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书法里的“百年吞吐”,莫奈的雾都伦敦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推出长江主题艺术展,呈现艺术作品中长江沿岸的自然、历史文化之美;浙江杭州新添文化地标吴越文化博物馆,汇聚吴越文化精华;南京博物馆展出了近代工艺美术教育家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

海外,英国伦敦科陶德美术馆汇聚了莫奈创作的泰晤士河风景画系列;奥赛博物馆呈现印象派画家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生前收藏的印象派画作。

上海

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

地点: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展期:2024年10月29日—2025年1月15日

作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大家、美术教育家与美术史论家,刘海粟(1896年-1994年)以美术教育与美术创作而知名,“新文化运动的拓荒者”、“近代美术教育奠基人”的评价是对他一生成就的肯定。事实上,刘海粟先生在书法方面也有着极高的造诣,其晚年书法大气磅礴、笔酣浑厚,一片苍茫浑朴,极具壮阔之美。这一展览规模超过去年的中国美术馆刘海粟书法大展,分为6个篇章,分别由6个不同的主题展开叙事。展览囊括了目前刘海粟书法目力所及的所有精品力作,展出作品超过200件。

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

地点:浦东美术馆

展期:2024年10月1日—2025年5月10日

展出逾100件作品,分章节展示透纳艺术生涯的发展及创作风格变化。展览还通过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与透纳的艺术遗产对话,以21世纪视角重新诠释18世纪的艺术理念,让观众领略大师杰作与艺术“崇高”的多元表达。

毕加索、莫迪里阿尼与现代艺术——法国里尔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展

地点:东一美术馆

展期:2024年9月27日—2025年2月9日

展览呈现了毕加索、莫迪里阿尼、莱热、米罗、德兰等18位先锋艺术代表人物的61幅作品。从打破规则的“立体主义”到抒发自我的“表现主义”,展览以4个展区展现20世纪前半叶最具影响的艺术流派。其中最耀眼的是莫迪里阿尼的9件作品。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

地点: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浦东世博文化公园内)

展览呈现6个主要章节和2个特别章节,汇集雕塑、绘画、陶瓷、影像等106件作品。包括罗丹《思想者》、《青铜时代》、《夏娃》、《巴尔扎克》和《加莱义民》等代表作,以及罗丹的老师、好友、学生、助手、情人和追随者等的作品。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

展期:2024年7月19日—2025年8月17日

此次大展将共计展出800余件文物,展览通过“法老的国度”“萨卡拉的秘密”“图坦卡蒙的时代”三个板块展开独立叙事,从不同角度解读古埃及文明的深邃内涵。尤为难得的是,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引进展,而是由中国的专家团队自主策展的古埃及文明大展。

木石双清:江南石供与海派盆景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展期:2024年9月5日—11月11日

此次展览位于上博东馆屋顶花园的东园、中园以及江南造物馆中庭,巧妙地将古今供石、海派盆景遍设其间,既与园林浑然天成,又形成一个流畅的展览动线。展览分为“古石供”“名石新供”“海派盆景”“海上兰室”四个主题。

嘉定孔庙修缮竣工暨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陈列展

地点:嘉定孔庙

展期:2024年9月22日起

嘉定孔庙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县级孔庙。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内,核心建筑大成殿诠释了孔子与孔庙的关联。改陈后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建筑总面积达到2270平方米,展出文物及辅助展品300余件(套),其中不乏一级品等珍贵文物若干件。

不独为清玩——鲁迅与传统笺纸

地点:上海鲁迅纪念馆

展期:2024年9月15日—2025年1月1日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

地点: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展期:2024年9月20日—12月20日

展览以“文物+复刻经典洞窟+壁画彩塑”的形式呈现,从敦煌研究院调集了168件/套具有代表性、极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临本。

发现贺慕群

地点:中华艺术宫

展期:2024年9月10日—11月10日

展览系统展示贺慕群不同时期代表作品,彰显其艺术个性,同时从中法文化交流语境中再发现这位华裔艺术家的独特魅力和学术价值。

行云流墨——巴黎赛努奇博物馆藏现当代中国绘画展

地点:上海东一美术馆

展期:2024年9月5日—2025年1月5日

此次展览甄选了法国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的89件馆藏,分九个展区,汇集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林风眠、傅抱石、溥儒、谢稚柳、常玉、潘玉良、赵无极等36位艺术大家的作品,以及珍贵的馆藏影像。

玉出申江——潘玉良的艺术之旅

地点:世博会博物馆

展期:2024年8月10日—11月10日

行止由心——丁申阳书法作品展

地点:上海程十发美术馆

展期:10月15日-10月25日

展览由“广大”“精微”两个部分组成,汇集了知名书法家丁申阳精品力作五十余件。

“刀笔文心——周颢艺术精品展”

地点:嘉定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20日-11月3日

本次展览汇聚清代画家、竹刻大家周颢多年来的经典之作,共展出竹刻、书画作品60余件(套),多数作品为首次展出,生动展现了周颢的精湛技艺与嘉定竹刻的非凡魅力。

能量转换

地点:上海艺仓美术馆

展期:10月10日——2025年2月28日

金石之交——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传承展

地点: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展期:10月1日——12月22日

展览呈现吴昌硕早中晚各个历史时期的篆刻艺术精品、金石题跋等作品。同时,展览也呈现当代书坛七位代表性书法篆刻家以吴昌硕篆刻、诗文等为题材,进行再创作的作品。

邬达克密码

地点:上海外滩源真光、广学姊妹大楼

展期:10月1日——2025年1月8日

这是国内较全面呈现邬达克档案原件的一次公开展览,其中包括多件首次公开展出的邬达克私人文物,以及最新修复的由邬达克拍摄的16mm影像。而展览地点,真光、广学大楼也是邬达克的作品,曾是其建筑事务所的所在地,也是作为办公地点最久的场所。

未来生命档案

地点:昊美术馆

展期:9月28日——2025年2月16日

子曰——孔子文化主题展

地点:上海闵行博物馆

展期:9月28日——12月15日

展览呈现来自孔子博物馆的107件(套)文物,向观众讲述孔子的故事和孔子流传至今的精神财富。

乔治·马修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期:2024年8月28日—10月27日

作为“新巴黎画派”的关键人物,乔治·马修于1946年开创“抒情抽象主义画派”,并跻身为数不多对纽约抽象表现主义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欧洲画家之列。本次展览呈现约80件作品,全面展示乔治·马修跨越40余年的艺术实践。

红情绿意知多少——明清花鸟画中的笔情墨趣

展期:2024年7月30日—11月17日

展览汇集了沈周、陈淳、唐寅、陈洪绶、石涛、金农、李鱓、虚谷、蒲华、吴昌硕等明清大家的49件花鸟画精品,观者可赏花观鸟,如游园圃之趣;亦享林下之风,如往来于群儒之间;亦可游戏翰墨,享笔情墨趣之妙。

辽宁

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

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期:9月29日——2025年1月28日

展品以辽金出土文物为主体,展出454件(组)文物,包括医巫闾山遗址、辽上京城、辽祖陵、耶律羽之墓、陈国公主墓、大营子驸马墓、新香坊金墓、金中都皇陵、长白山神庙遗址,以及北京、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重要的辽金墓葬、遗址出土文物,充分提炼精品文物的文化内涵。

丹青互鉴——清宫画家郎世宁开创的艺术世界

地点:沈阳博物馆

展期:2024年8月7日—11月7日

呈现近50组件郎世宁及其学生、后继者的绘画作品,展现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的中西方绘画艺术包容互鉴的“时代之风”。

嘉木——中国明清家具精品展

展期:2024年8月29日—11月29日

展览分为“木材之美自然天成”“结构之巧天衣无缝”“木作之韵意蕴深远”“居室之雅中正和谐”四个部分。通过木材样品、榫卯模型,辅以文字展示明清家具的用材和工艺;按功能分类展示椅凳、桌案几、箱盒架等家具,解读其文化内涵;构建“明式书斋”和“清式厅堂”两个场景展示明清家具的陈设艺术。

北京

风正一帆悬——中国艺术研究院长江主题艺术展

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云上美术馆

展期:持续至10月28日

展览展出中国画、书法、篆刻、油画、雕塑等作品共102件(组),呈现了艺术作品中长江沿岸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之美。

文明的源起:早期中华文明探寻大展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期:10月1日——2025年3月31日

展览涵盖了十三个主要考古发现,以点带面,勾勒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关键阶段,旨在呈现一个神秘、瑰丽的早期中国。展览集结了全国30余家文博机构的400余件文物展品。

生命是短的艺术是长的——颜文樑与苏州美专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期:2024年9月28日—11月10日

艺术家的人生有限,但教育的力量无限。苏州美专的三十年虽然短暂,但沧浪亭边的西式古典校舍还在。这座建筑今天已是颜文樑纪念馆,化作了他在中国建立现代艺术教育事业的实体象征。

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18日-12月16日

千秋佳人——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四期)

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期:2024年8月30日—10月31日

此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的收官之作,聚焦于古代女性形象。展览选取的83件院藏历代仕女画中含15件一级文物,展品包括周昉(传)《挥扇仕女图》、顾恺之(宋摹)《女史箴图》、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唐寅《王蜀宫妓图》、雍正十二美人图……从笔墨丹青之中,今人可以窥见古时各具风情的女性美。

亘古巨制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10日起

为纪念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115周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8家图书馆、博物馆特别推出本次展览,遴选传世善本与出土文献展出,植根中华文脉,揭示典籍深刻内涵,同时展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项目成果。

廷壁生辉——清宫旧藏挂屏展

展期:2024年7月6日—11月3日

小国巨制:西周早期噩侯四器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12日—2025年1月5日

展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与随州市博物馆联合策划,呈现后者馆藏以“神面四器”为核心的羊子山噩侯墓全部青铜器,结合部分叶家山曾侯墓出土青铜器,通过51件文物展示西周早期青铜艺术和技术。

现代艺术之路:林风眠与吴冠中绘画作品展

展期:2024年9月10日—2025年1月3日

林风眠(1900-1991)与吴冠中(1919-2010)是中国绘画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探索者和成功实践者。展览将通过百余幅绘画作品,呈现林风眠和吴冠中对中国绘画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开拓,带领观众一窥二者艺术风格、创作理念和审美趣味的异同。

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

展期:2024年7月10日—11月30日

天津

问墨溪山——馆藏清代后期山水画特展

地点:天津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28日起

此展聚焦清代后期山水画坛,汇聚天津博物馆藏清代后期山水画精品50件/套,分为“希古幽怀——‘四王’传派”“京口风流——京江画派”“海上新风——海上画派”“疏星点点——其他画家”四个单元进行展示,旨在客观呈现清代后期山水画总体面貌。

黄金武士与富饶草原——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藏哈萨克斯坦历史文物展

展期:2024年9月30日起

展览展出哈萨克斯坦文物185件/套,通过“金人与动物风格”“中世纪哈萨克斯坦”和“近现代哈萨克斯坦的装饰与应用艺术”三个单元,展示了哈萨克斯坦的古代草原文明及其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河北

国粹星光——“京津画派”作品展

地点:河北博物院北区

展期:2024年9月24日—11月17日

展览汇集了河北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藏“京津画派”绘画精品137件,分为“提倡风雅保存国粹”“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传承画范复古更新”三个部分。通过系统展示“京津画派”诸家的艺术造诣和审美旨趣,分类梳理各绘画团体对中国画发展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来大力宣传弘扬其守卫国粹的民族精神。

浙江

吴越国国史专题展

地点:杭州吴越文化博物馆

吴越文化博物馆是全国首个吴越国国史专题博物馆,展览汇聚了吴越文化最精华的内容。这座博物馆不仅有国宝级文物坐镇,如钱镠生母墓出土的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等,且近半数展品为首次展出。

《金石书画》系列展览第七期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展期:9月28日—10月27日

展览分上下两场展出。首先推出的是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善本碑帖专场,展出上海博物馆藏善本碑帖20种,故宫博物院藏善本碑帖14种,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拓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胜芳王氏本)为近百年来首度与世人见面。

为新中国设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特展

地点: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23日—11月15日

展览汇集全国40家机构的藏品,展出500余件/组实物和历史文献,涵盖建筑、工业设计、手工艺、服装和视觉设计等。展览通过回顾新中国早期设计的历史脉络,生动展现那个时代的设计风格和精神内涵。

沪上流芳——马公愚书画暨马氏家书展

地点:温州衍园美术馆

展期:9月30日——12月20日

考古越国:绍兴大湖头遗址发掘成果展

地点:绍兴博物馆

展期:2024年8月29日—11月27日

展览公布了绍兴市大湖头遗址自2021年以来的考古发掘成果,首次集中展出出土文物400多件(组),包括青铜器、原始瓷器、陶器、木器等,揭示古越人的生产生活图景。大湖头遗址主体年代正值越国崛起和鼎盛之际,距今约2500年,是越文化遗存典型的代表。

江苏

寻龙·读城——中国龙文化与龙城常州

地点:常州博物馆

展期:2024年10月1日—2025年1月1日

四季颂——陈之佛笔下的春夏秋冬

地点:南京博物馆

陈之佛是中国近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也是公认的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家和美术教育家。其工笔花鸟画是南京博物院最具特色的藏品之一,此次展览展出了陈之佛笔下描绘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画作。

湖南

西方遇见东方——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

地点:湖南博物院

展期:2024年9月25日—12月10日

展览遴选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马克·吕布118件/套经典摄影作品,展出作品中很多不仅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巨变,很多经典瞬间也已成为20世纪中国的时代缩影。

她从长安来——汉长沙国渔阳王后和她的时代

地点:长沙博物馆

展期:持续至2025年2月16日

本次展览以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渔阳王后墓”为切入点,展品来自湖南省内及西安、徐州等地的7家文博单位总计近200件,涉及金银器、玉器、青铜器、漆木器、陶器等多种类别,再现了西汉长沙国一个社会一统、物产丰沛、生活富足的繁盛时代。

四川

海昏侯——西汉刘贺墓出土文物展

地点:三星堆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27日—2025年1月1日

雄关古道经纬中华——大蜀道上的天地人与中国精神

地点:四川博物院

展期:持续至2024年11月3日

锦绣西域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

地点: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18日—10月27日

展览汇集了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涵盖先秦至宋元时期的131件(套)精美展品,其中近半数为珍贵文物,包括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珍贵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牍文书、美轮美奂的雕塑壁画,以及青铜、彩陶、金器等,借助雄浑壮阔的西域场景氛围,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

广东

能不忆江南——明代吴门文人的书画世界及其雅玩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展期:2024年8月28日—11月3日

展览以“与君同坐”“万毫臻妙”“停云模楷”“繁花夺目”“其获我心”五个单元,共展出书画作品66件及文房器物20件,希望从近代上溯五百年,为我们理解“文人画”“文化地理”的江南,乃至当下所推崇之“风雅”提供了文化、艺术的视阈。

香港

“中华文明溯源”特别展览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25日—2025年2月7日

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近110件展品为“探源工程”的珍贵考古出土文物以及博物馆的重要藏品,来自内地北京、甘肃、辽宁、安徽、浙江、山东、湖北、山西、陕西、河南等多个省市和香港共14间文博机构,涵盖九个考古文化和九个主要考古遗址。展品中有1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大部分文物是首次在香港展出。

贝聿铭:人生如建筑

地点:M+博物馆

展期:2024年6月29日—2025年1月5日

这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917-2019)的首个大型回顾展,呈现一系列绘图、草图、录像、模型、相片和多项档案记录,全面审视他的建筑作品。展览将贝聿铭的作品与社会、文化及其人生轨迹交相对照,显示建筑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呼吸与结晶

地点:维伍德画廊香港

展期:2024年9月28日—11月16日

展览以五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陈焰、梁绍基、沈忱、石至莹、张健君——展开对话。展览占据香港画廊两层空间,以“呼吸”“四季”“一天和永恒”“潮汐”“结晶”五个展厅主题对应不同的呼吸的节奏。画廊在建立之初便旨在搭建连接东西方艺术表达的桥梁,该展览明年巡展至画廊位于比利时的总部。

台北

画语:会说故事的图画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10月5日—2025年1月1日

如何让图画说故事?哪些故事能获得到图像化的机会?怎样理解故事画?台北故宫博物院策划的新展“”特展近日对外展出,展览以“故事画”或“叙事画”为主要展件,着重呈现“图像”超越文字描述。通过展出不同朝代的47件组绘画作品,向观者讲述了那些丰富而耳熟能详的历史,如敦煌壁画须达拏太子本生、“文姬归汉”、“三顾茅庐”、“雪夜访戴”、“西游记”等。

翰墨空间:故宫书画赏析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

展期:10月8日——2025年1月1日

本期展览以“古代书画中的朋友”为主题,遴选院藏书画和器物27件(套),分“神仙同道”“士林交游”“万物为友”3个部分,概述古代书画家与作品的艺术风格表现及其内涵。

乾清宫寻宝:破解天字号玉器密码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园区)

展期:2024年7月2日—2026年8月23日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天字号玉器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象征神权的法器、西周时期彰显宗法阶级的礼器、宋元明清的文人珍玩、万国朝贡的异域物品等,时代跨度达数千年。本次展览将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228件玉石器,带领观众根据乾隆题款、自作玉器、考古发掘成果等诸多线索,认识不同时代玉器的特征,判别古玉和“大清乾隆仿古”之作,进一步了解天字号玉器。

妙色:清代金银饰件特展

展览分为“宫廷簪饰的流变”“皇家礼仪与排场”“生命礼俗与节庆”“欢乐的巿集”四个单元,主要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簪饰、项饰、腰饰等饰件,以及其他机构借展的袍服,传达金银饰件在服饰中扮演的角色,呈现清代饰件制作流通的社会环境及审美观的变化。

看得见的红楼梦

展期:2024年5月17日—2026年5月17日

海外

英国

八方丝路:万里共风华

地点:大英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26日—2025年2月23日

从在英国萨福克发现的印度石榴石到在日本出土的中东玻璃,它们揭示了以唐代中国为中心的丝绸之路让人惊叹的覆盖范围。展览由三位不同展厅的策展人联合策展。他们首次将来自博物馆不同部门的藏品和不同专业知识汇聚在一起。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与来自亚非拉29个国际机构的文物一同展出,其中有些展品是首次离开他们的借展机构。

泰晤士河风景画系列

地点:英国伦敦科陶德美术馆

展期:持续至2025年1月19日

莫奈曾三次到访伦敦,在泰晤士河畔采风写生,并巧妙地运用光线和色彩在画布上营造出当时污染严重、烟雾缭绕的伦敦景观。莫奈曾计划于1905年向伦敦的观众展示这批画作,但未能成功举办展览。时隔120年后,英国科陶德美术馆汇集了莫奈创作的泰晤士河风景画系列,实现了莫奈的生前愿望。

英国艺术家弗朗西斯·培根肖像画作品展

地点:英国国家肖像馆

展期:10月10日——2025年1月19日

展览将汇集横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逾百件作品,记叙弗朗西斯·培根的人生故事,探讨其绘画工作与肖像艺术的交织关系,以及他为打破肖像艺术传统定义所做的创新。

除弗朗西斯·培根本人以外,观众将在展出画作中看见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众多人物,例如他的艺术家好友LucianFreud和IsabelRawsthorne,还有曾经的恋人PeterLacy和GeorgeDyer。

诗人与恋人:梵高作品展

地点:英国国家美术馆

展期:2024年9月14日—2025年1月19日

达·芬奇:探寻文艺复兴杰作

地点:杜尔维治美术馆

展期:2024年7月23日—2025年1月26日

“脆弱之美”摄影特展

地点: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

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月5日

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正在呈现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摄影特展“脆弱之美”,这场展览展出了艾尔顿·约翰爵士(SirEltonJohn)与大卫·弗尼什(DavidFurnish)私人收藏中140位摄影师的300多幅珍贵照片,堪称关于20世纪和21世纪摄影艺术的一次重要巡礼。这些作品从其收藏的7000余幅影像中精心挑选而出,聚焦1950年至今的摄影创作,其中不乏首次对外展出的稀世之作。

法国

居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Caillebotte)的遗产

地点:奥赛博物馆

展期:10月8日——2025年1月19日

本次展览是法国印象派画家GustaveCaillebotte(1848-1894)逝世130周年纪念展之一,展出艺术家生前收藏的印象派画作。Caillebotte出身富裕,他不仅自己作画,也不断购买印象派好友们的画作,为他们提供经济支持。他一生收藏70余幅印象派画作,同时,他也收藏了大量现代艺术画作。

超现实主义百年纪念展

地点:蓬皮杜中心

展期:2024年9月4日—2025年1月13日

日本

莫奈睡莲时刻

地点:国立西洋美术馆

展期:2024年10月5日—2025年2月11日

展览以“睡莲”系列画作为中心,展出法国玛摩丹美术馆收藏的约50件莫奈画作,结合日本国内的藏品,全面回顾莫奈晚年的艺术创作,带领观者领略画家在其漫长创作历程中所达到的境地。

印象派:从莫奈到美国

地点:阿倍野HARUKAS美术馆

展期:10月12日—2025年1月5日

川濑巴水:旅途与乡愁的风景

地点:大阪历史博物馆

展期:10月5日—12月2日

本次展览是大阪地区近十年来首个大规模的川濑巴水作品展,共呈现约150件作品,带领观众进入川濑巴水充满诗意的风景版画世界,感受他对季节、天气和时光流转的细腻表达。

展览涵盖川濑巴水不同创作阶段的代表作品,包括早期的“东京十二题”系列、“东京十二月”系列,以及他在朝鲜旅行后创作的“朝鲜八景”系列等,以此完整呈现他的创作生涯与旅行足迹。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品展

地点: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

展期:2023年9月3日—12月22日

本次展览最大亮点是两个百年纪念专题展,其一为“超现实主义100周年”展;其二为“芥川(间所)沙织诞辰100周年”展——芥川(间所)沙织(1924-1966)是日本战后前卫女性艺术家,此次专题展览将集中呈现馆藏芥川的全部作品,结合同时代艺术家作品,全面回顾她的创作人生与艺术成就。

浮世绘中的竹

地点:上方浮世绘馆

展期:2024年9月3日—12月1日

“实”主题展

地点:藤田美术馆

展期:2024年8月1日—10月31日

展览以植物孕育的果实为主题,从藤田美术馆馆藏中遴选13件作品展出,包括绘画、书信、茶道具等,呈现不同蔬果的造型之美与丰富寓意。亮点展品包括日本室町时代画家愚庵的《葡萄虫图》、“茶圣”千利休夸赞松茸美味的书信,以及中国明代交趾桃香盒。

美国

巴黎1874:印象派时刻

地点: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展期:2024年9月8日—2025年1月19日

今年是法国巴黎印象主义首展150周年,展览回溯了首展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展览此次移师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共计展出约130件作品,其中包括1874年印象主义首展作品,也包括同年在官方沙龙展出的绘画和雕塑,两相对比,展示当时印象派给公众带来的视觉冲击。

墨西哥版画先锋展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此次展览展示了超过130幅木刻版画、石版画和丝网版画,包括著名的“三大巨匠”——迭戈·里维拉、何塞·克莱门特·奥罗斯科和莱奥波尔多·门德斯。探讨了版画作为一种变革媒介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意义。

视线:唐人街及以外的地方

地点: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7日—2025年11月20日

本次展览将通过史密森尼学会及其他机构的艺术品、物件、图像或其他类型的展品,展示亚裔对华盛顿特区物质与文化领域的影响和贡献。

达利:破坏与奉献

地点:波士顿美术馆

展期:持续至2024年12月1日

展览将近30幅达利的绘画和版画与美术馆收藏的委拉斯开兹、格列柯等欧洲艺术杰作并置,将达利锚定在欧洲艺术史中,引发超越其表面名声的思考。

中国书画

地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展期:持续至2025年1月5日

三绝:玛丽和切尼·考尔斯收藏的日本诗歌、书法和绘画

展期:2024年8月10日—2025年8月3日

展览以汉文化中“诗书画”为线索,展出由考尔斯夫妇捐赠(或即将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日本绘画和书法珍品,这些作品跨越近千年,展示了书法的力量和复杂性,以及其与绘画图像的创造性结合。

德国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现代主义的叛逆者

地点:巴贝里尼博物馆

展期:2024年9月13日—2025年1月12日

展览以73件作品,概述了弗拉芒克的艺术生涯。这些作品来自12个国家的50个借展机构和私人藏家,展品包括了20世纪初,弗拉芒克与亨利·马蒂斯、安德烈·德兰等先锋艺术家如何共同引领了野兽派的崛起,以及他作为印象派和表现主义之间重要纽带的多面作品。

THE END
1.走进香港博物馆开放时间 在线订票 交通路线 参观须知 全景故宫 近期展览 专馆 原状陈列 赴外展览 教育新闻 故宫讲坛 书画考级 故宫博物院教育中心 国际博协培训中心 故宫志愿者 建筑 藏品 古籍 宫廷历史 文物医院 文化专题 名画记 数字多宝阁 数字文物库 藏品总目 学术资讯 专家名录 故宫研究院 故宫学院 其他学术机构 故宫博物院https://www.dpm.org.cn/auditions/walk_into_the_hong_kong_museum.html
2.故宫博物院藏陶瓷珍品亮相香港国内故宫博物院藏陶瓷珍品亮相香港 共106件,包括21件国家一级文物 新华社香港7月9日电(记者/黄茜恬)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全新专题展览“流光彰色——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陶瓷珍品”9日正式揭幕,展出故宫博物院借展的新一批106件陶瓷珍品。 据介绍,此次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将于7月10日起对公众开放。https://m.yjrb.com.cn/marticles/guonei/20240710/499470.html
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2024年将呈献四大特展该馆会把握香港中外文化荟萃的特色和优势,继续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公众参与活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据介绍,自2022年7月开幕以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共呈献16个专题及特别展览,展出来自故宫博物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及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机构的珍藏,至今已接待访客超过210万人次。http://www.xinhuanet.com/shuhua/20240301/13d78f5fd389486fa7db94fe9cad4785/c.html
4.香港故宫7月2日正式开放!哪些国宝即将亮相?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6月7日宣布,将于今年7月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7场开幕展由香港故宫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同策展,将以轮换方式展示914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表示,900多件珍贵文物中,约7成为首次赴港展出,是截至目前故宫博物院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文物出境展览。哪些重量级文物即将亮相香港? https://m.gmw.cn/2022-06/08/content_1302986481.htm
5.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 展览参观 展览 活动 研究 学习 馆藏 支持我们 关于我们 登入 简 预约参观 重要通知 部分展厅暂停开放 主页 展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示九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不少都是首次于香港公开展出。当中部分藏品更是从未对外公开展出。博物馆亦定期举办有关中国文化艺术的特别展览,以及来自世https://www.hkpm.org.hk/sc/exhibition
6.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呈献“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特别展览卡地亚典藏凝聚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时见证社会时尚潮流的变迁。在过去三十多年,卡地亚典藏曾在逾三十家全球顶尖的文化展览机构展出,其中包括2009 年和 2019 年两度于故宫博物院展出。 为配合“百样玲珑——卡地亚与女性”特别展览开幕,博物馆将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专题电影放映、演艺活动及艺术工https://www.cartier.cn/stories-events/all-stories/2023-hkpm
7.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攻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共设有九个展览厅,举办专题展览及特别展览。 ·五个专题展厅旨在介绍故宫历史文化,展示精选的故宫博物院书画、器物和古籍等藏品。 ·两个专题展厅展示香港艺术收藏,并为家庭、学生和儿童提供互动体验活动。 ·两个特别展厅用于举办本馆独立策划或与其他机构合作策划的大型展览。 电话 +852-22000217 用时参考 1-3https://www.mafengwo.cn/poi/125527624.html
8.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每日环球展览三个中庭与户外空间相连,让观众在欣赏文物展品之余,亦可饱览西九文化区、香港岛的天际线以至大屿山的亮丽景致。中庭空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共7层,设有9个展厅。第1至7展厅举办长达一年以上的专题展览,第8、第9展厅举办特别展览,每场展期3到6个月。博物馆首期推出的7个专题展览中,5个展览围绕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https://art.icity.ly/museums/9ffiex0
9.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价格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门票预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示九百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不少都是初次于香港公开展出。当中部分藏品更是从未对外公开展出。博物馆亦定期举办有关中国文化艺术的特别展览,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 百样玲珑 ─ 卡地亚与女性 展览时间:2023. 04. 14- 2023. 08. 14 https://m.tuniu.com/menpiao/4397809
10.一票难求!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首月广受市民欢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8月3日起推出特别展览“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第二期,15件国宝级古代书画名品在展厅8中展出,包括《洛神赋图》(北宋摹本)《行书摹兰亭序帖》《江山秋色图》等精选珍品,展出时间为一个月。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副研究员蒋方亭表示,这次的特别展览主要是从晋唐宋元时期挑选的名家名作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514749
11.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中华文化艺术的珍藏(部分)位于香港油尖旺区西九文化区博物馆8号。是一所展示中华文化艺术的专题博物馆。共有9个展厅。展厅1- 7陈列专题展览,展厅8-9为特别陈列展览。 从2022年7月起香港故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选出914项文物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其中166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https://www.meipian.cn/4zer2g74
12.龙来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龙年主题文物惊艳世界刚于1月8日结束的“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特别展览,约三个半月的展期共接待超过22万名访客,平均每日约2500名访客,打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特别展览的单日访客量纪录。 吴志华表示,今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推出七个新的展览,包括四个精彩特别展览,其中两个是中国优秀文化相关的展览,并继续轮换故宫博物院的珍https://news.southcn.com/node_b710679493/5c43b273cc.shtml
1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即将开馆,故宫博物院携宝推7项开幕展览7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将联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办7项开幕展览,丰富香港的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香港同内地的文化交流。 本次开幕展览共展出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九百余件,其中约七成文物为首次赴港展出,包括绘画、法书、青铜器、陶瓷、金银器、珐琅、玉器、漆器、玻璃、https://beijing.qianlong.com/2022/0607/7277917.shtml
14.香港故宫今天开馆!七大展览同开,这些难得一见的国宝汇聚在香江边7月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将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借出的900多件珍贵文物。这里的镇馆之宝有哪些?我们为大家做了梳理。 图源:央视新闻 为迎接开幕,博物馆有七大开幕展,分别为“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第1展厅);“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第2展厅);“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第3https://www.thehour.cn/news/528160.html
15.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文化新地标——中国青年网“在香港展出这些文物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和重视。”吴志华说,来自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将为广大观众讲述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呈现一场文化盛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设计与建设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致,其外观设计撷取了中国古代艺术文物造型的精粹,“上宽下聚、顶虚底实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206/t20220625_13799505.htm