类型。原状宫殿中的陈设都是严格遵循历史档案记载去选择与布置,力求恢复历史原貌,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这些精美的文物藏品与历尽沧桑的古代建筑一起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向世人形象地展示宫廷文化。https://www.dpm.org.cn/shows.html
2.在家也能看展览!收好这3个高质量的在线展览网站优设网高校之后,献出我们的王炸选手故宫博物馆,展览的页面设计简约大气,一抹中国红贯穿古今。点击「展览」即可进入以下页面,快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展览一探究竟,感受时间都无法抹去的艺术魅力。 在你点进自己喜欢的专题之后,这里用多样化的展现形式满足你的多种需求,你可以选择直接看展品的图片,也可以选择更有仪式感的全景观看https://www.uisdc.com/3-aesthetic-webs
3.(文化中国)紫禁城建成六百年!一起到故宫看展览新闻整合新华社视频资源,围绕重大主题、话题、热点新闻,体现新华社具有全媒体报道特点的多媒体报道-芒果TV-大家都在看的在线视频网站-热门综艺最新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https://www.mgtv.com/b/340731/9835168.html
4.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线展览画廊展览博览会机构简介 联系方式 电话:02-28812021 邮箱:service@npm.gov.tw 地址:台湾省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网址:http://www.npm.gov.twhttps://exhibit.artron.net/agency/index/ORG10039/10
5.你知道吗,线上竟然可以“参观”这么多博物馆展览馆博物馆故宫全景故宫:https://pano.dpm.org.cn/gugong_app/index.html 同样作为北京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馆之一,它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效果也是非常棒的。 官网:http://www.bjgjg.com/index1.htm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官网除了有虚拟导览以外,还有一个'自然探索在线'的互动版块,登录以后可以进行不同主题的科普互动小游戏。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024376_1005360969.html
6.“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览在故宫开幕展览示意图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丁旭):由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共同举办的“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览18日在故宫开幕。展览面向广大青少年儿童,由展板、立体模型及多媒体影片构成,以活泼、现代的方式呈现了故宫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此次展览是一次角度新颖、意趣盎然、充满创意与互动的新型故宫展览。它首先把展览的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K48YJ
7.宅家不无聊!全国博物馆150个线上展览免费看!为便于公众查询浏览,国家文物局对各地制作的网上博物馆展览进行了汇总。现将1-3批已整理的链接汇总如下 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故宫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全景故宫 故宫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7QoRMHbs3U
8.线上博物馆app下载线上看博物馆展览的软件推荐云看故宫展览app苹果版等级:大小:102.5M更新时间:2024-08-29 AppStore 下载简要:故宫展览ios版是故宫官方出品的一款虚拟展览APP,该app运用先进的虚拟vr现实技术,完美还原了故宫展厅的内外展品陈列和周边道路交通信息,通过地图定位导航和箭头指示,用户可实时游览故宫中的每一个角落,点击文物还能查看文物历史介绍,高清大图,展览https://www.ddooo.com/zt/dndmsjyx.htm
9.故宫名画记在线检索故宫馆藏名画故宫名画记是故宫博物院的数字艺术馆,让古代绘画艺术触手可及。 标签:Books and LiteratureResource Retrieval图书文献图书文献资源检索中国画作古代绘画古画在线展览故宫博物院艺术欣赏高清画作 链接直达手机查看 文章目录[隐藏] 故宫名画记概述 网站特色与功能 高清数字影像 https://hao.archcookie.com/sites/2764.html
10.故宫展览app下载故宫展览app安卓尽情参观故宫景貌和欣赏故宫藏品。 故宫出品,打造7×24小时的线上展厅,邀您指尖访古,看遍宫廷原状、常设专馆、专题特展,让故宫博物院精品展览一览无余,深度体验传统艺术与宫廷文化的丰富内涵。 主要特点: 1.展览展品信息全方位呈现,导览地图实现快速定位,以图搜图让搜索变得更有趣; 2.展厅全景虚拟漫游,更https://m.liqucn.com/rj/762926.wml
11.线上虚拟展馆故宫线上虚拟展馆询价产品: 线上虚拟展馆 故宫线上虚拟展馆 *联系信息: 产品信息 联系方式 公司名称 北京华锐视点数字虚拟3d展览馆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的 利用3d技术构建的数字化展览馆 是互联网新技术与传统会展领域http://vrnew2009.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378181215.htm
12.《我在故宫六百年》CCTV节目官网纪录片简介:本片围绕古建筑的历史、保护和展览,讲述故宫六百年的历史沿革和建国七十年来老中青古建保护者们代代相传的独特故事。本纪录片将用明暗两条线索进行叙述,通过对围绕古建筑的历史和保护而设计的综合性展览以及瓦、石、金、木、文、画等文物的修复过程的影像呈现,讲述古建筑和故宫古建保护人的故事,也将展现600年https://tv.cctv.com/2020/12/25/VIDAKicBJ1KwNu7igCreKIum201225.shtml
13.国博故宫轮番推出新展览我市举办《工人雷锋》主题展览 刘强东的一句狠话 京东砸出“百亿补贴”:2023,低过拼多多? 消息称长安深蓝 S7 将在 3 月初亮相,预计 6 月正式上市 对话调教ChatGPT,居然变成在线犯罪指南 “喷射之王”华莱士,凭啥狂开2万家店 【爱上她的理由企划】写出那个女配的故事 廊坊开发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实体http://www.taojindi.com/doov/tjdksxcqx6een/
14.“紫禁城六百年”特展等获全国博物馆十大展览精品古代艺术其中“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是对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展览共分为三大单元,使用了午门区域的西雁翅楼、正楼及东雁翅楼三个展厅,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计450余件。展览紧扣“时间”这一主题,以四季变化的景象为展厅背景,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故宫不同季节不同景象变化的美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27326
15.1946年盛况空前故宫文物成都展.doc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1946年盛况空前故宫文物成都展 1946年盛况空前故宫文物成都展 1946年11月,在四川成都举办的“故宫博物院在蓉书画展览会”是故宫珍藏书画在祖国大西南的首次大型展出,称得上是艰苦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中华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当时的展览盛况空前,影响也十分深远。 https://m.book118.com/html/2018/0706/5043342220001301.shtm
16.“云故宫”上新,京粤多个重磅大展邀你指尖畅游故宫博物院“纳天为书——韩美林天书艺术故宫展”,围绕“千里路,万卷书”“观其全,知其通”“取其宜,铸今风”“游于艺,竞自由”“界未界,任西东”5个单元,展现以各种形式创作而成的“天书”作品。小南注意到,这个展览虽然线下已经闭幕,线上仍能在线观看。 https://www.gdwsw.gov.cn/dt/content/post_28345.html
17.沈阳故宫“清前历史展”改陈升级近70件文物呈现400年前多民族明万历十一年(1583)至清顺治元年(1644),是清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段,习惯上称为“清前史”。沈阳故宫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也是目前收藏清前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近日,沈阳故宫博物院常设展览“清前历史展”改陈升级,展厅改为十王亭建筑群中的八旗亭,通过近70件文物,以清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为主https://ln.cri.cn/2023-05-09/e747dbb6-94fb-d356-bff4-119d21c02301.html
18.2023南京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详情(时间+地点+票价+《石渠宝笈》,一部大型书画著录从书,收录我国上迄魏晋、下至清代近两千年的书画名作。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精选《石渠宝笈》著录中数十幅画作,以1:1比例还原,并甄选部分作品进行数字沉浸演绎,让您与古人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展览共分五个区域:展卷、观山、浴马、 赏花、入宴,在山水、花https://m.dahepiao.com/news/20230512383238.html
19.FM90.0热点105件精品文物集萃故宫博物院大展聚焦“中国书房”“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29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105件故宫藏精品文物和9件现当代艺术家作品,在午门展厅为观众带来关于书房的实体及其所体现的中国文人精神世界。 展览现场 盛佳鹏 摄 展览分三个单元,分别是“委怀琴书”“正谊明道”和“结契霜雪”,虢叔旅钟、陈淳的《岳阳楼记》、宋代米芾行书《https://www.gzstv.com/a/e952784637ef495db555cae68a8393f3
20.北京2021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北京站门票+时间票价+在线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将于2021年7月9日至10月12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演出,票价从40.00元起,看看票务提供订票服务,支持电子票。https://www.kankanpiao.com/item/105037.html
21.故宫博物馆案例分享 集团资讯分类 博物馆(历史类) 军事类 科普类 自然类 综合类 成就展 企业馆 纪念馆 案例分享 故宫博物馆 在线咨询 详细介绍 馆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联系电话:010-65132255 网址:http://www.dpm.org.cnhttps://www.chinaclzl.com/product_detail_1_1/981203556945694720.html
22.进入故宫博物院官网首页“数字文物库",可以让你宅家也能连故宫进入故宫博物院官网首页“数字文物库",可以让你宅家也能连故宫、看展览,赏文物、读历史。在这里,汇集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绘画、书法、碑帖、铜器、金银器、珐琅器、漆器、陶瓷等超过5万件文物珍品的全景图片,可以轻松实现挨个儿欣赏。数字文物库建设()①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文化和文物的认知②使传统文化全面https://www.shuashuati.com/ti/5e44cffa37d64155afe52297c2e62f81.html?fm=bd0738942dc693f2d7f680d6f6767f26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